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社会学视域下公益直播探讨——以“谢谢你为湖北拼单”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6533 论文编号:sb2023080615432350803 日期:2023-08-10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文选取的案例——“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在背景和主播两个方面具有特殊性。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以帮助灾区为主题的公益直播能够充分调动参与受众的共情能力。而朱广权因其央视主持人的身份与带货直播的巧妙“冲突”,在与网友的互动中激发大家的积极情感。
第一章公益直播的发展与动因
第一节公益直播的发展现状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公益直播属于直播的垂直领域,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08年中央电视台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的公益直播节目《温暖灾区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公民媒介素养提高,公益直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今年新冠疫情没有发生之前,各直播平台大多在各自专业的领域深耕,比如电竞、才艺等。但是在疫情发生之后,全国各地的经济亟待恢复,在政府、主流媒体的倡导下,“公益直播”“直播带货”就成为各直播平台的关键词。而作为受众,人们因为媒介赋权带来的便利有技术条件能够参与到公益直播当中,也因为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明发展有意愿参与公益直播。在这样的情况下,公益直播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逆势发展。
一、全民公益格局开启
传统的公益活动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局限性,在时间上公益活动的举办过程是不可逆的,只能在固定的时间产生宣传效果,宣传信息的传播周期被缩短,这使得宣传的效果大打折扣。在空间上,传统的公益活动只能在某一个或者几个线下的场地举办,对群众的动员范围是很有限的,很多群众会因为成本太高放弃参加公益活动。公益直播是互联网为公益活动赋能的重要形式,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解决了传统公益活动的痛点,延长了公益活动的动员时效,也拓展了公益活动的动员范围,正是因为参与渠道的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被打通,才得以形成全民公益的局面。
在过去,不管是公益还是直播,都是与普通人有距离的。人们可以参与公益或者观看直播,但是发起公益活动和直播还是有一定门槛的。有的人觉得自己人微言轻,没有明星那样的影响力,所以传统的公益活动大多呈现“明星为主,群众围观”的局面。现如今,公益直播的发起主体变得非常多元,除了以前常见的公益组织,还有主流媒体、政府公职人员、明星网红、行业专家等各界人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群体莫过于农民。农民在过去一直和新媒介形态处于脱节或者延迟接触的状态,其本身就是公益直播帮助的重要主体。但是这次疫情以来,多地的农民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利用直播技术,将公益直播间带到了田间地头,为自己的家乡带货,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农民参与公益直播无疑是全民公益最鲜明的写照,同时也体现出农民群体媒介素养的提高。全民公益对公益直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公益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公益直播才不会成为昙花一现的景观,公益直播与越多的领域交叉,也就能够获得越多发展的生命力。
........................
第二节公益直播的发展动因
社会的进步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条件的丰富,同时也对人们精神境界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人民精神境界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公益活动中,这是公益直播兴起的大背景。而今年以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则是公益直播发展的意外转折点。首先,湖北成为国内疫情的重灾区,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亟待全国人民伸出援手,帮助湖北在解封后复工复产。其次,由于隔离需要,线上经济被激活,快速发展的媒介技术和网络技术给公益直播提供了保障。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客观背景,政府、媒体、明星等多主体的积极参与也促进了公益直播的发展。
一、新技术的驱动
公益直播的发展离不开直播技术的支持,随着5G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直播的延迟将会被大幅度缩短,直播过程中的卡顿现象将不复存在,受众的观看体验得到改善。同时,智能手机的成本逐年下降,使得持有智能移动设备越来越简单,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观看公益直播,甚至是发起公益直播。
数据公开是公益直播健康发展的保障,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审计和可追溯的特点天然适用于公益直播的数据管理。具体而言,公益直播全过程的信息都将存证在区块链上,每个环节都可以追溯、无法修改、公开透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公益直播的监督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平台尝试用区块链技术来改善公益直播的现状,用区块链来重塑人们对公益直播的信任。
随着网络直播风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平台纷纷布局网络直播。不仅是斗鱼、虎牙这类专业从事直播的平台,微博、淘宝等不同领域的平台都在原有的板块中插入了直播窗口。此次“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是由央视新闻发起,同时联合众多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和生活服务平台同步直播,不仅拓宽了公益直播的传播渠道、丰富了传播方式,而且议程设置得到强化,使公益直播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
第二章公益直播中的符号互动唤醒情感
第一节同胞之情:情感产生于联系
公益直播是非功利性质的,但是人们参与公益直播并非无缘无故,而是出于同胞的感情才伸出援手。正如坎迪斯·克拉克的同情理论所说,同情在两个条件下是最真诚的:他人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同情的给予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1湖北人民在疫情重灾区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的阻碍,他们的状况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向来看重一方有难,八方援助,在灾难面前各地群众都把湖北人民看作血脉相承的亲人,因此会产生同情的情感。
一、情感的社会遗传特征
谈到情感,人们的第一直觉是,情感是人体生化系统一系列反应的后果,它多变且不可预测。但是,社会学家库利注重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基础上来研究情感。他认为,人的感情可以分为本能性情感和社会性情感。最明显的六种本能性情感包括愤怒、恐惧、母爱、男女性爱、自我肯定或自我表现的情感。社会性的情感则受到文化的指导,并且能够代代相继、代代相传,它能够“其人已去,其实焉在。”
我们很少用本能性的情感来解释人类行为,因为它们几乎算得上是条件反射般的行为,所以人的情感大多是社会性的。而人们的各种社会性的情感及其表达方式,是在社会各种各样的群体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强烈的民族感情或阶级感情总是内在地起源于众多个体的情感,为众多个体所具有。说着相同语言的人们,使用类似的词汇表达相同的情感;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人们,被驱使用大部分相似的形式表达相同的情感。
............................
