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采油厂地表系统改造工程后评价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79
论文字数:40000 论文编号:sb201211011625083875 日期:2012-11-01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本文选题背景
新立采油厂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建于 1983 年,是以原油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国有企业,位于吉林省前郭县长山镇境内,座落在有“圣湖”之誉的查干湖畔。1959 年地震勘探发现新立构造,1974 年在新 103 井杨大城子油层经过压裂试油获得日产 35.99 吨的工业油流,从而确定了以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为开采目的的勘探工作。自 1980 年开辟生产试验区,至今已经历了 20 余年的开发历程。
新立油田目前探明面积 123 平方千米,探明地质储量为 6880 万吨,可采储量为 1956.3万吨,溶解天然气为 22.1 亿立方米。经过 20 多年的开发历程,新立油田目前动用面积 56.1 平方千米,动用地质储量4959 万吨,动用可采储量 1446.1 万吨。新立油田无论是剩余油潜力,还是实施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潜力都是较大的,是吉林油田稳产、上产不可缺少的主力油田。新立油田的地面建设自 80 年代开始,在 20 多年的油气生产中,老系统在不断地建设、完善,但一直处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状态,没有进行老系统调整改造的整体规划,导致新立油田大面积主体工艺仍处于建设初期水平。因此, 2005 年初,吉林油田公司准备投入千万资金实施新立地面系统改造,该改造工程也为吉林油田公司当年度重点安全环保项目。
因此,选取该项目进行整体后评价,不仅可以完善该项目的全过程跟踪管理,还能通过评价结果不断提高类似项目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避免新建项目的失误和资金浪费,可使再建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领导层面决策、主管部门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1.2 本文选题意义
由于新立油田地面系统技术改造项目的投资数额和建设规模较大,工期较长,涉及到的分项工程较多,在整个项目的策划、实施、运行过程中,有许多现场经验和教训,值得同类工程借鉴和吸取。尤其是新立油田由于流程复杂、产液高含水、管线腐蚀严重等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实际生产问题,对相关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新立油田为达到油田公司“681”发展目标,进一步的持续技术改造和能力扩建很可能发生,较好地总结新立油田技术改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不断提高油田技术改造项目的决策水平,进一步完善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并为正确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的项目持续性改造和能力扩建、提高投资收益,提高可靠的技术和管理支持。
本文对新立油田地面改造项目进行了后评价研究,就是对项目的前期论证、设计施工、竣工投产以及生产运行等投资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对照前期评价和目标,主要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客观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准确找到项目的设计目标与其实际运行结果的差异,发现项目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从而改善系统的技术指标和使用性能,确保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通过对该项目进行投资建设全过程的系统评价,明确了新立油田地面系统改造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所在,为油田日后的规划部署提供了现实依据。


第 2 章 项目后评价的相关基础


2.1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理论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目前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定义,一般是指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结束、投资完成之后、项目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它通过对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实施过程、经济效益结果、影响及持续性等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将项目结果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项目好的经验,汲取实施过程中得到的教训,从中得到启示帮助,提出对策建议,通过一定的信息反馈渠道,改进项目投资管理和项目决策,达到提高投资收益的目的。项目后评价是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2.1.2 项目后评价的重要性
在项目后评价理念出现之前,一个项目投资完成、竣工决算之后项目基本就结束了。但现代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引进了项目后评价,使得项目后评价是成为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的最终环节。进行建设项目后评价就是要对已经建成完成、投产运行的项目的各个环节的实际效果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找出优势和弱势,提出改进措施。它可以预测项目未来的经营环境、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并能对以后类似项目的建设管理起到参考借鉴作用,是降低投资风险、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3章 新立采油厂地面工程介绍 ...............................29-33
    3.1 项目基本情况 ............................... 29
    3.2 建设内容  ...............................29-30
    3.3 目标实现程度 ............................... 30-33
第4章 前期工作评价 ............................... 33-39
    4.1 改造必要性 ............................... 33
    4.2 立项条件评价 ............................... 33-34
    4.3 方案评价  ...............................34-37
    4.4 决策程序评价 ............................... 37-38
    4.5 评价结论  ...............................38-39
第5章 过程及综合后评价  ...............................39-53
    5.1 建设实施后评价 ............................... 39-42
    5.2 生产运行后评价 ............................... 42-44
    5.3 效益后评价  ...............................44-51
    5.4 综合后评价  ...............................51-53


结论


新立采油厂隶属于吉林油田公司,是大型国有企业,其 2006 年-2008 年地面系统改造工程是国家投入 6600 万元的大型改造项目,在项目后评价过程中,发现项目前期立项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在项目可研时对项目的建设环境考察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征地赔偿等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导致项目开工之后才去解决协调征地等问题,导致工期延误、结算时材料费上涨等结果。
论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领导者及决策者必须予以重视,可研报告及初步设计中的各项指标是否准确、项目是否合理可行,是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果能否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希望该公司在以后的类似工程实施时,要重点把握项目的前期论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避免因前期考虑不周导致实施过程中困难增多,甚至导致结果与设计不符。
本论文在写作时首先系统学习了投资项目后评价的基础理论知识,写作时采用理论学习研究与实际案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新立采油厂地面整体改造项目的各个建设实施过程。对该项目进行了前期工作评价、建设实施及生产运行后评价、效益及综合后评价等,总结了该项目建设实施过程的经验和教训,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论文作者是企业的项目评价管理人员,工作多年之后能进行本次论文创作,感觉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也深切体会到项目后评价是项目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项目后评价能对项目做整体把握和认识,对以后的类似工程实施能提供一个好的借鉴和帮助。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