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对象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3625 论文编号:sb2020052417542731224 日期:2020-05-28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一是沿用 Novy(2013)的方法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二十余年的双边贸易成本,分地区分析了双边贸易成本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各国实际国情分析了贸易成本在不同地区展现出的差异。二是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交通和电信基础设施的现状,分析了各国基础设施的差异,并研究了基础设施发展对贸易成本的影响机制。三是构建了动态面板,利用系统 GMM 等方法实证检验了贸易对象基础设施对中国与其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 40 年来,国际贸易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外贸易活动必需衡量贸易成本的高低,贸易成本会直接影响双边贸易的利润,决定贸易活动是否可行。所以降低贸易成本对贸易关系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而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就是决定贸易成本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基础设施网络可以提高贸易货物运输效率和信息传导效率,降低相关贸易成本。
1.1.1 研究背景
近年以来,由于中国人口红利逐渐衰退,劳动力成本优势降低,外贸作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增长动力有疲软的趋势。中国适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以促进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提高中国外贸活力。根据“一带一路”网大数据报告,截止 2017 年,“一带一路”沿线除中国外共有 71 个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口有 34.4 亿,达到全世界的 47.6%,GDP 达到 14.5 万亿美元,占全球的 18.4%,沿线国家贸易总额 9.3 万亿美元,达到了世界总额的 27.8%。如今“一带一路”已经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前景最为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
实现沿线国家之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最终的目标。其中贸易畅通和设施联通是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而贸易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则是与这两个目标密切相关的话题。
实现贸易畅通的好处明显。当前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扩大对外经济合作有助于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主动构建合作框架,让全世界国家共同参与,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此外,由于中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发展差距拉大,“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沿海地区过剩产能向中西部地区乃至国外转移,有助于提升产业结构,缩小区域差距。实现贸易畅通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在于降低贸易成本,贸易成本决定了中国与沿线国家进行贸易的可行性,而且贸易成本的降低不仅有助于中国降低进口品价格,也有有利于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近年来,贸易成本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学领域的重要话题,而在传统的贸易理论普遍忽视了贸易成本对贸易的影响(Deardorff,
1984)。也有不少学者研究了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基础设施与贸易的关系则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参考了对于贸易成本,基础设施的相关文献,研究了贸易对象基础设施水平对其与中国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
1.2.1 贸易成本
随着国际贸易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贸易成本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贸易成本已经成为新的经典贸易理论如“新经济地理学”、“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的核心概念,Obstfeld and Rogoff (2000)甚至将贸易成本的研究视为解释国际贸易领域六大疑惑和开启开放宏观经济学之谜的金钥匙。
(1)贸易成本的范围
贸易成本最初的理解在于“冰山型”贸易,即出口的冰山在运输到目的地时,冰山自身在运输途中已经有部分融化,融化的这部分就被视为由于贸易活动造成的损耗,这份损耗被视为贸易的一部分成本(Novy,2006)。而现有的研究中,贸易成本的范畴一般包括商品由生产地最终抵达消费市场的各种相关成本,比如运输成本、信息成本、汇率成本、销售成本等,政策壁垒、语言壁垒、法律法规的影响也会造成的影响一般也被计入贸易成本。Krugman(1991)的新地理经济学认为企业经济行为在区位选择,空间集聚中必须考虑贸易成本,Melitz(2003)的新新贸易理论也认为贸易成本会是分析企业异质性的关键因素。
(2)贸易成本的测度
而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测算的方法较为容易理解,一般是把可以量化的与贸易行为相关的成本(比如运输成本、关税成本等)直接加总,也有学者以 CIF/FOB 价格之比衡量贸易成本。Hummels(2001)最先使用运输费用代替运输成本,并直接用运输成本代表贸易成本,而 Limao 和Venables(2001)把运输费用,保险费用,关税费用等数据加总成一个成本,由此代表贸易成本。
图 1.1 论文基本结构
.............................

第 2 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测算

2.1 双边贸易成本测算的理论基础和测量方法
贸易成本的存在必然产生贸易成本的测算问题。目前,测算贸易成本主要有直接测算和间接测算两种方法,而直接测算方法由于在衡量非关税壁垒有偏差问题,所以当前多数学者选择了间接测算法。
2.1.1 双边贸易成本测量的理论基础
最早间接测算双边贸易成本的方法基于传统的引力模型,通过贸易流量推算贸易成本,但这种算法对没有考虑多边阻力。Novy 提出了这种传统的算法的不足之处:第一,传统引力模型下,很有可能遗漏重要的影响因素变量导致模型设定偏误;第二,双边贸易成本的阻力由于双方关税水平的差异,很可能不是对称的;第三,传统引力模型的测算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国内贸易因素对贸易成本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Novy(2006,2008,2011,2013)通过不断改进测算方法,形成了这个当前被许多国内外学者接受的测算方法。这个算法所需数据相对容易获取,考虑了国内贸易成本,放松了双边贸易成本对称的假设,既涵盖了距离,关税等可量化因素,也包含了非贸易壁垒的因素,所以在被很多学者沿用。
........................

