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东北航道开通后对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影响分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655 论文编号:sb2020052211422631170 日期:2020-05-2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先对中国和沿线十国的贸易现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定性的分析了两地的贸易潜力,研宄发现:总体来说,中国和沿线十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三成左右,是世界经济的两支重要的力量。从贸易总额来看,中国在沿线十国中主要的贸易伙伴为德国、俄罗斯、英国和荷兰。中国与沿线十国的多数国家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说明中国有较大的出口优势,在贸易发展方面仍有潜力。但我国与十国的贸易结合度仍然有待提升,这说明中国与沿线十国的贸易联系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臭氧层空洞正在逐渐加速全球气候变暖。据北极科考数据显示,北冰洋冰层融化速度的加快将极有可能导致北极航线在2040年或之前夏季出现无冰状态。北极航线是一条通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分为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北极航线东北航道的部分开通,增加了一条便捷的海上通道,成为连接东北亚与北欧的最短海上运输航线。而海运因为运量巨大、价格低廉,世界上90%左右的货物贸易都选择海上运输,因此东北航道对选择海运路线的改变极有可能扩大到影响世界贸易的格局。
随着北极航线通航时代的到来,北极国家和北极延长线上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其航运经济将面临的变化和机遇。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北极邻国首先牵头成立北极理事会,先入为主的讨论和管理北极相关事务,意在首先开发和利用北极航线的巨大利益。2013年5月15日,北极理事会批准中国成为正式观察员国,这为中国对北极事务的参与和管理增加了正当性和合理性,中国在北极地区获取合理权益也得到了国际上的支持。
如果能通过北极航线航行,中国到北欧、西欧地区的航程会大幅度的减少,从而减少海运的成本,增加中国和欧洲一些近北极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北极航线在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北极航线并发展与其沿线国家的商贸关系,可以对现有已经达成合作的国家形成有益补充,进一步完善友好沟通网络,布局“一带一路一道”,将帮助中国实现走向世界、和平崛起的目标。
...................

1.2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的研宄主要集中在东北航道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影响上。张侠,屠景芳,郭培清等通过模拟我国选取东北航道航行后的海上里程和运输成本,预测了东北航道将会对我国货物贸易和海运格局造成的影响。分析表明:东北航道一旦全线贯通、将很大程度缩短中国到西北欧的海上航程。从上海港至汉堡港,经由东北航道将会比经由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线节省约2700海里;而新航线下从摩尔曼斯克港口至上海则可以比传统航线可减少40%的航程,大约等于16天左右的时间,并节省20%的燃油。孙淑奎,陈金海在分析了北极航道的通航情况后,总结了其在资金成本、人力资本、政治风险、自然环境等方面具有的优劣势。分析发现:除了需要租用破冰船和必须的破冰船工之外,东北航道在其他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可以明显降低上海出发的航线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黄仲生重点研究了东北航线发挥巨大价值的关键性因素,主要包括海运和腹地衔接的物流体系、港口基础设施和船舶航行保险。张侠,寿建敏,周豪杰分析了利用东北航道航行国家的货源条件和能源需求,认为天然气的运输在近期将成为东北航道首要运输的资源,但长期可能会被大型集装箱运输需求所取代。王丹,张浩对东北航道会如何影响我国北方的港口做出了分析,从影响腹地、产业结构、港口区位、内部竞争、航运网络等角度阐述了我国港口会受到的影响。李振福,王文雅,朱静认为东北航道作为欧洲和亚洲运输的最短海上路线,一旦开通,必将很大程度的补充和替代现有的航线,并将影响世界航运的格局。李振福就俄罗斯的提出“冰上丝绸之路”战略与中俄两国就东北航道合作的问题进行了探宄,认为“冰上丝绸之路”是中俄两国达成友好战略合作的重要契机,其不仅连接着进行海上贸易的主要地区,还将影响世界的经贸格局和运输网络,使其中心由南向北转移和扩散。
图1.1研究框架
.........................

2北极航线相关概念及通航情况

2.1北极航线相关概念
2.1.1北极航线基本概念
“北极航线”,也称为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包括通过加拿大北冰洋群岛的西北航道和通过欧亚大陆近海北冰洋区域的东北航道。从目前北极科考的数据来看,东北航道有着较为完善的航运基础设施,在实际利用上的可行性要高于西北航道。
西北航道是指从戴维斯海峡和巴芬湾起始,经过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美国阿拉斯加以北的波弗特海、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连的海上航线。航线全长1450公里,主航道深305米。西北航道是目前大西洋和太平洋连接的最短的航线。当船舶由波弗特海进入加拿大北极群岛时,这条航线分为两条主要分支,一条穿过阿蒙森湾、多芬海峡、维多利亚海峡到达兰开斯特海峡;另一条穿过麦克卢尔海峡、梅尔维尔子爵海峡、巴罗海峡到兰开斯特海峡。
东北航道,又称“北方海航道”,大部分路段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是指从北欧经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提夫海、东西伯利亚海、西楚科奇海五大海域到达白令海峡的航线。完整的航程包括经过巴伦支海、卡拉海、拉普特夫海、新西伯利亚海和北冰洋的楚科齐海的五个地区、四个港口、十个海峡的四条航线。它是连接西、北欧和东北亚之间最经济的潜在航线。
.......................

