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论文选题背景
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是指通过将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售后服务环节以及产品报废的处理回收环节等连接起来而实现产品或者是服务的价值形成,整个流程通常涉及生产原料的收集、中间品和最终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及报废回收。以比较优势作为分工选择,一种产品从设计研发环节到最终的售后环节,在国际上大致形成以品牌商或研发设计方为主导、以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为生产制造基地的分工格局。随着交通运输业以及互联网业的快速发展,各国间贸易的运输成本大大缩减,越来越多得国家逐步的嵌入到全球的垂直分工中。中国也是其中之一。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论文选题背景
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是指通过将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售后服务环节以及产品报废的处理回收环节等连接起来而实现产品或者是服务的价值形成,整个流程通常涉及生产原料的收集、中间品和最终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及报废回收。以比较优势作为分工选择,一种产品从设计研发环节到最终的售后环节,在国际上大致形成以品牌商或研发设计方为主导、以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为生产制造基地的分工格局。随着交通运输业以及互联网业的快速发展,各国间贸易的运输成本大大缩减,越来越多得国家逐步的嵌入到全球的垂直分工中。中国也是其中之一。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流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多数国家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贸易成为衡量一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据世界贸易组织 2019 年统计报告显示,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在2018 年已经达到约 5.63 万亿美元,而在 1980 年时该数据仅为 0.37 万亿美元。在这期间,全球的服务贸易总出口流量达到了 7.4%的年均增长率。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帮助一国调整经济贸易结果,同时可以帮助企业向其他发达经济体学习先进的研发技术并从中获益。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贸易竞争力等作用。
但是通过世界各国多年的实践总结,发现即使在两个国家或地区贸易开放水平和路径基本相似的情况下,两国的服务出口和本国在服务贸易中获得的红利也会存在巨大的差异。部分学者提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之一便是不同国家间制度环境的差异。因为制度环境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很大,优越的制度能够促进该国经济的发展。贸易双方的制度差异也会给双边贸易带来摩擦,直接的影响便是增加了贸易中的交易费用,最终提高了服务贸易企业的成本同时降低了生产经营效率。
...............................
3 国内外增加值的定义及计算 ............................. 13但是通过世界各国多年的实践总结,发现即使在两个国家或地区贸易开放水平和路径基本相似的情况下,两国的服务出口和本国在服务贸易中获得的红利也会存在巨大的差异。部分学者提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之一便是不同国家间制度环境的差异。因为制度环境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很大,优越的制度能够促进该国经济的发展。贸易双方的制度差异也会给双边贸易带来摩擦,直接的影响便是增加了贸易中的交易费用,最终提高了服务贸易企业的成本同时降低了生产经营效率。
...............................
1.2 论文研究方法及结构
1.2.1 论文研究方法
本文在交易费用理论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定性与定量分析法,通过 数据测算和实证模型探究制度环境对服务贸易增加值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研究方法:
1.2.1 论文研究方法
本文在交易费用理论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定性与定量分析法,通过 数据测算和实证模型探究制度环境对服务贸易增加值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研究方法:
(1)相关文献综述法。通过阅读国内外与制度环境和服务贸易增加值相关的文献,本文对服务贸易的全球价值链研究、制度环境对贸易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采用了目前文献中对服务贸易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指数计算方法进行服务贸易增加值的测算。在对文献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指出目前几乎没有文章将制度环境、制度距离与服务贸易增加值进行联系的研究。
(2)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在定性分析方面,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归纳了现有文献对相似问题的研究方法与结论,从理论定性的角度探讨了可能对服务贸易增加值存在影响的几个因素,并预测了符号的正负。在定量方面,本文主要借鉴了陈丽丽等(2014)的研究方法,通过 WWZ(2013)提出的总贸易核算法,使用 WIOD2016 版的 43 个国家和地区 2002 年至 2014 年期间的贸易数据,并计算一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中的被国外吸收的出口国国内增加值以及被出口国吸收的其他国家的国外增加值两个部分,同时计算两个部分的比值。收集全球治理指标数据库和经济自由度指标中的十五项制度环境指标数据,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进行制度环境对服务贸易增加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
