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LEA蛋白基因ZmDHN13, ZmLEA3和ZmLEA5C的分离与功能概述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14
论文字数:35620 论文编号:sb2015020317050811865 日期:2015-02-07 来源:硕博论文网

1前言


LI —族 LEA 蛋白(D-19)
在低温、干旱、盐渍等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的基因表达和酶的活性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为维持正常新陈代谢活动,植物会产生一系列具有保护功能的亲水性蛋白来保护自己。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ate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s, LEA proteins)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可以降低逆境胁迫对植物产生的伤害。LEA蛋白最早发现于31年前,其具有较高的亲水性和热稳定性,含有高比例的甘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缺少丙氨酸和丝氧酸,缺乏明显的二级结构(Dure和Galau, 1981; Thomashow等,1998)。在结构上,大部分LEA蛋白在溶解状态下都处于无序状态。根据LEA蛋白保守结构域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家族。虽然在不同家族的LEA蛋白间尚未发现明显的保守结构域,但大多数LEA蛋白都具有甘氨酸比例高于6%和亲水系数大于1的理化特征(Ali-Benali等,2005; Tolleter等,2007; Battaglia等,2008; Bahmdorf傳,2009)(图1-1)。一族LEA蛋白最早发现于大豆种子中,其中D-19与D-132比较具有代表性。在一族LEA蛋白的中部存在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结构域,这个结构域在蛋白中通常可以重复出现多次(Galau等,1992; Baker等,1995)。植物中的一族LEA蛋白通常还具有另外两个保守结构域,分别是位于N端的结构域(TVVPGGTGGKSLEAQE[HyN]LAE)和位于C端的结构域(D[KyE]SGGERA[A/E][E/R]EGI[E/D]IDESK[F/Y])。一族LEA蛋白在水中以高度无序的结构存在,含有高比例的极性氨基酸,其中甘氨酸的含量一般都高于18%,这些特性都使得该族LEA蛋白具有较高的亲水性。圆二色谱法(CD)分析发现,这类蛋白在水中约70%-82.5%的氨基酸处于自由螺旋结构,只有一小部分氨基酸处于左手螺旋或poly-(L-Pro>type (PII)构象。核磁共振分析发现,一族LEA蛋白的结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不稳定性(Eom等,1996; Russouw等,1997; Soulages等,2002)。
………..


1.2 二族 LEA 蛋白(D-11)
二族LEA蛋白也称为脱水素,其最早发现于大豆的胚胎组织中。二族LEA蛋白是LEA蛋白家族中结构特征最为明显的一类。二族LEA蛋白在植物中分布广泛,一般具有高比例亲水的极性氨基酸,缺少色氨酸和半耽氨酸(Garay-Arroyo等,2000; Abba等,2006; Kara, 2010)。脱水素最显著的特点是含有15个氨基酸组成的富含赖氧酸的保守K结构域([E/H]KKGIMDKIKEKLPG),该结构域在蛋白质中最高可以存在11个拷贝。脱水素还具有被称为Y片段([V/T]D[E/Q]YGNP)的保守结构域,该保守结构域存在于多肽的N端,最高有35个拷贝(Close等,1993; Close, 1996; Campbel靡Close,1997)。部分脱水素含有由一串丝氨酸组成的被称为S片段的保守结构域(SSSSSEDD),该结构域可以被多种蛋白激酶憐酸化(Vilardell等,1990; Plana等,1991; Goday等,1994;Jiang和Wang,2004)。部分脱水素在两个K结构域之间还存在保守性稍差的富含极性氨基酸的①结构域。根据脱水素的这几个保守结构域的位置以及数目的差异,可以将脱水素分为5个不同的亚家族:Kn,SKn,YnSkn, YnKn,KnS。Kn亚家族只含有一个或多个K结构域。SKn亚家族除含有K结构域外,在多肽的中部含有一个S结构域。不同于SKn型脱水素,KnS型脱水素的S结构域位于多肽的C端(Campbell和Close, 1997; Van den Dries等,2011)。
………


2材料和方法


2.1实验材料
2.1.1植物材料
玉米(Zea TwajAS L., Zhengdan958)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提供,普通烟草(Mcoticinatobaccum, NC89 )及本生烟QNicotiana benthamiana)种子为本实验室保存。


2.1.2菌株与质粒
大肠杆菌菌株为E.coli DH5a,农杆菌菌株LBA4404,酵母菌菌株GS115均由本实验室保存。克隆载体(pMD18-T Vector)购自TAKARA公司。原核表达载体pET30a,酵母表达载体pPI3.5k,双子叶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121和pBI121-GFP为本实验室保存。


2.1.3酶及生化试剂
RNA提取试剂盒、质粒提取试剂盒、蛋白纯化试剂盒、DNA胶回收试剂、蛋白Marker为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产品;DNA聚合酶、T4-DNA连接酶、dNTP、DNA聚合酶、DNAMarker为北京全式金公司产品;限制性内切酶、异两基-P-D-硫代半乳糖苷(IPTG)为TAKARA公司产品;反转录试剂盒为MBI公司产品;氨节青霉素(Amp)、卡那霉素(Kan)、利富平(Rif)、甲醜胺、P-巯基乙醇、梓檬酸钠、苯酷、氯仿、SDS、Tris、EDTA、NaCK H2O2、NaOH、KAc、NaAc.丙酮等化学试剂为天津凯通产品;Hybond-N+尼龙膜购于Amersham公司。YPDA等酵母培养基、酵母双杂交相关试剂盒、Aureobasidin A (AbA)、X-a-Gal 购于 Contech 公司。
……..


