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艺术博士论文怎么写?本文根据热门论文范例数据,为大家列举了3篇纤维艺术博士论文范文,可以多参考学习,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纤维艺术博士论文范文参考一:从社会秩序到文化含义:传统与当代艺术语境中的纤维艺术
本文将纤维艺术置于当代艺术发展的语境之中,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潮,研究纤维艺术的源起、发展和文化走向,并通过样本研究回溯传统纺织艺术,探讨织物在传统社会中的建构性作用以及随之产生的传统织物文化,强调在创作与理解当代纤维艺术的过程中来自传统织物的文化意义,而非仅仅停留在材料或技术传承的层面。同时,探讨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中的相关主题和多元化的趋势,在当代纤维艺术与传统织物文化之间建立一种多层次的、具有时空跨度的对话,借此阐明纤维艺术是如何从传统社会生活中指向社会秩序的织物文化,逐步转向重构当今社会文化含义的重要角色。本文以研究艺术史、艺术作品、文物、图像、工艺以及艺术家个案为主的实证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通过实例来探讨并阐明观点。绪论部分从个人学习经历的角度切入,阐述了当代纤维艺术研究的现状和存在于其中的问题,以及由此展开的研究过程。第一章当代艺术语境中的纤维艺术,围绕六十年代西方当代艺术发展的几个特点,做出回顾与分析,讨论最先使用纤维材料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以及这一时期对传统文化持不同态度的西方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对于纤维材料的不同理解和多样化应用,借此厘清纤维艺术的源起。第二章柔软的秩序:宋代居室中的织物,以宋代居室中的织物为研究样本,通过重建相关的传统文化背景,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传统织物在材料、技术、空间格局和文化精神等方面所折射出的社会秩序,及其所建构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织物文化。第三章绵延的对话:当代纤维艺术中的传统基因,分析在当代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受到重新审视的传统织物文化及其在材料、技术和形式等方面对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第四章重构文化含义:多元化的当代纤维艺术,归纳并探讨了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中的相关主题和多元化的趋势。结论部分通过总结上文的论述,将纤维艺术的发展定义为一个从体现社会秩序到重构文化含义的文化过程,同时展望了纤维艺术的发展前景和可能性。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当代艺术语境中的纤维艺术
一、平等的过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西方当代艺术
二、多样化的实践:六十年代西方当代艺术中的纤维材料和软材料
三、织物、纤维、纤维艺术:现代主义的延续
第二章 柔软的秩序:宋代居室中的织物
一、宋代居室中的织物
二、材料、技术与等级
三、空间中的秩序
四、格物:织物中的精神秩序
第三章 绵延的对话:当代纤维艺术中的传统基因
第四章 重构文化含义:多元化的当代纤维艺术
一、探索空间
二、女性主义
三、越过边界
四、新的行动:作为社会性艺术实践的纤维艺术
结论
参考文献
毕业创作
致谢
参考文献
[1]古诗文名物新证合编[M]. 天津教育出版社 , 扬之水, 2012
[2]齐东野语[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 周密, 2012
[3]宋代官营经济史[M]. 人民出版社 , 魏天安, 2011
[4]纺织史[M]. 汕头大学出版社 , (英) 哈里斯, 2011
[5]中国宋锦[M]. 苏州大学出版社 , 钱小萍, 2011
[6]艺术与科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李砚祖, 2010
[7]宣和画谱[M].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岳仁, 2010
[8]东京梦华录[M].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宋) 孟元老, 2010
[9]宋朝阶级结构[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曾瑜, 2009
[10]天工开物图说[M]. 山东画报出版社 , (明) 宋应星, 2009

纤维艺术博士论文怎么写
纤维艺术博士论文模板范例二:纤维之线:论纤维艺术的线性建构
线”在美术史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和雕塑,“线”都是经营造型的基本元素和关键依据。在纤维艺术的范畴内,“线”同样是首要的建构元素,线的语言是其本体的核心指向。本文试图从纤维艺术的视角,论述当代艺术中“纤维之线”营造的特殊空间性和现场感,重新思考作为最重要艺术形式语言之一的“线”的观念。论文首先讨论了“线”在现代主义时期的概念演变,分析“纤维之线”的发展由来,分析纤维艺术话语中特有的线性建构方式。同时,从当代艺术语境出发,指出介入科技媒介和跨学科领域的“纤维之线”这一观念的意义。第一章“编织物语”,通过结绳记事的传说和纺织织作语言这两条线索,叙述了“织物之线”在人类历史延承中的重要作用,也论述了“线”在远古时期的历史地位与织作工艺的相关演变。第二章“现代美术史中线的蜕变”,主要论述“工艺之线”在现代美术史中的变革,首先从“包豪斯的启蒙”到先锋艺术家的“观念之线”进行阐述,而后探讨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纤维艺术的线性语言如何从壁挂艺术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纤维之线”。第三章探索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纤维之线的演变,并总结纤维艺术的线性作品的主要呈现方式。第四章“纤维之场”,讨论了光线与色彩为线性作品营造的特有空间感,分析了“纤维之线”在不同的创作情境下形成的特殊时空体验。第五章“融贯当代语境之线”则重点阐述了“纤维之线”的延伸与拓展,分别从“舞动的剧场”、“编织的建筑”和“走向当代艺术的媒介之线”三个方面做了探讨。结语部分则综合整篇论文的研究,对“纤维之线”的未来可能性做了开放性的思考与想象。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编织物语
第一节 图腾之线
第二节 古法成型
第二章 现代美术史中线的蜕变
第一节 包豪斯的启蒙
第二节 观念之线
第三节 边缘觉醒——从壁挂到纤维之线
第三章 新结构的“变迁”
第一节 二十世纪八、九年代的纤维艺术之线
第二节 纤维艺术线性作品的呈现与演变
