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促进小农户衔接 现代农业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566 论文编号:sb2025091018095353536 日期:2025-09-1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本文基于农业弱质性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协同理论、生产要素替代理论和激励理论五大理论,利用陕西省眉县、千阳县和洛川县等典型区县1212户小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业主体正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新兴力量。但在我国地理条件复杂、农业资源禀赋分配不均的现实情况下,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规模化农业生产难度较大。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全国共有2.07亿农业经营户,耕地总面积达20.24亿亩,户均耕地面积为9.78亩。其中,规模农业经营户数量为398万户,仅占总农业经营户的1.9%。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户均耕地面积在30亩以下的经营主体属于小农户。据此推算,我国98%以上的农业经营主体为小农户,其经营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总量的70%。
面对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指出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过去小规模家庭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探讨的高度凝练和顶层定调,也是对现阶段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问题的时代回应。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构建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变,让小农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而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核心在于将资本、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融入小农户的农业生产体系(芦千文和石霞2018),从而优化其生产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小农户分散化和小规模的农业家庭经营格局导致农户对生产要素的支配处于被动状态,继而生产要素的严重错配再次制约了小农户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陈航英 2019),小农户必然难以融入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如何克服农户小规模经营的短板,畅通资本、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的引入渠道,进而从“生产端”帮助小农户变革生产经营方式衔接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亟须解决的现实难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以农业弱质性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协同理论、生产要素替代理论和激励理论为指导,构建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四者之间关系的逻辑框架,探讨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实证分析农业补贴、信贷支持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单一效应和协同效应,并探究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在其促进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1)构建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理论框架。深入剖析农业补贴与信贷支持协同影响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影响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逻辑推导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中介作用下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影响机制。
(2)系统分析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陕西省眉县、洛川县和千阳县1212份实地调研数据,梳理调研区域现行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涉农贷款政策以及政策落实情况。并借助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等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从农业补贴和信贷支持视角探讨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3)探究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影响。实证检验农业补贴、信贷支持手段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直接促进作用,二者交互项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协同效应,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在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期深入揭示农业补贴与信贷支持协同、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与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内在逻辑关系。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2.1概念界定
2.1.1小农户
小农户的具体定义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各国和地区依据自身的社会经济背景、农业发展模式及土地利用情况等因素,制定了不同的界定标准。例如,在一些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小农户可能被定义为拥有相对较大耕种面积的农户;而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地区,即使是较小的耕种面积也可能被视为正常规模。通常情况下,小农户可以被理解为通过收入水平、贫困状况、土地耕种规模、农业技术使用或农业资源丰富程度来衡量的一个群体(Joachim 2005)。在我国,小农户的数量庞大,他们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角色。相较于小农经济时代的传统农业,我国小农户农业生产经历了三大转变:首先,在生产手段上有了创新,例如利用高科技提升效率;其次,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增加,形成了专业化的生产模式;最后,与外界合作日益紧密,包括订单农业等新型合作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但小农户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仍面临着生产规模较小且不集中、科技的利用率较低、抗风力能力弱、融资难等挑战。这些都限制了它们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地支持小农户,使其更好地衔接现代农业体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需要政府和金融市场的共同努力来克服小农户面临的各种障碍,推动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目前学界对于小农户种植规模角度的量化标准也尚未统一,本文结合陕西省眉县、洛川县、千阳县3个区域的小农户种植情况,最终依据世界银行2010年制定的标准,将耕种面积小于2公顷(即30亩)的农户定义为小农户。
.........................
2.2理论基础
2.2.1农业弱质性理论
农业被认为是一个弱势产业,这种特性不仅存在于低收入国家,在高收入国家也同样存在。其弱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业行业处于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由于农产品种类同质化程度较高,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生产主体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导致供给弹性较大。然而,农产品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小,即使农产品供给增加,需求也不会随之大幅增长。在此背景下,市场容易形成买方主导格局,过度竞争问题突出,进而引发“丰产不丰收”现象。其次,农业的再生产不仅涉及自然再生产,还包括经济再生产。农业从业者不仅要承受较高的市场波动风险,还需应对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霜冻、台风)以及病虫害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令涛和赵桂芹 2022),这些会导致产量和收益的不稳定。此外,由于非农产业对土地的利用回报远高于农业,资本和劳动力等关键农业生产要素逐渐向非农产业流动,削弱了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农业的弱质性使得农业生产呈现出多重风险暴露、生产周期长且供给调整滞后、投资回报率低等特征,迫切需要通过农业补贴和信贷支持等财政手段和政策支持,来缓解和改善农业的弱质性,增强其内生动力。本文选择从农业补贴与信贷支持角度分析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皆参考了该理论。

