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建筑电气质量工程设想与实践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51
论文字数:40000 论文编号:sb201211021731373905 日期:2012-11-04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1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智能小区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它是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而发展壮大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所居环境的要求要越来越高,智能小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越来越多的智能小区开始兴起。智能小区在我国尚属于较为新颖的事物,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不小的进步,但是不同地域发展还很不同步。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城市发展较快,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的慢了一到二个节拍,有的社区的能够实现部分智能化,有的还处于理论阶段,总的来说,智能小区犹如雨后春笋,开遍祖国的各个地方,称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智能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电气技术也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时机,建筑电气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
建筑电气是一门既传统又现代的科学技术,它关系到了一栋建筑能否良好的运行、设备是否安全合理布置。比如最基本的设备选型,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假如设备选择不合理,不仅造成投资浪费,也为将来系统运行埋下了隐患。尤其是当前小区的智能化技术为电气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各种各样的智能化系统融入到了现代建筑电气当中,对建筑电气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智能小区的建设及设计还没有一系列完善的国家技术标准,小区.的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标准,设计出来的方案不能很好的与实际相结合。本文设计了一个具体的实际工程,采用标准化、程序化的设计方法,以期能够合理地设计出一个符合人们需要、运行良好的智能化小区。


1.2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近10多年来,加强了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的接轨工作,国际标准和规范,逐渐等同或等效采用IEC标准,这为我国在进入国际上的电气工程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增强了在国际工程中的竞争力。同时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是与建筑技术、电气科技的发展同步的,通过技术的进步,建筑电气中应用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比如一级负荷中常用到的双电源末端互投切换开关,由以前的小规模、低端化的生产现在转变为集生产和研发为一体的产业化生产道路,现在产品不仅能够解决普通的电源切换,同时还能够完成对电子设备的双电源末端互投,它的动作时间在1/4周波之内,使得供电具有极好的连续性及可靠性。针对目前配电的个性化需求,一批具有特殊功能的装置应用到实际当中来。比如医院的手术室需要采取极其严格的漏电保护,那么就出现了剩余电流监控系统,它能够很好的完成防护功能。建筑电气在其发展进程中,不断地吸收电子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等,目前甚至己经远远不能将电气设备简单的划分为控制类、电工类等设备了。比如在小区的供电系统中,在各个开关柜中运用的智能断路器,其核心设备是微处理器,这种微处理器用来测控线路的工作状态,整个小区内的智能断路器连接到小区的计算机网络当中,形成小区控制中心对整个小区供配电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实时监控、统一调控等综合管理功能。由此可见,现在单纯的所谓强电系统越来越少了,建筑电气技术越来越多的融入其它技术,是一个综合化的应用系统。


第2章10/0.4kV供配电系统设计


10/0.4kV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变配电所设计、配电线路设计、照明设计和防雷接地设计等。本文只对变配电所设计和配电线路设计的设计做详细介绍。变配电所设计内容包括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确定变电所高、低压系统主接线方案、确定自备电源及其设备选择、短路电流计算、确定二次回路方案及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等。供配电线路设计主要分两方面,一是建筑物外部供配电线路电气设计,包括供电电源、电压和供电线路的确定;二是建筑物内部配电线路设计,包括高压和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2.1负荷分级及负荷计算


2.1.1负荷的分级
电力负荷分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用电单位或用电设备;另一方面是指用电单位或设备所消耗的电能。通常状况下电力负荷是指前者。负荷分级就是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者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具体的分级标准及供电要求见参考文献。"正基"小区的所有住宅楼均为高层建筑,人口较多,对于供电的要求较高。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规定,本小区的生活照明用电定为三级负荷,采用单回路供电;小区内的保安系统、电视、信息网络系统的负荷等级按照二级设计,即应当釆取二回线供电;而对于地下停车库、消防电力的供电则采用一级负荷等级设计,既采用双电源供电。


第3章 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 43-57
    3.1 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43-50
    3.2 消防控制中心的设计........................................ 50-51
    3.3 消防通信与广播系统 ........................................51-52
    3.4 现场消防设备控制的设计........................................ 52-56
    3.5 本章小节........................................ 56-57
第4章 综合防雷的设计 ........................................57-72
    4.1 雷击的产生和危害........................................ 57-59
    4.2 现代防雷设计的新重点........................................ 59-60
    4.3 程防雷总体方案........................................ 60-62
    4.4 外部防雷设计........................................ 62-64
    4.5 内部防雷设计 64-66
    4.6 建筑物内部电子信息系统的综合防雷设计........................................ 66-71 
4.7 本章小节........................................ 71-72


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怎么设计出一个安全、舒适、现代化的居住小区,是设计人员所越来越注重的。本论文以德阳的"正基"小区为研究及设计对象,对小区主要进行了供配电、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综合防雷三个方面的方案设计,使得小区能够经济、安全、可靠的运行,各个细节符合国家相关规范。通过完整的设计过程得出以下结论:
(1) 传统的配电自动化结构并不适合在小区内进行实现,因为小区本身在配电网中相仅当于一个用电终端,规模较小,因此本文设计了具有两级结构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即集控中心和监控终端,集控中心设置在小区开闭站,监控终端设在箱式变电站和小区开闭站变配电系统中,用来实现配电的自动化。
(2) 智能化的设计不能脱离当地的经济水平而一味追求先进性,如本设计中的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采取单独布线,而不是采用系统集成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完成既定功能,又能够节约投资。
(3) 传统的仅进行外部防雷不能满足现时的要求,必须进行内外结合的综合防雷技术,防止内部弱电系统遭到雷电波及电磁干扰的影响。
鉴于时间的限制和作者的水平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一些预先的设计理论没有能够实行,这些在今后的设计工作当中需要进一步加强:
(1) 负荷的计算与预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后续设备选型、系统运行方式等问题,而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计算方法对负荷进行预测,因此创新出一种科学计算方法显得很有必要性。
(2) 随着更多的智能化系统应用到建筑中来,电磁干扰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如何解决错综复杂的弱电线路之间的相互干扰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未来建筑的功能会越来越个性化,要多多与研发单位相结合以其能够设计出更加智能化与人性化的电气设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