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乡村价值治理探讨——基于X村的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2545 论文编号:sb2024061117120352540 日期:2024-06-2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文在分析了农村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后,又从五方面分析了乡村价值治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价值认同,重塑价值治理共同体、健全群众参与保障机制和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五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和国家第一次提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命题,并确定“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乡村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2]。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持续加快国家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步伐,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伴随着脱贫攻坚期间各项方针政策和制度体系的成功推出与制定,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治理资源下沉,中央及各级政府为基层治理提供资源供给,在乡村治理人才等方面提供更加扎实的支持,我国乡村治理现已取得显著成效。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话语的转变更进一步体现了党对乡村建设规律和人民群众需求的深刻把握,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
乡村治理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政策文件指导和保障乡村治理的顺利推进,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念和新模式。
.......................
1.2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研究目标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本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乡村价值治理研究,解读为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实现价值治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目标;乡村价值治理何以实现?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和平台,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志愿活动激活乡村闲置的传统治理资源,从而凝聚社会共识和价值观念,形成价值认同驱动下的集体行动,提高乡村社会治理效能。在此研究主题下,本文围绕乡村实现价值治理这一目标下新时代文明实践如何制度化开展展开研究,通过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价值治理的联系,考察如何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项工作凝聚各类治理主体,统筹协调资源,塑造全民公共价值,整合全民价值共识,引导乡村实现社会治理的高效能。本文研究目标聚焦于研究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价值治理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研究新时代文明实践制度的生成背景、深刻内涵、实际效果和成功经验来分析对乡村价值治理的保障作用。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
2.1概念界定
2.1.1 新时代文明实践
2018年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全国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提出要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展伟给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种具备了公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属性的公共空间,它是一种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间,政治性、教育性、公共性是它的基本特征。[46]”新时代的文明实践不是灌输式的让人民去接受,它需要人民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占据乡村基层的思想文化阵地,并在自己的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来实现思想和价值的内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精神和道德文明实践提供了一个场所,将志愿者作为主体力量,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从而促进了社会文明的整体发展。本文所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是在乡村社会场域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为导向,通过志愿者组织开展类型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引领乡村社会宣传践行党的科学理论、传播党的政策、培育乡村文明新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乡村社会治理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
...............................
2.2乡村价值治理的理论基础
2.2.1治理理论
治理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后,公共治理理论迅速地被运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并在当今的社会治理进程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治理强调了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通过双方的磋商和对话,来确定对方的主体性,从而达到双方共同的价值目标。“治理”这一概念的出现,为“公共治理”这一理论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治理”这一理论也日益与各种社会领域相融合,并不断地展现出其特有的功能。治理理论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灵活的东西,所以它可以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很好地弥补了政府失灵这一缺陷,进而推动了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并赋予了基层社会更多的自治力量。公共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使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从而使其以“善治”为最高目标。俞可平对善治的含义及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他指出,善治不但包含了透明度、参与度,而且还包含了一系列的特点,如责任、公开等,而善治是政府的终极价值,必须要紧紧抓住这些特点,才能更好地推动政府的善治[55]。在进行乡村价值治理的过程中,我们要与公共治理理论相结合,对现行的乡村治理模型进行补充和改进,在处理新时期农村公共事务的时候,要将各个治理主体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而不是完全依赖于党组织和基层政府,要致力于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多方面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使其成为一个多元主体共治的局面,从而实现公共治理理论所要求的目标。 
......................
第三章 X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乡村价值治理实践 ................................. 27
3.1研究点概况 ........................................... 27
3.2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做法 ................................ 28
第四章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乡村价值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47
4.1乡村价值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 47
4.1.1多元主体参与价值治理的内生动力不足 ........................... 47
4.1.2基于互动的情感和价值认同难以形成 ........................ 47
第五章 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推乡村价值治理的路径优化 ............................. 53
5.1加强组织建设以夯实价值治理组织保障 ..................................... 53
5.1.1提高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确保统筹作用发挥到位 .............................. 54
5.1.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 54
第五章 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推乡村价值治理的路径优化
5.1加强组织建设以夯实价值治理组织保障
5.1.1提高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确保统筹作用发挥到位
基层政府作为连接国家和乡村社会的最末端的权利主体,对乡村治理成效具有关键影响。新时代对于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因此在乡村价值治理过程中,基层政府应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充分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使乡村社会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首先应该加强基层政府行政执行能力。基层政府作为政治意识的传达者和国家权力的具体执行者,大量的行政事务都要通过乡镇政府来落实,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必须提高社区社会工作能力,确保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具体工作任务能够及时准确的传递到人民群众身边,提高社会政策的传递效果和社会工作效率,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
其次应该提高基层政府乡“服务型”政府转变。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内含乡村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实践的公共服务性价值指向。这就需要基层政府改变传统一元主导模式并转向协调及保障多元主体有效参与治理实践,即要求基层政府通过组织和协调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实践来实现和谐共治。同时,当前乡村治理内容日益丰富、涉及领域日益广泛、多元价值和公共诉求不断,需要基层政府提供必要的、具体的公共服务和配套制度等,以突显乡村治理的公共利益导向。
最后应该建立健全基层政府保障乡村价值治理实践的制度体系。基层政府作为公共资源掌握者,拥有保障乡村治理实践有序进行的责任和义务,需要为自治、法治、德治机制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有效运行提供规范化、制度化保障,以此实现以自治机制来化解矛盾、以法治机制来制止纠纷、以德治机制来规范行为等。要强化基层政府的能力,就需要在制度、人力和财力上保障乡镇(街道)有能力行使行政权力,并在行政执法中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
六、结语
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纵观我国乡村治理发展历程,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逐步朝着实现乡村善治的目标前进。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多元价值的碰撞和社会思潮的涌动,我国乡村治理又面临着新的困境,传统“硬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乡村治理需求,在此现实背景下提出了乡村价值治理新模式,该治理模式聚焦道德、价值、文化等软治理要素,从价值目标塑造、传递和组织价值治理行动方面推动了农村基层治理的发展。而新时代文明实践制度作为新形势下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本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制度为背景,立足于农村基层治理的实际,阐明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价值治理之间的作用机制,再选取一个村庄典型案例对乡村价值治理的实践过程进行了探究。在分析了农村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后,又从五方面分析了乡村价值治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价值认同,重塑价值治理共同体、健全群众参与保障机制和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五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