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标
1.1.1 研究背景
拉美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具有丰富的自然和矿产资源,消费市场广阔。拉共体成立后,在其带领下,拉美地区开始加速发展,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地区的关系不断加深。先后与拉美地区三个国家(智利、秘鲁和哥斯达黎加)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的外交活动也逐渐增加。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拉之间的合作发展愈加迅速,目前拉美已经成为中国出口和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双方也都把各自设为其重要的合作伙伴。
1.1.2 研究意义
尽管中拉合作愈发密切,双边贸易额也不断增加,但是,这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频繁的贸易摩擦、不合理的贸易结构。 2015 年以来,中拉双边贸易额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中拉贸易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让中国正确认识其与拉美国家的贸易发展空间,并且在此基础上促进中拉贸易稳定前行,提高中国向拉美出口贸易潜力。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标
1.1.1 研究背景
拉美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具有丰富的自然和矿产资源,消费市场广阔。拉共体成立后,在其带领下,拉美地区开始加速发展,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地区的关系不断加深。先后与拉美地区三个国家(智利、秘鲁和哥斯达黎加)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的外交活动也逐渐增加。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拉之间的合作发展愈加迅速,目前拉美已经成为中国出口和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双方也都把各自设为其重要的合作伙伴。
1.1.2 研究意义
尽管中拉合作愈发密切,双边贸易额也不断增加,但是,这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频繁的贸易摩擦、不合理的贸易结构。 2015 年以来,中拉双边贸易额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中拉贸易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让中国正确认识其与拉美国家的贸易发展空间,并且在此基础上促进中拉贸易稳定前行,提高中国向拉美出口贸易潜力。
1.1.3 研究目标
本文将中国与拉美地区的出口纳入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描述性统计和计量模型的方法,研究中国对拉美出口的发展变化趋势,并深入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本文将探讨影响中国对拉美出口贸易的关键因素及中国对拉美的出口潜力,为推动中国与拉美在贸易领域的合作以及中国出口平稳增长提供理论依据。
.............................
2.2 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发展现状
2.2.1 中国与拉美发展进程
据有关文献记载,中国与拉美的直接联系始于 16 世纪下半叶。1573 年,中国与拉美的贸易经由菲律宾马尼拉前往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这标志着中国和美洲经济联系的开始。然而由于地理距离遥远,以及种种历史和时代的原因,中国与拉美的双边贸易并不活跃。
自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其与拉美的经贸往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拉美各个国家逐渐开始同我国展开贸易往来。中国与拉美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产品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良好的国际环境。拉美国家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双方都通过改革加强了经贸关系的发展,这些因素都为中拉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中国与拉美国家分别采取了积极的经济发展战略,双方经济蓬勃发展,为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拉美国家进行产业调整,更新设备,积极推进私有化,地区整体经济逐步好转,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对外支付能力也逐渐增强,这些都为中国发展对拉美的贸易提供了机会。
..........................
本文将中国与拉美地区的出口纳入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描述性统计和计量模型的方法,研究中国对拉美出口的发展变化趋势,并深入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本文将探讨影响中国对拉美出口贸易的关键因素及中国对拉美的出口潜力,为推动中国与拉美在贸易领域的合作以及中国出口平稳增长提供理论依据。
.............................
1.2 文献综述
1.2.1 中拉经贸关系文献综述
从国家层面研究中拉经贸关系的文章不少,其中,黄繁华、张湘莎(2012)以国际分工体系为背景,对中国对拉美地区的出口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着中国对拉美地区的出口,而且根据不同的贸易方式和贸易商品,其影响程度也不同。岳云霞、武小琦(2013)以巴西和阿根廷为例,介绍了拉美国家对华贸易摩擦的现状,并分析了中拉贸易摩擦的特点,分别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中国应增加对拉美国家的直接投资,加强合作,吸引拉美企业来华投资,做到以市场换市场。
1.2.1 中拉经贸关系文献综述
从国家层面研究中拉经贸关系的文章不少,其中,黄繁华、张湘莎(2012)以国际分工体系为背景,对中国对拉美地区的出口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着中国对拉美地区的出口,而且根据不同的贸易方式和贸易商品,其影响程度也不同。岳云霞、武小琦(2013)以巴西和阿根廷为例,介绍了拉美国家对华贸易摩擦的现状,并分析了中拉贸易摩擦的特点,分别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中国应增加对拉美国家的直接投资,加强合作,吸引拉美企业来华投资,做到以市场换市场。
Kotschwar,Barbara(2014)探讨了近几十年来中国与拉美的经贸互动,认为中国为拉美许多国家带来了机遇,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 DeSantibanes,Francisco(2009)描述了中国在南锥体地区(巴西、智利和阿根廷)日益增强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以及其影响对国家间造成的争端。认为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美国在西半球的霸权进而危及美国安全。 Kevin P. Gallagher,Porzecanski,Roberto(2008)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共同体的经济关系。认为中国在拉共体的出口和投资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除墨西哥外,拉共体不受中国在全球市场出口的威胁。Kevin P. Gallagher(2010)强调拉美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与中国的伙伴关系,还列举了拉美在科技创新等方面需要与中国加强合作的必要性。Rhys Jenkins(2012)描述了中拉贸易、FDI 和其他资金流动的增长以及这种关系的不对称性,经过研究,认为中国远未成为拉美新霸权国家,拉美与欧美之间的关系仍比与中国的关系更为重要。Carmen G. Gonzalez (2010)探讨了两种关于中国对拉美地区产生影响的态度,对这种关于中国对拉美日益增长的影响的互相矛盾的表述进行了质问,并且探讨了中国崛起对未来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环境法的影响。

..........................

