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会议系统的描绘与完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www.sblunwen.com 点击次数:156
论文字数:30000 论文编号:sb201208142227362042 日期:2012-08-15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及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设备日渐普及,在通信、网络、工控、医疗、电子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嵌入式技术不断地渗透到各个应用领域,使人们对各类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全数字智能会议控制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会议模式。会议是商务谈判、产品演示、来宾会见、政令下达等人际交流的必要手段,在科技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其提出的环境要求与信息交互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会议系统不仅要实现完美的视听环境,同时要能够实现个性化过程控制与文本信息互动,从而达到会议过程高效有序。人们不仅希望通过会议有选择的接受自己希望获取的各种信息,同时也希望通过会议传播与表达自己对相关信息的关注与理解。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全数字智能会议控制系统课题研究的提出,就是为彻底改变传统会议环境只提供报告与笔记的低效交流模式,提升会议系统的公共交流空间,实现会议过程中个人重点关注与观点转述的同步,主题报告与个人思考的同步,会议文本获取与个人意见上传的同步等功能。1.2会议系统的研究现状会议过程是一个通信过程,即通信双方(或多方)通过人的感官器官进行交流。通信的形式可有多样,传统会议仅仅基于语音和文字交流,会议形式单一,采用多媒体技术可提升会议效率。传统的面对面会议是人和人的直接通信,通常采用“话筒+调音台”组成基本会议平台,完全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对会议系统的要求。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会议模式巫待改革,计算机会议系统应运而生。计算机会议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通信媒介(CMC,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的人一人交流系统。计算机会议系统允许与会者利用计算机进行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它集计算机的交互性、网络通信的分布性以及多媒体信息的真实直观性为一体,是基于各种计算机技术的集成应用系统。计算机会议系统是使用电子辅助手段的会议系统,它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例如数据会议、音频会议、视频会议、IP网络会议和多点会议等。计算机会议系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局部会议系统,一类则是远程会议系统。若对象是在一个会议室里召开的会议一般是局部会议系统,它使用电子化手段检索、显示会议资料,制作会议记录等。在局部会议系统中可将各种多媒体的方式将信息检索显示,比如计算机、缩微胶片、录像带、书画照片等。远程会议系统形式和种类比较多,近年来发展也相当迅速,它是通过通信的方式连接两个以上的会议室,让它们可以在异地却同时进行会议的系统。
       国外对数字会议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远远早于中国,飞利浦公司在1993年就推出了全数字的会议网络系统(DCN),采用了飞利浦公司专有的Praedice音频编解码芯片和ACN网络通信芯片,开创了数字会议系统的先河。如今己发展到对高清晰视频会议的开发与应用。而在国内,近年来会议系统行业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对会议系统新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其中深圳台电公司于2004年成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CA-STREAM(Multi-Channel-AudioStream)多通道数字音频传输技术,并推出了基于MCA-STREAM技术的新一代HCS-4100系列全数字会议系统,从而跻身于国际上少数几家拥有全数字会议系统设备及其核心技术的供应商行列。但目前全数字会议系统及其核心技术只有少数几家国外公司拥有,会议系统高端市场也因此一直被他们所垄断。
       1.3论文主要研究工作论文首先研究了嵌入式系统相关技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局部会议模式的全数字智能会议控制系统,通过在黄埔区教育中心的具体实施,初步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1.基于ARM9的会议终端控制器研发。(1)设计并实现基于ARM9的会议终端控制器硬件电路,具体包括核心板、I/0电路板以及LCD驱动板;(2)LINUX操作系统移植;(3)实现相关接口驱动及软件控制功能。包括LCD屏幕显示、USB文件上传、下载、电子表决、请求发言、会议签到等功能。2.后台控制软件研发。实现后台计算机对话筒管理、摄像机自动跟踪、文件传输控制、系统互联控制和网络通信等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景璐,杜辉等编著。((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案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顾君忠,刘盈盈等编著。《工TU-T T. 120协议族和多媒体数据会议系统》[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欧阳东,全国智能建筑技术情报网,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院著。《音视 频会议系统设计及安装图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4] Daniel P.Bovet&Marco Cesati编著。((深入理解LINUX内核》[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5〕童庆平,刘笃仁,《基于ARM芯片S3C2410的TFT-LCD驱动方法》[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7
[6〕三恒星科技著。((ARM9应用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7〕三恒星科技著。((ARM9原理与应用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8」田泽著。((ARM9嵌入式Linux开发实验与实践》[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9〕马忠梅编著。(( ARM&Linux嵌入式系统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10〕王黎明编著。((ARM9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实践》[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11]朱晓锦庞海珑王健,《一种嵌入式USB主机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7
论文摘要 5-6 
ABSTRACT 6 
第1章 引言 9-12 
    1.1 研究背景 9 
    1.2 会议系统的研究现状 9-10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10-11 
    1.4 论文组织结构 11 
    1.5 小结 11-12 
第2章 嵌入式系统技术研究 12-23 
    2.1 概述 12-14 
        2.1.1 嵌入式微处理器 12-13 
        2.1.2 嵌入式操作系统 13-14 
    2.2 SAMSUNG S3C2410概述 14-15 
    2.3 linux操作系统 15-22 
        2.3.1 LINUX内核 16-18 
        2.3.2 LINUX系统数据结构 18 
        2.3.3 LINUX内核源码结构 18-20 
        2.3.4 嵌入式Linux开发步骤 20-22 
    2.4 小结 22-23 
第3章 智能会议控制系统的设计 23-43 
    3.1 智能会议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3-25 
        3.1.1 智能会议控制系统功能 23 
        3.1.2 系统设计方案 23-25 
    3.2 智能会议控制系统终端控制器设计 25-40 
        3.2.1 基本功能 25-27 
        3.2.2 终端控制器硬件设计 27-39 
            3.2.2.1 核心模块 27-32 
            3.2.2.2 显示模块 32-34 
            3.2.2.3 接口模块 34-39 
        3.2.3 终端控制器软件设计 39-40 
    3.3 后台控制软件总体设计 40-42 
    3.4 小结 
 

上一篇:非平稳信号瞬时频率估量
下一篇:移动通讯体系中挪动性办理的形式化描绘与验证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