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经济责任审计是以我国政体和国体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我国独创的审计制度。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能够促进发展观的科学落实、政绩观的正确树立,还能够促进领导干部带着审计的思维规划部署经济工作、提升依法执政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在我国,行政村作为最基层的群众性自治单位,是最能够体现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农村基层管理单位。行政村具有多维化、琐碎化、复杂化的特点,村级领导干部在做经济决策管理过程中会比较容易出现风险和漏洞,更有甚者会出现滥用权力、贪污腐败等严重违规违纪的现象。因此开展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切实解决不正之风现象,从根本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2014 年 7 月,中央纪委、组织部、编办、人社部、监察部、审计署和国资委联合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2014 年 9 月,我国审计法得到了再一次的修正;2014 年10 月,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一件件政策的开展落实不无显示着国家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这一反腐倡廉重要监督手段的高度重视。
经济责任审计历经 30 多年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具有了颇具成效的技术方法,形成了一定稳定的操作模式和程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们对于制度、财务以及法治的内部控制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效果。但是随着新的事物以及实际案例的出现,既定的陈旧的方式不一定能够完全适用于现今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质量、审计评价、结果后续跟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还需要以实际为依着点进行研究,使问题得到更加妥善地解决。
................................
1.2 选题的意义
经济责任审计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让组织、人事、纪检、监察以及其他各部门能够更好地考核和任用领导干部。行政村作为我国最基层也是最小的政府组织,对下反映的是上级人民政府的有效政策,对上传递的是人民群众的心声要求,村级领导干部的履职能力以及廉洁自律情况关系到行政村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对于其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经济责任审计本身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第一、推行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更全面地推进干部考核管理。通过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组织、人事、纪检等部门能够全面了解干部履职期间存在的问题、成果以及廉洁情况,为干部的考核管理提供了科学而又强有力的依据。
第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促使干部更好地展开依法行政。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摸清家底”的方式,将干部履职期间的政策贯彻落实和部署情况也一并进行统一的梳理,促使干部引起重视,提高领导的思想觉悟和责任,使其更加高速高效地贯彻落实各项政策。
第三、推行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促使领导干部更好地开展廉政建设,预防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国家审计署在 2015 一个年度共对 376 个部门和单位开展了审计,还对 7633 个单位开展了延伸审计和调查。一共提交了各类审计报告和专题报告 2775 篇,提出审计建议 1456 条。2015 年国家审计署还推动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 2263 项,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制度 1971 项,促进新开工和完工项目 18862 个,取消和清理行政审批、资质认定和收费等486 项。2015 年国家审计署通过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挽回(避免)损失等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成果达 4031.97 亿元,同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和事项 905 件、涉及 5750 人等。
第三、推行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促使领导干部更好地开展廉政建设,预防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国家审计署在 2015 一个年度共对 376 个部门和单位开展了审计,还对 7633 个单位开展了延伸审计和调查。一共提交了各类审计报告和专题报告 2775 篇,提出审计建议 1456 条。2015 年国家审计署还推动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 2263 项,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制度 1971 项,促进新开工和完工项目 18862 个,取消和清理行政审批、资质认定和收费等486 项。2015 年国家审计署通过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挽回(避免)损失等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成果达 4031.97 亿元,同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和事项 905 件、涉及 5750 人等。
第四、推行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促使领导干部更好地进行自我权力的监控。经济责任审计开展过程中会对被审计干部的问题进行一一梳理和审核,还会对其工作作风和职责进行评价,这就在无形中要求被审计单位领导在平时就严格执行权力监督机制。
...............................
2 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理论
2.1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经济责任审计是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社会制度环境下新生的一项具有我国特色的经济监督制度,而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则是这项制度在最基层领导干部履职评价的具体应用。
第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经济责任审计是包括一切审计的,它是对经济责任关系主体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审查、评价和证明的一种审计方式。从狭义上来说,经济责任审计是特指我国对于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经营管理责任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狭义的经济责任审计。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也作出了说明:审计机关依法对审计监督对象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本地区(部门或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3 案例背景介绍 ....................................... 142 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理论
2.1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经济责任审计是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社会制度环境下新生的一项具有我国特色的经济监督制度,而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则是这项制度在最基层领导干部履职评价的具体应用。
第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经济责任审计是包括一切审计的,它是对经济责任关系主体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审查、评价和证明的一种审计方式。从狭义上来说,经济责任审计是特指我国对于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经营管理责任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狭义的经济责任审计。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也作出了说明:审计机关依法对审计监督对象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本地区(部门或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以及上述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定义为:审计机关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对村级领导干部任期所在的行政村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其个人履行经济责任、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廉洁自律的情况,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价的行为。
................................
