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论文大纲怎么写?论文目录是大家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构思谋篇是指体育教育论文的篇章结构,以便大家可以根据论文目录安排材料素材、对课题论文展开论证。下面我们来看看目录怎么写。
论文提纲格式
论文提纲目录范文样本一:基于人本位和项本位的术科教学方法选择和应用研究 ——以体育教育专业跳远普修教学为例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人本位的概念
2.1.2 项本位的概念
2.2 国内术科教学方法研究现状
2.2.1 教学方法的分类现状
2.2.2 人本位的教学方法在术科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2.2.3 项本位的教学方法在术科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2.3 国外术科教学方法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教学方法选择的理论基础
4.1 基于人本位和项本位选择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4.1.1 基于人本位和项本位选择教学方法符合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
4.1.2 人本位和项本位的教学方法符合过程论和系统论
4.2 基于人本位和项本位的术科教学方法选择
4.2.1 基于人本位的术科教学方法选择
4.2.2 基于项本位的术科教学方法选择
4.2.3 本科跳远教学方法选择和应用举例
5 教学实验设计与实施
5.1 实验前
5.1.1 前测问卷发放与回收统计
5.1.2 实验指标的选取、测试与分析
5.1.3 实验内容设计
5.2 实验中
5.2.1 实验因素的控制
5.2.2 实验内容的实施
5.3 实验后
5.3.1 考核
5.3.2 成绩的计算
5.3.3 后测问卷发放与回收统计
6 结果与分析
6.1 实验前测结果与分析
6.1.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对比分析
6.1.2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对比分析
6.1.3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跳远学习态度的问卷统计分析
6.1.4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对跳远专项规律认知程度的问卷统计分析
6.1.5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问卷统计分析
6.2 实验后测结果与分析
6.2.1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专家技评成绩对比分析
6.2.2 实验后实验班专家技评和多元技评成绩对比分析
6.2.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达标成绩对比分析
6.2.4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跳远总成绩对比分析
6.2.5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跳远学习态度的对比分析
6.2.6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对跳远专项规律认知程度的问卷统计分析
6.2.7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统计分析
6.2.8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对跳远教学组织满意度的问卷统计分析
6.3 实验前后结果对比分析
6.3.1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跳远学习态度的对比分析
6.3.2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对跳远专项规律认知程度的对比分析
6.3.3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对比分析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附录 A 跳远相关指标筛查表
附录 B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C 学生前测调查问卷
附录 D 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E 学生后测调查问卷
附录 F 跳远普修达标标准表
附录 G 多元评价阶段评定表
附录 H 专家技评记录表
附录 I 跳远教学进度
论文提纲目录范文样本二:上肢功能性训练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生弹跳力的影响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功能性训练的科学背景
2.2 国内外功能性训练研究现状
2.2.1 功能性力量训练
2.2.2 上肢功能性力量训练
2.2.3 功能性力量训练的应用研究
2.3 篮球运动员弹跳素质的现状研究
2.3.1 篮球运动员弹跳素质特征
2.3.2 篮球运动员弹跳素质训练
2.4 篮球功能性训练的原则
2.4.1 高度结合专项
2.4.2 循序渐进原则
2.4.3 适应负荷原则
2.5 文献综述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实验法
3.2.5 训练方案与专项弹跳力指标测试的细则
3.2.6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弹跳力指数结果
4.2 分析与讨论
4.2.1 对照组实验前与试验后弹跳力指标的对比分析
4.2.2 实验组试验前后篮球专项弹跳力指标的对比分析
4.2.3 上肢功能性训练在弹跳力训练中的优势
4.2.4 上肢功能性训练对提升弹跳素质的作用
4.2.5 上肢功能性训练对减少下肢训练带来的损伤的积极作用
4.2.6 上肢功能性训练方法的弱势和训练方法与手段不足的反思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提纲目录范文样本三:体育教师教育者的胜任力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教师教育者研究
1.2.2 体育教师教育者研究
1.2.3 胜任力研究
1.2.4 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方法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胜任力
1.3.2 体育教师教育者
1.3.3 体育教师教育者胜任力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访谈法
1.5.3 问卷法
1.5.4 数理统计法
1.5.5 德尔菲法
2 模型的构建
2.1 模型构建的理论分析
2.1.1 模型构建的原则
2.1.2 模型构建的步骤
2.2 确定胜任力模型要素
2.2.1 胜任力要素的提取
2.2.2 胜任力要素的确定
3 探索与验证
3.1 体育教师教育者胜任力测评问卷编制与发放
3.1.1 体育教师教育者胜任力测评问卷的编制
3.1.2 体育教师教育者胜任力测评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2 项目分析
3.2.1 总分极端组分析一临界比率(CR)
3.2.2 题项与总分的相关检验
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3.3.1 前提条件分析
3.3.2 公共因子提取
3.3.3 因子命名
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3.4.1 模型拟合
3.4.2 模型评价
3.4.3 模型修正
3.4.4 模型解释
3.5 信效度检验
3.5.1 效度检验
3.5.2 信度检验
3.6 讨论
3.6.1 与高校教师教育者通用胜任特征模型对比分析
3.6.2 与高校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对比分析
4 体育教师教育者胜任力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4.1.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4.1.2 总分及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4.2 不同变量间的胜任力水平比较
4.2.1 性别在各维度上的差异性检验
4.2.2 授课类型在各维度上的差异性检验
4.2.3 学历在各维度上的差异性检验
4.2.4 职称在各维度上的差异性检验
4.2.5 教龄在各维度上的差异性检验
5 小结
5.1 结论
5.2 局限性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校体育教师教育者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附录二 高校体育教师教育者胜任特征的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三 体育教师教育者胜任力的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一)论文
(二)课题
学位论文提纲
以上是体育教育论文提纲范文样本,如果你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资料或者注意事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如果需要论文写作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