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科技人才创业环境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inbingkun 点击次数:64
论文字数:22132 论文编号:sb201308041154137281 日期:2013-08-05 来源:硕博论文网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加快社会主义进程,人才成为推进因素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科技人才作为专业性人才,其研究的深度、广度、创新性水平等决定着我国科技发展的步伐。打破传统观念,通过发散思维构建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环境成为我国科技领域的首选,完善的创新创业环境对于科技人才的科研不容小觑。国内外日益加紧对于人才环境的合理建设,为在本国吸引、培养、留住科技人才进行了多项举措。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年)》的内容阐述,我国虽已是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我国科技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①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于此提出,与之相关联的诸多问题存在于其所处的环境中,为科学解决问题,实现科研能力永续发展目标,必须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着手,为科技人才的研发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2.研究意义
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而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将其潜力转化为现实发展的优势,则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创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人才环境作用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良好的环境中,人才能够发挥更大的潜能。然而,再好的环境并非为每个人量身订做,因此不可能适应和满足所有人的所有要求,人才作为万物中的个体和主体,要适应作为客体的环境的需要,才能最终达成人才与环境的相互和谐。当前,人才争夺的手段已从最初的“价格战”、“政策战”发展到“环境战”,优化和完善人才环境不仅是各国凝聚人才、用好人才的主要手段,也是中国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重要契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存在决定意识。环境系统因素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作用于人才的兴衰、成败和聚散,并且对此产生一定的关联和互动作用。
国家和社会重视优化人才环境,努力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使用的人才环境,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从历史的角度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的时候群雄崛起,人才迭出,有的时候世无英雄,人才不兴。如果比较战乱时期的人才数量和比较稳定昌盛时期的人才数量,则更能清晰地看到,社会历史条件对人才成长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当前,在科技全球化日益发展和知识经济日渐兴盛的时代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智力的竞争。
科技人才具有创造性和探索性,因此成为各国竞争取胜的关键,谁拥有更多更好的科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但是,在这种全球化趋势和创新驱动的背景下,我国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分析当前国内外现状,采取切实措施应对,成为科技全球化条件下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因而,对我国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的研究是适应科技全球化这一趋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性选择。研究人才环境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对人才环境的研究,找出适合人才成长、发展的外在因素,探索人才成长的环境和规律,为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提供合理的依据和科学的指导。通过健全和完善促使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机制,整体推进人才资源的开发,更好地激发人才的创造力,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因此,在当下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大环境十分必要。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概况
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科学技术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位置,科技人才成为战略的主要实施力量,由此,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至关重要。以前,我国在计划体制下,由于强调整齐划一,人才的个性受到压抑,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政治决定一切”的体制下,科技人才的发展严重停滞。为促进科技人才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大人才体制改革的力度,积极营造一种适应科技人才全面发展、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用人机制,为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003 年 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才环境建设的意义。①人才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中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根据国情,创造创新型的科技人才创业环境不容忽视。建国早期,政府和社会较为重视人才的成长环境,大部分科技人才能够人尽其才,发挥作用,创造的成果促使新中国的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强盛,而人才则是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科技人才环境得到了不断优化,科技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许许多多优秀的科技人才,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78 年 3月,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后,①科教兴国成为中国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发展高科技、应用新技术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一大批国家项目、重点工程先后上马,国家工业化、信息化获得长足进步,迎来了“科学的春天”;2007 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的十七大报告。这些都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国家提供的创新创业环境调动了科研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科技人才需要良好的成才环境,社会方面不但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而且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从政策、体制、市场、管理等多方面为广大科技人员创造条件, 提供舞台, 实现竞争上岗,择优用材,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更大的贡献。

二、我国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现状分析..................................8
(一)社会环境...................................8
(二)成长与工作环境.................................11
(三)科技人才结构环境...................................................13
(四)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环境..................................14
三、我国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16
(一)社会环境各领域认识不足.............................16
(二)成长和工作环境存在局限性...........................18
(三)科技人才结构不尽合理...................................19
(四)科技人才激励环境效能不高.....................................20
四、我国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对策研究..........................23
(一)国家应宏观把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23
(二)建设适应创新型国家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27
(三)放眼世界 管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30

结束语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大放异彩的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使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科技人才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是一种特殊资源,作为推动我国科技快速进步的高智商群体,科技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领军人物。研究科技人才所处的政治、经济、工作等环境,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在科研领域更需要发散思维,进行创新性的研究才能使我国的科研水平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本文以科技人才为逻辑起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研究科技人才所处的环境。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这一提法与时俱进,切实符合我国科研发展需要,而环境是培养人才的沃土,完善环境等于稳固了人才成长、发展的根基。由此,笔者重点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入手,在已有理论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的现状、问题,探索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对策,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提供理论资源。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才报告(2005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薛永武.人才开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 庄子健、潘晨光.中国人才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 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 陈京辉、赵志升.人才环境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6] 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 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 60 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9] 白春礼.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历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0] 金莉萍.转型中的人才思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