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情况下,不少国家都在为自由贸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各国顺应贸易体系发展的变化趋势,将对外贸易政策朝着贸易壁垒和投资壁垒减少的方向完善,并开始在国际上寻找市场。各国逐渐在服务、商品以及资本的自由流动方面取得共识,并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分配。既满足了现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为世界各国利益实现最大化提供了必要手段也加速了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同时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当代世界大国之间的经济实力逐步接近,物质基础竞争不断加剧。各国出于政治、安全方面的考虑,促使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抬头,使得各国之间经贸壁垒逐渐增多。国际贸易在世界范围的的激烈竞争,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了由一个或几个具有地缘优势的贸易强国,为提高自己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而出面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从而争取主动权。随着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不断发展又逐渐延伸出新的含义,不仅仅包含依据地理位置而产生的欧盟、北美和东盟等经济联盟,也包括跨越了地理界限,在不具有地缘优势的国家之间建立的合作组织。中国的“一带一路”,也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形势相适应并且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含义不谋而合。
在秉承着区域经济合作开放的理念的下,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在拥护世自由贸易体系的同时促进世界经济扩大开放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对各国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可以加大各国市场的深度融合。此外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合作,便于打造范围更大、层次更深、水平更高的区域合作,进而建设更加开放、均衡、包容和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五通的目的在于通过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来推动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进而发掘市场的潜力,加大沿线各国的经贸往来以及人文交流,让各国之间达到合作共赢的目标,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创造安宁和谐、富裕美好的生活环境。“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对区域合作和国际治理新模式的尝试,显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符合各国国家发展的根本利益,为社会文明的繁荣增添了新能量。
........................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区域经济新含义的产生突破了地理位置对世界贸易发展的限制。中国也在积极的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即使相隔太平洋,中国与秘鲁的双边贸易往来也越来越紧密。本文通过对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发展的问题研究,在理论上对中国与秘鲁贸易发展实现共赢进行了探索,填补了中国与秘鲁在贸易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为国内对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发展的理论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 实际意义
文章把中国与秘鲁的双边贸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不仅对促进中国与秘鲁在双边贸易方面的合作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中国与拉美其它国家双边贸易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本文也在理论上为中国企业与秘鲁企业进行经贸合作,实现合作共赢提供了指导,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双边贸易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也加深了对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研究,以此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双边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关于中国与拉美国家贸易方面的研究:Chen,Yu-Lung.Emile,EtzerS(2013)运用数据,定量的分析了中国与拉美国家贸易的发展与拉美金融的关系,得出了拉美国家贸易的开放从长远的角度看有利于拉美国家经济金融增长的结论[1]。O'Connor,ErnestoA(2012)分析了中国与南美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状况,2000 年之前中国与南美洲国家的贸易发展缓慢,自 2000 年之后中国与南美洲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南美洲国家在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战略[2]。Almeida, Isis 在中国与美国仍存在贸易战,以及中国与美国贸易协议不确定的背景下,对中国 2020 年从南美洲进口大豆进行了可行性分析[3]。Hou,Yulin 采用倍差法,分析了中国同拉美国家的贸易发展,得出了中国日益增加的需求拉动了拉美国家出口的结论。

...........................
二、 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理论基础
一) 绝对成本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是自由贸易的基础理论之一。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标准进行分工,他认为在一个国家中如果一种商品的生产成本在世界范围内是最低的则该商品就可以出口,反之就要进口。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依据成本的绝对优势对商品的生产进行分工,就可以将生产的效率达到最高,从而将国民财富实现增值,各国之间再把商品交易就可以共同获利。其主要的论点为:(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3)分工的前提是占绝对优势的天然禀赋或后天的优势条件。中国与秘鲁的双边贸易则充分利用了国际分工的基础,秘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与中国相比有着绝对的优势,此外中国在技术以及人力方面,相对与秘鲁来说存在着绝对的优势,因此逐渐深化中国与秘鲁两个国家双边贸易的往来,可以实现两个国之间的利益的最大化。
.........................
