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车为媒:传播物质性视域下国际传播范式与路径拓展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2522 论文编号:sb2023122610344951632 日期:2023-12-30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文将研究视角放置“传播物质性”视域下,结合文献分析、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探究“以物言说”的国际传播新范式。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为何汽车可以作为国际传播的媒介?以汽车为基点建构的技术话语、美学话语是怎样讲述中国的科技叙事?
1汽车的媒介属性及国际传播路径拓展的可能
1.1在地与接连:汽车的空间媒介向度
“空间转向”这一概念是随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文化思想界兴起发动的空间理论思潮而产生的,它是基于文化研究与地理研究中探讨的“文化”问题逐渐将视野转向了“空间”。而空间媒介化就是基于地理的空间转向而衍生的。它是对媒介的连接性与空间转向的社会变迁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思考,“一方面是指人类通过不断发展传播媒介、创新媒介形式来拓展对实在媒介空间的控制范围和控制力,从而在最大的空间范围内实现媒介连通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指实在空间被赋予媒介属性,起到了传播信息的功能。”①正如,作为实体空间的地铁在“站点—线路—车厢”的横向移动中形成了空间景观的媒介系统,连接了处于不同位置的人群,传播了城市文化;作为物质基础设施的集装箱承载的大宗商品,在世界各地长途流动中实现了海上贸易;将士、商人、留学生、传教士的跨境流动为文化传播与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空间化媒介的汽车其流动性体现在两个维度,一种是属于汽车海外出口的跨国流动,另一种则是在当地的本土化流动。而汽车的车网联系统使其在零件生产到工厂整合、工作生活到休闲旅行的过程中进行了“去地域化”与“地域化”之间的转换,原因主要在于智能物联系统发挥着媒介的“连接”作用。约翰·厄里(John Urry)认为流动性不仅包含实体空间中人和物的流动,也包括虚拟空间中的信息流动和想象性内容的流动。这种智能化的物联系统使汽车不再成为“铁笼”,一套完整的智能化系统涵盖了电子、无线通信、卫星导航、交通管理、道路设施、技术制造等多功能,它是不同领域协同发展的结果。同时,智能网联系统联结了人、技术与信息三要素,通过智能座舱、云计算的高精准导航系统、语音AI助手等移动通信设备可以让车内人员在联网的状态下获取任何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智能网联系统已不再使汽车成为只会运输的物化工具,在互联技术的运作下每台智能汽车成为一个空间网络点,随时随地与外界交流,弥合了虚拟与实体、公共与私人、物质与符号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
1.2形塑与延续:汽车的时间媒介向度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考虑时间因素,它是社会经验长期积累的产物,这不仅影响着事物的生命延续与变化趋势,它也在时间的积淀下强化了自身的主体地位与权威性。正如君主修建能够长久封存的金字塔建筑以加强自身的地位,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以口口相传、约定俗成的习语吟诵方式形成记忆进而得以延续。工业社会中,不同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机器构造、功能及运作机制。作为生产资料的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较长的生命周期使其具有了时间性,并在生活的协同过程中成为一个时期或者时代的“见证者”。
汽车的时间媒介性主要体现在社会记忆的形塑。记忆不仅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自我认知,也是人们对于事物所经历的历史的感知,而由媒介作为记录的工具和载体在想象与共情的合力下生成了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就汽车媒介对集体记忆的寻唤而言,最典型的就是人们对于交通工具转变的记忆与认知,通过与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瞭望智库汽车部王主任进行交谈得知:
从百年前的人力黄包车,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一辆解放卡车CA10载货汽车,又迈向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国产轿车东风CA71,直到改革开放后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在新时代信息产业、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和转变为电动化、智能化、物联化的顶端汽车。
汽车作为物质符号表征了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意涵,当技艺嵌入在机器的生产与运作时,它以一种社会实在形态集合着意识、情感、信仰等要素来操纵着人们对事物的注意、识记与理解,并在技艺革变中自我强化,重唤人们对于一个时代的再认与回忆。
就用户购买需求而言,长使用寿命成为激发购买欲的关键要素,这不仅能够减轻后续维修成本,同时也能满足人们长期生活使用的价值需求。从产业层面而言,制造业提供的产品(媒介)是不易变质、替换或者消失的,相比于服务业产品,它需要较强的空间感和时间感。无论是从设计、加工还是研发都需要时间的打磨。因而,对于制造业而言,追求产品的时间价值,就是在追求产品的品质。这意味着强化产品的时间性不仅代表着一个品牌的先进制造能力,同时这也决定了一个产业的商业模式。由于汽车的智能化与网联化促使其时间媒介性被削弱,而空间媒介性增强,导致其游离于“制造业”与“非制造业”之间。
.............................
