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激励现状与策略探讨--以福建省若干中小学的调查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52144 论文编号:sb2023022817014450066 日期:2023-03-12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笔者通过对督学“激励职能”的提出,将学界中关于督学五大职能的普遍说法拓展至六大职能,并在对激励职能的含义进行说明后,提出督学激励工作发展三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与成熟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性进行了归纳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
把握好研究背景,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过去几十年中,督学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以及为教育实践工作提供保障和指引等方面发挥了阶段性作用。但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督学的工作职能及任务亟需拓展与扩充。基于政策趋势、现实需要和实践的现实可能性,笔者选取督学的激励工作现状作为研究主题。

教育论文参考
教育论文参考

一、政策依据
国家教委于1991年发布《教育督导暂行规定》,以加强对中国教育工作的行政监督,该规定首次阐明了“督学”所具有的涵义①。1995年,教育督导制度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强调要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②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发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又对此进行了再一次的强调,促使中国教育督导工作的重心由督政为主转向督政督学并重。③2012年开始,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密集发布了多个政策性文件。同年,《教育督导条例》出台,正式明确了督学的任职条件、督导频率、职责义务等内容,④2014年《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见》中对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完善督学管理制度,加强督学队伍培训等方面提出了要求①。2016年,《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规程》,《中小学校责任督学工作守则》和《督学管理暂行办法》也陆续出台,这些文件的制定都为督学的工作提供了更为具体的行动指南。督学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与督促学校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方面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2001年,国家教育督导团发布《国家教育督导团关于加强基础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到了完善和发展教育督导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并给出激励意见:将督导结果作为考评任免奖惩等工作的重要依据。②2020年,《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下文中统称“意见”)的第15条又再次对落实激励制度的要求及操作建议进行了进一步的重申③。
.......................................
第二节文献综述
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回顾,可以了解目前学界在相关方向的研究进展,为笔者的研究提供支撑,启发笔者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使研究过程更加有效。本研究题为“督学激励工作现状研究”,因此,笔者以“督学激励”和“教育督导激励”为关键词在电子文献资源库中进行检索,但发现研究结果较少。因此,笔者将检索范围扩大至“教育督导”和“激励”等关键词,得到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以“督学激励”或“教育督导激励”为主题的研究成果仍然较少。与“督学激励”或“教育督导激励”相关的内容只是零星地穿插于学者的研究中,并不系统。为了尽量保证信息的全面性,下文将以“教育督导”和“激励”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育督导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外对教育督导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对教育督导模式的研究、对教育督导方法的研究、对教育督导历史沿革的研究、对教育督导队伍建设的研究以及对教育督导在各国之间的比较研究和对教育督导的职责范围的研究等等。
在教育督导模式方面,埃塞尔廷、詹姆斯、朱迪斯和安东尼(Aseltine,JamesM.Faryniarz,Judith Rigazio-DiGilio,Anthony)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学生成长(performance-based)的督导模式①。该模式要求督学与教师协同配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表现进行反思与分析,以实现学生的成长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阿萨赛安比、罗莎莉娜(Arsaythamby Veloo,Mary Macdalena A.Komuji,Rozalina Khalid)等学者探索了临床督导(Clinical supervision)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方面的作用,并证实了这种督导方式能够达到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②另外,莉兹·贝多(Liz Beddoe)提出了一种反思性学习的督导模式,莉兹·贝多认为,仅仅依靠对督学进行培训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督学本身要善于自我批判与自我反思,注重工作过程中与督导对象的交流,重视情感和人际关系因素。
.....................................
第二章研究基础
第一节概念界定
一、教育督导
教育督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一方面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督导,通常被称为督政;另一方面指的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通常被称为督学。①学者们对其在学术上的概念界定也进行了讨论,但由于政策文件已对教育督导进行了明确的说明与规定,所以大多数学者对教育督导概念的界定没有太大的差别,普遍都偏向对相关政策条款中教育督导工作的主客体和任务内容进行具体解释。本文中所提到的“教育督导”特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
学者们在各自的研究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教育督导的主体--教育督导机关部门,并将教育督导定性为了一种行政行为,使其充满鲜明的行政色彩。
还有一些学者对“教育督导”进行了学术上的意义延伸。有些学者强调教育督导与教育工作质量之间的联系。比如刘淑兰②,孙绵涛③,周光礼④,黄崴⑤这几位学者都认为教育督导是一种能够提升教育工作质量的活动,即教育督导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