(二) 比较成本理论
大卫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的理论,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的角度研究,他坚持任何两个国家在生产力方面都有所差异,即使一个国家不存在绝对低成本的产品,或该国在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成本方面都居于劣势,而另一个国家在成本方面都居于优势,只要在优中取出最优的产品,在劣中取出较优的产品,两个国家再进行交易后也都可以均获得利益。其主要论点为: 一个国家不仅能以“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入国际分工体系,而且也能以“相对优势”的产品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并从中获利。到现在为止该理论仍然是世界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就本文研究的对象中国与秘鲁的双边贸易来说,两国之间的贸易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比较成本理论为基础的。两国之间在渔业方面的贸易,中国的渔业方面的出口很多,而秘鲁也拥着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之一,且渔业资源丰富。但就淡水养殖来说中国在渔业的养殖技术以及加工等方面要优于秘鲁,秘鲁多为天然的养殖技术但在鱼粉以及鱼制品的种类及数量方面要优于中国,因此两国在渔业方面的贸易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比较成本理论来进行合理的交易。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由瑞典的经济学家伯蒂尔-俄林发现。其主要论点是:(1)产品价格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2)生产成本的绝对差造成产品价格的绝对差;(3)生产要素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结合比例对生产成本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俄林得出结论即在一个国家生产要素稀缺的产品,出口生产要素密集的产品,而国家之间产品的交换相当于生产要素的互相转移。只有这样才可以对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要素进行高效合理的配置,也可以进一步减少生产要素价格的波动,使其也将逐步趋于稳定。秘鲁对自身资源类产品的出口,就是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的,秘鲁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而中国这类资源缺少,因此中国大量进口秘鲁自然资源而向秘鲁出口自身的技术以及人力资源密集型的商品,使得两国之间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
大卫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的理论,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的角度研究,他坚持任何两个国家在生产力方面都有所差异,即使一个国家不存在绝对低成本的产品,或该国在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成本方面都居于劣势,而另一个国家在成本方面都居于优势,只要在优中取出最优的产品,在劣中取出较优的产品,两个国家再进行交易后也都可以均获得利益。其主要论点为: 一个国家不仅能以“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入国际分工体系,而且也能以“相对优势”的产品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并从中获利。到现在为止该理论仍然是世界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就本文研究的对象中国与秘鲁的双边贸易来说,两国之间的贸易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比较成本理论为基础的。两国之间在渔业方面的贸易,中国的渔业方面的出口很多,而秘鲁也拥着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之一,且渔业资源丰富。但就淡水养殖来说中国在渔业的养殖技术以及加工等方面要优于秘鲁,秘鲁多为天然的养殖技术但在鱼粉以及鱼制品的种类及数量方面要优于中国,因此两国在渔业方面的贸易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比较成本理论来进行合理的交易。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由瑞典的经济学家伯蒂尔-俄林发现。其主要论点是:(1)产品价格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2)生产成本的绝对差造成产品价格的绝对差;(3)生产要素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结合比例对生产成本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俄林得出结论即在一个国家生产要素稀缺的产品,出口生产要素密集的产品,而国家之间产品的交换相当于生产要素的互相转移。只有这样才可以对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要素进行高效合理的配置,也可以进一步减少生产要素价格的波动,使其也将逐步趋于稳定。秘鲁对自身资源类产品的出口,就是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的,秘鲁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而中国这类资源缺少,因此中国大量进口秘鲁自然资源而向秘鲁出口自身的技术以及人力资源密集型的商品,使得两国之间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
三、 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分析.......................................11
(一) 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规模持续增长................................11
(二) 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主要商品结构稳定....................15
(三) 中国已逐渐成为秘鲁最大的贸易伙伴...........................21
四、 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8
(一) 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28
1. 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比例低..............................28
2. 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不平衡.............................30
五、 促进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发展的建议..................................38
(一) 中国应加大对秘鲁服务贸易的出口............................38
(二) 促进中国与秘鲁贸易结构的优化...................................39
(三) 中国应加大对秘鲁基础设施的投资.................................40
