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低碳经济”名词起源于 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这也是最早的低碳经济相关的政府文件。总体来说,低碳经济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制度及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创新,以减少资源浪费及消耗,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和污染,达到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的状态。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低碳经济”名词起源于 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这也是最早的低碳经济相关的政府文件。总体来说,低碳经济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制度及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创新,以减少资源浪费及消耗,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和污染,达到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的状态。
20 世纪 60 年代初,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国内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由此开始世界各国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迫切性,逐步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联合国于 1972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会议中环境问题首次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与此同时,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这标志着环境问题跃升为世界性问题,也成为了国际焦点问题。而此后的《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共同推动了在世界层面气候问题的重要性。至此,气候问题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各组织之间均有了相关标准,也有了相关的解决方式,在国际贸易层面对环境问题也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气候问题也就是低碳经济的问题对贸易的具体影响,各国学者看法不一。具体内容将在文献综述部分展开。
文章基于以上的背景条件,首先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然后对我国的低碳经济约束和高碳产业的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描述,接着对低碳经济约束对出口贸易的一般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在理论基础和现状的描述上,验证我国高碳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否符合已有的理论机制,对我国高碳产业发展提出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政策建议。因此,上述问题的研究对于我国高碳产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文在对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约束与高碳产业贸易等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低碳减排政策对于贸易出口企业影响的一般传导机制,丰富并夯实本文的理论基础。同时,本文将研究范围缩小,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的高碳产业,从而得出相对扎实的结论。本文通过我国低碳减排及高碳产业贸易出口的相关数据,探索二者的影响机制,并研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验证相关理论基础。
二、现实意义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日渐完善,我国对环境保护尤其是大气污染的控制日趋严格,环保意识的提高将对我国高污染企业产生相关影响,而低碳意识的提高对我国高碳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对应影响。但低碳经济将如何对高碳产业产生影响,尤其是将通过什么路径对高碳产业的出口贸易产生影响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总的来看,国内外对低碳减排与高碳产业的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是侧重于一般传导机制的构想,进行制度分析等宏观方向的研究。从微观层面进行二者之间实证分析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研究了低碳减排与高碳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为协调低碳减排政策的落实与高碳产业贸易发展提出具有价值的建议。而这两个方面对我国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既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又要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因此本文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
第二章 低碳经济约束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
第一节 低碳经济约束的成本效应
在低碳经济约束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物力和人力。另外,如果企业未能按要求标准进行碳排放,政府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惩罚,如罚款,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资格等等。这些都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都可以列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成本。环境保护成本是将社会的环境资源成本分摊到企业内部中去,这样能更好地反映出在社会这个维度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生产成本。
既然将环境资源作为了商品生产的要素之一,那便和劳动力、企业技术水平等一样需要在计算成本的时候计算其中,让环境成本也成为企业生产中的考量因素,从社会维度中反映了一件商品的社会成本。
第三章 我国低碳经济与出口贸易的现状 ..................... 16..............................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文在对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约束与高碳产业贸易等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低碳减排政策对于贸易出口企业影响的一般传导机制,丰富并夯实本文的理论基础。同时,本文将研究范围缩小,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的高碳产业,从而得出相对扎实的结论。本文通过我国低碳减排及高碳产业贸易出口的相关数据,探索二者的影响机制,并研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验证相关理论基础。