2.2 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性
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类型的审计不同,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经济责任审计因为其独特的审计手段,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监督、考核、评价和管理领导干部的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广泛性。截止到 2017 年底,全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334 个地级行政区、2875 个县级行政区、39865 个乡级行政区以及662479 个村级行政区。上至省级机关,下至行政村都有领导干部负责区域内的主要事务,由此可知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十分广泛。而村级行政区数量多,村内事务复杂多变,审计工作人员的任务更是繁重。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全面性。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围绕财务收支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等基本内容进行审计,还针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法律法规遵守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和科学发展观贯彻情况进行审查。经济责任审计既对事同时也对人,从“审计事件”入手,到“评价个人”结束,最终做出有效的审计责任界定。在此基础上,经济责任审计对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减负情况等情况也要做出相应的审计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风险性。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监督、考核、评价和管理领导干部的一种制度,其准确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评价不够谨慎公正就容易导致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结果的决策处理不正确,不仅影响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考核、任用、提拔、奖惩,而且也会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后续开展。另外,审计人员数量、业务量以及业务水平不一,虚假会计信息以及其他内外部因素也会不可避免地增加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
2.2 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性
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类型的审计不同,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经济责任审计因为其独特的审计手段,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监督、考核、评价和管理领导干部的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广泛性。截止到 2017 年底,全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334 个地级行政区、2875 个县级行政区、39865 个乡级行政区以及662479 个村级行政区。上至省级机关,下至行政村都有领导干部负责区域内的主要事务,由此可知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十分广泛。而村级行政区数量多,村内事务复杂多变,审计工作人员的任务更是繁重。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全面性。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围绕财务收支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等基本内容进行审计,还针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法律法规遵守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和科学发展观贯彻情况进行审查。经济责任审计既对事同时也对人,从“审计事件”入手,到“评价个人”结束,最终做出有效的审计责任界定。在此基础上,经济责任审计对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减负情况等情况也要做出相应的审计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风险性。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监督、考核、评价和管理领导干部的一种制度,其准确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评价不够谨慎公正就容易导致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结果的决策处理不正确,不仅影响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考核、任用、提拔、奖惩,而且也会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后续开展。另外,审计人员数量、业务量以及业务水平不一,虚假会计信息以及其他内外部因素也会不可避免地增加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
3.1 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况 ........................... 14
3.2 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 14
3.3 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 15
4 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 18
4.1 H 村领导干部潘某经济责任审计的案例—审计方法的应用 ........................... 18
4.1.1 案例概况 ..................................... 18
4.1.2 审计方法的应用 .............................. 18
5 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 30
5.1 审计人员综合能力不足................................. 30
5.2 审计评价不健全 ................................. 32
5.3 审计责任界定划分困难................................... 33
5 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5.1 审计人员综合能力不足
审计人员在开展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综合能力不足的问题:
第一,审计任务重,审计人员少。将上一章节的 H 村领导干部潘某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和 Y 村领导干部徐某经济责任审计案例进行对比:常规的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是有两个兼职审计人员或者一个专职一个兼职的审计人员一个月完成所有的审计;而上级领导重视的审计也是特批组织 3 个审计人员和一个审计组长历时 40 台完成审计工作。另外,为解决疑难问题和特殊事项,审计小组需要沟通外部人员进行延伸审计,花费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更是增加。由此可知,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着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
越是基层的单位,所具备的审计人员越是严重不足。乡镇街道的审计部门通常除了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外还需要根据本级年初安排和上级要求,承担一定数量的专项审计、同级审计以及其他的审计。乡镇街道常有的做专职审计工作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很多都是以审计工作为辅助工作的。
............................
6 对策和建议
6.1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