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进口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的门槛模型研究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699 论文编号:sb2020100815165933370 日期:2020-10-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的人力资本水平对我国服务进口的影响。将技术创新能力设为门槛变量能够有效地说明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水平与我国服务进口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对我国的服务进口具有显著的技术门槛效应,当技术创新能力达到门槛值时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将呈现显著的跃升,而且在同样的人力资本和技术条件下新兴服务业受到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新兴服务业依托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有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产品以满足社会高层次需求的特征,因而对人力资本和技术具有更高水平的要求。此外,出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从业状况、贸易开放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和我国对该国的 OFDI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服务进口产生影响。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程度,采取各种措施支持服务贸易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 46.94 亿美元(1982 年)扩大至 7918.8 亿美元(2018 年),足足增长了 168.7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时期 GDP 的增速。此外,我国服务业进口规模也在逐渐扩大,2005 年至 2018 年间,我国服务进口规模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增长,且已超出了服务出口。这表明服务进口已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助推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服务贸易的健康稳定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服务进口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些年人民群众对于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倾向于消费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产品,例如娱乐和个人文化服务进口的增速在我国所有服务行业的增速当中一直居于领先地位,2012 年至 2018 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 25.55%。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是实现我国经济质量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其次,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对高端生产性服务进口的需求会进一步扩大。实体经济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生产性服务进口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各种非物质形态,有利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根据商务部提出的《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未来我国仍将继续推动服务业开放水平的提升,特别是金融、电信、文化等较为热门的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进口的同时更注重提升服务进口质量。为给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汇聚新的要素,满足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未来我国仍将对服务进口十分重视。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服务进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1)服务进口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服务贸易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提升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一观点已得到国内外多数学者的认同。Keller(2002)以 OECD国家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明显受到本国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影响,并通过人力资本等途径对制造业的内生增长长期稳定产生正向作用,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Li 等(2003)考虑到服务贸易的具体模式,从跨境服务贸易角度出发分别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进口能够显著促进前者经济的增长,对后者却有负面影响;程大中和梁丹丹(2005)在研究中发现我国服务进口增长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已超出了服务出口;Dash 和 Parida(2012)认为服务进口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关娇娇(2019)通过分析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升级的因素发现,服务进口和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升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以上学者多从“服务贸易开放”的角度研究进口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有学者从“服务贸易限制”的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服务贸易限制会阻碍经济增长,并且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受到的限制作用越明显(鲁慧鑫等,2020),从反面证实了服务贸易开放的必要性。
(2)服务进口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
部分学者认为服务进口能够产生“溢出效应”,有利于提升国内的技术创新水平。从扩大进口中获取高端服务产品能够激发本国的创新性,例如 Beason(1996)和 Krishna(1998)等学者分别以日本和印度为例进行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Kim 等(2000)以韩国的服务贸易开放程度与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时间越长,全要素生产率越高;唐保庆、陈志和与杨继军(2011)以全球 90 个国家从 1998年至 2007 年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服务贸易的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对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关于我国服务进口的溢出效应研究方面,舒燕和林龙新(2013)基于 VECM 模型对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服务进口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且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新兴服务业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更明显。
图 1.1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 2 章 中国服务进口的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

2.1 中国服务进口的现状分析
2.1.1 服务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从整体看,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一直保持稳定较快的增长趋势。2018 年我国服务业进出口总额达到 7918.8 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 13%,而且进出口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和效益都有明显的提升。其中进口总额达到 5250.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
积极主动地扩大进口不仅能够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的需求,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服务进口规模创历史新高,相比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增长了 12.3 倍,世界排名保持在第二位。此外,2012 年时我国服务进口占全球服务进口的比重为 6.3%,2017 年时则上升至 9.0%。根据《中国服务进口报告》,自 2012 年以来,我国服务进口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达 25.8%,累计拉动全球服务进口增长 4.2 个百分点,我国的服务进口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又为全球服务贸易的供给和稳定发展提供了动力。
我国近些年服务贸易进口增速不断扩大的原因可从国外、国内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整体上较为平稳,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出“消费导向型”的特点;同时随着服务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服务进口发展势头强劲,为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近些年来越来越认识到扩大进口对于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国内服务行业在外部环境与内部需求的双重影响下实现了迅速发展,服务业开放程度不断扩大,降低关税、举办进口博览会等措施的实施为服务进口的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 2.1 中国服务进口额占世界服务进口额比重
.......................