二、现实意义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日渐完善,我国对环境保护尤其是大气污染的控制日趋严格,环保意识的提高将对我国高污染企业产生相关影响,而低碳意识的提高对我国高碳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对应影响。但低碳经济将如何对高碳产业产生影响,尤其是将通过什么路径对高碳产业的出口贸易产生影响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总的来看,国内外对低碳减排与高碳产业的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是侧重于一般传导机制的构想,进行制度分析等宏观方向的研究。从微观层面进行二者之间实证分析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研究了低碳减排与高碳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为协调低碳减排政策的落实与高碳产业贸易发展提出具有价值的建议。而这两个方面对我国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既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又要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因此本文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
第二章 低碳经济约束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
第一节 低碳经济约束的成本效应
在低碳经济约束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物力和人力。另外,如果企业未能按要求标准进行碳排放,政府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惩罚,如罚款,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资格等等。这些都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都可以列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成本。环境保护成本是将社会的环境资源成本分摊到企业内部中去,这样能更好地反映出在社会这个维度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生产成本。
既然将环境资源作为了商品生产的要素之一,那便和劳动力、企业技术水平等一样需要在计算成本的时候计算其中,让环境成本也成为企业生产中的考量因素,从社会维度中反映了一件商品的社会成本。
一、成本内部化概念
环境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拥有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当环境成本外部化时,环境资源对于企业来说是无偿的资源,没有成为生产经营中的成本要素。当企业的经营生产对环境造成污染时,企业无需承担额外的费用,或支付的费用远低于对环境造成直接破坏带来的价值。由于环境成本表现在企业外部时,外部成本由社会承担,使得社会成本较高,会产生社会资源的滥用。低碳经济约束使得外部经济内部化,真正反映产品的价值。所以商品的市场价格未包含环境成本要素,因此会小于产品的价值。
因此,关键的问题是引导企业将环境资源的成本计入进企业的内部核算中,反应出真正的价值量,从而消除环境成本外部化产生的弊端,引导企业与环境和谐相处。一方面,企业在定价时及计算生产成本时,会将环境成本因素考虑在内,商品成本能够足额的反映其环境成本;另一方面,生产者确定企业的最优产量时会加入环境成本因素,从而确定社会维度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最优产量。上述两方面的双重作用,使得在社会维度下,企业与环境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
第二节 低碳经济约束的贸易创新效应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及资源问题日渐凸显,全球主要国家的低碳经济约束内容日趋严格。传统观念认为,低碳经济约束的日趋严格使得企业为减少碳排放所产生的费用成本逐渐上升,企业生产成本也水涨船高,成本的上升会降低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是波特假说的提出,为研究低碳经济约束与产品竞争力的关系提供了有利的角度,颠覆了传统的观念。波特假说认为,低碳经济约束的压力能够鼓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以更环保高效的方式进行生产。这会驱使企业在生产工艺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长期来看,如果企业能够在生产工艺、废品利用等领域获得突破,那么企业可以在减少污染的同时降低商品成本,新技术带来的高效率和环保性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效益会远超成本。
一、企业创新的驱动因素
(一)承担社会责任
在贸易自由化的今天,互联网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环境成本的增加也成为了各国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各国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环境规制,如我国开展的环境大整治,关闭高污染企业等等。在目前,经济学家也同时提出了企业的利益不仅仅是每年经营所产生的内部效益,也包括对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外部效益
因此,在社会维度下,每一家企业都有责任保护周边的环境,高污染高碳排放的企业更需要采取措施,解决企业带来的环境问题。 因此,在低碳排放约束的压力下,企业应承担起对社会环境的责任,改进生产工艺,安装环保设施,主动从事环保又高效的生产经营活动。
............................
...........................
第二节 低碳经济约束的贸易创新效应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及资源问题日渐凸显,全球主要国家的低碳经济约束内容日趋严格。传统观念认为,低碳经济约束的日趋严格使得企业为减少碳排放所产生的费用成本逐渐上升,企业生产成本也水涨船高,成本的上升会降低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是波特假说的提出,为研究低碳经济约束与产品竞争力的关系提供了有利的角度,颠覆了传统的观念。波特假说认为,低碳经济约束的压力能够鼓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以更环保高效的方式进行生产。这会驱使企业在生产工艺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长期来看,如果企业能够在生产工艺、废品利用等领域获得突破,那么企业可以在减少污染的同时降低商品成本,新技术带来的高效率和环保性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效益会远超成本。
一、企业创新的驱动因素
(一)承担社会责任
在贸易自由化的今天,互联网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环境成本的增加也成为了各国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各国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环境规制,如我国开展的环境大整治,关闭高污染企业等等。在目前,经济学家也同时提出了企业的利益不仅仅是每年经营所产生的内部效益,也包括对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外部效益
因此,在社会维度下,每一家企业都有责任保护周边的环境,高污染高碳排放的企业更需要采取措施,解决企业带来的环境问题。 因此,在低碳排放约束的压力下,企业应承担起对社会环境的责任,改进生产工艺,安装环保设施,主动从事环保又高效的生产经营活动。
............................
