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1992-2020)文武关系演变及对民主转型的影响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555 论文编号:sb2022062322593348757 日期:2022-07-0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政治论文,本文得出泰国文武关系的异动对于其民主转型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异动会在国家紧急状态下稳定民主发展所需的环境,但更多带来的是对民主发展进程的阻碍,整体来看文武关系异动的消极影响大于其积极影响。
一、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一)文武关系与民主转型的概念界定
民主转型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选择性过程,文武关系是这一过程中众多活跃因素之一。对于文武关系与民主转型的初识首先应从其分别的相关概念界定开始,了解文武关系的基本模式与演变方式,洞悉民主转型的影响因素;其次对两者的关系作出明确界定;最后溯源发生文武关系与民主转型奇妙反映的相关理论研究与支撑。

政治论文怎么写
政治论文怎么写

.............................

(二)文武关系与民主转型的关系界定
文武关系与民主转型存在相关性是定论,文武关系的激烈异动会打破现有的政治环境平衡与稳定也是历史验证的经验。探究文武关系与民主转型的相关性以及其对民主转型的影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以下就此展开分析:
1.文武关系与民主转型的相关性分析
首先文武关系变化是民主转型过程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民主转型的走向及结果。除世界上发达国家及少一部分经济政治发展稳定的发展中国家,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社会秩序相对混乱之中,相伴产生的是国家渴望实现民主化,国家需要拥有稳定的政治局势。民主转型成为必须的路径。转型是一个制度与另一个之间的过渡期,是民主政体对极权、威权等非民主政体的一种替代。当威权统治者愿意给予社会大众提供更安全的保障权利及更加自由公正的生存环境而修改他们的统治规则时,转型才算开始②。然而这仅是就民主转型良好预期的判断,实际过程中很少有威权统治者能够主动提起转型,似乎只有在西班牙、韩国、匈牙利等具有一定民主基础的国家中军事领袖与政府首脑能够达成民主共识,使国家体制在平稳缓和中实现民主转型的过渡。否则民主转型的开启即意味着威权与民主的对立,政治动荡不言而喻。军队最擅长钻政治动荡的空子,以救世主的身份来介入政治稳定政局,同时借机不断膨胀其权力范围。文武关系就在这样的矛盾中不断摩擦,哪怕一点火化都可能引爆即将开启的转型之路。
其次文武关系的两方主体是民主转型必要的政治权力结构的组成部分。以政党为政权代表的文官政府是民主转型过程的践行者与验证者;以军队为政权代表的军事团体作为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国家使命,需要以专业能力、责任、团结等品质辅助政治的发展与转型,应当是执行文官政府政治决策的职业化团队。民主转型过程是政治权力结构的重组作用过程,充满权力的斗争与不稳定性,而文武关系的实质就是军人集团与社会其它团体之间的力量对比,这也使的文武关系牢牢的关联于国家的民主转型过程。
.............................
二、泰国(1992-2020)文武关系演变进程及特征
(一)泰国文武关系的演变脉络
1.民主转型初期文武关系(1992)
这一时期文武关系以冲突对立为主。1988 年伴随泰国经济发展、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国际政治大环境的冲击等,在泰国屹立影响近六十年的威权政治的根基开始松动,社会各界对于民主的渴望呼声强烈。差猜文官政府在期待中开始其任期,这也是泰国历经两届军人政权后第一次通过民选产生的总理。但长时期的威权政治传统使得泰国政治制度并未形成民主化规范,民主转型并非一蹴而就。文官政府无力平衡政府内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无法缓和社会矛盾,更在试图改变军事集团的利益范围时使得获得公众支持的军队开始似乎合法性的“反抗。”1991 年由于差猜文官政府无力平衡政府内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国家能力发挥低下,因此失掉了民众支持。同时致力于极力缩减军事集团的势力范围更遭到军事集团强烈不满。借由社会普遍认同的文官政府下台事由,因此 1992 年本就没有完全放弃对政治干预的军队蓄意发动了军事政变,在双向夹击的压力下差猜政府就这样倒台。
有了第一次的政变经验,以稳定社会为由的军队在事态的发展过程中日渐显露出其决非仅要净化政治环境的野心。军队在民主选举阿南总理上台后仍不想放弃它的控制权,说服议会跳过民选程序直接推任素金达将军为总理,通过重新制宪来不断扩张军队集团的获益。1992 年 5 月,曼谷发生了猛烈的游行抗议行动,为反对军事集团力量占强势,反对素金达将军执政,数十万各行各业的民众走上街头反抗军队的统治,要求实行立宪政体,新闻界也支持人民关于实行立宪政体的要求。“五月流血冲突”事件让军队名誉骤降,最终在国王的介入下军人退出泰国政权竞争。这就是 90 年代军人政权所做的最后挣扎。此后,军事势力逐渐脱离政治回归传统的“维稳”职能,泰国迎来文官民选政府当权时期。但民主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民主制度的搭建更需要执政主体的政治能力,随之而来的是整个 90 年代的泰国政坛都处于政权疲软,社会新资本势力、政党错综林立的局面,更没有哪一个文官政府能在位到任期圆满结束。因此新一波民主转型的开端虽然是文官政府上台亮相,军人政治强控制的消解,可缺乏安排国家效能发挥、政治制度构建的能力的文官政府再度将民主转型推向危机,对军队的职业化改革也依旧是无解难题。
..........................
(二)泰国文武关系的演变特征
1.政权主体更替频繁
政权更替频繁动摇政治根基。泰国的政治进程充满政权主体的取代与倒台。据史料可统计出自 1932 年泰国开启民主化尝试到 1992 年新一轮民主化期间,政局变动多达十八次,几乎大规模军事政变的间隔周期为四年。军人总理更是占组阁总理数量的近一半,军人干政成为泰国历史上政治演变的主场活动。
1992年新一轮民主转型开启后,前后28年时间泰国又历经 3次大规模的军事政变,历经 14 位总理组阁执政,其中军人总理 4 位,文官总理 10 位,可以说泰国政府几乎每隔两年就会重新组阁一次,甚至也出现过同一年两度组阁的情况,且近 1/3 的时间由军人执掌政权(详见表 2-1)。因此文武关系在二十多年里不断冲突交涉,政权更替频繁。无论军政府内涵如何改变,大规模的军事政变对民主都是致命的伤害。泰国军政府执政---社会矛盾突出---文官政府执政---再次军事政变成为泰国特有的军队主导的恶性循环链。
2.文武力量对比失衡
泰国的政治发展历程复杂而曲折,似乎文武关系对政权的争夺是不变的历史传承,强势的军队发展态势与羸弱的文官政府体系鲜明的表达出文武关系的力量对比失衡(详见表 2-2)。历届文官政府如果未取得军队的支持或者是直接与军队对立,夭折将是其无法选择的出路。泰国的民主化进程就是泰国文武关系博弈的进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泰国文武关系的历次冲突中,军人政权总是依据其暴力属性占据强势,通过军事政变这一主要途径推翻本就羸弱的文官政府以实现其政治利益与野心,这对泰国的民主化进程极具伤害性。
......................
三、泰国文武关系演变对民主转型的影响 ............................... 43
(一)积极视角:稳定民主发展环境 ..................................... 43
(二)消极视角:阻碍民主发展进程 ............................................... 46
四、泰国文武关系演变后果的经验与教训总结 ........................... 54
(一)泰国文武关系演变对民主转型的影响评析 ................................... 54
(二)泰国文武关系演变对民主转型相关国家的现实启示 ............................ 56
结论 .............. 61
四、泰国文武关系演变后果的经验与教训总结 
(一)泰国文武关系演变对民主转型的影响评析
1.泰国文武关系个案经验分析
(1)泰国现状及文武关系困境
泰国历经威权政权-西式民主-泰式民主,伴随文武关系的频繁异动经历近 90 年的民主转型期。1992 年新一轮民主转型期开始后,文武关系异动频繁,且不同权力主体把持政权造就文武关系矛盾历经激化到和缓的过程,文官政府终在近 90 年的民主进化中真正的迎来发展期,而军人集团也在进入 21 世纪一改其强势威权为理性威权。这都为泰国的民主化逐步扫除障碍,创造空间。纵观 1992 年后的泰国政治发展,尽管文武关系依旧矛盾对抗,但确是一种缓和中的对抗关系。2006 年的军事政变少了对强权的把控,多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2014 年后的巴育军政权更是在上台后倡导军政权的转型,2019年恢复民选后,巴育总理获得民力党支持,组建了时隔军事政变五年后的第一个文官政府。依据亨廷顿在《第三波 20 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①军队领导人很少有会把自己视为国家的永久统治者,他们更是清醒的认知到一旦他们对迫使他们执掌权力的丑恶现象进行了纠正,他们就将即刻抽离权力舞台,转而行使军队本应正常行使的军事职责;此刻起军队将会担任国家发展中一种制度性的角色,而不是政治统治或权力中心的主宰。国家民主政治的演进需要军队的保驾护航更需要军队清醒的认知与自我转型。因此,尽管泰国依旧存在权力斗争、文武关系的博弈。但伴随军政权的逐步革新,民选文官体系的重组登台,泰国的民主转型成功可期待。

