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56855 论文编号:sb2025032515144353171 日期:2025-04-0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本文基于2012-2022年我国新能源类企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评价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同时基于创新价值链模型进一步分析企业绿色研发创新效率以及绿色成果转化效率。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美丽中国”战略的实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主席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指出我们应该以人类命运共同的利益为核心,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逐渐上升为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着重强调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并行推进,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将绿色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理念之中,从而确立了企业绿色发展作为今后国家发展规划的关键指导原则。同时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更高瞻远瞩的指出,推动实体经济绿色创新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从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完善以绿色创新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机制,强化绿色创新在激烈的竞争市场的主体地位,实现实体产业积极发展。绿色创新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发展方针中,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保护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就是实现从技术创新的传统思维到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相结合的绿色创新思维的转变,绿色创新逐渐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新趋势。
而新能源企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成员,通过运用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能够显著降低经济运行中的能源消耗,同时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有效遏制生态破坏的趋势。这一转变不仅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绿色转型,而且使得经济增长不再受到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桎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新能源企业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其绿色创新行为通过产业链传导,对其他产业产生技术溢出和产业协同效应,促进经济体系的绿色转型。因此,新能源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构建市场导向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践者,如何实现从产品技术创新到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高质量绿色创新的主题成为当下的重要讨论点。

金融论文怎么写
金融论文怎么写

..........................
1.2研究内容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生态文明建设亦提上日程。同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字金融由于其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的特点,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和应用。企业的绿色创新离不开数字金融的扶持,那么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如何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效率以及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的研究,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本文第一大部分是对数字金融、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以及两者的影响作用的前沿文献进行梳理;第二大部分是依据数字普惠金融对上市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传导机制提出合理假设;第三大部分是以2012-2022年我国新能源类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数字金融与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金融是如何通过影响融资约束以及人力资本水平来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为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本课题拟从以下六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为绪论,旨在阐述本课题的选题背景与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主要的研究逻辑框架与方法论基础。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从数字金融的定义、测度及功能,再到绿色创新效率的含义、测算和影响,再到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以及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
第三部分是数字金融与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的假设分析,结合上一节的文献梳理,提出研究假设和内在传导机制。从作用机理、路径和异质性三方面分析出数字金融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的研究假设。
第四部分是实证的变量测度和回归模型建立,着重介绍被解释变量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以及动静结合的评价,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上市公司年报,解释变量数字金融指数及其子维度进行测度,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发展中心,其余变量均来自于年鉴及年报。回归模型主要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以及中介效应回归模型。
第五部分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数字金融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静态作用机制。本文选取2012-2022年我国新能源类上市企业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进而分析企业融资、人力资本水平等中介效应,分地区检验异质性以及稳健性检验得出数字金融有效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结论。
...........................
2 文献综述
2.1 数字金融文献综述
实体经济的投资活动依赖于金融业的蓬勃发展,金融的有效供给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由于以银行为主导的传统金融业逐渐存在效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均、信贷供需不平衡等难题,数字金融逐渐发展起来。因而本小节将从数字金融的内涵、测度和、功能三个层面进行文献梳理。
2.1.1 数字金融的内涵
数字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方式。现有学者对于数字金融的内涵界定不够清晰,并且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的识别方面存在异议。Mihyun Kim et al.(2011)[1]从数字两词着眼,通过共同有用的词分析得出用户对数字金融提供的服务满意度随着技术进步逐渐提高。Peter Gomber et al. (2017) [2]从商业功能和未来研究方向分析,得出数字金融立方体维度金融科技。Manyika et al. (2016)[3]指出数字金融是指与计算机等信任的的线上支付系统所绑定的的银行卡的金融服务,新型科技产品之一的数字金融,完美的将传统金融与科技联系在一起。黄益平和黄卓(2018)[4] 认为数字金融是两种企业进行合作投资经营的模式。一种是传统金融机构,一种是拥有技术的IT公司。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合作的实现资金融通以及投资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和科技金融,数字金融较之两者更为广泛。唐松等(2020)[5] 指出数字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通过数字化技术形成的新模式,更具有广度以及深度,对微观企业技术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2 数字金融的测度
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是数字金融得以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内外学术界开始以更加专业的视角审视和关注数字金融的兴起与发展,以期探寻其在后危机时代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中的潜在作用与影响机制。对于数字金融的测度,国际上主要有以下三个代表性的指标:分别是金融包容联盟(AFI)的包容性金融、金融包容全球合作伙伴组织(GPFI)的普惠金融指标以及Findex数据库的全球普惠金融指标。
............................
2.2 绿色创新效率文献综述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环境的破坏与生态的失衡,导致节能环保与经济利益的矛盾日益尖锐。然而,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视角审视,创新已成为实现两者“双赢”的必由之路。创新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还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因此本节旨在从绿色创新效率的核心理念、量化评估方法以及潜在驱动因素三个维度,对既有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2.2.1 绿色创新效率的内涵
绿色创新通常与环境生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相关联,自从十九大创新发展理念被提出来,绿色创新成为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2008[21]年指出绿色创新是有意无意的进行的技术和环境提升的创新活动,通过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环境外部效应实现环境的保护,通过技术溢出减少资源的浪费。张钢等(2013)[22]指出企业的绿色创新拥有经济和环境多方效益的溢出作用,实现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并且进一步促进两者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贯君(2017)[23]基于企业创新视角,界定绿色创新是以节能环保为目的进行产品研发创新以及技术进步。贾颖颖(2017)[24]指出绿色创新活动是无意识下的创新行为,带来节能减排的溢出效应。章志华和孙林(2022)[25]绿色创新是采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途径进行碳中和,而绿色技术创新能有效减少污染排放量。
..........................
3 研究假设 ................................... 15
3.1 数字金融与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 ................... 15
3.2 数字金融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传导机制 .................... 16
4 变量测度与回归模型建立 ............................ 21
4.1 样本选择以及数据来源......................................... 21
4.2 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测度 .......................... 22
5 数字金融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5.1 描述性统计 ......................... 41
5.2 相关性分析 .................................. 43
6 数字金融对新能源企业分过程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概念界定研究假设
6.1.1 创新价值链
由于传统的三阶段DEA中把研究对象看作为一个整体,单一的去考虑研究主体的投入与产出,并未考虑到时间的因素导致研究对象产生中间过程。上一个阶段的产出可能是下一阶段的投入,进而产生两个关联的子过程。由于两个过程的投入产出变量相互影响,所以两个子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进而产生了如下创新价值链。

