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1.1选题依据
体育课程的国家、地方、学校并存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大力推行,学校体育摆脱了教学大纲的束缚,管理和运用的主动权交到了地方和学校。这一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还有学生的适应性。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积极利用和幵发课程资源以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还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特色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体现出课程在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学校特色等方面的弹性,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施背景下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阐述,西藏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理应走进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之中,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为西藏的学校体育提供更加精彩和丰富的资源。除去发展较好的城市地区,西藏部分农牧区的学校体育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质条件下艰难生存,体育课程的许多方面都不能充分满足正常的体育课程需要,场地广却没有建设,体育课只是一味枯燥的广播体操或自由活动。有热衷的项目却少有器材而无法开展等问题可见一斑。西藏的民族传统体育生于斯长于斯,既能得到当地学生的喜欢又有许多项目不受场地的限制,而每个学生或者当地老师(不仅仅是体育老师)都可能掌握有一门或者几门技艺,因此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开展的条件,且能弥补学校体育中部分体育资源的不足。
………..
1.2文献综述
本文的“开发”之意即是如此,就是要用“开釆”的方法发现和充分利用西藏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使其为西藏中小学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所用,并且有开展和推广之愿望。这里的开发应该理解为对现有资源的引入、改造,换言之就是对学校体育之外的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加以引进和改造使其能够适应西藏中小学环境并在其学校体育之中发挥新课标中所期望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的一个或者多个民族所独有,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承的,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休闲养生、技击表演、观赏游艺、趣味惊险、民俗音乐歌舞交融特色的体宵活动形式。” 结合上述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界定本文所要研究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西藏区域内通用藏语、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族、门巴族、洛巴族等民族所具有的在西藏人民群众中传承、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等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通过中国期刊全文网和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中检索与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发利用相关的文章,进而进行整理分析,探讨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开发研究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西藏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开发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西藏自治区中小学中的63体育教师和94中小学生。西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具有很好的参与性、健身性、观赏性、浓厚的娱乐性,它们寄予在藏区各民族之中,宛如一条文明巨龙的身躯,串连着西藏东西南北中,赛马、马上三项(骑马射箭、起码射击、骑马捡哈达)、古朵、锅庄、射响箭、藏棋、藏式克朗球等等数不胜数。这些流行至今的西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有锻炼身体之效,又可以娱乐身心、调控心理,还能增强西藏各族人民之间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对人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建立和谐良好的民族情感有着积极的作用。鉴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这些良好功能和特殊价值,在现代社会本应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喜欢和参与这些体育活动的人们也应该很多,但是由于西藏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农牧区和城区发展的差距较大;加上外来文化尤其是充满刺激和娱乐的现代体育项目的传播使得在西藏土生土长的体育项目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一部分,我们有义务去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
…………..
2.2研究方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博硕论文数据库等进行详细的检索,查阅有关民族传统体育、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以及藏学等方面的资料文献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为本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可靠的理论依据。并且根据研究内容查阅、阅读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民族传统体育学》、《西藏的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与健康课改论》、《学校体育学》等相关著作。在经过访谈和实地观察以及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本课题的构思,结合问卷设计的要求,笔者将与本研究相关的各类问题制成问卷形式,问卷主要针对学生、教师和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专家。采用重复测验的方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查,在发放问卷之后又对部分体育教师迸行了回访和问卷的重复调查,前后两次问卷调查数据完全一致,证明了本次调查问卷具有支持研究所需的信度。由于西藏自治区的自然地环境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本问卷发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在暑假期间在拉萨和林芝等地进行了部分问卷的现场发放;其次是委托日略则、山南、林芝、那曲等地的学校教师和当地乡镇公务员进行问卷发放;第三是通过网络和电话对部分学校体育教师进行在线调查。其中体育教师问卷(63份)发放回收率为100%;学生问卷的发放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期间,在拉萨和林芝等地进行了部分问卷发放;委托发放一部分;在线问卷一部分。
…………..
3结果-分析...... 14
3.1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统计与分类 ...... 14
3.2西藏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现状调查结果...... 16
3.2.1西藏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幵发过程中的人员参与情况...... 16
3.2.2西藏中小学开发及可开发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0
3.2.3开发过程中的场地设施情况...... 21
3.2.4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其他校外资源...... 22
3.2.5西藏中小学民族传统体宵幵展的主要形式...... 23
3.3个案与分析 ......23
3.4西藏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幵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8
4西藏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 ......31
4.1将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结合起来....31
4.2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人员.......31
4.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32
4.4优先选择民族舞蹈类项目引入学校......33
4.5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体系建立......34
4.6在开发过程中融入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安全教育 ......34
4.7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过程...... 35
5 结论 ......36
4西藏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对策
4.1将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结合起来,促成时空上的良性互动
西藏自治区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完善学校、家庭与社会密切结合的学校体育网络”,避免形成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只在学校体育内部的思维局限,大胆将体育课程资源的幵发放入“家庭体育一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的时空,使之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幵发的新思路。不再将课程资源的开发简单理解为体育课堂中的教学实践,同时也可以使学校体育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中得到弥补。由“体育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小时空向“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大时空的转变,以此弥补课时不足的情况。不仅在时间上有课内外的互补,还有学生接受民族传统体育洗礼的成长过程,将民族传统体育贯穿一生。学校、社区的场地以及广袤的自然地理也是西藏中小学在民族传统体育开发过程中可以用来协调合作的主要资源。根据在群体活动幵展地点的现场观察发现,人们参加广场舞的时候都是家庭为单位参与,来到广场后则不分你我。上至高龄老人下到学步的孩童都来到广场唱歌跳舞。而有些群众也提到,每逢节日也是全家出动的日子,拜佛、转山、登山、过林卡、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比赛或娱乐活动等等。这里没有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意识但是却有了积极地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形态,学校在开发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应该关注到学生或者其他人员在社区体育、节日活动中参加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和热情是很高的。而且西藏流传一句话就是说“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也就是说西藏群众各个能歌善舞,身怀技艺。因此学校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时候应该将学校体育课与校外联合,进行“幵放式”的学校体育实践工作。
…………
结论
5.1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上与西藏传统节日或者宗教的紧密联系,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成为藏族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一部分。
5.2西藏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开发工作中校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少、开展形式单一、人力资源利用率低下,校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人文气息厚重,人们的参与度很高,表现出校内外的失调和分离。
5.3西藏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开发工作由于政策、经费、人才、自然环境及现代体育的普及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幵发现状的不足,但随着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内在优势的挖掘和学校体育外在环境的改善这些不足都将逐步得到改变。
5.4在以后的工作中,西藏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应该将眼光投向校外,将家长、社会人员和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纳入学校体育工作,尤其在西藏这种民族地区应该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纽带作用。
5.5西藏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优先选择部分项目进行开发试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全面的激励机制;建立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库,注重科学管理;强化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一体化的理念;注重环境保护。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