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模板

  • 追寻与逃离——萧红小说创作研究 08/07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笔者从底层人物的书写到国民性的批判,从性别到文化再到哲学的深入思索,萧红在不断地探寻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

  • 邱华栋小说的北京书写与城市症候 08/06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笔者认为邱华栋以北京作为言说对象,触摸城市的脉搏,感受时代的变迁。在书写的过程中他不断在市场迷雾中窥视城市复杂的表情,剖析城市生活的各个侧面。...

  • 莫言小说军人形象研究 08/05

    本文是文学论文,笔者认为军人形象作为莫言文学世界的一朵瑰丽“奇葩”,是莫言对战争、政治、人性深切思索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 鲁迅文学奖中篇乡土小说研究 08/04

    本文是文学论文,本文选取 1997 年至 2014 年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的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中篇小说能敏锐的抓住现实生活。...

  • 公共危机中的社会动员研究 08/03

    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本论文的具体研究目标:首先是为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危机社会动员中去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社会动员参与的合法性进程;其次是克服我国目前的危机社会动员存在的问题...

  • 论史铁生笔下人物心魂世界的构筑 08/02

    本文是文学论文,笔者认为阅读与研究史铁生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挑战,学力所限,无法将史铁生的文学世界阐释得更为精辟,但他的生命历程,他的思考与追问给我带来很大启发与震撼。...

  • 曹征路“底层小说”的叙事研究 08/01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本文以“底层文学”中部分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期总结出当前曹征路“底层小说”的叙事特色。...

  • 北国一片苍茫——论迟子建小说的抒情姿态 07/31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本论文将对以往的抒情性文学研究进行合理化借鉴,充分发掘作家的主观情感变化,立足文本,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探求作者和抒情主体的联系。...

  • 方方底层写作的演变 07/30

    本文是文学论文,本文以底层写作的角度切入方方的写作,这未尝不是对这场思潮的观照和展望。关注方方30年多年来的创作实践,无疑为底层研究提供丰富的、可阐释的资源。...

  • 丁玲延安时期文学创作研究 07/29

    本文是当代文学论文,本论文以丁玲延安时期的文学创作为切入口,通过对丁玲所处时空、事件以及作品的考察,将其延安时期的文学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并采用文本细读、社会-历史研究法...

  • 论刘震云对生存困境的书写 07/28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笔者认为刘震云的小说在揭示生活、权力、历史真相的同时,更探讨了生存的意义,及普通大众在面对生存困境时的尴尬、困顿和无奈。...

  • 过客之花——李健吾剧作论 07/26

    本文是文学论文,本文以李健吾的剧作为选题,分析其剧作的思想内涵与芝术特征,并探究其剧作归于寂寞的原因。...

  • 1970年代以后台湾电影中的抗日书写 05/04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对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台湾电影中的抗日书写进行宏观的的梳理和勾勒。对70年代的研究重点是抗日政宣电影,及其如何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 中国现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以丁玲、萧红、张爱玲为例 05/03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笔者认为从"五四"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三十年中国现代女性的小说作品,大都充满了对男性的失望、轻视之情,而且饱含了作者对男性的深刻批判。...

  • 贾大山小说论 04/07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笔者认为从贾大山的创作历程来看,其小说创作呈现着明显的阶段性,从《取经》到《小果》到《梦庄记事》再到后来的“新笔记小说”,他不断追寻而力求有所突破。...

  • 论张炜小说“以退为进”的写作姿态 及文学史意义 04/06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本论文正是从创作个性的角度出发,别研究、探讨、论证了张炜小说“以退为进”的写作姿态、表现形式、演进轨迹及文学史意义。 ...

  • 苏童《黄雀记》的寓言式写作 04/05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本论题在对苏童的长篇小说《黄雀记》以及其他资料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小说的寓言式的写作方式。...

  • 论格非的知识分子书写 ——以“江南三部曲”为例 04/04

    本文是当代文学毕业论文,笔者认为在格非的文学创作中,格非试图重构文学作品主题意图的严肃性,其作品多以“知识分子”、“乌托邦”等话题为写作核心。...

  • 中西叙事传统融汇视野下的茅盾长篇小说创作 03/10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笔者分别从叙事内容、叙事视角、叙事时间三方面入手对小说承载的中西叙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梳理。 对《子夜》的分析,加深了上述观点的论证。...

  • 性别诗学视阈下的异性想象--新时期小说中的男女形象比较研究 03/06

    本文是文学论文,本文通过性别诗学视阈下的异性想象这一观照角度,本文对新时期文学中男女形象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大致可以对这一时期男性视阈下的女性形象、女性视阈下的男性形象。...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