(2)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在定性分析方面,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归纳了现有文献对相似问题的研究方法与结论,从理论定性的角度探讨了可能对服务贸易增加值存在影响的几个因素,并预测了符号的正负。在定量方面,本文主要借鉴了陈丽丽等(2014)的研究方法,通过 WWZ(2013)提出的总贸易核算法,使用 WIOD2016 版的 43 个国家和地区 2002 年至 2014 年期间的贸易数据,并计算一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中的被国外吸收的出口国国内增加值以及被出口国吸收的其他国家的国外增加值两个部分,同时计算两个部分的比值。收集全球治理指标数据库和经济自由度指标中的十五项制度环境指标数据,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进行制度环境对服务贸易增加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2 文献综述
2.1 服务出口增加值研究现状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全球价值链成为研究双边贸易的一种新的方法(彭支伟和张伯伟,2018),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增加值贸易的视角去研究服务贸易的发展。目前该视角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通过计算出口技术复杂度或上游度等相关指标,探究计算出的指标与贸易流量间的关系;第二个方面是通过增加值的分解,探究不同增加值的现状,方法主要包括 WWZ 法以及 KWW 法两种方法。
2.1 服务出口增加值研究现状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全球价值链成为研究双边贸易的一种新的方法(彭支伟和张伯伟,2018),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增加值贸易的视角去研究服务贸易的发展。目前该视角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通过计算出口技术复杂度或上游度等相关指标,探究计算出的指标与贸易流量间的关系;第二个方面是通过增加值的分解,探究不同增加值的现状,方法主要包括 WWZ 法以及 KWW 法两种方法。
出口增加值的分解方法的演变方面。Hummel et al(2001)首先提出了 HIV法,他使用 OECD 提供的单国的投入产出表提出了将出口中所含的国内外增加值分解的方法,同时测算了一国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即垂直专业化(VS)。但是由于一国的投入产出表的限制,导致该方法必须建立在两个前提条件下,分别是进口中间品价值应全部来源于国外和进口中间品在国内所有的生产活动投入的比例应一致。Koopman et al(2010)基于 HIV 法,结合 GTAP 数据库提供的中国和墨西哥两国的投入产出表,将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以最终消费品、中间品以及是否出口第三国为依据分成四个部分。Koopman et al(2012)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从总出口中提出了重复计算的部分,并且从国家层面将一国出口的产品所含的价值分成了九个增加值部分,同时将增加值出口和总值出口联系在一起,即 KWW 法。王直等(2015)将 Koopman 等提出的总贸易流分解法扩展到部门、双边以及双边部门层面,使用三国的投入产出表将各层面的双边贸易价值都分解为十六个部分,并将十六个部分的增加值分成四个类型。同时以中国和日本间电器和光学设备部门的贸易流量为例,计算出了双边贸易各部分增加值,即 WWZ法。
..........................

.............................
2.2 制度环境的定义及量化
目前对于制度的定义到目前仍未得到统一。凡勃伦(1899)最早提出了关于制度的定义,他认为制度是一种可以影响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思想。他提出的这种思想与后来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提出的非正式约束相类似,但是并没有表述清楚制度的规则效应。North(1994)提出制度是一种潜在的社会规则,这个规则可以约束和激励人在社会中的所作所为,同时他把制度化分成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两种类型。非正式制度是指潜在的约束人在社会生活中行为的准则,包括信任、道德和文化传统等。正式制度则是有明文规定的各种强制性规范,包括法律法规、合同契约等。Scott(1995)在 North 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大维度构成的制度,即规制、规范和认知。其中规制属于正式制度,它包括政治、法律等方面成文的强制性约束。规范和认知属于非正式制度,指的是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又潜在的规范制约人的行为的标准。
目前对于制度的定义到目前仍未得到统一。凡勃伦(1899)最早提出了关于制度的定义,他认为制度是一种可以影响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思想。他提出的这种思想与后来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提出的非正式约束相类似,但是并没有表述清楚制度的规则效应。North(1994)提出制度是一种潜在的社会规则,这个规则可以约束和激励人在社会中的所作所为,同时他把制度化分成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两种类型。非正式制度是指潜在的约束人在社会生活中行为的准则,包括信任、道德和文化传统等。正式制度则是有明文规定的各种强制性规范,包括法律法规、合同契约等。Scott(1995)在 North 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大维度构成的制度,即规制、规范和认知。其中规制属于正式制度,它包括政治、法律等方面成文的强制性约束。规范和认知属于非正式制度,指的是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又潜在的规范制约人的行为的标准。
同时在不同的体系中对制度的评价有着不同的视角。Herger et al.(2008)认为,在金融体系下投资者及创业者在市场经济中能够在制度上得到的保护程度的大小代表着一国制度环境的优劣。在贸易全球化及自由的贸易市场体系中,Brunetti et al.(1997)指出,制度的基础导向代表着一国制度的优劣,他认为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制度代表着优越的制度环境。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薛有志等(2014)将制度的稳定性、可持续性以及透明度三个方面的表现设定为评价制度优劣的标准。其中制度的稳定性用于衡量该制度通过稳定的发展来支持本国经济稳定发展的能力和时间长度;制度的可持续性用于衡量该制度是否能够可持续性发展;制度的透明度主要衡量该制度被传播、被知晓、被理解的程度。而在政治社会学的领域中,Dreher et al.(2000)定义制度的优劣由该国的官僚体制、监管权力、法制、腐败和法律系统综合决定。

.............................