政治论文参考
政治论文参考

..........................
结论
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面临民主转型问题时需谨慎做出评估,在不妨碍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本国国情为出发点找寻适宜的政治制度建构路径。尽管西方国家政治现代化趋势存在优势、但是简单的制度移植与效仿带来的政治动荡值得学界及相关国家思考:看似合理的拿来主义是否明智?本国国情是否是考虑关键?民主转型是否是适合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出路?本文认为适宜转型的成熟条件、转型的适当路径、规避风险的能力都是相关国家必须考虑的。在民主制度成型的国家中,军队以其安全职能服从于文官政府的绝对领导下,且绝不会以单独的政治决定性威慑力量出现在政权统治过程之中。就问题而言,仅仅只文武关系变化下所带来的政治不稳定性就是突出的问题之一,许多新兴民主国家还面临着更为广泛、长久的在政治上也更为严重的问题,即如何实现文官政府对军事集团的权力控制,如何将军队改造成一个致力于为国家提供内外部安全的职业化部门。
就泰国个案而言,它虽然是东南亚最早效仿西式民主构建本国民主体制的国家但却也因此深陷民主混乱之中,跨越近九十年的民主探索之路却仍未能理顺其民主转型过程也未能正式走入民主巩固阶段。这其中军队不仅以举足轻重的权力主体身份参与了泰国近现代政治发展过程,甚至多次试图通过军事政变等手段取代文官政府,因此泰国军队对于其民主政治发展进程影响深远。纵观泰国政治发展历程,“威权影响”几乎存在于每一个政治发展阶段。作为东南亚地区唯一没有“殖民”经历的国家,军队的卫戍成就有目共睹。1932 年到 1973 年的近 40 年时间里,泰国虽然成为名义上“泰式民主”的君主立宪政体,但实际上宪法并不具备真正的权威性,国家实权被军队轻易左右。而后1973 年爆发的大规模知识分子游行示威,要求推翻威权统治实行真正的民主,文官政府才得以在夹缝中获得一丝生存的空间。1992 年新一轮民主转型期开始后由于文官政治的薄弱传统、社会冲突、军队利益等因素使得军事政变不断发生,稍显强大的文官政府与军队开始了不间断的博弈与政权交替。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