2科技叙事:以车为媒提升国际传播技术世界话语权
2.1中国新能源汽车为科技叙事提供了契机
2.1.1科学叙事的溯源:从德、日个案走向中国个案通过对比中、德、日等国家汽车在工艺制造、质量性能、生产理念等方面的差异与共性,一方面从普遍性的角度考量不同国家间对于技术、文化与审美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从特殊性的角度考量中国式现代化工业的特色,并汲取他国品牌塑造的叙事经验,从个案上升到国家,从特殊到普遍,为国家形象的传播范式建构提供拓展路径。
早在20世纪,汽车工业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主导文化,在当时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工业与制造业生产的典型对象,诸如劳斯莱斯、奔驰、大众、福特等标志性品牌就在同期被创建,各国汽车产业随之兴起。在后福特主义时代,品牌营销策略已从福特制转向戴尔制,它更追求生产技术的精益求精、个性化的市场细分、以及创新性的产品设计。由此,以技术话语展开的科技叙事成为传播国家形象的有力要素,其中作为老牌工业基地的德国、日本尤为显著。
被视为“众厂之厂”的德国制造业,牢牢地把握住技术话语权,通过建构技术话语来讲述匠心故事、创新故事、传承故事,彰显了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与国家形象。从制造工艺方面,从早些年的桑塔纳到如今的奔驰、宝马,它所出品的现代设计和工业产品无不称为坚实、可靠、独立、严谨、细致的品质标签。例如,早年生产的保时捷356继承了保时捷家族要求完美和极致的传统,车身由经验丰富的钣金师傅全部手动打造,用榔头精心修正,以确保达到全车3毫米误差的标准精度。
...........................
2.2“制造·质造·智造”: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话语实践
2.2.1电动技术的“赋权”:讲述中国制造故事
媒介的物质性包括“以物质的方式存在的媒介技术、器物和基础设施”,①它通常具有“中介化”特质,能够作为形塑社会与文化的制度性力量来表征事物的意义。由于技术是一种去蔽的方式,其本质在于揭示真理,促使物质具有承载社会意义的功能。因此,汽车在跨境流动中的“科技叙事”成为打造国家品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话语表达方式。这种叙事逻辑主要是将信息的“编码”功能放置于“技术物”之上,赋予其所输之物的能力,使其作为“传义者”,进而发挥其连接属性与信息属性。
如今,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异军突起,而中国凭借“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成为世界品牌的行业标签,进入欧洲、日本等最发达、最核心的市场。根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领先全球,而其中最大的竞争优势来自于电池,在动力电池销售前十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与当下中国企业进行合作成为诸多国外企业选择,并开展战略合作。这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一项重要突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表示,“目前中国车企主要走的是自主创新道路,我们的‘三电技术’大都是企业自主研发。”③这意味着中国技术话语已从“模仿”走向了“自主”。其中,比亚迪以建构“自主性技术”话语为基点展开科技叙事,通过技术赋权,将中国新能源汽车故事融入进中国制造故事之中,从而传播中国工业形象。据了解,比亚迪是国内及世界唯一一家做到“三电技术”自主研发的生产商,其凭借刀片技术赢得了良好的安全口碑和品质口碑。据J市比亚迪4S店销售M经理所述:
“磷酸铁锂材质电池安全性很高,咱们家的刀片电池已经属于专利了,通过单独的一种排序使其安全性更高,就是有一个实验,叫针刺试验。一根钢针穿透机器,如果是三元锂电池会产生黑色的烟,容易产生易燃易爆,但咱们刀片电池穿过后,电池表面温度为六十度左右,但没有很明显的烟,可以给车内人员很大的逃生空间。”
.........................
