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络安全与网络战政策探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inbingkun 点击次数:72
论文字数:314 论文编号:sb201308111409357470 日期:2013-08-12 来源:硕博论文网
绪 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互联网时代,对于传统意义的民族国家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极为深刻的变化,更对主权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作为国际社会最主要行为体的民族国家,其领土边界的神圣始终是不可侵犯的。但是,由于网络空间是没有边界的,这导致传统意义上的“海”、“陆”、“空”、“天”的划分已日显出其局限性,主权国家的“国家边界”概念正被打破,网络空间正成为国家行为体活动的“第五空间”。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在经济、军事、政治与社会各方面都占据着“核心”工具的地位,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各个角落辐射,网络已成为日常和战时必备的信息系统,网络战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战争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系统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成为各国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网络安全成为维持神会秩序的“先决条件”。
对于国家而言,“没有网络安全的解决办法,就没有信息安全的基础保证,就没有网络空间上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就处于信息战的威胁之中。”2由此,各国政府和部门、机构都极其重视网络的发展、完善与管理。但是,从计算机网到互联网,从有中心网到无中心网的发展,带来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网络战已经成为新的国家间竞争的形式,也被纳入新的战争形式之一。从这种意义上说,网络系统既是各国战略的“新边疆”,也可能是各国国家战略的“阿喀琉斯之踵”,网络这种“达摩克斯之剑”的“双刃剑”特征,正在成为各国战略研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安全是非传统安全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拓展,以及网络战与现代战争的紧密关联,日渐突出了其传统安全上的意义和未来影响的重要地位。据统计,2012 年全球网络攻击数量增长 42%,全球恶意软件样本数量已超过 1 亿。2011 年全球网络犯罪造成的经济顺势高达 1140 亿美元。
2011—2012 年全球有 5.56 万人遭受网络犯罪。3为此,各国都在强化网络技术,同时也在强化网络安全的管理,并日益将之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中国而言,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一个关系中国未来发展、稳定和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中国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收益的同时,又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与网络战领域面临重大挑战。据《2012 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2012 年我国面临的境外攻击威胁依然严重,被篡改网站数量为 16388 个,其中,政府网站 1802个,分别同比增长 6.1%和 21.4%。
2012 年我国境内 52324 个网站被植入后门,其中政府网站 3016 个,较 2011 年月均分别增长 213.7%和 93.1%。4有鉴于此,本文力图通过对美国网络安全与网络战政策的发展演变趋势的分析,探索中国可以借鉴、吸取什么经验与教训,对中国未来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政策和应对网络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网络安全的研究,长期以来都是从技术层面进行的。但是随着网络安全的跨国问题的逐步突显,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学者从他们的研究视角出发对此进行了研究。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术界对于网络安全和网络战的研究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和日益强化之中。《非传统安全论》是国内第一本全面分析全球范围内大国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挑战的著作。该书的议题包括信息安全问题与恐怖主义问题,对信息安全的内涵、性质和特点作了详尽讨论。而《非传统安全与现实中国丛书》是国内第一套讨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丛书,其中收录的《信息安全》分册就信息安全的概念、特征、安全风险、战略对策和国际合作进行了讨论,并将信息安全的非传统安全特征概况为“威胁的多元性,攻防的非对称性、影响的广泛性、后果的严重性和事件的突发性”。6此外,俞晓秋主编的《信息革命与国际关系》也对网络安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尤以信息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引人注目。《信息网络与国际政治》分别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网络对国际政治各要素的影响。
《开放、控制与合作: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政策分析》一文,首先从概念的界定入手,从国家关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美国国家信息安全的发展变化,建议通过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的规范来约束有损于国家网络信息安全行为的发生。《从网络管理的角度看网络战》从网络管理的角度,在微观网络战、网络管理的重要性、网络战的技术、形式与目的、网络战的全生命周期与现状、关注网络战的重要性与防御的急迫性、信息战及其实质、未来网络战的形式等各方面讨论了对网络战的看法。
 
第二章 美国国家网络安全问题与政策.......... 13
一、美国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 13
二、美国网络安全政策的变化............... 14
三、美国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 19
第三章、美国网络战的思想理念与政策................ 20
一、美国的“网络战”及其理念................ 20
二、美国“网络部队”及其体系构建............ 22
三、美国网络战的形态及其攻击模式.............. 24
第四章、美国的启示:网络安全与中国的应对................ 26
一、美国的启示:经验与问题.............. 27
二、中国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其特点............. 28
三、中国网络安全的政策与主张............. 31
四、中国网络安全的未来发展方向............ 32
 
结论
网络安全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也是全球安全的问题,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是一个政治、经济、军事层面的问题。网络安全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扩展,使之成为一个各国不得不重视的现实问题,使之成为各国不得不深入研究的关系长远的未来战略问题。网络战是一个具有争议,但却已纳入到各国战略谋划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尽管人们对于网络战仍处于研究阶段,但网络部队的出现,网络攻击武器的研发、以及网络攻击的实践,正改变着人们对安全、对战争的传统认识。
美国的网络安全政策和网络作战体系的架构,正改变着人们的传统思维。应对网络安全的“美国方式”成为议论的话题。网络安全是否需要通过“网络战争”予以维护,“网络威慑”是一种威慑还是一种新威胁,网络武器的研发是否会带来网络武器的军备竞赛,网络上的“先发制人”的攻击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等等,都成为各国必须思考,且需要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Barry Buzan, People, States http://sblunwen.com/jsjaqlw/  and Fear: 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M]. Boulder: Lynne Rienner, 1991.3-5.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编:《信息战与信息安全战略》[M].金城出版社,1995 年.
[3] 张召忠:网络战争[M].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1 年,前言.
[4] [美]约翰 阿奎拉,戴维 伦菲尔德.决战信息时代[M].宋正华等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5] [美]克雷格 A 斯奈德等著:当代安全与战略[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6] 俞晓秋,信息革命与国际关系[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7] 蔡翠红,信息网络与国际政治[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
[8] 陆忠伟,非传统安全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
[9] 巴瑞 布赞等:新安全论,朱宁译[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0] 王湘穗.、乔良:超限战[M],崇文书局,2005 年,第 46 页.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