第一章导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江苏省世行三期项目是由政府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加强农业灌溉项目。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是加强农田灌排设施,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中低产田的综合生产效益。我省利用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与组织化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区分布在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市25个县(市、区)和省农垦的2个农场,共涉及151个乡镇,682个行政村,计划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80万亩。项目计划总投资89670万元,其中:世行贷款折合人民币33089万元,地方财政配套33181万元,自筹资金23400万元。项目建设期为2005年至2009年。该项目通过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实行按实际用水量收费,使农民真正成为用水的管理者和节水的直接受益者;并且提高了农民的节水意识,强化农民群众用水管水的民主意识,保障弱势群体的用水权利,提高农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与管理的能力,为小型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和依据。
农业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经营试点的建设,将促进农民群众山过去松散型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向规模化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扩大农产品的规模效应,增强农民群众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病虫害综合防治计划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为指导,从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村经济增长的目标出发,对项目区农业病虫害进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有机结合的综合治理(IPM)。实施综合治理技术后,项目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率大大下降,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频率和次数,既有效防治病虫害,保障农业高产稳产,又对环境进行了保护,有效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档次,同时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总体看来,江苏省世行三期项目是一个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任何投资项目都生存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各种社会生活领域紧密相关。监测评价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项目管理的必要手段。通过对项目执行全过程的监测和评价,可以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对公共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评价,能够保证投资项目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能够提高政府对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水平:同时有利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江苏省世行三期项目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保证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改造中低产田、发展节水农业、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优势农产品为主要任务。这是一个复杂的切实关系民生的项目,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在开展这个复杂项目的过程中,需要随时能客观、适时评价项目的进程和效益,指标体系即是反应经济社会的量化工具。因此,客观上需要建立能适时衡量和监测评价世行三期项目实施情况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作用是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和完善各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一套能全面、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不仅能为各项目区树立一个总的目标,也能积极地描述和反应项目在各个时期所需要达到的水平。因此,编制世行三期项目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完善项目推行政策、更好地实现项目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2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研究目标
本文以江苏省利用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为背景,研究农业项目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应用。首先通过对“世行三期项目”进行一详尽的描述,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目标以及项目的建设内容的阐述;然后以此为依据,构建“世行三期项目”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检验其合理性、科学性。同时,分析“世行三期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及项口管理提供参考。
第二章公共项目评价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世界范围内对于公共项目的评价研究由来已久。国外在不同时期均有主导的学术流派,我国的项目评价工作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适应经济发展和对一外开放、为了熟悉和吸收国际上经济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2.1国外公共项目评价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德国学者韦唐(EvertVedung)在古巴和林肯提出的“以组织者作为焦点进行分类”这一观点的基础上,从社会科学更广阔的视角出发,赋予了“组_织者”更抽象的含义,从而提出了一个关于政策与公共项目评估模式的系统分类框架。韦唐从政府干预的实质结果入手,按“组.织者”的不同将评估模式分为三类,即效果模式(e价ctivenessmodels)、经济模式(eeonomiemodels)和职业化模式(professionalmodels)。对于公共项目的评价是在项目论证阶段进行的,通过评价以此来决定是否实施该公共项目。评价时设立的绩效指标为项目实施过程的绩效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所以经济评价的理论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公共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演变。国际上投资经济评价理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财务评价阶段,第二阶段,基于凯恩斯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方法(SCBA)阶段;第三阶段,综合评价方法阶段。
第三章 江苏省世行三期项目实施情况.................... 25-37
3.1 项目背景.................... 25
3.2 项目目标 ....................25-26
3.2.1 总体目标.................... 25
3.2.2 江苏省项目建设具体目标 ....................25-26
3.3 项目建设内容 ....................26-37
3.3.1 节水灌溉.................... 26-30
3.3.2 农业标准化与组织化建设.................... 30-36
3.3.3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 ....................36
3.3.4 机构发展与支持 ....................36-37
第四章 项目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7-51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7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37-39
4.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37-38
4.2.2 层次分析法步骤.................... 38-39
4.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方法.................... 39-40
4.4 原始指标的选取 ....................40-43
4.5 评价指标的筛选....................43-45
4.6 数据的标准化.................... 45-46
4.7 指标权重的确定 ....................46-51
第五章 项目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1-60
5.1 江苏省世行三期项目建设评价 ....................51-52
5.2 苏北五市世行三期项目建设评价.................... 52-57
5.3 世行三期项目存在的问题分析 ....................57-60
结论
结合三期项目建设内容以及目标,遵循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以节水灌溉、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势农产品示范和发展、农民组.织化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机构发展与支持6个指标为准则层,包括中低产田改造面积、良种覆盖率、优势农产品面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人均纯收入、林木覆盖率、国内培训、考察等22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随后,本研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相关分析法分析22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并结合两方面的考虑对指标进行筛选:首先保证指标间既要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程度又不能太大;其次在考虑指标间相关性程度大小的时候,还要结合指标本身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意义。然后再用传统评价方法中的加法合成对一筛选后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此外,考虑到世行三期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大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而各个因素量纲的也不同,如果直接采用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会将不同性质、不同量纲的数值统计在一起,这样就有可能突出某些数量级特别大的变量,同时压低甚至派生出某些数量级很小的变量,因此又通过“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随后,比较了主观赋权法,以及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嫡值法等在内的客观赋权法的利弊后,本研究选择了层次分析法给指标赋予权重。
本研究采用2005一2009年江苏省世行三期项目数据,代入指标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世行三期项目的运行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节水灌溉、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势农产品示范与发展、农民组织化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这几个子项目,较世行三期项目前相比,都有明显改善。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机构发展与支持外,其他项目均基本保持了上升的良好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是适合于江苏省世行三期项目的,是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的。
参考文献
1肖华,水灌溉项目的监测评价[J].北京水利,2004(5).
2昌林.关丁•投资项目的后评价闭.市场论坛,2005(8).
3阎晋民.黄十高原水十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日(二期)建设评价[J].山西水利,2005(6).
4刘玉伙,张云东.蒙城县实施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成效与今后发展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8(19).
5聂小静.社会公共项目的可行性评价研究[D].南昌人学硕士 论文,2008.
6包林之.县世行一期项日十年绩效评价[J].农业开发研究,2008.
7陈秉谱.西部扶贫世行贷款项日经济效益分析评价[J].甘肃农业,2006(2).
8姜波.政府投资项口效益评价方法分析及应用研究[D].大津大学硕士论文,2006.
9徐尚友.我国公共项日经济评价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5(23).
10刘汉屏,周谓兵.公共支出项口评价方法初探[J].财政研究,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