2.2实验方法


2.2.1植物材料总RNA的提取
植物RNA的提取釆用天根的试剂盒。
(1)均匀处理:50-100mg植物叶片在液氮中迅速研磨成粉末,润旋剧烈震荡混勻后56°C孵育l-3min。
(2)将所有溶液转移至过滤柱CS上(过滤柱CS放在收集管中),12000rpm离心2-5min,小心吸取收集管中的上清至RNase-Free的离心管中,吸头尽量避免接触收集管中的细胞碎片沉淀。
(3)缓慢加入0.5倍上清体积的无水乙醇(通常为225tiL),混勻(此时可能会出现沉淀),将得到的溶液和沉淀一起转入吸附柱CR3中,12000rpm离心30-60 sec,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CR3放回收集管中。
(4)向吸附柱CR3中加入35HiL去蛋白液RW1, 12000ipm离心30-60sec,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CR3放回收集管中。
(5) DNasel工作液的配制:取lOmiLDNasel储存液放入新的RNase-Free离心管中,加入70tiLRDD溶液,轻柔混勾。
………


3结果与分析......... 34
3.1玉米基因组LEA蛋白的鉴定......... 34
3.2玉米二族LEA蛋白基因ZmDHN13的分离及功能分析......... 36
3.3玉米三族LEA蛋白基因ZmLEA3的分离及功能分析......... 52
3.4玉米五族LEA蛋白基因ZmLE5C的分离及功能分析......... 55
3.5烟草响应主要依赖SA信号途径......... 70
4 讨论 .........75
4.1 KS型脱水素ZmDHN13的作用机制......... 75
4.2玉米三族LEA蛋白ZmLEA3的作用机制......... 77
4.2.1 ZmLEA3参与非生物胁迫......... 77
4.2.2 ZmLEA3参与生物胁迫......... 78
4.3 ZmLEA5C提高转基因烟草对低温胁迫和渗透胁迫的抗性......... 78
4.4不同家族LEA蛋白间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存在异同点......... 78
4.5烟草响应Pst DC3000主要依赖于SA信号途径......... 79
5结论 .........80


4讨论


LEA蛋白是在种子胚胎发育晚期富集的一类小分子量,且具有较高亲水系数的蛋白。LEA蛋白对减轻低温、高盐、渗透胁迫、氧化胁迫和重金属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具有明显的作用(Embryogenesis 等,2011; Kovacs 等,2008; Rorat 等,2006; Xing 等,2011; Qiu等,2013; Yamasaki等,2013)。研究表明,LEA蛋白在逆境条件下具有保水和保持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作用(Tuimacliffe等,2007; Kovacs等,2008)。近几年研究发现,LEA蛋白对部分生物胁迫也具有一定的响应(Salleh等,2012; Zhu等,2013)。许多实验都从侧面佐证,LEA蛋白在逆境条件下可以与蛋白质结合来保护其活性,并且本研究的体外实验也发现LEA蛋白的确可以保护LDH的活性,但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未发现这三个LEA蛋白可以与酶(LDH,CS, SOD, APX)发生互作,这说明LEA蛋白可能有更为复杂的作用机制。


………..


结论


(1)以拟南芥蛋白基因为模板进行同源比对,共在玉米基因组中比对得到29个分属于6个不同家族的LEA蛋白基因。
(2)从玉米中分离得到分属于二族、3A族和5C族的LEA蛋白基因ZmDHNlS、ZmLEAS 和 ZmLEASC。
(3) ZmDHNlS和ZmLEA5C是组成型表达,并且其表达也受到各种非生物胁迫和信号分子的调节。ZmLEA3是典型的诱导型表达LEA蛋白基因。ZmLEA3和ZmLEA5C同时参与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响应。
(4)选轰达ZmDHN13、或都可以提高转基因植株对渗透胁迫的抗性。ZinDHN13和ZmLEA3可以结合金属离子,并且提高转基因植株对氧化胁迫的抗性。ZmLEA5C可以提高转基因植株对低温胁迫的抗性。
(5) ZmDHNlS和ZmLEA5C可以被蛋白激酶CKII磷酸化。S结构域和NLS结构域对ZmDHN13的憐酸化具有重要作用。ZmLEA5C的磷酸化机制尚不明确。
…………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