第二节“央嘴”变身主播:角色反差形成情感
主播是直播当中的关键角色,如果从戈夫曼拟剧的视角来看,主播就是在前台进行表演的演员。他们掌握直播的进度,与受众互动,并根据受众的反应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使直播取得预期的效果。“谢谢你为湖北拼单”的主播有些特殊,一位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主持人朱广权,一位是网红带货主播李佳琦。朱广权是严肃可靠的国家发言人和权威式的角色,是受众心中可靠的信息来源。平时一丝不苟播新闻的主持人来到带货的直播间,让这位第一次试水直播带货的新主播显得格格不入。然而,这种看似奇怪的组合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受众纷纷肯定朱广权第一次直播带货的表现,“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也取得巨大成功。
一、情感维度结构:评价、力量和行动
人的情感是一系列生化反应的结果,很难衡量。为了便于对情感进行研究,感情控制理论家从三个维度构成的EPA空间区分了情感。评价(evaluation),即对好或坏的评估。力量(potency)是权力或者无权力的水平。行动(activity),或者说生机勃勃或者被动的水平。2受众在进入“谢谢你为湖北拼单”直播间后,会对主播产生情感,这些情感用EPA的三个维度衡量就是好的、有力量的和积极的。产生积极的情感能量也是受众愿意持续观看“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的重要原因。
情感维度结构为研究情感提供了三个重要维度。虽然我们对一个人总怀有一种相对稳定的情感,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人的情感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或者对方的身份、行为、价值观等因素发生变化后,我们对对方的情感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正如在“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当中,主播朱广权的言谈举止就和平时在新闻直播间中不一致,那么受众对他的情感就会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变化。
.............................
第三章公益直播中的互动仪式维持情感..................................27
第一节互动仪式产生反复的集体兴奋...............................27
第二节互动仪式后情感的跨情境激活................................28
第四章公益直播中的社会结构调控情感.........................................32
第一节“吃”援湖北:受众体验拥有主动权的积极情感...........................32
第二节“权”都买“琦”:意见领袖的情感影响力...............................33
第五章公益直播情感化的思考.......................................36
第一节公益直播的情感化策略.............................................36
第二节情感运用应谨防公信力透支..................................................37
第五章公益直播情感化的思考
第一节公益直播的情感化策略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作为一种交流方式,直播的本质就是主播和受众进行符号互动和仪式互动的过程。而公益直播区别于其他直播类型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在其过程中充满着情感的唤醒、维持和延续。
在情感的唤醒方面,带有情感的符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直观的角度来说,公益直播间的布置要更加突出情感元素,图片、文字、背景乐、陈设物等都应该是受众一眼看到就能够唤起心中积极情感。比如在“谢谢你为湖北拼单”的公益直播现场,就被布置得充满湖北元素:小龙虾、香菇、藕、玉露茶。在进行其他的公益直播时,也应当根据被帮助对象的特征设计直播间,这样才能够达到直接刺激到受众情感的效果。
从主播的角度来说,他们承担着公益直播是否成功的重任,因此在选择主播时就应当慎重。“谢谢你为湖北拼单”为公益直播主播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主播可以是像李佳琦这种专业的带货主播,他们因为长期从事直播带货从而具有公信力。同时,也可以是像朱广权这种自带公信力的意见领袖来跨界担任主播,这有利于激发受众的猎奇心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当然,跨界担任主播并非易事,主播必须在公益直播开始前做足功课,充分了解被帮助对象的情况,这样才能够在直播的过程中把握直播的节奏,和受众进行积极的互动,受众才能够体验到积极的情感。
在公益直播结束后,主办方应该充分利用受众形成的情感符号和特殊情感记忆,在线上和线下采用多种方式尽可能多地触发受众的积极情感。积极情感的延续有利于扩散和维持公益直播的传播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受众将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可能。
..............................
结语
一、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本文主要从情感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央视发起的一场公益直播——“谢谢你为湖北拼单”。文章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对“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的视频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受众在此次直播中产生情感的动力机制。
本文以情感社会学理论中的符号互动理论、互动仪式理论和社会结构理论为基础,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分析“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中主播和受众的互动以及网友的评论。从微观方面,公益直播中受众的情感变化主要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唤醒、维持和延续。在公益直播的过程当中,主播和受众的符号互动唤醒了受众的积极情感,这些积极的情感包括符号使受众产生的对湖北人民的同情和主播反差萌带来的惊喜。接着,互动仪式的节奏性同步和积极情感互为源泉,使得受众的积极情绪在整个公益直播的过程中得以维持。最后,互动仪式产生群体神圣的情感符号和情感记忆,受众在其他场合看到情感符号时也可以唤醒积极的情感。从宏观的角度,在媒介赋权的时代,受众在公益直播中有参与、传播和购买的权利,他们自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再者,朱广权和李佳琦作为各自领域的意见领袖本来就容易获得受众的积极评价,也能够对受众的行为产生更显著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