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硕士论文提纲格式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95 论文编号:sb2015072811272713752 日期:2015-07-28 来源:硕博论文网

毛泽东思想硕士论文提纲格式一


摘要 4-5
Abstract 5-6
文献综述 7-9
导论 9-10
一、毛泽东科学发展思想的形成条件 10-21
(一) 毛泽东科学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10-13
(二) 毛泽东科学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3-16
(三) 毛泽东科学发展思想形成的现实条件 16-21
二、毛泽东科学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21-35
(一) 关于科学发展道路的理论 21-23
(二) 关于科学发展动力的理论 23-25
(三) 关于科学发展宗旨的理论 25-26
(四) 关于科学发展的方针、途径和原则的理论 26-32
(五) 关于科学发展依靠、领导力量的理论 32-35
三、毛泽东科学发展思想的特征 35-38
(一) 独立性 35
(二) 开放性 35-36
(三) 人民性 36-38
四、毛泽东科学发展思想的历史地位 38-45
(一) 毛泽东科学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8-39
(二) 毛泽东科学发展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9
(三) 毛泽东科学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39-45
结语 45-46
参考文献 46-48
致谢 48


毛泽东思想硕士论文提纲格式二


内容提要 2-6
一、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及历史发展阶段 6-22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确立 6-13
1. “五四”前后,由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转向向俄国学习 6-8
2.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要发展对外贸易的思想 8
3. 抗战时期,争取国际支持和援助的思想 8-10
4. 党的“七大”前后,对利用外资发展战后经济的思想 10-13
(二) 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及成熟 13-22
1. 建国初期,“一边倒”政策,争取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援助 13-16
2. 《论十大关系》,标志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成熟 16-19
3. “三个世界划分”,为中国打破被封闭的状态奠定了基础 19-22
二、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22-31
(一)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基本内容 22-28
1. 政治上学苏联体制,借鉴西方制度 23-25
2. 经济上学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25-27
3. 文化上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洋为中用 27-28
(二)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特点 28-31
1. 坚持自力更生为基本点 28
2. 坚持批判性借鉴外国经验 28-30
3. 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30-31
三、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影响及历史局限性 31-34
(一)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深远影响 31-32
1. 找到了快速发展经济的捷径 31
2. 初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1-32
3. 确定了经济全面开放的理论与实践的方法论基础 32
(二)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32-34
1. 在建设对外开放格局上,强调从政治上着眼 32
2. 在对外开放内容上,缺乏全方位开放 32-33
3. 在处理开放与自力更生关系上,缺乏辩证观点 33-34
四、 第二代、第二代领导人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4-37
(一)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 34-35
1. “和平与发展”是时发表展的主题 34
2. 把对外开放同发展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 34-35
3. 把对外开放作为国策载入宪法 35
4. 在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独立自主 35
5. 制定完整的对外开放战略并进行了伟大的实践 35
(二) 第三代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35-37
1. 发展开放性经济,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35-34
2.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34-36
3. 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加强引导和监督 36
4. 鼓励发展我国优势的境外投资 36
5. 妥善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36
6. 发挥经济特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36-37
注释 37-38
主要参考文献 38


毛泽东思想硕士论文提纲格式三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6
第1章 引言 9-13
第2章 毛泽东的罪犯改造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13-22
2.1 理论来源 13-17
2.1.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入学思想是毛泽东的罪犯改造思想的理论基础 13-15
2.1.2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的罪犯改造思想的重要文化渊源 15-17
2.2 实践基础 17-22
第3章 毛泽东的罪犯改造思想的形成过程 22-29
3.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萌芽和产生时期 22-24
3.2 抗战时期至建国前夕——形成时期 24-26
3.3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与成熟时期 26-29
第4章 毛泽东的罪犯改造思想的内容 29-38
4.1 改造罪犯的哲学基础——"人是可以改造的" 29
4.2 改造罪犯的基本原则——"给以完全人道主义的待遇" 29-32
4.3 改造罪犯的方法——劳动改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32-34
4.4 改造罪犯的途径——监狱改造与社会改造相结合 34-38
4.4.1 "我们的监狱其实是学校" 34-35
4.4.2 依靠社会力量对罪犯实施改造 35-38
第5章 毛泽东的罪犯改造思想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38-44
5.1 毛泽东的罪犯改造思想的特点 38-39
5.1.1 阶级性 38
5.1.2 创新性 38-39
5.1.3 实践性 39
5.2 毛泽东的罪犯改造思想的意义 39-44
5.2.1 为罪犯改造法律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0-41
5.2.2 "社会改造论"对罪犯改造制度的创新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41-42
5.2.3 人道主义的罪犯改造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42-44
结语 44-45
致谢 45-46
参考文献 46-48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4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