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进口的影响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3266 论文编号:sb2020051022025730970 日期:2020-05-1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国际大豆产销格局和我国大豆贸易环境现状、对中美大豆贸易进行定性分析、从贸易摩擦视角出发分析中美大豆贸易走向、利用OLS 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对我国进口美国大豆数量进行定量分析等过程,对中美贸易摩擦与我国大豆进口之间的关系做了探究,得出以下结论,并最终就如何优化大豆产业现状提出建议。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影响我国大豆进口的因素
回顾中美大豆贸易历程,贸易量在总体上持续增长,但是也存在着波动,正如中美经贸合作,在不断深入的同时,摩擦也时有发生。中美间大豆贸易的增长与波动的影响因素众多,总体可概括为宏观经济因素、贸易保护政策、中美两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水平、大豆替代商品的供求以及其他干扰因素几个大方面。
一、中美两国的宏观经济因素
宏观经济因素涉及众多,国内学者主要对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速、双方货币兑换汇率的变化与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关系进行研究与阐释。
在宏观经济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的变化对两国之间的大豆贸易都至关重要。何伟(2011)认为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两国大豆贸易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1。郭天宝等(2013)认为,人口数量的增加带来了对大豆旺盛的需求,因此人口数量的变化是影响大豆贸易中最重要的正相关因素2,高颖(2008)也认为人口数量的增长对我国大豆的进口存在正向影响3。
除了经济水平和人口数量,第三方大豆市场的价格和国际货币市场的价格同样对我国进口美国大豆的数量产生影响,高颖等(2007)论证发现我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与巴西、阿根廷等第三方大豆市场的出口价格存在着密切关系1,而龚雯等(2018)通过论证发现中国大豆贸易与汇率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此外,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变化同样会对我国大豆进口产生影响,但是最终影响的方向取决于所选时间区间的长短,时间范围不同,对大豆进口的影响也不同,王锐(2016)曾提出,短期内的收入或消费增加对我国大豆进口需求有着负向的影响,而长期来说,居民收入及消费的增加将会拉动我国对进口大豆的需求3。
......................

第二节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进口的影响程度
随着全球化的观念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贸易门槛也逐渐降低,逐步趋于自由贸易。中美两国都是世界大国,是世界两大经济体,由于利益冲突等原因,中美间的贸易摩擦时有发生。
2018 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动二战以来世界最大的贸易冲突。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宣布对部分美国进口产品进行加税,作为我国从美国进口的最多的农产品,大豆也在其列。长期以来,美国是我国大豆的重要进口来源国,此次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的大豆贸易到底有何影响,一时间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探讨。
一、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进口的影响有限
部分学者认为,此次贸易摩擦对中美大豆贸易的影响有限。陈伟等(2019)分析称,从理论上看,美国大豆约占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 1/3,在保持当前进口来源和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大豆的整体成本约上涨 8.3%,从而导致未来的大豆进口量下降;但实际来说,世界大豆的供给充足,我国进口大豆的来源渠道丰富,在美国大豆价格上涨的刺激下,来自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豆供应量势必增加,刺激我国大豆进口,因此,虽然中美贸易摩擦导致我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大幅下降,但对我国大豆进口总量和国内外大豆总供给量的影响有限1。原梓涵等(2018)基于近年来国际大豆库存明显呈下行趋势和美国大豆的出口格局趋向分散等国际大豆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并考虑到我国大豆进口需求仍处于高位、我国大豆进口的渠道趋向多元、下游商品供需宽松且价格运行持稳等国内大豆市场的情况,判断尽管存在贸易摩擦,但在全球大豆未来产量将实现恢复式增长的前景下,国内大豆价格只会小幅波动,国内大豆的消费需求基本能得到满足,我国大豆进口的总量变化不大2。王辽卫(2018)则将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大豆进口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2018 年 11 月前,处于美国大豆出口淡季,我国大豆库存充足,供应充裕;第二阶段为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3月,处于美国大豆出口旺季,我国大豆进口减少,但可通过消化大豆商业存量、储备大豆等措施调整供需;第三阶段为 2019 年 3 月后,处于美国出口淡季,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大豆产量有望增加,此时美国以外地区的大豆产量增加能基本满足我国的进口需求,从长期来看,我国大豆进口供应能得到保障。
.........................