第一节 低碳经济概述 .......................................... 16
一、碳排放权配额发放制度.................................... 16
二、环境标志制度和准入门槛提高.......................... 16
第四章 我国的低碳经济约束对高碳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分析...............22
第一节 模型设定............................ 22
一、实证的相关假设................................ 22
二、相关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23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36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结论........................... 36
第二节 政策建议...................... 37
第四章 我国的低碳经济约束对高碳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设定
一、实证的相关假设
从第三章的相关影响机制出发,本部分提出以下三个假设:
1.低碳经济约束和高碳产业出口贸易的关系
在碳市场建立以来,碳排放权和碳排放额度一直是对对应企业的环境约束和规制,目的是通过对企业的约束推进环境保护。而对于碳排放约束和出口贸易的关系,安江(2012)2认为,虽然在短期来看碳排放约束增加了成本,削弱了比较优势,但长期来看减排约束会增加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李丽(2014)3认为,只要中国能够在了解低碳规则竞争现状的情况下积极参与低碳经济相关国际化标准制定,则能够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正向影响。鉴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低碳经济约束一定会对贸易出口产生影响,尤其是本文研究的高碳产业,因此提出
假设 1:低碳经济约束能够对高碳产业出口贸易产生正向的影响。
一、实证的相关假设
从第三章的相关影响机制出发,本部分提出以下三个假设:
1.低碳经济约束和高碳产业出口贸易的关系
在碳市场建立以来,碳排放权和碳排放额度一直是对对应企业的环境约束和规制,目的是通过对企业的约束推进环境保护。而对于碳排放约束和出口贸易的关系,安江(2012)2认为,虽然在短期来看碳排放约束增加了成本,削弱了比较优势,但长期来看减排约束会增加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李丽(2014)3认为,只要中国能够在了解低碳规则竞争现状的情况下积极参与低碳经济相关国际化标准制定,则能够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正向影响。鉴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低碳经济约束一定会对贸易出口产生影响,尤其是本文研究的高碳产业,因此提出
假设 1:低碳经济约束能够对高碳产业出口贸易产生正向的影响。
2.成本效应在低碳经济约束和高碳产业出口贸易中的中介效应
当低碳经济约束政策下达之后,企业在进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更多的人力投入和物力投入,当这些投入加大的时候企业定会增加其成本。低碳经济约束是限制了碳排放量,当企业对碳排放不加限制的时候,则会超出国家给予的排放份额,而超过份额排放则会带来碳排放权的购买行为,这是对企业成本的增加;同时若企业不进行碳排放权购买而肆意排放,则会在年终审查时被发现而企业受到相应的处罚,这些处罚则属于营业外支出从而更能减少企业利润。企业可以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来对低碳经济约束做出反应4,同时也影响企业出口。约束的增加会导致成本的增加,从而影响贸易出口。

.............................
当低碳经济约束政策下达之后,企业在进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更多的人力投入和物力投入,当这些投入加大的时候企业定会增加其成本。低碳经济约束是限制了碳排放量,当企业对碳排放不加限制的时候,则会超出国家给予的排放份额,而超过份额排放则会带来碳排放权的购买行为,这是对企业成本的增加;同时若企业不进行碳排放权购买而肆意排放,则会在年终审查时被发现而企业受到相应的处罚,这些处罚则属于营业外支出从而更能减少企业利润。企业可以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来对低碳经济约束做出反应4,同时也影响企业出口。约束的增加会导致成本的增加,从而影响贸易出口。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结论
本文从低碳经济约束及其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约束对高碳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在国内外理论基础上加以创新,通过实验研究并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结论:
1.低碳经济约束强度变量对高碳产业出口贸易存在正效应。
由于低碳经济约束系数是综合指标经过计算得出,系数值越高,低碳经济约束强度越高。在所有模型统计中,低碳经济约束系数对高碳产业的出口值一直是正数,说明严格的低碳经济约束强度对高碳产业的出口贸易有正面影响。这表示虽然高碳产业需要排放二氧化碳才能够进行生产且排放量和产量有正向关系,但综合碳排放约束后的相关效应之后,低碳经济约束强度还是能够促进高碳产业的贸易增长。
2.低碳经济约束能够通过成本效应对高碳产业贸易出口产生正向影响。
由于成本指数也是由计算得出,成本所占比例越高,则成本收益率越低。由模型 1-2 中的系数为正可以得出,低碳经济约束越高,则指标 ERS 越低,指标PC 值越低,即成本越高。虽然成本越高得到产业出口值越高并不符合常理,但可能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即行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得到,利润压缩大则在国际市场有价格优势,虽然不利于行业发展,但对行业的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政策条件,低碳经济约束可以让本来具有外部性的环境资源成本化。由于环境成本表现在企业外部时,外部成本由社会承担,使得社会成本较高,会产生社会资源的滥用。低碳经济约束使得外部经济内部化,真正反映产品的价值。增加成本效应后的 ERS 系数绝对值明显减小也说明低碳经济约束能够通过成本效应对高碳产业贸易出口产生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