2.2北极航线通航情况
2.2.1北极航线通航条件
海冰是影响船舶在北极海域航行的最重要的因素。在1979年,人类在历史上首次使用卫星观测北冰洋地区的海冰变化,这为系统科学的研究北极的气候和冰层的变化提供了数字依据。根据北方航道局信息网统计显示,东北航道每年的7月至11月中旬为通航期,其中9月和10月是通航条件最好的月份。据预计,随着全球的气候仍在继续变暖,北冰洋海冰也在持续融化,可能在未来的100年内,北冰洋地区的气温会再上升4-7摄氏度。图2.2为北冰洋的全年最小海冰面积范围变化。自从1979年有记录以来,至2018年,北极地区每年的最小海冰面积大体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在2012年夏季北极海冰范围达到历史极低值。随着这条“传说中的航线“开通的可行性逐渐上升,其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也被环北极地区和延长线上的国家所重视。根据目前为止的科考数据和航运新闻报道,各界对影响北极航线是否能够通航的气候情况表示乐观,认为未来北极航线的开通只是时间问题。但也有消极的声音,英国《劳埃士航运经济》报道称,到2040年,北极航道在夏季将有半个月左右的完全通航时间,但需要用破冰船来开辟海道;在冬季,北极航线沿途仍会分布着3-4米厚的冰层,阻碍商船航行。
图2.2北冰洋历年最小海冰面积(单位:万平方公里)
.......................

3中国与北极东北航道沿线国家贸易发展概况....................16
3.1中国与沿线十国的经济规模...................16
3.1.1中国与沿线十国经济规模变化...................16
3.1.2中国与沿线十国经济增长速度变化...................16
4北极东北航道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影响的实证分析.................26
4.1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引入与设定.................26
4.1.1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引入的背景.................26
4.1.2随机前沿引力模型.................26
5挖掘中国与东北航道沿线国家贸易潜力的对策建议...........41
5.1我国与北极东北航道国家发展对外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41
5.1.1加强与北欧、西欧等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区域经济合作..........41
5.1.2积极参与俄罗斯“冰上丝绸之路”,对接我国“一带一路”倡议..........41

5挖掘中国与东北航道沿线国家贸易潜力的对策建议

5.1我国与北极东北航道国家发展对外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
由于国际上对北极航道的逐渐重视,沿线十国中的很多北极国家已经率先通过发表声明或成立各种合作机制来抢占本国在北极航道的权益。东北航道的大部分航段经过俄罗斯联邦的北冰洋海域,目前所有国家的船只经过此路段时都需要支付“过路费”。而如挪威和瑞典一贯坚持国际通行原则,反对俄罗斯联邦政府对东北航道的实际占有。面对北极和近北极国家的内部争夺,处在延长线上的中国需要有策略的与其进行合作,争取避免国际争端的同时,争取我国北极利益的最大化。
5.1.1加强与北欧、西欧等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到欧洲西部、北部目前仍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和波罗的海,一旦东北航道全线开通,我国到这些国家的距离将大大缩小,进出口贸易流量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根据此前研究的结论,纬度的高低决定了东北航道开通后贸易潜力的提升效果。再根据本文得出的结论,纬度越高的国家,选取东北航道可以节省的航程就越高,对进出口的促进作用越大。另外,我国与经济体量,贸易效率较小的国家,比如冰岛也有较大的贸易提升空间。
因此我国可以积极促进与这些国家的多方面合作与交流。例如与瑞典、芬兰、丹麦等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建设自由贸易区,逐渐建立起参与“环北极经济圈”的合作平台和机制,在这个机制下合理合规的促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发展,推进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另外我国可以在欧盟的制度框架下,按照欧盟的要求相应的提高我国商品出口的标准,减少技术壁垒的障碍。例如提高通信产品、机电产品和汽车零部件等商品的出口层次。当这些产品符合欧盟标准,将大幅度减少当前中国遇到的贸易壁垒、得到普惠制待遇,并极大促进中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
........................

结论
北极航线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和政治、军事价值促使世界各国在北极地区角力,试图抢占开发和利用北极资源的先机。中国处于北极航线的延长线上,利用东北航道可以到达西、北欧的主要国家。本文以贸易潜力作为研宄东北航道开通后影响的切入点,首先定性的分析了使用东北航道航行的可行性,以及对东北航道进行开发的必要性。接下来的实证分析部分,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不同航行条件下我国同沿线十国的贸易潜力,印证了东北航道潜在的经济价值。
本文先对中国和沿线十国的贸易现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定性的分析了两地的贸易潜力,研宄发现:总体来说,中国和沿线十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三成左右,是世界经济的两支重要的力量。从贸易总额来看,中国在沿线十国中主要的贸易伙伴为德国、俄罗斯、英国和荷兰。中国与沿线十国的多数国家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说明中国有较大的出口优势,在贸易发展方面仍有潜力。但我国与十国的贸易结合度仍然有待提升,这说明中国与沿线十国的贸易联系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