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本文在构建国家层面的“五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测算了2010-2021年间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五通”指标综合得分与产业关联系数,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互联互通发展水平对中国与东盟各国制造业关联的影响。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经济论文怎么写
东盟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我国与其经贸合作日益密切。随着货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贸易、相互投资蓬勃发展,经贸园区建设合作持续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双方的产业关联水平不断加深,中国和东盟合作的韧性和潜力逐步显现。近13年来,中国一直维持着其东盟首位贸易伙伴的地位,2020年,中国以及东盟均位居彼此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建立了良好格局。2022年,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总额达652亿元,较2021年增长15%,出口为379亿元,增长21.7%,进口273亿元,增长6.8%,东盟占中国外贸比重较2021年上升1个百分点,达到15.5%。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政治和经济合作关系也进入新的层次。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互联互通发展水平及其制造业的关联关系,将有助于探索互联互通对产业关联的影响机制,进而挖掘出中国与东盟制造业新的转型方式,发挥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的作用和优势,从而促进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这将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发展规划对接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资源及产业优势互补、发展经验可相互借鉴。一方面,中国可以将东盟作为产业转移的对象,另一方面也应该重视其作为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产业关联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焦点,多维度的互联互通则是提升区域产业联系的关键保证。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互联互通与产业关联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经济平台、制度和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都是增强产业关联的重要基础。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应将互联互通作为一个重要抓手,促进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激发“一带一路”经济活力,加快文化、制度融合,加强对外经贸合作,以提升“一带一路”产业关联的优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一带一路”产业关联优化,激发“一带一路”经济活力,应将构建互联互通作为一个关键环节,促进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加快文化、制度的融合,加强对外经贸合作,以提升“一带一路”产业关联的优化水平,并进而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1.2文献回顾与述评
1.2.1关于产业关联的研究
国家间产业关联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经济学家们开始研究产业经济的国家间关系,其中包括国际贸易、外国投资、外国直接投资和其他国际财经活动。这些研究认为,国家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关系,还可以在政策上起到重要作用。这一理论发展了国家间产业关联理论,即把国家间产业关系和政治经济学结合起来,并强调国家间产业关系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因素。随着弹性贸易理论的发展,国家间产业关联理论也发展了更多的内容,比如经济增长的国家间关联、外部经济政策的影响、分工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国际贸易秩序与规则、国际投资协定等等。现在,国家间产业关联理论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它不仅涵盖了国家间产业关系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因素,而且还涉及经济增长、外部经济政策、国际贸易秩序与规则、国际投资协定等经济学问题。国家间产业关联理论的发展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国家间产业关系,而且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经济政策。产业关联是指通过产品的输入和输出来构建技术经济联系,反映出各产业之间在技术、管理和要素等方面的共同性和互补性(江静等,2021)[3]。
产业发展所特有的在空间和关联上的特性令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除了受到区位基础的影响外,还会受到产业关联的影响(毛熙彦等,2021)[4]。产业与行业的发展都是具有关联性的,不是孤立的,行业或因投入产出关系沿着产业链与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Cortinovis,2020)[5],或因供需关系与不同地域范围的市场产生联系,或因地域空间临近性与共聚行业形成显性或隐性的经济联系(Mao,2019)[6]。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彼此相互依存的关联网络,使得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的调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局部的产业变动势必还将对其他地区、其他行业产生影响,表现出“波及效应”(Morrissey,2016)[7]。
....................................