2.2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成本测量结果与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布广泛,相邻近的国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相对接近,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也有较多共性,所以本文分地区给出了双边贸易成本的测度结果,测算所得的具体双边贸易成本数值见附录。
2.2.1 韩国和东南亚地区
图 2.1  中国与东南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变化趋势图
中国与韩国东南亚地区五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变化趋势如图 2.1,具体测算数值见附录 1。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是与中国贸易往来最频繁的地区,这些国家与中国贸易关系密切,贸易规模巨大,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对华贸易是其 GDP 的重要来源。所以整体看,韩国和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成本是最低的,而且在近 20 年来整体贸易成本趋势是不断降低的。越南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从 1.048降到了 0.224,在近几年,东南亚地区几个国家与中国的平均双边贸易成本已经在 0.6 左右,这种低水平的贸易成本一定程度也反映出双边贸易的便利性。
............................

第 3 章 “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21
3.1 交通基础设施 ............................................... 21
3.2 电信基础设施 ............................................... 22
3.3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合作现状 ..................... 23
第 4 章  基础设施对贸易成本的影响机制分析........................... 25
4.1 交通基础设施 .............................. 25
4.2 电信基础设施 ................................. 26
4.3 小结 ................................. 27
第 5 章 贸易对象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成本影响的实证检验................ 28
5.1 双边贸易成本与具体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检验 ................... 28
5.1.1 模型设计和数据说明................... 28
5.1.2 回归结果和分析........................................ 29

第 6 章 关于降低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成本的政策建议

6.1 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对外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而开放的经济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本文的研究发现交通、电信基础设施的发展都有利于降低双边贸易成本。 因而,中国应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对外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降低中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成本,从而促进中国的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当前,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指标,韩国、越南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外贸依存度较高,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也确实较低。但当前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较低,在 2017 年仅 33.54%,而且相比较于之前年度有所下降,并与韩国、越南等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侧面反映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策略大有可为。而扩大对外开放,当前我国需要逐步放松资本项目的管制,这一方面需要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内良好的经济环境,吸引优质外资进入;另一方面,也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和规范对外投资,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开辟国际市场。
而鼓励对外开放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外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合作。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合作类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基础设施类项目的对外合作基本还是限制在大型国有企业的范围内,而且每年的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中有较大比例的援助项目。实际上,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已五年有余,已经落成了一定数目的基础设施项目,而沿线部分国家也享受到了新建基础设施的红利,不少国家也展现出了继续建设基础设施的意愿。而且中国一味对外援助的力量毕竟有限,所以推广合作类的基础设施项目是更有利于我国“一带一路”设施联通建设的选择。
..........................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本文一是沿用 Novy(2013)的方法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二十余年的双边贸易成本,分地区分析了双边贸易成本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各国实际国情分析了贸易成本在不同地区展现出的差异。二是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交通和电信基础设施的现状,分析了各国基础设施的差异,并研究了基础设施发展对贸易成本的影响机制。三是构建了动态面板,利用系统 GMM 等方法实证检验了贸易对象基础设施对中国与其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根据本文的测度,1997-2017  年共 21 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平均下降 26.67%,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韩国和东南亚地区整体贸易成本最低,南亚和中亚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成本则较高,但近年度有不少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回升。第二,本文实证检验了实际人均 GDP 差额、地理距离、贸易开放程度对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基本相符,人均 GDP 差异越小,地理距离越近,贸易开放度越高,就会使贸易成本越低。第三,本文分析了基础设施对贸易成本的影响机制,并实证分析检验了贸易对象基础设施对于中国与“一带一路”25 国双边贸易成本的关系,多数基础设施指标的研究结果都有显著影响,说明基础设施的改进将会降低贸易成本。其中,铁路运输能力、航空运输能力、手机移动网络用户数以及电话线路情况等因素均与双边贸易成本均呈显著负相关,电信设施整体影响略大于交通设施,但宽带水平的发展则没有展现出显著性。所以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发展,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成本有望继续下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