第二章 国际大豆产销格局与我国大豆贸易环境现状

第一节 大豆产业现状
一、世界大豆生产现状
(一)世界大豆生产格局
大豆生产遍及全世界,截止 20 世纪末,大豆已在全球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种植,种植面积达 7000 多万公顷,总产量超 1.5 亿吨1。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变更,种植大豆的国家数量大幅下降,2017 年共 43 个国家种植大豆,总产量为 33745.2 万吨2。
据统计,全球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是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其中美洲地区的种植面积超过 5000 万公顷,占全球大豆总种植面积的 70%以上,而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加拿大是美洲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几个国家3。亚洲种植大豆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0个,总种植面积达到1600万公顷,约占全球大豆种植的24%,而中国和印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最大4。大豆在欧洲地区的种植相对较少,总面积不足 100 万公顷,约占全球大豆种植的 1%,产区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等。非洲的大豆种植主要分布在尼加拉瓜、乌干达、津巴布韦和南非等地,总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的 1.3%。
目前,全球大豆的主要种植国有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印度、加拿大、巴拉圭、乌拉圭、乌克兰、俄罗斯等,其中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等四国属于传统大豆种植国家,这四国的大豆产量在过去 20 多年的时间里,始终占据着全球总产量 87%以上的水平,具有很高的集中度。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国,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产量第一、消费第一的水平。但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我国作为世界大豆生产第一大国的地位不保,美国的大豆产量于 1952 年首次超过中国,此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取代我国成为大豆生产的第一大国;巴西的大豆产量也在 1974 年第一次超越中国,在全球位列第二;1991-1998 年,阿根廷的大豆产量与我国不分伯仲,1999 年阿根廷产量再次超出我国,此后,我国的大豆生产规模退至世界第四。
......................

第二节 大豆贸易现状
一、世界大豆贸易现状概览
(一)世界大豆贸易格局
从全球范围来看,大豆生产和出口的分布比较集中,世界大豆的主要生产国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而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世界大豆出口的贸易格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1996 年以前,大豆出口贸易以美国为主导,基本独家垄断了世界大豆的出口;第二个阶段是1997-2013 年,巴西与阿根廷两国的大豆出口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美国和巴西、阿根廷依次占据世界大豆出口的前三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第三个阶段是 2013年至今,世界大豆出口进入了一个以巴西和美国共同主导,阿根廷紧追其后的新格局2,并且巴西大豆出口量的涨幅明显高于美国,到了 2017 年,巴西大豆出口量远超美国,稳居全球第一的位置。
图 2.4 世界主要大豆出口国的大豆出口量(单位:万吨)
.......................

第三章 中美大豆贸易定性分析...............................25
第一节 中美大豆贸易回顾.......................... 25
第二节 中美大豆贸易的特点......................... 26
第四章 从贸易摩擦视角分析中方反制下中美大豆贸易走向..... 31
第一节 从中国的反制手段看中美大豆贸易........................ 31
第二节 中方反制手段对美国的影响................................ 33
第五章 中美大豆贸易定量分析............................38
第一节 模型设计与变量检验........................... 38
一、指标选取与模型设定............................... 38
二、解释变量的说明及数据的选取........................ 38

第五章 中美大豆贸易定量分析

第一节 模型设计与变量检验
一、解释变量的说明及数据的选取
(一)解释变量的说明
各个解释变量的含义、预期符号和解释如下:
表 5.1 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的含义、预期符号及理论说明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在学者看来,中美间大豆贸易的增长与波动的影响因素众多,总体可概括为宏观经济因素、贸易保护政策、中美两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水平、大豆替代商品的供求以及其他干扰因素几个大方面。在提及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进口产生的影响时,有学者认为影响有限,也有学者认为最终将影响深远。
大豆的种植国和出口国都分布广泛,但也都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三个国家。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情况存在波动但总体回暖,可由于我国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存在品种差异、我国大豆生产经营管理落后、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等原因,国内大豆需求量虽逐年增长,但对国产大豆的需求热情不高,仍偏好进口大豆。
与此同时,中美大豆贸易过程已经发展了数十年,大致分为低位徘徊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波动增长期和贸易摩擦干扰期这五个阶段。中美大豆贸易的方向以我国进口美国大豆为主,拥有相互依赖性强和进口量呈周期性波动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贸易摩擦期间,我国对美国的反制手段直接导致美国对华大豆的出口量急剧下降,也间接影响到美国豆农的收益和特朗普政府的支持率;我国虽然也面临着短期内的大豆进口量下降从而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的状况,但总体上影响不大;从长期来看,我国在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情况下仍无法放弃对进口大豆的需求,因此美国大豆市场对我国而言十分重要,与此同时,我国仍需要积极拓宽进口渠道,避免发生因进口来源过于集中而导致的被动局面。总体而言,中方对美方的反制行为在“杀敌一千”同时并没有“自损八百”。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