第四章 “纤维之场”——空间中的线
第一节 “线之场”
一、光与色彩
二、割裂的空间
第二节 线之时空——错位的时空
第五章 融贯当代语境之线
第一节 舞动剧场——行为与织语
第二节 编织的建筑
第三节 走向当代艺术的媒介之线
结语
参考文献
专业能力展示
部分毕业作品照片
毕业创作草图
毕业创作小稿
工作与指导
致谢
参考文献
[1]悲剧的诞生[M]. 商务印书馆 , 弗里里希·尼采, 2017
[2]福柯的界线[M]. 河南大学出版社 , 汪民安, 2017
[3]哲学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维特根斯坦, 2016
[4]艺术的理论与哲学[M].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夏皮罗, 2016
[5]我织我在[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斯舜威, 2016
[6]艺术在没落中升起[M]. 商务印书馆 , 基弗, 2014
[7]木马沉思录[M]. 广西美术出版社 , 贡布里希, 2014
[8]秩序感[M]. 广西美术出版社 , 贡布里希, 2014
[9]以创造抵御平庸[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孙周兴, 2014
[10]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 商务印书馆 , 陈嘉映, 2013

纤维艺术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纤维艺术博士论文范文模板三:纺织女、母亲、女神 ——纤维艺术与女性神话研究
长久以来,纤维艺术与女性之间似乎包含了一种“天然的”联系。在纤维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女性艺术家的参与程度远高于男性。纤维艺术所使用的材料、技法与传统女红技艺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联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朱迪·芝加哥(Judi Chicago)、米莉亚姆·夏皮罗(Miriam Shapiro)等当代女性艺术先锋用纤维作品所作出的关于女性权力的表态,更让纤维艺术与女性关系密切。本文尝试为“纤维艺术与女性”这一话题构建一个更宏观的视阈,将纤维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生产中的有机整体,从文化史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不同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中“纺织-女性”关系的本文和话语,结合艺术学、图像学、心理学、符号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成果,对“纤维艺术-女性”这一超稳定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与剖析。本文将通过追踪“纺织女”、“母亲”、“女神”三种与纺织(织物)密切相关的典型女性形象,从技术、情感、原型三个层次上,分析长久以来广泛根植于中西方纺织文化中女性神话的形成与变化,进而反思:这一携带性别观念的象征体系是如何影响当代纤维艺术,并构成纤维艺术之创作语境?论文的第一章“纺织女:纺织技术中的性别化分工”,从技术角度展开对纤维艺术中女性话题的讨论。长久以来存在于纺织活动中的性别分工,在纤维艺术中同样存在,不同创作语境中,性别化的技术为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语义和效果。第二章“母亲:纤维艺术中的情感隐喻”,分析了“织物”与“母亲”这一特殊女性身份之间的联系,及其所携带的情感因子在纤维艺术中的气氛价值。艺术家们基于个人经验在这一问题上作出的不同反应,是对于纤维艺术与女性神话的主观性表达。第三章“女神:纤维艺术中性别象征的心理原型”,讨论不同文化中与纺织相关的女神,如何在心理象征层面上为纤维艺术构建了一种古老而抽象的原始性别意识,并在原型层面上强化了纤维艺术与女性的关系。本文并非要为纤维艺术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勾勒一个清晰准确的轮廓,而是将其描绘为一种丰富、复杂且变动不居的现实,并以此为纤维艺术的研究与创作提供更为开放性的空间。
摘要
Abstract
引言:委拉斯开兹的隐喻
第一章 纺织女:纺织技术中的性别化分工
(一)为什么纺织者是女性?
(二)妇工与美德
1、纺织作为个人修养
2、纺织包含社会准则
3、纤维艺术与女性美德
(三)家庭织物到纺织工厂:被重构的女性神话
1、妇工与女工
2、纺织女工与女性主义运动
3、女性主体与即兴的编织
第二章 “母亲”:纤维艺术中的情感隐喻
(一)作为个体身份与文化象征的“母亲”
(二)纺织、织物与“母亲”
1、身体的记忆
2、结构的相似性
3、话语修辞
(三)纤维艺术与母亲隐喻
1、繁衍、孕育与生长
2、纽带与家庭记忆
3、被保护和治愈的人
第三章 女神:纤维艺术中性别象征的心理原型
(一)参与纺织的女神们
1、纺织生命的女神
2、掌管纺织技艺的女神
3、降格的纺织女神
(二)纺织女神的双面性
(三)纤维艺术中的女神意象
1、自然之力
2、月亮、死亡与重生
3、神秘感与他者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专业能力展示
致谢
参考文献
[1]原型女性与母权意识[M]. 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埃利希·诺伊曼, 2017
[2]视觉新论[M]. 商务印书馆 , 贝克莱, 2017
[3]论新[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鲍里斯·格罗伊斯, 2017
[4]纺织[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克里斯蒂安·马汀, 2016
[5]世界纺织品全集[M].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斯科斯, 2016
[6]《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林进平, 2014
[7]女人与女红[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德) 莱希涅夫斯基, 2013
[8]西西弗神话[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法) 加缪 (Camus, 2011
[9]现代中国的历程[M]. 中华书局 , 黄仁宇, 2011
[10]淮南子[M]. 中华书局 , 陈广忠, 2011
以上是纤维艺术博士论文范文样本,如果你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资料或者注意事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如果需要论文写作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