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5266 论文编号:sb2022053011560348004 日期:2022-06-10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政治论文,本文针对“00 后”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问题研究,有利于增强“00 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也有利于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对“00 后”大学生的引领作用。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①这是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明确定位。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提出“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②中共中央、国务院用三个“事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③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出台文件,提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强化思想理论教育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同时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④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是培养青年人才的关键。
2018 年,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⑤“00 后”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要群体。“00 后”大学生应通过接受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政治论文参考
政治论文参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知网”以篇名搜索,截至 2021 年 12 月以意识形态为题的学术论文有 56971 篇,以主流意识形态为题的学术论文有 2428 篇,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题的学术论文有 353 篇,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题的学术论文有 197篇,以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题的学术论文有 14 篇,以“00 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题的学术论文较少且研究深度相对较浅,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但是,这些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笔者将重点着眼于习近平对于意识形态的相关论述、意识形态的内涵研究、意识形态的特征研究、不同层面对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深化拓展研究、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策研究六个方面进行梳理。
(1)习近平对于意识形态的相关论述。习近平(2014)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指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②习近平(2015)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③习近平(2017)在十九大报告中有以下阐释:“变革的年代,我们也必须转变、改变,有些还须进行根本性的、决定性的转变。这是形势使然。但我们的头脑也必须清醒,有些既定政策,绝对不能动摇;我们信仰的真理,更永远不可能改变。”④研究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论述已经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将习近平对于意识形态的论述作为研究内容,形成以下成果:针对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领导权的论述研究、对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治理工作及工作方法的论述研究、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关系的研究等。
(2)意识形态的内涵研究。国内基于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内涵研究成果较多。如学者俞吾金(1993)在《意识形态论》一书中指出,意识形态是“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是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观念体系和价值取向。”①学者郑永廷(1999)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一书中将其定义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反映一定社会集团(在阶级社会就是阶级)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集团、阶级的政治思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
...........................
第 2 章 “00 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相关概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意识形态
法国哲学家托拉西是第一个解释意识形态概念的人,他在《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使用了这一术语,“试图为一切观念的产生提供一个真正科学的哲学基础。”①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将意识形态视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后来,列宁对意识形态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对其定义进行拓展性研究──“一个涉及到阶级(包括无产阶级)的政治意识的中性概念。”
在西方意识形态发展过程中,研究人员利用不同的分析思路对意识形态的定义进行深入的描述。卡尔·曼海姆是德国的社会学家,他编纂了一本名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书籍,他在书中表示“广义的意识形态则是指一定社会集团所持的总体世界观(包括其概念结构)及其要素。”③《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指出:“意识形态是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
回顾国内的研究情况,随着学者们对意识形态的进一步研究,在定义意识形态时也出现了不同的成果。宋惠昌是我国的哲学研究学者,他编纂了一本名为《当代意识形态研究》的书籍,在书中提出:“作为社会哲学基本范畴的意识形态,也就是思想体系,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的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
国内外学者是从各自的领域和视角对意识形态的定义进行概括、解释,国内外学者表述的方法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对意识形态有着不同定义。分析这些概念,可以发现其中有一些相似的认知:第一,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意识形态不仅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还在思想层次上属于上层建筑,一方面它代表了关于领导阶级的一些理论知识和政治观念,另一方面也作为依照和参考以便于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第二,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一定阶级和利益团体在分析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存在的相互关系时产生的自发性意识和系统映射被称为意识形态。本文设定的研究环境是拥有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大环境,围绕政治观念、价值理念以及理想信念对意识形态进行定义。本文认为意识形态是体现特定阶级层次和利益团体的价值系统。
..........................
2.2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研究的基本理论及中国化进程中取得的成果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的起源,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④马克思认为现实世界作为思想世界的基础,思想世界应从现实世界中论证出来。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对意识形态做了较为系统的阐释,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①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分析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中存在的缺陷,认为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看为一种精神活动,没有真正解决主客体关系的问题,忽略实践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没有看清实践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以科学为依据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极大地推动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基石,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理论基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石。社会意识都是在继承已有的精神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不断产生、发展和成熟的。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②在过往意识形态的发展中,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起决定性作用”③。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④恩格斯认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
第 3 章 “00 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调查............................21
3.1 调研情况....................................21
3.1.1 调研对象..........................................21
3.1.2 调研方法........................................22
第 4 章 “00 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36
4.1 “00 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36
4.1.1 “00 后”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知行不统一......................36
4.1.2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不足......................................36
第 5 章 加强“00 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41
5.1 提升“00 后”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主体意识.....................................41
5.1.1 “00 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41
5.1.2 调动“00 后”大学生参与主流意识形态活动的积极性.......................42
第 5 章 加强“00 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5.1 提升“00 后”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主体意识
教育是人与人主体间的精神交流,是人与人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因此,要提高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成效,就要找到适合受教主体的方式、方法,提升受教者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体意识。
5.1.1 “00 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
高校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满足“00 后”大学生的需求,提高“00 后”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学习的兴趣,使“00 后”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加深“00 后”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的内在思考。
首先,应扭转固有教育思维,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要做到全方面了解,对学生出现的实际问题要及时进行帮扶,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开展教育,以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发展为基础,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活动。比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建立分级、分阶段的教育活动。对于大一新生,以适应教育为主题,通过军训、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等让“00 后”大学生受到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与优良品质的感染,增强其社会责任感;通过新老生交流等形式帮助“00 后”大学生了解校史,树立学习榜样以及积极的学业目标。对于更高年级的大学生,应更加注重个人能力以及素质培养,以课外实践、专业课等形式让“00 后”大学生提升能力,增强其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适宜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帮助“00 后”大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对于大四的学生,要以未来发展为主题,通过就业指导、杰出校友报告会、实习等形式帮助“00 后”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鼓励毕业生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实现人才资源更合理配置。
其次,要鼓励“00 后”大学生自学自讲。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能仅依靠教师引导,更多的需要“00 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反思和实践,这才能构成一个循环,所以在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时,应让“00 后”大学生自发了解、自主学习,例如,以朋辈群体分享教育的形式,在党史教育活动中让理论扎实的大学生把自己的所学所得在同龄人中进行宣讲,这样既能让“00 后”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对自己身处的群体进行知识传播,也能加强“00 后”大学生自身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学习和思考。

政治论文怎么写
政治论文怎么写

.............................
结论
针对“00 后”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问题研究,有利于增强“00 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也有利于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对“00 后”大学生的引领作用。“00 后”大学生应通过接受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不断掌握科学思想,并逐渐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者,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将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作为终生奋斗的方向。
本文将如何解决“00 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中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00 后”出生于我国文化、经济等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思想观念相比较于“90后”大学生群体有了新变化、新特点。“00 后”大学生具有个性化的价值倾向、自主化的学习方式、网络化的思维模式。本文认为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要适应其需求,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针对“00 后”大学生的特点来开展。
2.本文在新时代背景下,针对“00 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借鉴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根据调查问卷现状分析指出现存的问题:“00 后”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知行不统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不足;网络环境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负面影响,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在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要提升“00 后”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主体意识,其次要激活“00 后”大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最后要加强网络环境中主流意识形态对“00 后”大学生的引导。
3.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利于理性反思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升高等院校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引导能力,维护国家安全。但是本文尚有不足之处,本文研究涉及传媒、统计等其他专业知识,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研究方法的不足等情况,还需进一步提升与完善。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