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引言
一、研究背景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伴生现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绝对量增加紧密相连。改革幵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而我国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二元劳动制度等无形中给进城的农民工设置了很多的壁垒,致使许多农民在外出经商或打工的同时,因无力承担在自己打工所在地抚养、教育子女的经济负担,只好忍痛割爱,把自己的未成年子女独自留在家中或由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管,或委托他人代为照管,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1. 3亿人。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判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 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之庞大,范围之广泛,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
题,他们的教育成为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盲点和难点。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常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家庭”、“隔代教育”或“寄养教育”的现象。家庭教育的缺失,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消极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厌学、键学、逃学、犯罪等,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策的贯彻落实。当前,国内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很多,研究范围涉及到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行等方方面面,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也不少。特殊的身份使得他们的教育也具有特殊性,“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已经引起政府、新闻媒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因为这不单纯是教育问题,而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所带来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
第二章相关理论研究
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面对规模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其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影响范围之广、形成原因之复杂、解决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现状,不能仅仅只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也应立足于社会学的广度和心理学的深度,依据当前的教育现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制定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一、社会流动理论
1927年美籍俄罗斯社会学家索罗金发表《社会流动》一书,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第一部用现代观点系统论述社会流动的著作气在此著中索罗金证实自18世纪以来社会流动率一直在上升,社会越发展,社会流动率越高。在社会流动中产生的心理错位、精神疾病、自杀和道德崩馈等现象,他认为这些现象都是由于脱离了亲密的友情关系和亲缘关系纽带所造成的后果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由封闭半封闭向开放型社会转变的特殊时期,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依然存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涌向城市,“民工潮”现象日益凸显,中国出现了社会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象,其典型特征就是农业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在这一社会流动过程中滋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农民工群体,而农村留守儿童正是和农民工群体相伴而生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
对于外出务工的父母而言,尽管教养子女是他们的主要职责,但当家庭面临生计困难、无法为子女的生活和教育提供物质保证时,在教养子女和外出务工之间就很难做到两者兼顾,大多数的农村父母选择了后者。由于二元社会结构、旧的制度体制、政策因素的制约以及个人经济条件、工作环境、观念意识因素的影响,外出打工的父母不得不把未成年子女留置家中,于是在农村就出现了规模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归根结底,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业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而“衍生”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
二、发展生态学理论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发展生态学理论,他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的生态环境是由家庭邻里、学校和社会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一系列不同层次和结构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层次和结构不同的系统,因其与个体之相互关系的独特性而对人的发展产生特殊影响气儿童生活的环境并不是单一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良好的教育必须有赖于儿童发展生态环境中各个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密切配合,家庭学校和社区三者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和高度的一致性。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任何一方的我行我素都只会是事倍功半,甚至造成前功尽弃,得不偿失。...............
........................
第三章泌阳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现状调查..................12
一、泌阳县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12
二、泌阳县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状况..................................13
三、泌阳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15
1.家庭教育管理苍白无力,留守儿童学习缺乏监管..........15
2.农村学校管理存在弊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断层.........16
3.家长教育观念存在“误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凸显.............18
4.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留守儿童价值观扭曲...........................19
5.社会环境存在“雷区”,留守儿童安全隐患重重...................20
第四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22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22
二、家庭教育管理的无效........................................................23
1.父母的缺位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23
2.家庭结构不完整影响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全面发展........24
3.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影响留守
儿童的行为、人格、品德等全面发展.....................25
三、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的落后...................................26
1.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27
2.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不容乐观............................28
3.农村教师质量相对较差.............................28
四、农村社区环境的干扰..............................29
1.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匮乏......................................30
2.农村社区现代文明元素的冲击 .....................30
3.农村社区的教育作用无效 ................................31
第五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对策......................32
.................................45
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过程中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将会长期存在,解决这一棘手的社会问题,政府在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一定要鼓励各种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以弥补政府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的不足。例如,非政府组织可以组织专业人士如心理医生、教育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引导及心理矫正工作;可以建立各种“代理家长”、“托管中心”、“亲子园”,通过成员的志愿服务,对留守儿童进行监管、教育,并提供娱乐学习及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气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有着独特的情感和心理、独特的需求和渴望,非政府组织可以对留守儿童的特点、需求、愿望、心理等进行深刻了解,从而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事关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和谐社会的深入与发展。要解决他们教育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配合,因此必须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一股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合力。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绝非单纯的教育问题,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队伍的壮大,他们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选取泌阳县若干农村中小学校进行调研,调研对象和调研范围有限,同时笔者的学识和能力亦有限,虽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认真分析,获得很多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但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笔者会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讨这一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寻求对策,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有5800万[EB/OL]. 2008-2-29.
[2] 周林,青永红编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4.
[3]上官子木.隔代抚养与“留守”儿童[J].父母必读,1993 (11).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5] 王秋香,李传熹.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第5期,2007.10.
[6]熊亚.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55页。
[7]李陈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J].光明日报,2002-4-9.
[8]段成荣,杨飼.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第32卷第3期,2008. 5.
[9]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有5800万[EB/OL]. 2008-2-29.
[10].邓伟志主编.社会学新视角[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