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和技能在工程领域中的关键性及教育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www.sblunwen.com 点击次数:92
论文字数:34400 论文编号:sb201208131746091946 日期:2012-08-1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技艺和技能在工程领域中的关键性及教育

导读:在20世纪后兴起的一些高技术领域,比如IT行业,生产者的技艺和技能的作用就比较次要,但在己走向高技术的传统行业中,就完全是两种情况。在以造物为核心的制造业中,制造者的技艺和技能仍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由本站硕士论文中心整理.

第1章绪论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以来,没有什么比技术的发展更令人膛目了。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技术改变了世界,同时,技术自身也在被改变。当代的技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面貌,同一个世纪以前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更是以技艺和技能为核心的漫长发展阶段所不能比拟的。当技术的面貌经历了手工工具劳动技术的形象、机器工业时代以来的技术形象之后,把技术概括为“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己成了反映现代技术形象的科学界说.
    毫无疑问,当代技术的科学化并没有完全排斥技术中的技艺和技能。但是,在实践中,在技术己经使人看得眼花缭乱的时候,一些人也确实陷入了一个误区:以为技艺和技能似乎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他们认为,当工程技术越来越走向控制化和自动化的时候,当“按电钮”就可以完成生产过程的时候。“工匠”在其中的地位越来越微乎其微了。尽管较少有人直接宣布“工匠过时”,但是,从目前我国大学工科教育的主流培养体制;从哈工大一些人对其“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的谙难;从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中国的职业教育,多半是中等教育过程中的“差生”,国内基本看不到把职业教育列为“一表”的),都反映了对以技艺、技能为核心的工匠传统的轻视。
    因此,把这一问题提出来,决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唐吉坷德和风车决战”,而是一个涉及技术如何更好发展的重要问题。技术中所包含的技艺和技能在当代己经科学化的技术中到底应该占据何种地位?他们在当代工程技术中的位置如何?只有真正厘清这些问题,才能使在高等工科教育中技艺、技能的培养获得一席之地。本项研究,即拟在对技术要素演变历史地梳理、在对技术要素间关系的逻辑分析中,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讨论我国高等院校的工科教育中如何突出技艺和技能的培养。当然,不同的工程技术领域,技艺和技能的地位也不会是一样的。在20世纪后兴起的一些高技术领域,比如IT行业,生产者的技艺和技能的作用就比较次要,但在己走向高技术的传统行业中,就完全是两种情况。在以造物为核心的制造业中,制造者的技艺和技能仍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在钟表制造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钟表制造是己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技术,但同时,又可以看成是融入大量高技术的当代技术。因此,透过这一行业技术的发展,可以大致看出在技术领域中技艺和技能地位的演变。为此,本项研究选择了钟表技术作为案例剖析,展开研究,试图对技艺和技能在现代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获得方式进行说明。
    这些研究工作,尽管可能是很肤浅的,但是,对于技术哲学中对于技术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的深入探讨、对于如何全面认识当代工程技术,也期望能够提钩一些有益的启示;而且,研究者尤其期望,本项研究所获得的一些启示,能够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走出“过于偏重理论,忽视经验;推崇学者、排斥工匠”给于一定的警示作用,并力求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设性的建议。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我国是一个突出问题,中国的人才市场似乎饱和了。但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又出现了另一种有却的现象:技术工人的供不应求。在一些发达地区的企业,甚至在高技术企业中竟出现了“大学生”和“技术工人”的工资倒挂。为什么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高速发展,高层次的知识者越来越多时,企业反而找不到“学以致用”的劳动者呢?可见如何认识技能、技艺在工程技术中的地位,涉及到高等工程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而绝不是老生常谈。
    前几年,在哈工大,曾经出现过一场“有趣”的“校训之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是典型的“工匠”思维。己经远远跟不上时发表展需要了。甚至还对多年来的“工程师摇篮”的提法提出质疑。工匠在高技术发展的今天是否还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也涉及到如何认识技艺和技能的问题。
    因此,本项研究,不仅是工程哲学理论的空洞议论,而是有非常明显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政治思想教育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71.
[2]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
[3]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  (1):  22-25.
[4]卢奇.技术要素在知识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27.
[5]陈凡.论技术要素的系统性[[J].管理科学与研究,1986:  4.
[6]邓波,贺凯.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阴.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10.
[7]冯润民.企业创新中的默会知识理论的应用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  2.
[8]贺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的比较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9.
[9]邓波,贺凯.工程知识的科学技术维度与人文社会制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8.
[10]布迪厄.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
[11]郁振华.权威、传统和原创性之间的紧张一一波兰尼的观察和解决思想与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
[12]邓波,徐惠茹.让科技与人文在工程中融合[[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12):48一52.
[13]李伯聪,略谈工程和工程实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 }  (7) :  1-2.
[14]关增建.传教士对中国计量的贡献[[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  22(增): 133一146.
[15]张伯春.明清时期欧洲机械钟表技术的传入及有关问题[fJl.自然辩证法 通讯,199s ,  (21:  3 8-46
[16]  Robert Platt. The miracle fot watch[J].Timing Technology,2010,(64):59一78
[17]   Greenwich,  Conn.Durbin(ed).Research Robert  McGinn.  What  Is  Technology[M].Paul  T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1978,(50):178一198.
[18]   Peter  F.  Heniemann, Drucker.  Post-Capitalist  Society[M],http://sblunwen.com/gclw/  Oxford:  Butterworth1993:78一79.
[19]  Prahalad C K, 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66);79一91.
[20]曹兴,李小娟,张亮.企业真实状态与技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微观机制阴.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5: 33卷.
[21]   Lall Sanjaya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Industrialization [J].World Development, 1992 (20);165一186.

