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但是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便利的同时,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1979 年中美建交,贸易交易额仅有 22 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作为影响力最大的发达国家,一直与我国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双边关系日益密切,2017 年中美双边贸易已经达到了 6000 亿美元以上,增长了 240 倍之多。从贸易结构来看,中美互为对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仅中国与美国的交易额已经占中国出口的总额的 12%。一方面,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另一方面两国的贸易摩擦问题也不曾间断。尤其是 2008 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经济处于低迷时期,中美贸易顺差不断加大,为了保护市场和经济的稳定,再加上中美两国的政治风云莫变,美国不断向中国产品进行救济调查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美两国贸易摩擦频繁。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但是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便利的同时,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1979 年中美建交,贸易交易额仅有 22 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作为影响力最大的发达国家,一直与我国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双边关系日益密切,2017 年中美双边贸易已经达到了 6000 亿美元以上,增长了 240 倍之多。从贸易结构来看,中美互为对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仅中国与美国的交易额已经占中国出口的总额的 12%。一方面,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另一方面两国的贸易摩擦问题也不曾间断。尤其是 2008 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经济处于低迷时期,中美贸易顺差不断加大,为了保护市场和经济的稳定,再加上中美两国的政治风云莫变,美国不断向中国产品进行救济调查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美两国贸易摩擦频繁。
钢铁作为一国的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十年中国钢铁产业发展飞速。但是自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开始衰退,与此同时,以钢铁为首的传统制造业逐步被新兴产业所代替,美国本土钢铁产业日渐衰退。为了避免本国钢铁产业受到国际冲击,保护本国钢铁企业的发展,美国频繁向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发起贸易救济。在贸易摩擦众多手段中,反倾销和反补贴是常用手段,最近几年美国开始使用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2016 年美国向我国出口的碳钢和合金钢发起了“337”调查,这也是美国第一次对中国钢铁产品进行“337”调查;此外,美国还通过向中国征收高额的关税来遏制中国钢铁产品的进口。2017 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钢铁只有 118 万吨,仅排到美国进口钢铁的国家中第 11 名。从现有的国际数据来看,2007 年中国钢铁出口美国的比重为 11%,而 2017 年这一比重已经下降到到了 1%。目前,美国已经成为中国钢铁产品贸易摩擦最频繁的国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中美两国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方面,外国学者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Evlyn 和 Iritani(2006)着重研究了美国不断向中国发起贸易摩擦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中国生产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使得出口产品源源不断的流进美国市场;第二个原因是由于中国产品流进美国市场,使得美国本土化的产品受到严重冲击,导致整个市场结构混乱,美国不得不通过遏制中国产品的进口来保护本土市场的稳定,以及就业市场的稳定。Leong(2010)研究表明,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需要两国共同努力,仅仅靠一方的努力是远远达不到效果的,中国一直倡导互利共赢的国际相处模式,但是美国如果从中操纵经济和汇率使中国人民币升值,那么中国很难达到理想的贸易环境。Stuart Wayne M Morrison(2011)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规模迅速扩张,这对于美国是一种威胁,所以在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时,美国善于使用国际规则来保护本国市场,打压中国进口产品,在运用国际规则进行贸易谈判时,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占据有利的地位,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没有优势的。Malawer(2014)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美国向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时,一直尝试使用两国交流的方式来解决,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结果,美国倾向于向中国发起贸易救赎,一旦案件进入调查中,中国很难从中获得胜利。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中美两国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方面,外国学者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Evlyn 和 Iritani(2006)着重研究了美国不断向中国发起贸易摩擦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中国生产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使得出口产品源源不断的流进美国市场;第二个原因是由于中国产品流进美国市场,使得美国本土化的产品受到严重冲击,导致整个市场结构混乱,美国不得不通过遏制中国产品的进口来保护本土市场的稳定,以及就业市场的稳定。Leong(2010)研究表明,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需要两国共同努力,仅仅靠一方的努力是远远达不到效果的,中国一直倡导互利共赢的国际相处模式,但是美国如果从中操纵经济和汇率使中国人民币升值,那么中国很难达到理想的贸易环境。Stuart Wayne M Morrison(2011)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规模迅速扩张,这对于美国是一种威胁,所以在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时,美国善于使用国际规则来保护本国市场,打压中国进口产品,在运用国际规则进行贸易谈判时,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占据有利的地位,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没有优势的。Malawer(2014)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美国向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时,一直尝试使用两国交流的方式来解决,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结果,美国倾向于向中国发起贸易救赎,一旦案件进入调查中,中国很难从中获得胜利。
在中美钢铁贸易研究中,Jaw. Chung(1998)在研究美国进口国外钢铁产品时提出,进行贸易救赎对美国钢铁产业保护具有有利影响,在对具体法案条款研究后发现,进行贸易救赎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干涉作用。Hidetaka Yoshimatsu(2003)注重研究了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发起贸易救赎调查以及出口国的做法,其中着重探究了日本、韩国在钢铁产品上的应急措施。研究后发现,由于钢铁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频繁的摩擦,日本、韩国等国家纷纷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使技术进步等方式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Rachel Tang(2010)认为中国的钢铁产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钢铁生产技术没有与世界接轨,钢铁企业过于分散,生产过程中导致大量的环境污染,且因为价格的恶性竞争导致市场遭到破坏。
...........................
