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持续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之一,它们的合理保护是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早在第二届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上,人们就提出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重点集中在水、生物多样性、健康、农业、能源几大领域,可见保护生物多样性己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主题。设置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中心的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措施之一,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不仅对加强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有特殊意义,而且是减缓和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终实现自身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最有效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自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一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后,全国各地掀起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热潮。由于本身经济条件的限制,相比于其他发达地区,山西省的自然保护区建设起步较晚,1980年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一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而后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近30年的努力,山西省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山西省国家级与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增加为46个,初步形成了分布范围较广、种类相对齐全以及各种功能基本健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随着自然保护区的规模扩大和数量的增多,信息已变得越来越庞杂。然而由于多年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不高,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建设不够完善,尤其是信息系统的管理建设,大部分保护区的基础信息调查工作进展较慢,特别是与保护区发展与建设相关的生物资源和社会经济本底信息较为缺少,难于达到信息现代化管理的水平,不仅直接降低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质量,而且还因信息量不足,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划建和分类管理。因此,自然保护区管理当务之急是需要建立一套信息齐全、功能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为其管理与决策提供信息基础和技术支持。
信息是自然保护区众多资源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它是人们了解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直接方式,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直接影响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所以加快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不单只是书面的名称,它是带有大量地理信息的某一区域,因此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建设管理与科研工作都是带有时空特性的,自然保护区的高效管理离不开具有强大管理分析功能的系统支持。基于此,本次研究目的是:从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现状分析出发,以山西省省级及以上的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按照构建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区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在GIS应用系统开发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基础上,研究系统构建的整体框架,提出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模块构想,并实现当中的图层管理功能模块,为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提供一个可操作的系统开发平台。
基于ComGIS的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将有助于自然保护区的数字化建设,为现代化管理信息提供技术支持。
1.2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进展
1.2.1国外研究现状
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在逐渐发展起来,然而那时的人们只重视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环境的问题,导致生态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多样性逐年减少,珍惜物种濒临灭绝,生活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直至19世纪中期,为了改善这种环境状况,保护生物多样性,德国的博物学家伯特首先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思想,来应对环境恶化带来的种种危机的挑战;在继美国189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一黄石公园之后,西方各国掀起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热潮; I 972年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步伐迈上正轨,从此自然保护区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
3.2 可行性分析......... 35-36
3.2.1 社会可行性......... 35
3.2.2 经济可行性......... 35-36
3.2.3 技术可行性......... 36
3.3 需求分析......... 36-40
3.3.1 用户需求......... 36-37
3.3.2 功能需求......... 37-38
3.3.3 性能需求......... 38-39
3.3.4 环境需求......... 39-40
第四章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信息系统......... 40-48
4.1 设计目标......... 40
4.2 设计原则......... 40-42
4.3 总体设计......... 42-43
4.3.1 总体结构设计......... 42-43
4.3.2 系统功能模块总体......... 43
4.4 功能模块详细......... 43-47
4.4.1 图层管理功能......... 43-45
4.4.2 数据管理功能......... 45-46
4.4.3 专题图功能模块......... 46-47
4.4.4 空间分析功能......... 47
4.4.5 三维编辑功能......... 47
4.5 接口设计......... 47-48
第五章 图层管理功能模块......... 48-76
5.1 图层显示子模块......... 48-55
5.1.1 系统主界面......... 48-51
5.1.2 鹰眼视图及图层......... 51-55
5.2 图层编辑子模块......... 55-63
5.2.1 图层编辑......... 55-59
5.2.2 地图右键菜单......... 59-63
结论
针对山西省生态保护区信息管理,基于软件的基本理诊与原了体系的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捍出了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信皂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了系统的多个功能模块,应用组件式GIS技术实现了其中的图层管理功能模块功能。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点:
1)根据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现状,对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从用户上提出了功能齐全、易于操作、建立的信息库应涵盖面广等要求,从功能上确定了基本信息数据库、GIS系统的强大空间分析,制作专题图以及数据分析等功能,从性能上设定了简洁美观的工作界面·可存储处醚量地理空间数据气较高实用性等原则;从环境上要求了Windows Xl' SP3及以上的操作系统、ArcGIS Engine 9.3开发平台、Visual C#开发语言等多项开发工具。
参考文献
[1].张殷波,闰瑞峰,苑虎等.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及管理对策闭.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 3 (4): 625-63 0.
[2].陈立伟.自然保护区信息系统建设鱼议田.林业资源管理.,2002,(5):48-51
[3],孙春华.基于GIS和RS的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4].石多多.自然生态保护管理手册[叫.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5].王军,许世远,陈振楼,毕春娟.长江口滨岸湿地环境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地理学 报,2004,11(6)二927-937.
[6].王军.长江口滨岸湿地环境信息系统研究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7].李剑,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构想与主要模块实现田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8].刘杰,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9].WetlandDe http://sblunwen.com/gis/ cisionSupportSvstem.2004.6.
[10].朱建国,何远辉,季维智.物种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明.生物多样性,1994,2(2)=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