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视角下跨国公司嵌入对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6655 论文编号:sb2020040323412530285 日期:2020-04-0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基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研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运用定性定量与统计分析法深入研究了跨国公司嵌入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本章针对全文的工作内容,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其结论:首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跨国公司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跨国公司为了扩大自己的海外市场,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可以以自己为核心进驻海外市场,可以作为其他跨国公司产业集聚的参与者打入国外市场,也可以利用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进行资本投入建立海外生产工厂,从而吸引当地企业和其他跨国公司共同形成产业集聚。跨国公司作为产业集聚的核心或者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提升经济全球化进程,也能为技术科技交流提供有利平台。提高行业内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产业集聚的扩大和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并且能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稳定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产业集聚是地理区位因素影响下的产物,它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抵御风险及促进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产业和地区的发展,甚至在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独特的产业集聚区,并作为一种新型的地理空间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如美国硅谷电子技术产业集聚区、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德国法兰福克化工产业集聚区、日本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瑞士钟表产业集聚区等,这些产业集聚区正日益以其优越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的优惠政策下,中国遵循硅谷的发展模式于 1991 年起先后建立了若干个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的发展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区的建立打造了一个高新技术发展环境,它将各类比较优势全面集中了起来,使得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促进了高新区集聚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形式下,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种核心载体,跨国公司非但能为产业集聚区的建立、发展、升级与创新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并且作为将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连接起来的核心纽带,跨国公司也在全球经济网络与东道国产业集聚的连接中建立了一架桥梁。在全球化战略推进阶段,相较于国内企业,跨国公司的生产组织更为灵活,他们对不同高新区的环境进行研究,按照自身条件融入到多个地区中进行投资,吸引之前的供应商紧随其后并从外部嵌入集聚区,由此实现产业集聚的建立与发展;东道国产业集聚渐渐发展为开放系统,而不再是原有的封闭系统,在这一产业集聚与外部经济联系的发展变化阶段,作为东道国产业集聚的核心载体,跨国公司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东道国产业集聚而言,跨国公司的嵌入又是其资源科学分配、内部结构改善、资金等的内生动力;跨国公司的嵌入与产业集聚的建立、繁荣发展、衰败存在着密切联系。
.......................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产业集聚的形成能为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改善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有助于良好规模经济的形成。马歇尔指出相较于孤立的厂商而言,聚集在一起的厂商更为高效。1 基于对美国制造业集聚区的创新作用的评估,Vertakova(2016) (1)对创新发展对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进行测算,经研究得知在 GDP 中,集聚经济占有一定比例,进而指出集聚经济能为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Dewally(2015)(2)、Liliya Sarach(2015)(3) 等均表示集聚区企业应基于加大力度、提升创新能力来加强集聚区域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投入产出创新流程模型的应用,Brachert(2015)(4)对 20 世纪 90 年代东德的经济特点进行研究,经研究得知经济结构存在显著缺陷,其原因在于产业并不具备显著的集聚效应,进而引发了集聚经济缺失的问题。
Saraceni(2015)(5)指出创新已演变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因素,他基于对巴西非集聚区以及集聚区创新指数的对比研究,指出产业集聚内的企业与创新指数密切相关,产业集聚能为技术创新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而后者也能为前者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Joanna(2007)(6)对相关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与当地建立的联系进行实证研究,立足于经济视角来对跨国公司与本地的连接关系结构与强度、企业组织管理以及行为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将产业聚集起来,不只是市场共享、互相联系,内部企业之间还存在互相竞争关系,不同企业之间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互换交流,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建立产业集聚优势,进而为集聚内企业经济效益、生产效率的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并获取聚集以及规模效益。基于对食品加工业集群中的非大型企业的实证调查,Kiminami (2016)(7)指出对于企业属性而言,创新与产业集聚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对比研究,Greici Sarturi(2016)(8)指出在战略导入、新技术引入、地位均等、相关业务四大层面均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基于对我国产业集聚竞争力的研究,Nachiappan Subramanian(2016)(9)指出产业集群的企业正面临金融以及国际市场易于波动、资源不足、全球经济一体化等挑战,企业需立足于金融以及产业链扩张、协同物流等六大层面来加强其集群竞争力。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ElisaGiuliani(2015)(10)知识共享与创新平台、当地组织网络的建立是产业集群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基于对我国六个城市区域的实证研究,Ren Lua(2016)(11)指出对于同行或集聚区的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而言,新兴集群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而在集群发展成熟的情况下,则会起到积极作用。基于对发展中国家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Pyke(2016)(12)指出对于产业集聚而言,国家的经济战略、法规政策有如一把双刃剑一般,会带来积极、消极影响,进而对整个社会的升级带来一定影响。
.............................

第 2 章 跨国公司嵌入影响产业集聚的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韦伯与马歇尔最早意识到了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性,随后诸多相关学者参与到了这一课题的研究中,他们结合自己的研究阐述了产业集聚的定义,但由于产业集聚这一问题过于复杂、多面,还没有达成一致。本文以波特对产业集聚的定义为基础进行研究。1998 年,波特对产业集聚的定义进行了阐述:产业集聚指的是某一领域之内,某产业或者某些产业较密集的聚集,聚集后能够明显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
从地理角度看来,产业集聚指的是在地理位置或者某一行业内某些相关企业、组织、供货商或者提供商等聚集起来。他们在聚集过程中,不但形成了成熟的价值链,还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竞争关系。这些企业、组织包括了学校、研究所、协会、商业企业或者相关机构。价值链的发展方向决定来不同的集聚对象,比如向下游发展,能够将企业和组织的客户及渠道聚集起来;横向发展则会聚集同行业的相关企业;除此以外,产业集聚会汇聚丰富的信息、科技,因此,在产业聚集区域内还会促进信息平台及培训组织的发展。之所以会产生产业集聚的对象主要有:价值链将产业纵向和横向相关的企业和组织,其他关系密切的企业和组织。
目前为止,学者尚未确定产业集聚的统一概念,但已就产业集聚的基本内涵达成共识:①相关领域或者地域内,多个不同规模的企业汇聚起来进行某一商品的生产;②在该领域或者地域内,涉及生产的企业与相关的产品市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③相关企业具有各自的经济主体;④相关企业的发展历程或者传统具有相通之处;⑤各个企业在他们的领域内具有各自的作用,许多企业都是以流程为导向的。
............................