2.2 中国服务进口的问题研究
通过对我国服务进口的现状分析,可以进一步发现我国服务进口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2.2.1 服务进口质量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服务进口规模持续扩大,但对服务进口质量的关注需要进一步加强。首先,人民群众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极大地刺激了生活性服务消费进口,越来越注重对于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消费,例如文化创意、娱乐服务、留学、旅游、健康医疗等。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 年至 2018 年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型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 10.2%(卢进勇等,2019),已经超出了同时期 GDP 和消费支出增速。以娱乐和个人文化服务为例,娱乐和个人文化服务进口的增速在我国所有服务行业的增速当中一直居于领先地位,2012 年至 2018年间,其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25.55%。为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要不断地促使商品质量升级,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其次,我国在经济发展转型时期需要进口更多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国内制造业正处于服务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阶段,对金融保险、环保产业、知识经济等高端生产性服务提出大量需求,因此在贸易往来中应当更加注重服务产品质量,以满足国内制造业的发展需求,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2.2.2 服务进口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分析我国服务进口结构可以看出,以旅游、运输为代表的传统服务进口仍占据较大比重,且存在长期逆差。国内传统服务业面临规模较小、缺乏高级人才和技术等问题,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我国服务业的转型升级。随着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受到极大重视,对传统服务业造成一定冲击,使传统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因此,应采取措施催生对于高端服务产品的需求,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服务进口结构;同时抓住积极扩大服务进口这一机遇,通过服务进口所产生的“溢出效应”,模仿、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知识,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探索如何培育国内服务业的竞争优势,以期提高服务业竞争力。
............................

第 3 章 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进口的影响机理................................21
3.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21
3.1.1 服务贸易相关概念及理论.............................21
3.1.2 人力资本概念及其理论...........................22
第 4 章 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进口影响的实证分析........................29
4.1 人力资本对服务进口影响的模型设定.............................29
4.1.1 模型构建......................................29
4.1.2 变量描述及数据来源.............................30
第 5 章 政策建议........................................41
5.1 扩大服务市场开放,提高服务进口质量............................41
5.2 优化服务进口结构,培育服务开放载体.................................41

第 5 章 政策建议

5.1 扩大服务市场开放,提高服务进口质量
我国作为世界服务产品的重要“消费市场”,要持续推进并深化服务业开放程度,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如何完善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条件,以恰当的方式放宽限制措施,减少服务进口的障碍,为服务贸易的便利化发展创造条件。合理有序地引导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消费品的流入,为我国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选择。
开展服务进口贸易时,不仅要注重扩大服务进口规模,更要注重服务进口的质量。考虑到在不同技术水平条件下,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对于服务进口的促进作用会呈现出差异化,因此需关注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同,加强与高人力资本、高技术水平国家的服务贸易往来。扩大高质量的服务进口,要考虑到我国居民对于高品质生活服务的追求和国内产业对于高技术服务产品的需要。另外,改善我国服务进口质量可以从改变“需求结构”来入手,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催生对于高端服务产品的需求。近年来我国面临着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阶段,特别是对于高端制造造业而言,需要更高水平的服务来支撑其发展与进一步优化升级。高端服务产品往往有着更高的知识技术密集程度,对于改善我国服务进口质量有重要意义。
............................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服务进口是满足我国经济高质量、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促进世界贸易复苏的重大举措。随着我国服务业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进口也呈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本文选取中国与世界上 23 个国家 2010-2016 年的服务进口数据,采用门槛模型研究了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对我国服务进口的影响。将技术创新能力设为门槛变量能够有效地说明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水平与我国服务进口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对我国的服务进口具有显著的技术门槛效应,当技术创新能力达到门槛值时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将呈现显著的跃升,而且在同样的人力资本和技术条件下新兴服务业受到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新兴服务业依托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有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产品以满足社会高层次需求的特征,因而对人力资本和技术具有更高水平的要求。此外,出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从业状况、贸易开放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和我国对该国的 OFDI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服务进口产生影响。
基于以上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扩大服务市场开放,提高我国服务进口质量;优化服务进口结构,培育服务开放载体;强化进口“溢出效应”,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培育优质人力资本,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