第 2 章 贸易摩擦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2.1 贸易摩擦的概念
摩擦一次最早源于物理概念,后来引申到国际贸易中来也是类似含义。全球经济开放以来,各国都想通过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的方式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在此过程中,两国之间进行贸易往来产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贸易摩擦,目前还没有统一规定。总体来说,贸易摩擦是两国发生的贸易纠纷,一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最大化,或者对进口国造成了实际的损失或产生了不利影响,那么进口国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本国利益。贸易摩擦不仅代表国家与国家之间产生的纠纷,亦可以指代产业或者产品间的摩擦,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不仅发达国家会产生贸易摩擦,发展中国家之间也会产生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在国际贸易是不可避免的。贸易摩擦分为货物贸易摩擦和服务贸易摩擦,本次研究的范围是货物贸易摩擦。

2.1 贸易摩擦的概念
摩擦一次最早源于物理概念,后来引申到国际贸易中来也是类似含义。全球经济开放以来,各国都想通过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的方式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在此过程中,两国之间进行贸易往来产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贸易摩擦,目前还没有统一规定。总体来说,贸易摩擦是两国发生的贸易纠纷,一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最大化,或者对进口国造成了实际的损失或产生了不利影响,那么进口国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本国利益。贸易摩擦不仅代表国家与国家之间产生的纠纷,亦可以指代产业或者产品间的摩擦,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不仅发达国家会产生贸易摩擦,发展中国家之间也会产生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在国际贸易是不可避免的。贸易摩擦分为货物贸易摩擦和服务贸易摩擦,本次研究的范围是货物贸易摩擦。

..........................
2.2 贸易摩擦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2.2.1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贸易摩擦理论
根据经济学理论,在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中,国家间是无法产生贸易摩擦的,因为市场上存在着无数的买家和卖家。但是如果出现了贸易摩擦,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个原因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垄断、外部性等原因造成的。如果在国际贸易的市场中,自由贸易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贸易主体都能得到最大的利益,那么自由贸易是最优选择。但是一旦出现了市场失灵,市场已经不能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使得市场机制彻底失效,那么这时候国家就不会再选择自由贸易,而是转向贸易保护,利用关税或者是各种措施限制进口,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便会出现。
从市场失灵的理论中提出了一个贸易理论是贸易与产业调整理论。它是基于特殊要素的分析上建立的模型。该理论最核心的观点是: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是短期内的各个生产要素不具有流动性,且价格具有刚性。那么在这个时候一国大量进口,会使得本国相关产品没有竞争优势,导致本国生产减少,失业人数增多。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损失的成本已经远远超过自由贸易所带来的利益,那么国家就会停止自由贸易,转向保护本国产业,促使本国市场运作正常。这时候国与国之间便会产生贸易摩擦。但是该理论认为,这是摩擦是短期存在的,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贸易摩擦也会随之消失。
关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生贸易摩擦的另一个原因是技术进步。从静态的角度去分析,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以及国际分工可以促使整个国家福利水平的提升,使得国家的生产技术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累积等。但是如果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生产技术的提升会促使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整体贸易条件的恶化。假如把整体生产部门分为出口部门和进口部门两个方面的话,进口部门的技术进步是有利于整体国家的贸易发展的,而出口部门的技术进步却会使得国家的贸易条件逐步恶化。而戈莫里和鲍莫尔就该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他们认为如果技术的进步是发生在一国整体的生产部门,包括进口和出口部门,那么国家的整体福利会上升,对贸易双方均有利,但是如果技术进步仅仅只发生在进口部门,且技术进步的速度已经追上或超过自己的贸易伙伴,那么会直接影响到贸易国的整体福利水平,这种双方的不平衡会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进而产生贸易摩擦。该理论得出的结论是,一国的技术水平赶上或超越出口国的水平时,二者由于利益的不均衡而导致贸易摩擦的产生。
.............................