五、 促进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发展的建议
(一) 中国应加大对秘鲁服务贸易的出口
中国与秘鲁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由图 1 可以知道中国与秘鲁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呈现增加趋势,无论是出口额还是进口额整体上都呈现上升的趋势。由图 9 可知,2005 年中国对秘鲁的进口额和出口分别为 22.80 亿美元和 6.09 亿美元,贸易差额为进口额为16.71 亿美元,到 2018 年中国对秘鲁的进口和出口额分别为 152.13 亿美元和 81.02 亿美元,贸易差额达到了 71.11 亿美元。中国在与秘鲁的贸易交往中一直是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这不利于两国贸易平衡发展。中国从 2014 年开始到 2018 年连续五年成为秘鲁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中国与秘鲁的双边贸易额在中国的对外贸易额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尤其是中国对秘鲁的出口贸易额。由表 9 的数据可知,2018 年中国与秘鲁的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比例为 0.5%,而中国对秘鲁的出口贸易额占中国出口贸易额的比例是 0.32%,中国自秘鲁的进口额占中国进口贸易总额的 0.71%,是出口的 2.2 倍。此外,中国在与秘鲁的出口贸易方面是以货物贸易为主,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在对秘鲁的出口贸易方面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尤其是服务贸易。
虽然中国与秘鲁不具备地缘优势,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大趋势的背景下,中国与秘鲁的贸易规模也是呈现持续增长的状态。随着 2019 年秘鲁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可以在一带一路强大的助推力下,充分发挥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努力推进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的发展。在对秘鲁的出口贸易方面,加大两国的贸易规模,以此来改善两国贸易不平衡和中国对秘鲁贸易逆差严重的问题。在之后的贸易发展中,不仅仅要扩大货物贸易规模,中国还应加大对秘鲁服务贸易的出口。除了对秘鲁出口符合现在其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机电产品、通讯和视听等电子设备、纺织品和鞋类等产品外,中国还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来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以此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中国产品在秘鲁市场的竞争力。另外,中国可以直接将自身在基础设施以及网路建设方面的技术以及一些管理方法等服务出口到秘鲁,以此来促进两国贸易的平衡发展,减少中国对秘鲁的贸易逆差。通过增加服务贸易的出口额来增加中国对秘鲁的出口额。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中国对秘鲁的逆差,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国与秘鲁在人文以及服务方面的交流,为中国与秘鲁的贸易往来提供便利。
................................
六、 结论与展望
中国与秘鲁两国自 1971 年建交以来,在政治、经贸合作方面往来密切。中国与秘鲁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都推动了双方在政治和经济贸易层面的深入交流。同时在中国与秘鲁两国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阻碍。中国与秘鲁贸易不平衡、中国与秘鲁之间的商品贸易结构单一、自由贸易区发展缓慢、中国与秘鲁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秘鲁国内工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贸易环境不稳定和国内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等问题都对中国与秘鲁的双边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虽然中国与秘鲁两国的双边贸易面临许多问题,但是中国与秘鲁两国都有各自的相对优势,在两国的货物往来中有多种商品具有一定程度的贸易互补性,这也为两国未来贸易发展的前景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说明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应加大对秘鲁的出口,缓解中国对秘鲁的逆差。对于中国与秘鲁两国存在贸易互补性的商品,双方应扩大交易额,提升双边贸易的紧密度。完善秘鲁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的使用、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不断优化两国的产业结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理的利用“一带一路”的发展平台,加深双边的合作深度进而实现合作共赢。还应共同合作努力创造安全稳定的贸易环境,不断推动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向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六、 结论与展望
中国与秘鲁两国自 1971 年建交以来,在政治、经贸合作方面往来密切。中国与秘鲁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都推动了双方在政治和经济贸易层面的深入交流。同时在中国与秘鲁两国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阻碍。中国与秘鲁贸易不平衡、中国与秘鲁之间的商品贸易结构单一、自由贸易区发展缓慢、中国与秘鲁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秘鲁国内工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贸易环境不稳定和国内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等问题都对中国与秘鲁的双边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虽然中国与秘鲁两国的双边贸易面临许多问题,但是中国与秘鲁两国都有各自的相对优势,在两国的货物往来中有多种商品具有一定程度的贸易互补性,这也为两国未来贸易发展的前景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说明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应加大对秘鲁的出口,缓解中国对秘鲁的逆差。对于中国与秘鲁两国存在贸易互补性的商品,双方应扩大交易额,提升双边贸易的紧密度。完善秘鲁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的使用、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不断优化两国的产业结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理的利用“一带一路”的发展平台,加深双边的合作深度进而实现合作共赢。还应共同合作努力创造安全稳定的贸易环境,不断推动中国与秘鲁双边贸易向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