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产业关联
产业关联是指经济活动中,各产业间存在着广泛、复杂且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及彼此间相互依存的类型被称为产业关联方式。另外,投入产出分析(即产业关联分析)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如今已成为研究产业结构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借鉴李善同、钟思斌(1998)对产业关联的定义,运用投入产出表以综合影响力和综合感应力分析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即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
2.1.2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是中国提出的一项国际合作伙伴关系计划,旨在建立一系列由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贸易投资网络、金融机构、文化交流和人员交流等组成的联系,以改善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它旨在通过促进区域和国际合作,推动建设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空间,促进区域和全球经济增长。本文主要以“五通”指数定量反映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互联互通水平,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
2.2理论基础
2.2.1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由于贸易、投资和跨区域的资金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内的经济活动被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它是一种多边性的经济关系,既可以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可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将全面支持当地政府在经济一体化方面的努力,以支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产业关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提出了把各个地区经济紧密结合起来的“一体化”的思想,以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它提出了将区域资源综合利用、各方利益联系起来、加强各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促进区域内行业的协调发展等措施,以实现区域间的动态统一和协调发展。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能够有效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形成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文化一体化的全球化社会。
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各国产业关联开始发生变化,政府、企业和个人相互合作,形成了一个区域一体化的经济空间。区域一体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不同国家的产业部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全面的经济空间,从而缩短了国际产业链的距离,实现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区域一体化的主要好处是,它可以把各国的产业关联起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的繁荣。此外,“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并促进新技术的应用。这种联通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还可以帮助各国之间更好地实现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总而言之,“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可以有效地把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与城市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各国产业关联,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共同繁荣。
.......................
第三章 互联互通影响产业关联的理论机制分析 ................................ 15
3.1 互联互通对产业关联的影响 .......................... 15
3.1.1 互联互通对产业关联的综合影响 ........................... 15
3.1.2 互联互通不同领域对产业关联的影响 ...................... 15
第四章 互联互通发展水平测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18
4.1 互联互通发展水平测度..................................... 18
4.1.1 互联互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 18
4.1.2 熵权 TOPSIS 法的模型选择 .......................... 20
第五章 互联互通对产业关联影响的实证研究 ........................... 42
5.1 模型设定 .................................... 42
5.2 关键变量测度及数据说明 ......................... 43
第五章互联互通对产业关联影响的实证研究
5.1模型设定
5.1.1基准回归模型
以我国与东盟各国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数据可得性,因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产业关联系数(综合影响力系数、综合感应力系数)的测算主要是基于ABDMRIO2021数据库的世界投入产出表,而ABDMRIO2021数据库并未涵盖缅甸的数据,因此,本文的实证研究对象主要为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王国、文莱和老挝等九个东盟各国。
5.1.2机制检验模型
结合前文关于理论基础和理论机制部分的分析,本文提出互联互通对产业关联的影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个方面的互联互通作为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的基础,为我国和东盟各国的产业关联提供了前提条件。并具体从要素集聚的视角、经济活动流通的视角、空间发展环境(制度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视角分析了“五通”对产业关联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互联互通的耦合协调水平的上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各领域也在不断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互联互通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水平不断上升,这将有利于增强我国与东盟各国的能源、资金、人才等产业发展相关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产业关联水平的提升。
经济论文参考
..................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在构建国家层面的“五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测算了2010-2021年间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五通”指标综合得分与产业关联系数,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互联互通发展水平对中国与东盟各国制造业关联的影响。其次,通过测算分析互联互通各领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论证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下,其耦合协调水平对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得出结论如下:
6.1.1互联互通对制造业产业关联具有积极影响
从实证结果可知,互联互通对产业关联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产业关联水平上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业关联。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而民心相通的回归结果则不显著。说明我国与东盟各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四个层面的互联互通对产业关联具有显著提升作用,结合上文“五通”权重测算结果,民心相通作为“五通”中权重占比最小的一通,对互联互通的影响里最弱,联系实证回归结果,说明其目前的发展水平还不足以推动产业关联水平的上升。另一方面,政治沟通、设施联通与贸易畅通的回归结果最为显著,其次是资金融通。这说明我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畅通对于产业关联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次是设施联通,而政策沟通的影响力相对较低,而资金融通虽然系数较高,但是显著性较差。因此我国与东盟各国互联互通有利于促进产业关联,且互联互通不同领域对提升产业关联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