3.1基于WWZ法的增加值分解 ...................................... 13
3.1.1横向平衡 ...................................... 13
3.1.2纵向平衡 ............................... 14
4 制度环境的测度及对服务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分析 ......................... 28
4.1交易费用理论 ............................................. 28
4.2数据的选择: .............................. 29
4.3制度指标的定义及影响机制 ............................... 30
5 制度环境影响增加值的实证研究 .............................. 38
5.1变量选取及模型的设定 ................................ 38
5.2制度环境对服务出口国内外增加值的实证结果 ............................ 43
5 制度环境影响增加值的实证研究
5.1 变量选取及模型的设定
首先,作为双边贸易流量的研究,引力模型是最适合的工具,故本文将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作为研究工具进行相关分析。同时采用固定效应回归。
陈丽丽和龚静(2014)发现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是进口国的制度环境,同时他们也将贸易双方的制度环境指标的差作为制度距离加入到计量方程中。本文借鉴他们的研究方法,但本文选择使用出口国制度环境指标以及制度距离作为核心变量。同时根据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增加值除了可能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外,也会受到贸易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两国间地理位置距离、两国的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5.1 变量选取及模型的设定
首先,作为双边贸易流量的研究,引力模型是最适合的工具,故本文将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作为研究工具进行相关分析。同时采用固定效应回归。
陈丽丽和龚静(2014)发现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是进口国的制度环境,同时他们也将贸易双方的制度环境指标的差作为制度距离加入到计量方程中。本文借鉴他们的研究方法,但本文选择使用出口国制度环境指标以及制度距离作为核心变量。同时根据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增加值除了可能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外,也会受到贸易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两国间地理位置距离、两国的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在地理距离 DIST 方面,一般选用贸易双方的空间距离,因为空间距离会影响两国间的贸易运输成本,从而会影响到贸易规模。本文选用的空间距离是两国行政中心间的距离作为变量,单位是千米。本文预测地理距离对服务出口增加值的影响系数应该为负。也即贸易双发的距离会阻碍增加值的增长。
DIS.FR 是一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距指标。该指标由铁路长度(公里)、航空客运量(人)、每百人的宽带使用人数、每百人的固定电话使用人数、每百人的移动电话使用人数五个指标分别标准化到 0~1 的范围内,再取平均值得来一个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之后取进口国与出口国差值的绝对值。同时本文预测 两国的基础建设水平差距越大,将会阻碍双边贸易中出口国增加值的增长。
............................
