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业科技人才群体扩展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mjt1985 点击次数:152
论文字数:35200 论文编号:sb201211272010144582 日期:2012-11-29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前言

1.1选题的研究背景

    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哈比森在他写的《作为国民则富的人力资源》观点认为:人力资源是构成每个国家则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生产力的被动因素,人才是卞动力量。他的观点是:只有人才能积累资本、能进行自然资源的开采、能提高经济、社会组织、政治组织及其推进国家的发展。因此,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充分发展国民的知识和技能,国民经济不能有效地利用,那么,这个国家的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能得到发展。立足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着重从西藏小康建设的重点及难点出发,要构建和谐的社会卞义新农村,提高农牧民收入,必需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不但决定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可以弥补物质资源的不足。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在农业经济学的研究中就种指出,通过人力资本理论是可以改造传统农业的。当然,通过现阶段实施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对农村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是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它将会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相应的就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是一个人日大国,人日的增加和耕地面积减少的形势己十分严峻,并己经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的核心问题。统计显示,1957到1977年的20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8亿亩,这相当于减少了我国20个福建省的耕地面积。1978年以后,耕地还在以平均每年460.5万亩的速度递减。进入20世纪90年代,速度递减开始向每年减少1000万亩挺进。又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年人日达到12亿,2000年达到12.5亿,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第六次全国人日普查全国人日己达到13.4亿,预计2030年将突破16亿,而我国土地对人日的合理承载量为8亿,最大理论承载量是15-16亿。合理的安全界线早在1969年就己经被打破,达到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4倍的人日密度,也就是用世界7%的耕地去养活占世界22%的人日。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科技人才,向科学技术要粮,向科学技术人才要人类生存的基础,这是我们当前选择的唯一出路。
    农业科学家们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就是要跳出单纯靠传统种植业发展农业的旧的方式、旧的模式、旧的套路,改造传统种植业为“绿色农业”、发展以海洋养殖耕作为特征的“蓝色农业”、创建以微生物工厂化为特征的“白色农业”。“二色农业”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不是儿十万,而是儿白万、儿丁‘万。
    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科技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10年,西藏共有各类独立科研院所34所、民营科研机构9所、农牧技术推广机构140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2107人,完成国家及自治区重点科技项日3253项。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其中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率达到33%,对农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但是,从全国水平看,西藏科技人才队伍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四个卞要问题,一是人才总量不足,急需的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严重匾乏。一是科技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整体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强。二是人才结构布局不合理。四是人才环境有待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的问题较为突出。西藏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十分必要。

1.2文献综述

    从现在研究文献来看,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国内外己经有很多,但是针对农牧业科技人员研究比较少,对西藏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非常少。

1.2.1基本概念
    人才是这样解释的,人才就是才能杰出或者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人。从广义方面来说,人才应该就是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进行了很多创造性劳动,并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行业的工作中作出较突出贡献的人。2003年10月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只要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并目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为推进社会卞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并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的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称之为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此会议首次突破性的为·人才”这一词赋予了新的内涵,彻底打破了以往以资历、学历、身份职称等基本要素的约束。
    科技人才:指具有专业品德,有科技才能或者有某种特殊科技特长的人,是掌握一定文化知识,掌握一些生产工艺技能并有较大社会贡献的人。
    农牧业科技人才:是指在农村或农牧行业,具有一定的农牧业科学技术,通过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劳动实践,在农牧业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绩效,并为农牧业经济发展作出贡的人。
    人力资源:指储存在人体内的,能按一定要求完成工作的体能和智能资源。这些体能和智能由人的感知、气质、性格、兴趣、动机、态度、能力等各人素质和知识、技能而综合构成,它们通过先天遗传和环境教育过程而形成,也包括由人构成团体乃至整个组织时所产生的整体特性和效力,它们构成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的基础,决定了完成工作或活动的质量和速度。人才资源不等于人力资源,人多不是优势,因为人多消耗资源也多,人才资源才是第一资源,特别是科技人才资源对于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充分、合理、科学地发挥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数量控制、资源配置、素质提高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1.2.2国外研究概况
    人力资本概念由费雪于1906年首次提出,后经过舒尔茨、贝克尔、明塞尔等人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不断丰富,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学术界多以舒尔茨于1960年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的演说中系统阐述的“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人力资本理论诞生的标志。

 

第二章 西藏农牧业科技人才....................... 21-26
    2.1 农牧业科技人才.......................  21
    2.2 农牧业科技人才.......................  21-24
    2.3 农牧业科技人才.......................  24-26
第三章 西藏农牧业科技人才.......................  26-30
    3.1 客观制约因素.......................  26
        3.1.1 地理位置.......................  26
        3.1.2 气候恶劣,自然.......................  26
    3.2 人才总量供给不足.......................  26-29
        3.2.1 科技人才缺乏、结构.......................  27
        3.2.2 人才分布不均.......................  27-28
        3.2.3 人才队伍不稳定.......................  28-29
    3.3 管理与培养机制相对.......................  29-30
        3.3.1 西藏的教育体制发展.......................  29
        3.3.2 职业技术培训基础.......................  29-30
第四章 西藏农牧业科技人才.......................  30-39
    4.1 制定和完善人才激励政策.......................  30-31
        4.1.1 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30-31
        4.1.2 改善农牧科技人员的.......................  31
    4.2 充分把握全国支援机遇.......................  31-33
        4.2.1 建立健全科技人才....................... 32
        4.2.2 创新科技援藏.......................  32-33
    4.3 加快科研院所改革.......................  33-34
        4.3.1 建立和完善科研院所绩.......................  33
        4.3.2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能力.......................  33-34
        4.3.3 建立和完善现代科研院.......................  34
    4.4 加快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  34-36
        4.4.1 建立信息库,为农牧业科技.......................  35
        4.4.2 强化培训,为农牧业科技....................... 35
        4.4.3 完善服务,让农牧业科技.......................  35-36
    4.5 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  36-37
    4.6 建立和完善农牧业科技人才.......................  37-38
        4.6.1 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 37
        4.6.2 建立吸纳外来人才....................... 37-38
        4.6.3 用好现有人才.......................  38
    4.7 建立和加强人才基地....................... 38-39


结论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而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优化社会环境,充分调动从事农牧业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出台相关的鼓励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和引进人才,从待遇上留住人才,从基层抓起,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农牧业、支持农牧业、热爱农牧业、尊重农牧业的良好氛围,让农牧业科技人才,体会自身所担负的重任及感受到全社会人民的重视和关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牧业经济社会的投入和农牧业项日经费,促进农牧业科技人才向基层流动,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确保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不断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建立良好的人际网络环境。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