摘要 4-5
ABSTRACT 5
第1章 绪论 8-16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9
        1.1.1 问题的提出 8-9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
    1.2 文献综述 9-15
        1.2.1 关于对技艺、技能以及“工匠传统的研究” 9-12
        1.2.2 关于工科大学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12-13
        1.2.3 关于钟表行业基本状况的研究 13-15
    1.3 主要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6
        1.3.1 研究内容 15
        1.3.2 研究方法 15-16
第2章 以技艺、技能为核心的“工匠”传统 16-20
    2.1 工程技术要素的三种形态 16
    2.2 技术活动要素演变中的技艺和技能 16-19
        2.2.1 技术的起源:技艺、技能与技术的天然联系 17-18
        2.2.2 “工具技术”的兴起:经验中的技艺和技能 18-19
        2.2.3 技术科学化过程中的技艺、技能 19
    2.3 本章小结 19-20
第3章 现代工程技术中的技艺、技能 20-29
    3.1 钟表技术进步中对记忆和技能的依赖 20-25
        3.1.1 钟表的作坊式手工业生产时代 20-22
        3.1.2 钟表的机械化大工业生产时期 22-23
        3.1.3 钟表的科技化精细化生产格局 23-25
    3.2 现代工程需要技艺和技能的支撑 25-28
        3.2.1 “技术诀窍”与“独占优势” 26-27
        3.2.2 技术的“难言性”与经验的难以复制 27-28
    3.3 本章小结 28-29
第4章 大学工科教育中的技艺、技能培养 29-38
    4.1 国内外钟表专业工科教育中技能的培养 29-34
        4.1.1 瑞士钟表专业工科教育中的技能培养 29-33
        4.1.2 哈工大计时仪器专业工科教育中的技能培养 33-34
    4.2 钟表专业工科教育中的对比研究 34-36
    4.3 几点启示 36-37
    4.4 本章小结 37-38
结论 38-39
参考文献 39-43
致谢 43

您可能有工程技术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工程论文硕士论文频道选取:http://sblunwen.com/gclw/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