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网指标分析体系设计与实现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59
论文字数:39580 论文编号:sb201311171523279091 日期:2013-11-18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引言


1.1课题背景
电力通信网是面向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的通信专网,它由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通信主干线,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通信方式构成各支路,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多种通信设备,组成供全国各级电力公司使用的综合通信网,具有多技术、多层次、多分布的复杂网络结构,为电力通信网提供运行支撑和安全保障。它的特点是高度的可靠性和动态的实时性,另外还有用户分散、容量小、网络复杂等特点。由于电力通信网地域广大、数量繁多,电力系统中的通信设备和通道业务运行一的数据繁多,导致“数据繁多,知识缺乏” III。如何对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分析,揭示隐藏在其中的规律性,从中提取出有利于电力通信网建设的信息,建立一个优质、稳定、经济可靠的电力通信网,是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期间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电网的飞速发展,电力通信网在通信资产规模、设备运行质量、业务保障能力、综合评价等方面的整体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通信设备总量快速增加,通信光缆覆盖率持续提高,通信业务领域向纵深拓展,业务保障能力需求逐年提高,为了全面准确掌握电力通信系统的规模装备水平、运行质量、业务保障能力、通信管理水平,就需要对反映设备特性和保障业务运行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通信统计是以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等统计技术为手段,对国家电网公司所管辖区内的通信设备和业务的数量关系和质量数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对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值进行显示、解析,从而揭示出全国屯力通信网的运行情况。传统的对电力通信设备和通信业务的指标分析方式主要是“以人工收集为主,计算机为辅”,从巨大的电力通信运行数据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就像大海里捞针,相当困难。为了通过分析采集的数据促进通信运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通信统计工作遵循统一的制度、标准的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电力行业统计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规、规定制定了《国家电网通信统计评价规程》PI。根据该规程,国家电网公司将根据通信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值来制定各级调度机构上报数据的模板,并且以任务单的形式下发给各级调度机构,各级调度机构将根据所管辖区内的电力通信设备和通信业务的运行情况来上报数据。在上报数据的过程中,各级调度机构应保证所填报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凡不符合逻辑、符合逻辑但不符合实际的数据将不允许上报,而且全网各级调度机构上报数据的格式应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在收集完全网的基础数据后,应该从海量的数据中汇总出各项指标值,并且能直观、清晰的呈现给各级调度机构专责,使得各级调度机构专责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所管辖区内的电力通信网建设情况。基于上述需求,电力通信网运行指标分析系统应运而生,系统将通过浮动提示、逻辑验证、格式化控件的形式来获得可靠的数据,并且以流程化的手段(即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填报的数据进行审核)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在全网的基础数据上报完成后,将根据基础数据来汇总各项指标值。各项指标值将会以数据表格、柱状图、饼状图的形式呈现给各级调度单位的专责,各专责可以直观、清晰的看出各个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且通过同历史的数据进行比对,可以清晰的看出目前所管辖区内电力通信设备和通信业务的运行情况。这种通过各级调度机构上报所管辖区内电力通信设备和通信业务的运行数据來汇总各项指标值的方式,为保障电力通信网稳定可靠地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1.2课题意义
基于以上阐述,传统的数据采集手段己经不能为实时的运行指标分析提供很好的依据,也不能适应现代通信网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需要设计一套电力通信网运行指标分析系统,为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建设者提供准确的、科学的的决策依据,从而更好的维系电力通信网的稳定,更好的服务于电力通信网的建设。本课题的具体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保证各级调度单位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各级调度单位在上报数据的过程中,系统将通过浮动提示、逻辑验证、格式化控件等手段来对上报的数据进行合理的约束。(2)及时提供与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电网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值。各级调度舉位在上报完基础数据后,系统将会根据这些有效数据汇总出指标体系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值,并且将它们永久的存放在数据库中,便于各级调度举位负责人实时查询某区域的各项指标值,并且可以提供各项指标值同历史数据的对比。


第二章电力通信网运行指标分析现状及课题难点介绍


本章首先对电力通信网中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接着对指标体系进行简要的概述。在此基础上,对统计数据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详细介绍了电力通信网运行指标分析工作的应用情况。结合目前电力通信网的发展现状,本章最后对构建电力通信网运行指标分析系统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课题难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1电力通信网运行指标的构成