还有学者提出教育督导的实质是提供专业服务的看法。比如学者张军凤认为,教育督导工作的宗旨就在于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服务。①在这种前提下,督学的身份也会随之改变,即从传统的督学身份转变为公仆型的督学。公仆型的督学会主动弱化自己行政地位,将自己的职位视作为教育事业服务、帮助教育事业发展的机会,行政色彩也便随之淡化。
目前国内教育督导工作的重点在逐渐向教育督导工作中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工作等的督导”倾斜。本论文主要讨论分析教育督导机构对学校实施的教育督导工作。
..............................
第二节理论基础
教育督导涉及学校教育的多个方面,如学校课程督导、办学收费、教师专业素质和学生管理等等,需要广泛地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等为理论基础。而心理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则更是必不可少。将激励理论贯穿于始终的教育督导工作可以激发出学校更为活跃的创新行为、更强的责任意识及更多的合作配合。目前情况下,督学的激励工作缺乏科学的激励理论指导,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而熊川武教授的全面激励理论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拥有较高的全面性和学界的广泛认同,恰好能帮助我们寻找出一条正确的激励之道。
一、全面激励理论
熊川武教授的全面激励理论相较于过去存在的激励理论来说,全面性较高,针对性较强,能够十分明确地指出我国学校教育管理的激励制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该理论提到完整的激励至少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全员激励,二是全程激励,三是全素激励。全员激励针对以往只有最高管理者一人负责激励工作的情况,提出了他励(他人对自己的激励,一般为公开激励),自励(激励的主体与客体都是自己,一般具有内隐性)和互励(激励的主客体可以互换,一般指与他人之间双向互惠的他励,具有双向性)三种激励方式,一改单一主体激励的局面。
全员激励对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该理论颠覆了以往人们对激励主客体的认识:对学校进行激励不仅是政府的工作,也是学校自身和督学的工作。这主要是指通过学校教师,校长领导对自己的自我激励,教师与校长领导之间的互相激励,尤其是督学对学校的他人激励所形成的激励主体与客体多元化的激励模式与激励格局。
而全程激励意味着,激励应该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工作的计划阶段,正式施行阶段以及工作评估总结阶段,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随着督学工作常态化的推进,目前我国市级责任区督学的随机督导频率为每三个月至少一次,县级责任区督学为每个月至少一次①,除此之外,中小学的责任督学还可以事先不通知被督导学校,定期或不定期,随机实施经常性督导②,因此,督学可以实现在学校校长和老师的工作全过程对其进行激励,完成完整的激励周期。
...................................
第三章督学激励工作问卷调查..........................................35
第一节问卷设计说明...................................35
一、调查问卷设计........................................35
二、调查问卷内容.........................................36
第四章督学激励工作现状归因....................................49
第一节督学创新激励意识弱化...............................49
一、创新意识较弱..........................................49
二、激励认知不足......................................49
第五章督学工作激励策略与路径..........................63
第一节树立督学创新激励意识...................................63
一、激发督学创新意识....................................63
二、强化督学激励认知......................................64
第五章督学工作激励策略与路径
第一节树立督学创新激励意识
人们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只有思想正确了,行为才会正确,目标才会达成,效果才会卓越。督学正确的思想是顺利开展激励工作的前提,不具备它,也就不具备做好激励工作的起码资格和机会。因此,要先扭转督学错误的思想认知,用正确的教育理念与工作理念来武装督学的头脑,这样才能使他们做好激励工作。
一、激发督学创新意识
督学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提升工作创新意识和自我革新的勇气。在日常工作中,督学要主动跳出舒适圈,思考如何创新目前的工作,思考如何通过创新目前的工作以突破教育督导事业的发展瓶颈,显著提升督导的效果。督学要站在未来的角度审视教育督导,探寻教育督导发展的新途径,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效力。
督学还要打破自身思想上的桎梏,在日常工作中实现从“遵从”向“超越”的跨越。在工作的时候,督学既要考虑是否达到了各项相应的工作要求,同时也永远不要停止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到底怎样才是高水平的督学?什么才是高质量的教育督导?督学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为学校提供帮助?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国教育督导事业的基本价值追求,然而,即使是为了达成这样的基本目标,督学也应该抱着不排斥任何可能的有效方法的想法,努力创新。督学只有采取“千方百计”,坚持“多管齐下”,教育事业才能“百花齐放”。
另外,福建省可以在省内评选督学创新新星与督导创新区,营造浓郁的督导创新氛围,鼓励督学大胆创新,让教育督导工作成为创新的工作,大力促进现代化教育事业纵深发展。

教育论文怎么写
教育论文怎么写

..........................
结语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
首先,本论文在理论上有所创新。笔者通过对督学“激励职能”的提出,将学界中关于督学五大职能的普遍说法拓展至六大职能,并在对激励职能的含义进行说明后,提出督学激励工作发展三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与成熟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性进行了归纳总结。
其次,本论文在选题上有所创新。笔者打破了以往教育督导研究所陷入的过于依赖政策、与政策内容高度相关的僵局,做到了使研究选题既基于政策,但又有所突破,还弥补了目前教育督导研究在督学激励工作方面的不足,提升了教育督导研究的丰富性。
再次,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其创新点体现于笔者基于理论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多个维度的解决对策。
最后,本论文在对策分析上有所创新。笔者不仅仅只是从督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督学本身在意识和实践上存在的问题,还考虑到了制约督学激励工作的外部因素,如政府政策和学术研究情况等。本研究从督学自身的意识和实践、政府政策和学术研究等多个层面,提出改善督学激励工作现状的对策,较为全面丰富。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