金融论文参考
金融论文参考

由图6-1可知,创新价值链理论[109]认为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可以分为两个相关联的子阶段以及一系列子过程,其中包括绿色研发创新过程和绿色成果转化过程两个大过程。在绿色研发创新过程中,主要涉及绿色产品设计、研究开发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投入资金和人力物力,来实现绿色专利产出和其他无形资产等有关新产品直接变成资金的产出的过程;绿色成果转化包括生产制造、产品推广以及营销等子活动,此时将研发过程的绿色新产品的专利申请数转化为新产品的经济收益即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过程。基于此,本文基于不同过程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出研究假设。
...................................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本文基于2012-2022年我国新能源类企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评价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同时基于创新价值链模型进一步分析企业绿色研发创新效率以及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多个角度和过程深入剖析了数字金融对我国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具体探究了数字金融在不同过程中对我国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具体影响机制。结合Sobel检验和Bootstrap检验实证分析三个过程中数字金融是如何通过抑制融资约束、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来提升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最后进行企业异质性分析、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2012-2022年新能源类企业调整后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为0.240、0.505、0.5270,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技术效率指数均值为1.079,平均每年有7.9%的增长率;技术进步指数为0.946,平均每年下降5.4%;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21,平均每年有2.1%的增长率,总体来说发展势头较为缓慢,但总体呈现向好趋势。这十年间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值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经济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大背景下,不可控因素引发小规模经济波动。在面临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企业不得不重新评估其经营策略,进而转向以经营为主导、创新为辅助的新型运营模式,从而导致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小幅下降。
第二,数字金融与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在绿色创新过阶段,数字金融在百分之一的水平下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效率。进一步分析,在绿色研发创新过程,数字金融在百分之一的水平下显著抑制新能源企业绿色研发创新效率,在绿色成果转化过程,数字金融在百分之一的水平下显著促进新能源企业绿色成果转化效率。说明不同创新过程下数字金融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不同。总体来说,数字金融可以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获得所需的资金支持,加速绿色创新项目的推进。通过数字金融平台,新能源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与投资者和资金提供者进行对接,降低融资成本和时间,加快技术水平创新,提高绿色创新的效率。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金融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