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视角下OFDI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嵌入效应的研究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3633 论文编号:sb2020120914224333826 日期:2020-12-1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认为2018 年中国 OFDI 流量占全球 OFDI 流量比值创历史新高,比值上升至14.1%,2002 年-2018 年 OFDI 流量年均增速达到了 28.2%,OFDI 规模逐步扩大。OFDI 行业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制造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最活跃的投资主体,其中对中国亚洲地区的投资额最高,2018 年占到OFDI 总流量的 73.8%。(2)中国出口中间接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快于出口中国外增加值的速度,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逐步升级。中国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与地位指数都呈现波动的趋势,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巴西、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相比在全球价值链上嵌入程度仍不占有优势。其中嵌入 GVC 程度最广的为第二产业,嵌入 GVC 程度最深为第三产业。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18 年世界商品出口总额达到 19.6 万亿美元,产品的分工愈发地细碎化,生产链向国外延伸,一个商品的生产阶段由多个国家共同完成。因此国际贸易正在发生本质上的变化,生产过程由跨越许多国家的生产链和贸易链组成,每个国家固定在商品生产的某个环节进行专业化生产。全球价值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参加贸易的机会并增加出口的多样性。在没有全球价值链时,发展中国家在没有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必须生产出完整的产品才能扩展新的生产业务领域。而在出口国家一般倾向于出口未加工的原材料产品,这就意味着独立生产一完整商品对其是一件不太容易完成的事情。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无疑促进了出口的多样性,而不同国家在产品生产至经营各个环节中投入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价值存在着差异,导致不同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和所获得的收益有所差异。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速度远超于世界上所有国家,GDP 占世界总额的占比从 1978 年的 4.9%上升至 2018 年的 16.2%,俨然已经成为发展中大国。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这一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凭借着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积极参与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著名的“世界工厂”。但由于自身创新性不足、对他国依赖性较大等问题,中国目前正面临着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锁定”的危险,在全球价值链中仍不占有优势。近年来逆全球化事件频发,中国遭受贸易摩擦加剧。为了避开贸易壁垒带来的损失,母国往往会采取投资代替出口,也就是使要素替代商品流入东道国市场,进行投资活动。中央政府大力推进经济特区建设,鼓励企业积极进行对外投资活动,在多个行业进行了投资、并购活动,中国对外投资额基本保持增长状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的今天,一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程度显得尤为重要,而对外直接投资恰好是促进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式。那么在当前贸易摩擦频发、商品流动面临障碍的情况下,以对外直接投资为载体的要素流动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程度有什么样的效应?效应有多大?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

1.2 文献综述
1.2.1 GVC 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国内外 GVC 的现状的文献:Feenstra(1998)认为很多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体会加速国内劳动力、资金、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从而加快了全球分工形式从产业间分工向不同工序间分工转换[1]。Rajah Rasiah(2011)以浙江省城市为例,分析其如何在纽扣业中由分配中心转化为制造中心,发现市场、资本和政府之间存在着有效率的协同关系。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与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是密不可分的[2]。Timmer, M.P(2014)认为全球价值链的碎片化正在进行中,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人的附加值在发展经济体中的份额正在下降。原因可能是制造业的碎片化扩大了各国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生产进而获利的机会[3]。Gereffi Gray,LuoXubei(2015)认为全球企业部门作为一系列特定行业的全球价值链,有可能通过规模更大的风险分担机制影响人们的风险管理。国际化的生产和消费仍然是全球价值链的中心,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仍然相差较多[4]。
符瑛(2016)在分析世界与中国产业集群的现状的基础上,检验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影响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因素,结论认为:人力资本供给质量、服务化水平、价值链治理强度、政策支持力度对转型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 FDI 的强度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转型升级[5]。李敏,邱询旻(2018)中国当前面临着在低端价值链锁定的困境和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提升等问题。自贸区在运行中,能促进各成员国在全球价值链间的关联程度[6]。李丹,董琴(2019)认为中国当前已经具备重新组建全球价值链的能力,应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以区域价值链重建全球价值链[7]。王凤平,吴允,周祎庆(2019)计算了中国资源型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后,认为全球价值链的嵌入能够促进技术的进步。并且由于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所带来的抑制效应,使得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进步呈倒 U 型关系[8]。
图 1.1 研究路线图
............................