3审美共通:以汽车美学为基点释放国际传播话语想象力................32
3.1美学话语:贸易流通中的新“竞争力”.........................32
3.1.1理性美:看得见的竞争力................................32
3.1.2感性美:看不见的竞争力................................33
4双流动:以国际传播“在地”话语转化建构文明共生图景...............41
4.1跨国流动:建构中国汽车出海的“联结”机制...................41
4.1.1集装箱:对外传播的“连接”装置........................41
4.1.2工厂:实现跨文化元素融合的介质........................42
5“他者认知”:“以车为媒”的国际传播效能迷思与自我审视...........46
5.1“以车为媒”的文化“软传播”:海外民众的“使用与满足”......46
5.1.1满足了解中国文化的好奇心..............................46
5.1.2激发分享欲:体验后的“次传播”........................47
5“他者认知”:“以车为媒”的国际传播效能迷思与自我审视
5.1“以车为媒”的文化“软传播”:海外民众的“使用与满足”
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媒介功能,通常会想到“使用与满足”理论。赫尔塔·赫佐格(Herta Herzog)曾通过研究竞猜节目与收听肥皂剧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确定人—信息—媒介三者之间的关联。媒介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同时也能舒缓人们的心理需求。尽管众多社会学者、传播学者是以文本主义为基点展开的实证研究,但从其内涵的外延角度出发,这种观点同样也体现在“物质媒介”。通过调研我们不难发现,用户驾乘中国汽车的主要动因。而对这些动因的分析也进一步验证了物质本身特有的媒介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建构以“物”作为符号话语体系的有力回应。
5.1.1满足了解中国文化的好奇心
伊莱休·卡茨(Elihu Katz)曾在“使用与满足”研究中强调社会情况与受众对媒介需求和使用的影响之间的关系。其中,他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媒介来了解事态的最新发展,并跟踪其演变。”①而产生对事物的猎奇心理,不仅源于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且“体验”会成为欲望产生的直接动因。根据问卷反馈的结果表明,过半数的用户会在线下体验中进一步激发其了解中国文化的欲望。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
结语
爱德华·霍尔(Edward Twitchell Hall Jr.)将身体姿态、符号编码以及社会语境视为“无声的语言”,共同构成了复杂的隐性文化。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建构既可以用语言和文本符号进行阐释,也可以通过物质的符号进行表征。由于物质本身具有实在性、具象性以及移动性,相比于抽象的文本符号,物质作为介质更能立体、多元地完成“编码”与“释码”环节,在“人—技术—信息”的交互与联结中为“中国故事”、“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提供实践介质与认同路径。
在第三章,本章结合第二章汽车的媒介属性以及相关理论对中国汽车的“物质”、“技术”、“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证。从技术转译的视角发掘汽车在国际传播中的科技叙事。结合访谈、比较研究等方法来探究作为“隐性文化符号”的中国汽车以“电动技术”讲述中国制造故事,以“4.0工艺”讲述中国匠心故事,以“智能网联技术”讲述中国智造故事。以技术语言为载体的全球传播是从讲好中国故事到提升全球技术性话语权的实践过程,它为主体间的交互创造了理想的沟通介质,也为国际传播公信力的提升拓宽了新视野。
在第四章,相较于技术叙事的“硬实力”,本章更侧重挖掘汽车美学的“软实力”。国际传播能力是凸显全球沟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键在于传播文化价值观。中国汽车美学以“国潮风”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将共同价值观寓于美学语言设计中,它充分调动了人的视觉体验,激发了国际受众的想象,以谋求审美共通激发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故事的冲动。通过“悦情悦目”,与海外消费者产生共鸣、共情、共理,从而实现情感共鸣和价值共振,传递“中国情感”、“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