2.1.1电力通信网基本概念
电力通信网是由专用的电力通信设备进行连接,并且对各种电力通信业务进行承载的专用网络。电力通信网中的通信设备与普通网络的通信设备既有相似又有区别,它们的目的都是完成信息传输区别在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电力通信网具有通信资源繁多、承载业务复杂等特点,对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要求更高。从电力通信网的定义可以看出,电力通信网主要是包含电力通信设备和通信业务两个层面。(1)电力通信设备是构成电力通信网且服务于电网运行和管理的通信设施,主要包括传输网设备、业务网设备、支撑网设备及其它四大类。(2)电力通信网提供的用于电网调度、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的通信业务。电网通信业务分为电网运行通信业务和电网管理通信业务两类。


第三章电力通信网运行指标分析.......... 11
3.1系统建设目标 .........11
3. 2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12
3.2.1模板管理需求分析......... 12
3.2.2指标呈现需求分析......... 13
3.2.3业务流程需求分析......... 13
3.3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20
3.3.1性能需求 .........20
3.3.2用户界面需求......... 21
第四章电力通信网运行指标分析......... 23
4.1系统的设计原则......... 23
4. 2系统的架构设计......... 24
4.2.1两络拓扑结构设计......... 24
4.2.2程序架构设计......... 25
4.2.3数据库设计 .........27
4.3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30
4.4相关难点设计......... 37
第五章电力通信网运行指标分析......... 39
5. 1系统实现所用软件技术......... 39
5.2电力通信网运行指标分析系统功能......... 41
5. 3电力通信网运行栺标分析系统......... 54


结论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不仅深入学习了网络管理的理论知识,而且以主要开发人员的身份参与了国家电网公司指标分析系统的幵发过程。在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使得我对全国的电力通信网的建设、电力通信设备的规格、电力通信业务的承载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对目前电力通信网数据釆集指标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有了一定的认识。经过这一阶段的工作,我深刻认识到电力通信网运行指标分析系统的在电力通信网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也认识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这对我顺利完成论文起到了积极的鼓励作用。自论文开题以来,作者对大量相关的电力通信网络建设、电力通信设备规格和电力通信业务承载资料进行查阅,同时向实际参与到电力通信网项目开发的工作人员进行请教,这使得我对当前电力通信网指标分析的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清晰的认识。通过对整个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和系统实现,最终系统顺利完成。目前,电力通信网运行指标分析系统已经于2012年10月在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全国电力公司的工作效率,缩短了数据采集的周期,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和各级电力分公司的一致好评。本论文的工作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目前的电力通信网指标分析工作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指出当前通信统计方式的不足,明确了构建电力通信网运行指标分析系统的必要性。
(2)对电力通信设备和通信业务进行概念介绍,并且根据系统的主要业务,确定每个功能模块的需求分析。
(3)基于已经完成的需求分析,对系统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4)搭建系统环境,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进行编码实现。结合电力通信网运行指标分析系统的业务流程,对实际应用的系统效果进行界面展示。


参考文献
[1]吴小辰.南方电网“十二五”电力通信发展规划综述[J].电力系统通信,32(223),2011 年5 月:7-8.
[2]申斯.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4期:188-190.
[3] Roger S. Pressman著,郑人杰等译.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2.
[4]曾瑛.电力通信网可靠性分析评估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32(226)2011 年 8 月:14-16
[5]张祷,高蕊.电力通信综合信息釆集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2010年:10-12.
[6]戚宇林,翟学明.基于WEB技术的地区电力通信网管理信息系统[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8 (2),2011年:84-86.
[7] 丁燕.电力通信业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9:17-21.
[8]刘振声.海量数据导出Excel的方法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年第2 期:131-132.
[9]金澈清,陈德人.MIS系统中动态数据导出模块的设计[J].计算机工程,8(1)2002 年 7 月:269-271.
[10]朱扬勇.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72.


上一篇:GPCRs配体小分子的计算机模拟与药物构设
下一篇:云计算理论之我国电子政务创建概述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