第 2 章 OFDI 对 GVC 嵌入度的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OFDI 的概念定义
直接投资分为 OFDI(对外直接投资)和 IFDI(外商直接投资)两个方面。文章主要研究 OFDI。
OFDI,是指居民(自然人和法人)以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取管理权的一种投资活动。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一经济体通过直接投资于另一个投资体而实现其持久利益的目标。在 2015 年最新修订的《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中对 OFDI 的定义为:我国境内投资者在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投资,并以国(境)外企业的管理经营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
根据不同的投资动机,可以将对外直接投资分为:
(1)市场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OFDI 主要的目的为寻求地区贸易保护政策、避开贸易壁垒或开拓新市场。虽然中国在 2001 年加入了 WTO 组织,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活动,进行国际间经济交流。但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被关税、配额以及非关税等贸易壁垒限制住了。并且,在国内市场中很多产品都存在着市场饱和、生产过剩等问题,为了寻求生存之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产品转出到国外,不仅能够解决生产过剩的现象,还可以拓展市场。对于新产品而言,在同时占领国内和国外市场时,企业就可以在生产产品的初期获得先发优势,得到可观的利润。这类型的OFDI 区域主要集中于东南亚、中东欧国家。其中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地理位置临近,市场规模与增长的潜力较大、劳动力成本低;而中东欧国家市场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面对中国企业设置了较多的贸易障碍。
(2)资源导向型
资源寻求型 OFDI 主要是依靠国内稀缺的资源及原材料来获取稳定性。面对持续增长的国内原材料需求和世界性的能源危机,跨国公司就必须到资源禀赋丰足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确保生产正常进行。中国虽资源禀赋丰富,但是对石油等自然资源需求旺盛,资源供不应求。将资金投向资源密集型国家以获取稀缺资源也成为国内获取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除此之外,一些使用进口原料的企业为了预防国际原料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变化带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一般在原材料生产国对该产品进行生产。这一类型的直接投资主要区域集中在石油、铁、铜等资源丰富的非洲、中亚、西亚等国家。
............................

2.2 GVC 嵌入度的测量方法及含义
传统的里昂惕夫方法不能将一国中间品贸易分解成各种层面的增加值,因此借助王直(2015)[13]建立的 WWZ 方法,对于所有层次的中间品贸易按照产地和出口流向地分解,达到对双边贸易额彻底分解的目的。以三个国家 A 国、B 国、C 国为例,对总出口进行分解。
表 2.1 三国投入产出模式
..........................

第 3 章 中国 OFDI 和 GVC 嵌入度现状分析............................23
3.1 中国 OFDI 现状分析.....................................23
3.1.1 中国 OFDI 的总体规模..........................23
3.1.2 中国 OFDI 的投资者及行业构成............................25
第 4 章 OFDI 影响中国 GVC 嵌入度的实证分析.............................37
4.1 模型的建立........................... 37
4.2 OFDI 对中国 GVC 嵌入度的影响...............................39
第 5 章 结论与启示...........................47
5.1 结论...............................47
5.2 启示..............................48

第 4 章 OFDI 影响中国 GVC 嵌入度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的建立
为了验证 OFDI 与 GVC 嵌入度之间的影响效应,结合前文对技术逆溢出效应和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分析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方法,首先对模型中变量的选取进行理论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在带来资金和人才的同时,会使得国内各行业获得知识溢出,以提升生产效率。也会使得产业链上下游行业之间产生联动效应,影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但屠年松,朱亚光(2019)[49]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可能具有双面性。过多的外商直接投资会降低国内的技术创新水平,受限于外商直接投资,不利于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提升。
在全球化贸易的背景下,中国出口总量占全球总贸易额的比值位居世界前列。一国在出口的同时将会带来一定的外汇资金,企业可利用资金进一步提升自身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能力。同时当一国想要扩大在海外市场份额时,往往需要降低产品成本、加大研发费用、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影响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嵌入程度。陈仲常(2012)[50]认为一国的出口规模对自身在 GVC 上的升级呈现“U”型关系。
人力资本是影响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郑展鹏和王洋东,2017)[51]一行业的从业人数可以反映该行业的劳动密集度及人才的引进情况,而行业的资本则反映了一行业内部资本的密集程度,是优化行业结构的必要要素之一。二者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改善出口贸易结构、优化资源等方式来改善在 GVC 上的嵌入程度。
.............................
 
第 5 章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1)2018 年中国 OFDI 流量占全球 OFDI 流量比值创历史新高,比值上升至14.1%,2002 年-2018 年 OFDI 流量年均增速达到了 28.2%,OFDI 规模逐步扩大。OFDI 行业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制造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最活跃的投资主体,其中对中国亚洲地区的投资额最高,2018 年占到OFDI 总流量的 73.8%。
(2)中国出口中间接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快于出口中国外增加值的速度,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逐步升级。中国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与地位指数都呈现波动的趋势,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巴西、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相比在全球价值链上嵌入程度仍不占有优势。其中嵌入 GVC 程度最广的为第二产业,嵌入 GVC 程度最深为第三产业。
(3)OFDI 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嵌入度起着正向的促进作用,且 OFDI 通过技术逆溢出效应、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实现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嵌入度的提升。OFDI 通过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从东道国获得先进技术,进而提升国内产品在 GVC中的嵌入度;同时 OFDI 通过将低端环节或边际产业转移到国外,释放国内资源,为积极参与 GVC、提升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 OFDI 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对提升 GVC 嵌入广度发挥作用更显著,而技术逆溢出效应对提升 GVC 嵌入深度发挥作用更显著。
(4)OFDI 对中国三大产业的 GVC 嵌入度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 OFDI对第三产业 GVC 嵌入广度影响最大,OFDI 对第一产业 GVC 嵌入深度影响最大。OFDI 对中国第三产业 GVC 嵌入度的技术逆溢出效应最为显著,OFDI 对中国第一产业 GVC 嵌入度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最为显著。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