............................

..........................
第 2 章 中国对拉美主要国家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2.1 拉美主要国家经贸发展概况
2.1.1 经济发展现状与水平
拉美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但多数国家的人均发展水平较高。本文汇总了 2001 年至 2016 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 GDP 占世界 GDP 的比重,以此来说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数据主要来源于 IMF 数据库)。
2.1 拉美主要国家经贸发展概况
2.1.1 经济发展现状与水平
拉美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但多数国家的人均发展水平较高。本文汇总了 2001 年至 2016 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 GDP 占世界 GDP 的比重,以此来说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数据主要来源于 IMF 数据库)。

............................
2.2.1 中国与拉美发展进程
据有关文献记载,中国与拉美的直接联系始于 16 世纪下半叶。1573 年,中国与拉美的贸易经由菲律宾马尼拉前往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这标志着中国和美洲经济联系的开始。然而由于地理距离遥远,以及种种历史和时代的原因,中国与拉美的双边贸易并不活跃。
自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其与拉美的经贸往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拉美各个国家逐渐开始同我国展开贸易往来。中国与拉美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产品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良好的国际环境。拉美国家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双方都通过改革加强了经贸关系的发展,这些因素都为中拉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中国与拉美国家分别采取了积极的经济发展战略,双方经济蓬勃发展,为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拉美国家进行产业调整,更新设备,积极推进私有化,地区整体经济逐步好转,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对外支付能力也逐渐增强,这些都为中国发展对拉美的贸易提供了机会。
..........................
3.1 引力模型的简介与发展 ................................30
3.2 引力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30
3.3 引力模型数据来源 ............................31
第 4 章 中国对拉美主要国家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41
4.1 中国对拉美主要国家出口贸易不平衡 ...................................41
4.2 中国对拉美主要国家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较小 ..............................41
4.3 贸易潜力未能充分显现 ...............................41
第 5 章 扩大中国对拉美主要国家出口贸易的建议及对策...................................45
5.1 将“一带一路”战略延伸至拉美国家 .................................45
5.2 积极推进中拉贸易自由化进程...............................................45
5.3 优化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结构 ......................................45
第 4 章 中国对拉美主要国家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4.1 中国对拉美主要国家出口贸易不平衡
国别方面,中拉贸易主要集中在拉美少数几个国家,由第 3 章中国对拉美国家出口占比分析来看,中国对拉美国家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国。例如,2016 年,中国对巴西的贸易总额为 678.3 亿美元,与墨西哥的贸易总额为 426.9 亿美元,与智利的贸易总额为 314.1 亿美元,与阿根廷的贸易总额为 123.2 亿美元,仅仅与拉美这 4 个国家的贸易额就占了 2016 年中拉贸易总额的约 65.4%。此外,中拉贸易不平衡。2001 到 2009 年间,中国在中拉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从 2010 年开始中国在中拉贸易中的地位开始转变为顺差,且贸易顺差值不断上升,2016 年中国对拉美地区贸易顺差已经达到了 8129亿美元。贸易商品结构方面,我国对拉美地区的出口,依然是以劳动力成本作为优势,以出口中低等技术的工业制成品为主。这些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较低,收入弹性也低。
...........................
第 5 章 扩大中国对拉美主要国家出口贸易的建议及对策5.1 将“一带一路”战略延伸至拉美国家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由中国经东南亚到拉美的贸易路线,包括从澳门到巴西以及从中国沿海到达墨西哥和秘鲁这两条贸易路线。将该战略延伸至拉美地区,一方面可以扩大中国的海外市场,使得中国减轻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中国增加对拉美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另外,可以加强中拉之间的互联互通,不仅可以赢得拉国家对此合理性的认同,而且能够加强中拉在经贸、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同时,该举措可以有效地把东盟和拉美地区的力量团结在一起,有力地遏制国际霸权主义,推动全球治理格局的多元化、合理化和公平化,达到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目的;此外,该举措还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中拉经济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与秘鲁、智利、哥斯达黎加三个拉美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对中国出口拉美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中拉之间营造良好的经贸合作氛围愈发重要,中方应积极推进中国和拉美一些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尤其是和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定,来加速推进双方贸易自由化,实现互利共赢。以中智双边自贸区为榜样,不断推动建设中国与拉美地区其他新兴市场的自由贸易区。在已有的自由贸易协定的经验下,积极向尚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拉美国家进行游说。
中国应增加对拉美地区其他国家的出口,改变出口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国的局面,对与中国贸易联系较为稀疏的国家进行访问,主办洽谈会等活动,为中国企业开发拉美市场创造条件,使中国出口的产品能够到达拉美其他国家,提高拉美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从而在整体上使中国在拉美地区的贸易布局更为均衡。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