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景观视域下“奇妙游”系列晚会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9561 论文编号:sb2023082810213950938 日期:2023-09-0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论文在德波的媒介景观理论视域下,结合传播仪式观的理论与文化记忆理论,以“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晚会是什么”、“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晚会为什么能备受瞩目”为逻辑起点,聚焦节目的景观呈现与文化内涵表达双重视野。
第一章视听技术打造传统文化“奇妙游”盛宴
第一节挖掘文化内涵塑造诗意景观
文化类节目想要实现良好传播,创作者既要有满足当今观众审美需求的诚意,更要时刻保持弘扬传统文化的敬意。“中国节日奇妙游”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媒介技术打造了奇幻的视听景观,将传统节日习俗融入隐含民族文化精神的影视化场景中,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的内心,为观众塑造了惊艳而难忘的“奇妙游”盛宴。
一、画面呈现:构建传统文化的象征场景
如今人们正处于视听影像生产流通与消费快速扩张的时代,由媒介制造的可感知的视听影像迅速占据了社会生活的中心,人们被将一切存在变得可视化的媒介所包裹,甚至主导着人们的行为与认知,这已经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文化现象。②2021年火爆全网的河南卫视“中国传统节日奇妙游”系列晚会正是借助了先进视听技术的呈现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人们的注意力,采用适合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观看偏好的方式进行传播与互动,成为人们经久不衰的热议话题。(如表2.1)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
第二节场景氛围营造中式浪漫审美
光影调色、考究的道具和演员极富感染力的舞姿的绝妙搭配不仅让诗意而灵动的中式浪漫畅想得以实现,也能进一步增强场景的叙事氛围,“奇妙游”系列节目以现代化的技术和创意延展了节日文化的情感表达,具象地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持续带给观众新的震撼与感动。
一、色彩与构图:描绘东方审美意蕴
美是相通的,美是可以共情的。河南卫视“中国节日奇妙游”系列节目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科技运镜与色彩构图的完美加持,实现了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之美的绝妙融合。向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科技,也向世界阐释了传统中国所蕴含的千年文明之魅力。观众将自己带入节目主角“唐宫小妹”,与她们一同穿越时空,游历古色古香的画卷,体会传统节日盛典,巧妙见证其中穿插的舞蹈,乐器、歌曲、武术表演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节目以影视化的画面质感,展现出了中华文明自身的独有魅力,而观众对“奇妙游”节目内容的偏好也承载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期盼民族复兴的社会情感与需求,同时也折射出对飘逸风雅、诗情画意的东方审美意趣的认同。②
例如清明文化中体现着中国人对生命的思考,包含“慎终追远”与“踏青郊游”双重文化寓意,《清明奇妙游》始终保持着实景拍摄+特效制作的表达方式,在色彩与构图上,以不同明暗的青绿色将故事情节与表演内容参考东方园林“移步换景”的巧思,与清明韵味及节日场景高度融合,清新淡雅的基调融入东方诗画的古雅明净,令人醉心于山川湖泊的自然之美,也彰显了传统美学中“墨痕断处是江流”的留白艺术。其精美的色彩与构图征服了观众,得到一致好评:“每帧画面都值得截图纪念”。而节目内容更注重人与景的交融,不仅要祭奠先人,也能带着“依依柳,剪剪风”的闲适跟随风华正茂的纸扇书生,以及可爱的二次元唐小妹的脚步一同赏味中原春光,从缅怀先辈到游子思乡,在春暖花开的好时节表达对生命和世界的热爱,“芳原绿野恣行事,不妨游衍莫忘归”,给自己一次重回少年的机会。观众也纷纷在弹幕中发言“中原美景真是目不暇接”“截图都能做屏保”,总导演钱林林也认为这就是成功的“文旅视频邀请函”。①
..........................
第二章“奇妙游”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第一节文化建构:传统文化景观意境的视听表达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奇妙游”系列节目基于实景拍摄的时空叙事,将历史拟像化从而构建传统节日文化图景,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的知觉体验让历史人物、神话传说从古籍画卷中走出来,让人们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精妙绝伦的场景、配乐中深入体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一、时空交融:名胜古迹的奇观化展现
国内名胜古迹都有传统文化的烙印,不断传承着民族精神血脉。中国传统节日“奇妙游”系列节目在还原历史情境的同时也与时空叙事实现了完美融合,与文字阅读不同的是,它基于实景拍摄调动人们对江河山川的知觉与记忆,将故事世界具象化而实现从文字叙事向时空叙事的具象转换。从洛阳“铜驼大道”到龙门石窟、应天门、老君山,从节日习俗到国画、中医、戏曲、武术等国粹,以及太极拳、傀儡戏、大刀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歌咏悠悠思乡情的一曲《月光》,到蕴藏参悟宇宙法则的太极展演《天地之中》,都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民族精神,如和而不同的包容、刚柔相济的坚韧以及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从古至今人们用想象赋予自然景观以情感延伸,此时的自然景观不再仅是单纯的地理学概念,还隐含了人文意蕴,赓续延绵的中华文明就是这些人文自然景观令人流连沉醉的根源。
..................................