DIS.FR 是一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距指标。该指标由铁路长度(公里)、航空客运量(人)、每百人的宽带使用人数、每百人的固定电话使用人数、每百人的移动电话使用人数五个指标分别标准化到 0~1 的范围内,再取平均值得来一个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之后取进口国与出口国差值的绝对值。同时本文预测 两国的基础建设水平差距越大,将会阻碍双边贸易中出口国增加值的增长。
............................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制度环境对双边贸易中的出口国服务贸易国内外增加值的影响,并通过增加值比值的实证研究,去探索不同制度指标对不同增加值的影响会不会产生差异。
首先本文先通过总贸易核算法介绍了各种增加值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之后使用 UIBE GVC Indicators 数据库中的最终出口的国内增加值(DVA_FIN)、直接被进口国用于生产进口国国内最终需求品而吸收的中间出口的国内增加值(DVA_INT)、被直接进口国生产向第三国出口所吸收的中间出口的中间品出口(DVA_INTREX)三个部分的数据去计算双边服务贸易中的出口国国内增加值。使用隐含于出口国出口中的进口国增加值(MVA)、隐含于出口国出口中的第三国增加值(OVA)两个部分的数据去计算双边服务贸易中的出口国国外增加值。最后得到43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到2014年共13个年度的服务出口DVA和FVA数据。通过数据描述发现中国的服务贸易的国内外增加值在样本期间都显著增加,但国内增加值在总增加值中的比重距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表明中国的服务业在全球贸易竞争中的优势并不大。
6.1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制度环境对双边贸易中的出口国服务贸易国内外增加值的影响,并通过增加值比值的实证研究,去探索不同制度指标对不同增加值的影响会不会产生差异。
首先本文先通过总贸易核算法介绍了各种增加值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之后使用 UIBE GVC Indicators 数据库中的最终出口的国内增加值(DVA_FIN)、直接被进口国用于生产进口国国内最终需求品而吸收的中间出口的国内增加值(DVA_INT)、被直接进口国生产向第三国出口所吸收的中间出口的中间品出口(DVA_INTREX)三个部分的数据去计算双边服务贸易中的出口国国内增加值。使用隐含于出口国出口中的进口国增加值(MVA)、隐含于出口国出口中的第三国增加值(OVA)两个部分的数据去计算双边服务贸易中的出口国国外增加值。最后得到43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到2014年共13个年度的服务出口DVA和FVA数据。通过数据描述发现中国的服务贸易的国内外增加值在样本期间都显著增加,但国内增加值在总增加值中的比重距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表明中国的服务业在全球贸易竞争中的优势并不大。
第二步本文利用全球治理数据库(WGI)和经济自由度指标(IEF)中的十五个制度指标分成政治、经济和法律 3 个大类。将出口国的制度环境和贸易双方制度距离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与服务贸易的 DVA、FVA 和国内增加值占比(B)三个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
第一点,出口国本国的制度环境的改善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国内外增加值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并且对服务贸易国内外增加值影响的差异也有所不同。其中能给本国的服务出口增加值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制度有:强有力的腐败打击、高效的政府工作、稳定的政治环境、严谨的监管政策、自由的民主言论、公务人员的秉公执法、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完善的法律和产权保护体系以及严格的执法力度。能给本国的服务出口增加值带来消极的降低作用的制度有:宽松的市场准入门槛、自由的税收政策、宽松的物价控制、宽松的金融市场管理以及扩大的政府支出。大部分出口国制度环境对服务出口的国外增加值影响相对较大。
第二点,服务贸易双方的制度距离的扩大对国内外增加值的影响也有差异。制度距离扩大可以提升双边服务贸易增加值的有:税收政策(财政自由度)、金融市场监管(金融自由度)、政府支出(政府规模)以及腐败控制;可以降低双边服务贸易增加值的有:市场准入门槛(商业自由度)、贸易开放程度(贸易自由度)、投资的便捷度(投资自由度)、政府对物价的管控(货币自由度)、政治稳定性、监管质量以及两种法律制度。同时大部分制度距离对服务出口国外增加值的影响会更大。
参考文献(略)
第一点,出口国本国的制度环境的改善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国内外增加值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并且对服务贸易国内外增加值影响的差异也有所不同。其中能给本国的服务出口增加值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制度有:强有力的腐败打击、高效的政府工作、稳定的政治环境、严谨的监管政策、自由的民主言论、公务人员的秉公执法、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完善的法律和产权保护体系以及严格的执法力度。能给本国的服务出口增加值带来消极的降低作用的制度有:宽松的市场准入门槛、自由的税收政策、宽松的物价控制、宽松的金融市场管理以及扩大的政府支出。大部分出口国制度环境对服务出口的国外增加值影响相对较大。
第二点,服务贸易双方的制度距离的扩大对国内外增加值的影响也有差异。制度距离扩大可以提升双边服务贸易增加值的有:税收政策(财政自由度)、金融市场监管(金融自由度)、政府支出(政府规模)以及腐败控制;可以降低双边服务贸易增加值的有:市场准入门槛(商业自由度)、贸易开放程度(贸易自由度)、投资的便捷度(投资自由度)、政府对物价的管控(货币自由度)、政治稳定性、监管质量以及两种法律制度。同时大部分制度距离对服务出口国外增加值的影响会更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