2.2 跨国公司嵌入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
2.2.1 经济嵌入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全球化企业通过技术支持、制定标准、制度借鉴、资金注入等方法嵌入进东道国的产业链中。
经济嵌入的含义是全球化企业向相关的企业、组织注入资金,与相关企业、组织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双方存在着紧密的商业联系,比如信息交换、材料供给、商业合作等。除此以外,全球化企业还会融入到后者的产业链之中。全球化企业通过资金注入的嵌入方式嵌入到后者的产业集聚中,对后者的产业集聚作用深远。
一般来说,跨国企业对东道国的投资主要体现在资金上。全球化企业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嵌入到了东道国的产业集聚中。全球化企业对当地产业稳定、长期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当地产业集聚的完善和发展,解决了东道国的经济问题,能够使得产业集聚得到持续的发展。在全球化企业的资金投入后,还会吸引一些其他组织的资金注入到当地企业的产业集聚的生产环节内,最大化的利用当地生产资源,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在全球化发展战略中,跨国公司将考虑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业务参与。因此,当这些跨国公司选择在一个地区投资时,他们的供应商和其他产业链公司选择到该地区扎营。同时,也将促进相关产业链中小型公司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有助于提升当地产业集聚的建立速度,跨国公司的最终目标不是产业集聚,但产业集聚却是跨国公司嵌入的结果。通过分析行业内的协作关系和交易行为,很容易解释上述现象。同一产业链中的企业可以逐步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制造商将尝试降低交易过程中的成本,并期望在行业中的下游公司迁移时获得最大的回报率,为了有效的降低成本,上游公司跟踪下游公司最直接的方式是迁移或部分迁移。而这种移民可以为上下游企业的利益实现双赢。上游公司可以关闭市场并降低运输成本。下游企业可以增加供应商选择渠道,使生产中间产品市场透明化,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上下游企业的集聚使得制造商和市场信息的获取更加全面,降低了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产业链上游和下游企业迁移的方式依赖于哪个公司在生产系统和市场中更为重要。因此,跨国公司作为具有先进生产技术和丰富管理经验的行业领导者,在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跨国公司对高新区的嵌入,产业集聚迅速形成,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
图 3.1 1991-2017 高新区工业产值及变化
.................................

第 3 章跨国公司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嵌入........................ 16
3.1 高新区发展现状分析......................................16
3.1.1 高新区整体发展状况.................................... 16
3.1.2 高新区产业集聚度及变化趋势................................. 19
第 4 章跨国公司嵌入对高新区产业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 26
4.1 模型设计.......................................26
4.1.1 变量选取............................. 26
4.1.2 数据来源说明................................... 27
第 5 章结论与政策建议.................................33
5.1 结论...................................33
5.2 政策建议................................34

第 4 章跨国公司嵌入对高新区产业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设计
为了保证本文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选择面板模型作为实例分析的基本方法。面板模型需要足够的面板数据,也就是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两者的结合,并且集聚了两种数据的长处,不但能详细描述同一条件下不同个体之间的数据差异,还能展现出每个个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也就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变量的变化进行立体的分析,这种全面多角度的分析能够更详细的描述出 20 个高新区的整体走向。论文研究的重点是产业集聚与跨国公司嵌入的关系,本文认为,跨国公司嵌入与高新区产业集聚有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把跨国公司嵌入级别分成了四个角度,分别为技术嵌入、社会嵌入、经济嵌入和体制嵌入,因为其中的社会嵌入和体制嵌入属于内在体系问题,所以无法用客观的数据来显示程度,所以本文选择的是技术嵌入和经济嵌入两个角度进行验证分析,得到跨过公司的经济嵌入和技术嵌入对于我国的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程度,另外加入市场规模、人力资本、基础设施、政府政策等控制变量。
图 3.6 跨国公司嵌入对本土企业加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
................

第 5 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本文基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研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运用定性定量与统计分析法深入研究了跨国公司嵌入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本章针对全文的工作内容,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其结论:
首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跨国公司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跨国公司为了扩大自己的海外市场,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可以以自己为核心进驻海外市场,可以作为其他跨国公司产业集聚的参与者打入国外市场,也可以利用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进行资本投入建立海外生产工厂,从而吸引当地企业和其他跨国公司共同形成产业集聚。跨国公司作为产业集聚的核心或者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提升经济全球化进程,也能为技术科技交流提供有利平台。提高行业内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产业集聚的扩大和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并且能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稳定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产业集聚存在正相关关系。跨国公司促进了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与升级,在这种影响下,跨国公司作为推动力,产业集聚的速度不断提高,产业集聚的规模不断扩大,当地行业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本文以 20 个稳定期高新区为例,分析了跨国公司的经济嵌入和技术嵌入,对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对这 20 个高新区产业集聚度的测度,可以发现,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程度大部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分布很不均匀。所以,在此基础上,下一部分要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出发,为建设我国高新区提出合理化建议,保证建设一个快速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新产业园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