金融论文怎么写
金融论文怎么写

.............................
第三章  农业补贴、信贷支持与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2
3.1农业补贴、信贷支持与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现状分析 .............................. 22
3.1.1农业补贴种类多样化,覆盖面不断扩大 ........................ 22
3.1.2农业补贴结构持续优化,补贴力度呈现增长态势 ........................... 22
第四章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与模型设置 .............................. 30
4.1数据来源 ......................................... 30
4.2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30
第五章  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实证分析 ............ 35
5.1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基准回归 .............. 35
5.2内生性检验 .................................... 37
第五章  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实证分析
5.1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基准回归
为了验证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效应,根据上述构建的回归模型,采用stata17进行回归分析,表5-1中第1列至第2列分别报告了农业补贴、信贷支持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农业补贴和信贷支持均在1%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农业补贴系数(0.804)大于信贷支持系数(0.038),说明农业补贴单独作用于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促进效应要优于信贷支持单独作用的促进效应。表5-1第3列报告了农业补贴与信贷支持共同作用于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农业补贴与信贷支持共同作用下,农业补贴与信贷支持均在1%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农业补贴系数(0.782)同样大于信贷支持(0.037),表明农业补贴作用于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效果优于信贷支持。融资难、融资贵是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和农业补贴是小农户重要的两种资金来源渠道。农业补贴既可以为小农户提供直接性资金支持,又可以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农户发展,从而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农业补贴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大于信贷支持的作用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表5-1第4列报告了农业补贴与信贷支持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协同效应。农业补贴与信贷支持的交互项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表明农业补贴、信贷支持二者之间并未产生较好的协同作用。可能的原因为:衔接机制不完善,农业补贴往往直接针对农户特定农产品或技术,而信贷支持则可能更多地关注有偿还能力的规模农户,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政策覆盖范围重叠不足,难以形成有效协同。其次,小农户可能不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农业补贴撬动下的信贷支持,难以享受到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所带来的益处。

金融论文参考
金融论文参考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农业弱质性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协同理论、生产要素替代理论和激励理论五大理论,利用陕西省眉县、千阳县和洛川县等典型区县1212户小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Probit模型研究农业补贴与信贷支持协同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及不同衔接方式的促进效应,借助Tobit模型探究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在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最后,从农户种植类型、收入水平两方面进行异质性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单一视角层面,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相对于信贷支持,农业补贴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实证结果显示,农业补贴和信贷支持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正向影响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增强农业补贴和信贷支持力度能够助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同时,农业补贴系数(0.804)大于信贷支持系数(0.038)。选用村级农业补贴、信贷支持作为工具变量以及更换解释变量测度方法、模型和样本范围的稳健性检验后,均得到一致结果。
第二,在协同效应视角层面,农业补贴与信贷支持协同未能直接有效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农业补贴与信贷支持的交互项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影响系数为0.011,但P值不显著,表明农业补贴、信贷支持二者之间并未产生较好的协同作用。
第三,机制分析发现,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协同增大了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获得规模,进而促进其与现代农业衔接。农业补贴和信贷支持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正向影响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二者交互项在10%的显著水平下正向影响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在1%的显著水平下正向影响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即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的作用机制得证。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金融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78214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