2.2.1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贸易摩擦理论
根据经济学理论,在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中,国家间是无法产生贸易摩擦的,因为市场上存在着无数的买家和卖家。但是如果出现了贸易摩擦,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个原因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垄断、外部性等原因造成的。如果在国际贸易的市场中,自由贸易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贸易主体都能得到最大的利益,那么自由贸易是最优选择。但是一旦出现了市场失灵,市场已经不能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使得市场机制彻底失效,那么这时候国家就不会再选择自由贸易,而是转向贸易保护,利用关税或者是各种措施限制进口,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便会出现。
从市场失灵的理论中提出了一个贸易理论是贸易与产业调整理论。它是基于特殊要素的分析上建立的模型。该理论最核心的观点是: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是短期内的各个生产要素不具有流动性,且价格具有刚性。那么在这个时候一国大量进口,会使得本国相关产品没有竞争优势,导致本国生产减少,失业人数增多。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损失的成本已经远远超过自由贸易所带来的利益,那么国家就会停止自由贸易,转向保护本国产业,促使本国市场运作正常。这时候国与国之间便会产生贸易摩擦。但是该理论认为,这是摩擦是短期存在的,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贸易摩擦也会随之消失。
关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生贸易摩擦的另一个原因是技术进步。从静态的角度去分析,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以及国际分工可以促使整个国家福利水平的提升,使得国家的生产技术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累积等。但是如果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生产技术的提升会促使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整体贸易条件的恶化。假如把整体生产部门分为出口部门和进口部门两个方面的话,进口部门的技术进步是有利于整体国家的贸易发展的,而出口部门的技术进步却会使得国家的贸易条件逐步恶化。而戈莫里和鲍莫尔就该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他们认为如果技术的进步是发生在一国整体的生产部门,包括进口和出口部门,那么国家的整体福利会上升,对贸易双方均有利,但是如果技术进步仅仅只发生在进口部门,且技术进步的速度已经追上或超过自己的贸易伙伴,那么会直接影响到贸易国的整体福利水平,这种双方的不平衡会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进而产生贸易摩擦。该理论得出的结论是,一国的技术水平赶上或超越出口国的水平时,二者由于利益的不均衡而导致贸易摩擦的产生。
.............................
3.1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现状 ............................... 9
3.1.1 中美钢铁贸易概况 .................................... 9
3.1.2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现状 ...................... 13
第 4 章 中美钢铁产品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 18
4.1 国际方面的原因 ................................. 18
4.1.1 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 18
4.1.2 世界钢铁形势不容乐观 ................................. 18
第 5 章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钢铁产品对美出口的影响分析 ..................... 23
5.1 中美钢铁产品贸易摩擦影响的利弊分析 .................................. 23
5.1.1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有利影响 .............................. 23
5.1.2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 .............................. 24
第 6 章 应对中美钢铁产品贸易摩擦的策略
6.1 基于国家层面的对策
6.1.1 健全法律法规
加强出口管理 对于政府来说,及时应对贸易摩擦问题的同时也要完善我国相应的法律政策,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我们要了解其他国家发起贸易调查的特点和内容,提早制定应对措施。面对某些国家的恶意挑衅,我们也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在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时,我们要沉着冷静,面对底线问题毫不退让,并且寻找其法律漏洞。从我国国内角度来说,虽然我国已经完善了出口退税问题和出口许可管理办法,从结果上来看,已经取得了不错效果。但是仅仅通过上述办法依然不能规避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问题,依然要从产品端入口,一方面中国钢铁产品应该进行升级优化,达到国际认证水平,环保水平和质量水平,逐步向国际化靠拢,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出口条例,规范钢铁产品的质量,尤其要对出口产品严格把关,对钢铁出口企业的质量及数量进行严格筛选,从源头上杜绝我国不合格钢铁进行出口,与此同时要监管我国不合规的钢铁企业,让整个钢铁行业处于适当的监管环境下,减少中国的钢铁产品与他国贸易摩擦的次数,保障整个钢铁行业的蓬勃发展。
此外,国家应该培养一批法律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在应对主流国家如美国、欧盟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应对突发状况,但是对于一些非主流国家,由于相关法律人员短缺,我国采取的是消极态度,出现了无人应诉的现状,使得很多贸易摩擦案件错过最佳申诉期,任由进口国发起不合理的贸易救济调查,征收高税率税额,使得其他国家也通过贸易救济调查来降低我国对其的出口,如此恶性循环,使我国白白蒙受损失。由此,我国亟需一批与国际贸易相关的高级人才,在发生此类案件时及时做出反应,发生贸易救济的时积极申诉,运用法律的武器捍卫中国的合法权益,使我国企业利益损失降到最低。

..........................
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中美贸易往来密切,但是随着而来的是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的产生是多方面的,通过分析内部和外部的原因之后,可以认为想要完全杜绝贸易摩擦是不可能的,所以企业在面临摩擦问题时不要慌张,不要抱有消极的情绪,要正确面对贸易摩擦,积极应对问题。
在应对与美国的贸易摩擦的问题时,我们要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以及争端解决机制把损失减轻到最低。当然,我国从频繁的贸易摩擦问题中也要学会反思。中国的钢铁产品大多数都是低附加值产品,在工艺和技术上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这使得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结构单一,在遇到贸易摩擦时很可能会使整个钢铁行业受到影响。为此我国应该提高钢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力度,培养专业型人才。此外,我国应该积极寻找新的贸易伙伴,使我国钢铁出口多元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