第二节叙事建构:文化记忆传承与民族精神演绎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奇妙游”系列节目让现实和虚拟交织,情感和文化交融。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故事创作中关注普通人的情感,用壮丽的人文风光结合对节日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内涵的提炼来阐释文化景观的隐喻,以文化和娱乐有机统一的方式,灵动地表达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记忆和精神接续,让观众在可观可感的故事化演绎中,强化文化共同体意识,更加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一、节目中文化景观的隐喻象征
现如今当各种电子媒介技术以不可抗拒的席卷之势缩短人类传播中的时间、空间距离时,人们也深陷技术的控制之中,迫切需要传统文化的回归以满足精神需要。从集体记忆到历史记载,完成了经验认知到史料文献的转变,而历史只有受到大众媒介关注,实现新媒体技术与现代审美为传统节日赋能并成功传播给公众,才能完成从历史资料到文化记忆的二次转换。中国传统节日是激发每个国人内心深处对文化认同的载体,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不管是洛阳应天门还是开封清明上河园,不管是中医药文化还是传统节日习俗亦或武术门派,所有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对河南本土文化、资源和历史的传承,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一次次“爆款”刷屏的背后是对深刻融入华夏儿女血脉中的传统文化的坚守。
..............................
第三章 “奇妙游”系列节目的文化自信:思想引领、创新表达与群体归属..................................59
第一节 收视率数据统计.....................................59
第二节“奇妙游”中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63
第四章“奇妙游”系列节目提升文化自信的思考...........................69
第一节“奇妙游”节目值得借鉴的方面...................................69
一、多感官体验创建文化自信空间............................69
二、多元主体共同建构景观意义.............................70
结语.....................................78
第四章“奇妙游”系列节目提升文化自信的思考

第一节“奇妙游”节目值得借鉴的方面
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通过年轻化的表达和适合网络传播的形式让传统文化“美起来”,也为文化类晚会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多感官体验创建文化自信空间
“中国传统节日奇妙游”系列晚会利用丰富的视听表达勾勒传统文化神韵,挖掘节日内涵的时代价值并进行媒体建构和诠释,利用先进科技融入现代审美创意进行创新呈现,充分调动观众的丰富感官打造视听盛宴,激活人们共同的节日记忆,引发网络热议,还通过在视频网站不断的直播、回放、弹幕交互不断强调观众的“入场”和“出场”。节目的意义从观众“进入”观看场域的一瞬开始产生,观众的观看体验中的“当下性”被持续放大并被反复重申。①同时,观众对于“奇妙游”节目的反馈也成为节目的一部分,被“缝合”进作品内容中。与此同时,节目摄制组、阐释节目主题的演员、另类“在场”的观者进行了互为主体的书写,书写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可感知的视听影像,还将多感官联想、记忆、感受与思考囊括在内,基于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对节日文化符号进行解码,如人们在春节挂灯笼、端午熏艾祈福、中秋家国团圆都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七夕不仅有爱情更有对自然天象的崇拜;重阳有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节目将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极致影像化呈现,水下洛神的惊鸿一舞、黄河合奏的震撼、书法字帖的墨香、火树银花的热烈、机械冷感的傀儡戏等调动观众多感官的联觉想象沉浸于节日氛围中并增强文化自信。观众在这样的景观世界中不仅实现快感满足还获得了心灵的栖息,这也与观众追求浪漫想象的快感心理相吻合。节目中的每一个包含文化底蕴且令人惊艳的视听场景都被赋予重要性,也与观众非正式的“入场”与“出场”紧密联结。
.............................
结语
本论文在德波的媒介景观理论视域下,结合传播仪式观的理论与文化记忆理论,以“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晚会是什么”、“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晚会为什么能备受瞩目”为逻辑起点,聚焦节目的景观呈现与文化内涵表达双重视野,从视听景观呈现、虚实结合的时空叙事、文化内涵的隐喻、观看者数据分析等多维度探寻河南卫视“中国传统节日奇妙游”系列晚会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主要阐述了以下问题:
第一,在对“奇妙游”系列节目进行分析后,本文认为“奇妙游”系列节目在呈现形式上,利用先进视听技术结合画面、音乐、构图、道具与镜头表达塑造出多个令人惊艳的场景,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观众注意力,成为人们持续热议的话题,符合互联网时代“短平快”的观看和传播特点。
第二,在节目内容呈现上,“奇妙游”系列晚会深挖传统文化内涵打造中华传统文化奇观,包括节日民俗符号、非遗传承技艺、民族建筑、饮食服装文化等的集中展演。另外,运用实景拍摄和CG特效结合的方式实现具象的时空叙事,调动多感官的知觉联想让观众生动地体验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满足观众短暂逃离现实的心理诉求,以独特的东方审美呈现中国传统节日特有的浪漫,而厚重璀璨的历史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
第三,在对节目传达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等精神内涵进行分析时,本文认为“奇妙游”系列节目让观众通过“意识在场”的方式置身同一时空集中观看的仪式化展演,获得文化共同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激发观众家国信念与民族情感共鸣,强化文化自信,跨越时空和社群限制实现景观叠加,塑造出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文化记忆;还消融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让观众沉浸于奇幻场景的享受中获得身心放松。此时,观看者与节目的互动也构成了一场文化景观的呈现。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