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税收论文提纲如何写一
致谢 4-8
摘要 8-9
第一章 文献综述 9-19
1 肉牛养殖甲烷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及减排措施 9-14
1.1 甲烷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10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0-12
1.3 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方法 12-14
1.3.1 日粮的组成及采食量调控 12
1.3.2 草料的处理加工 12
1.3.3 提高管理水平,科学饲喂 12
1.3.4 在日粮中添加脂肪及脂肪酸 12-13
1.3.5 饲料添加剂和药品 13
1.3.6 改善饲粮营养成分 13-14
2 肉牛养殖氮、磷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及减排措施 14-17
2.1 反刍氮磷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14-15
2.2 减少动物生产过程中氮、磷排放的措施 15-17
2.2.1 合理的日粮配置 15
2.2.2 饲料的加工工艺 15-16
2.2.3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16
2.2.4 氨基酸及生物肽的应用 16-17
3 如何防止肉牛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17
3.1 以科学的饲养管理促进减排 17
3.2 从合理的饲料营养配制上减排 17
3.3 从排泄物处理上减排 17
4 小结 17-19
第二章 不同生长阶段西门塔尔杂交肉牛氮磷排放的差异 19-27
1 材料与方法 19-23
1.1 试验材料 19
1.2 试验设计 19
1.3 试验日粮和动物管理 19-21
1.4 采样与样品分析 21-22
1.4.1 采食量的测定及剩料样品采集 21
1.4.2 全收粪尿法收集粪尿样品 21
1.4.3 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 21-22
1.5 统计分析 22-23
2 结果与分析 23-24
2.1 不同生长阶段肉牛氮排放的差异 23-24
2.2 不同生长阶段肉牛磷排放的差异 24
3 讨论 24-26
3.1 不同生长阶段肉牛氮排放的差异 24-26
3.2 不同生长阶段肉牛磷排放的差异 26
4 小结 26-27
第三章 不同生长阶段西门塔尔杂交肉牛甲烷排放的差异 27-37
1 材料与方法 27-31
1.1 试验材料 27
1.2 试验方法 27-30
1.2.1 SF_6渗透管的制备 27-28
1.2.2 SF_6渗透速率的确定 28
1.2.3 SF_6示踪法测定肉牛甲烷排放 28-30
1.3 试验日粮与动物管理 30
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30-31
1.4.1 气样的采集 30
1.4.2 气样成分分析 30-31
1.5 统计分析 31
2 结果与分析 31-32
3 讨论 32-36
3.1 不同生长阶段西门塔尔杂交肉及其单位体重甲烷排放量的情况 32-34
3.2 SF6示踪法在测定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中的应用 34-36
4 小结 36-37
第四章 全文结论、创新与展望 37-38
1 全文结论 37
2 创新点 37
3 展望 37-38
参考文献 38-44
ABSTRACT 44-45
农业税收论文提纲如何写二
中文摘要 7-8
Abstract 8
1 引言 9-17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9-10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0-11
1.2.1 研究目标 10
1.2.2 研究内容 10-11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1-12
1.3.1 研究方法 11
1.3.2 技术路线 11-12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7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2-14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17
2 生态农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研究 17-21
2.1 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17-18
2.2 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 18-21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8-19
2.2.2 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19-20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0
2.2.4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0-21
3 闽清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21-38
3.1 闽清县生态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21-24
3.1.1 地理位置 21-22
3.1.2 自然状况 22-23
3.1.3 气候条件 23
3.1.4 人文资源 23-24
3.2 闽清县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4-38
3.2.1 闽清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调查 24-27
3.2.2 闽清县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27-28
3.2.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8-32
3.2.4 闽清县生态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32-38
4 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典型实践与经验 38-49
4.1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实践与经验 38-42
4.1.1 国外典型生态农业发展实践 38-41
4.1.2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 41-42
4.2 国内生态农业发展实践与经验 42-48
4.2.1 我国两个典型生态农业发展实践 42-44
4.2.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 44-45
4.2.3 福建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案例分析—闽清丰达农业生态园 45-48
4.3 典型案例对闽清生态农业发展的启示 48-49
5 闽清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9-52
5.1 强化政府宏观支持,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49-51
5.1.1 加大投融资力度,为生态农业建设积累资金 50
5.1.2 完善农业相关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保障 50-51
5.1.3 扩大生态农业的推广,建立农技推广员培训机制 51
5.2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链发展,缓和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51-52
5.3 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增强农产品科技含量 52
6 结论与展望 52-56
6.1 结论 52-54
6.2 展望 54-56
参考文献 56-60
附件 60-62
致谢 62
农业税收论文提纲如何写三
摘要 5-6
Abstract 6-7
目录 8-10
第一章 绪论 10-18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0-11
1.1.1 研究背景 10-11
1.1.2 研究意义 11
1.2 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1-16
1.2.1 GIS 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1-12
1.2.2 地统计学在土壤特性空间变异中应用的与进展 12-13
1.2.3 地统计学在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中的应用与现状 13-14
1.2.4 土壤养分分区施肥技术及其现状 14-15
1.2.5 精准农业中处方图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15-16
1.2.6 高精度对生成施肥处方图的影响 16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8
1.4.1 研究内容 16-17
1.4.2 技术路线 17-18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8-27
2.1 研究区概况 18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 18-19
2.3 土壤样品的分析 19-20
2.4 数据处理 20
2.4.1 数据处理的硬件与软件设备 20
2.4.2 属性数据库建立 20
2.4.3 空间数据库建立 20
2.5 研究方法 20-27
2.5.1 经典统计分析方法 20
2.5.2 地统计分析方法 20-23
2.5.3 土壤养分分区方法 23-27
第三章 基于 GIS 的不同采样方式下棉田养分空间变异分析及精度验证 27-34
3.1 试验数据预处理 27
3.2 不同采样方式下土壤养分的描述性分析 27-28
3.3 不同采样方式下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28-31
3.3.1 不同采样方式下土壤养分的半方差函数模型的确定及分析 28-29
3.3.2 不同采样方式下土壤养分的 Kriging 空间插值预测及其精度比较 29-31
3.4 不同采样方式下土壤养分空间的 Kriging 插值图比较 31-32
3.5 小结 32-34
第四章 基于 GIS 的不同采样间距下棉田养分空间变异分析及精度验证 34-41
4.1 试验数据预处理 34
4.2 不同采样间距下土壤养分的描述性分析 34-35
4.3 不同采样间距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35-38
4.3.1 不同采样间距下土壤养分的半方差函数模型的确定及分析 35-37
4.3.2 不同采样间距下土壤养分的 Kriging 空间插值预测及其精度比较 37-38
4.4 不同采样间距下土壤养分空间的 Kriging 插值图比较 38-39
4.5 小结 39-41
第五章 基于 GIS 和最佳采样间距的棉田氮素分区划分 41-46
5.1 数据源确定及施肥分区划分方法 41
5.2 模糊分类结果输出 41-43
5.3 各分区隶属度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43
5.4 分区结果的输出 43-44
5.5 小结 44-46
第六章 基于分区施肥处方图的推荐施肥 46-50
6.1 试验区与对照区棉田土壤全氮含量对比分析 46-47
6.2 氮素分区施肥处方图的生成及推荐施肥量 47-49
6.3 小结 49-50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50-52
7.1 主要结论 50-51
7.2 创新点 51
7.3 研究展望 51-52
参考文献 52-59
致谢 59-60
作者简介 60-61
附件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