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视角下双向FDI对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9988 论文编号:sb2020042715262630709 日期:2020-04-30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研究,本文利用理论和实际证明的结果来分析 IFDI 和 OFDI 对我国价值链升级会产生的影响,以下为主要工作做法:第一、在理论的基础上,从三方面分析了 IFDI 如何影响价值链升级、OFDI怎样作用于价值链改造过程、内外向 FDI 间的内在联系怎样干预价值链改造项目。最开始分析出 IFDI 在价值链升级上有两方面影响,一正一负。有效作用主要在于能提供和获得资金、获取技术等,消极作用在于出现“圈子”行为,难以创新获得新技术以及资源反复利用等。其次分析了 IFDI 在价值链升级上也有两方面影响,有效作用表现在获取技术、借鉴和相互交流上,消极作用在于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及迅速的流向国外。然后分析了 IFDI 和 OFDI 相互联结对价值链升级产生的影响,分析出双方能够互相发展激励,也能相互抵制。如果 IFDI 与 OFDI相适应,双方则能起到积极作用,即起激励作用时它们便都变强,起消极作用时它们便都变弱,如果 IFDI 与 OFDI 不相适应时,双方对价值链升级起消极作用,即越促进越弱化,越消极越恶化。并且更深一步知道了要让 IFDI 与 OFDI 相适应,要充分发挥双方国家自己的优势并能够做出灵活调整,还要两者相互结合合理利用资金,会对人才及研发进行投资。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现在,我国自 1987 年之后,逐步应用统计工具掌握外资信息,在国际范围内充当排名第二的外资引进国,具体涉外资金的累积金额数目已经达到了 20026亿美元,根据截止到 2017 年底所得到的数据,虽然目前全球投资状况持续低迷,但是通过利用外资,中国仍然可以在总体上呈现稳定增长。在联合国贸发会议最近发布的报告《世界投资报告 2018(中文版)》中显示,全世界范围内的外国在2017 年经直接投资(FDI)的金额达到了 1.43 万亿美元,跟 2016 年相比同比下降了 23%。在同一时期,中国在 2017 年吸收外资的金额达到了 1360 亿美元,是历史以来的最大外资吸收额。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经济的主流也开始走向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为了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无疑是很好的方式。根据统计部门汇总所得信息能够观察到,自 2013 年后,长达四年间中国具体应用的直投外资部分规模为 6580 亿美元。从 1983 年开始计算,截止 2017 年,中国在这三十年间所使用的外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扩大了六十倍之多,年均增长12.8%  。中国不仅仅在外资数量上进步显著,而且所利用的外资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外资结构也得到了优化,不仅外资规模持续拓展,中国发掘外资价值的能力也在连年增强,整体结构得到改进,第三产业增幅相对显著,且技术含量较足的制造业同样加强外资价值开发力度,2017 年时,它所对应的宏观投资规模内,外资比重为 27.4%,而 2012 年该数值仅为 13.8%,其涨幅年均值是 18.4%。根据所得到的统计结果来看,中国服务业在 2013 年到 2017 年的三年间涉外直投资金规模合计为 4174 亿美元,涨幅年均值为 9.6%。
目前,新的国际竞争形式要参考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如何。以前,我国有极为丰富的劳力资源,所以依托劳力要素,选择承接附加值较小业务,是我们顺利融合到国际价值链的一个切入点,无法在全球分工中处于主导地位。
..........................

1.2 论文结构和写作思路
1.2.1 论文结构
本文共有六个章节,主要思路是先设置课题研讨目标、解读具体理念名词内涵、汇总已有成果、评估现状及作用路径、完成实证操作并获得结论、形成本文方案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引言部分。该章基本论述了课题背景及价值,介绍此次解析活动的设计框架及所采用的手段,引出全文结构布局,并且分析本次研究所作出的新贡献及短板问题,清楚界定了此次课题解析活动的目标。
第二章是根据已有理论成果加以汇总讨论。本章起初就国际直投现象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之后对本章内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然后梳理了价值链升级的有关的文献;最后,系统回顾了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升级的相关成果,继而形成本文研究基调。
第三章专门聚焦于当前境况,对境内双向 FDI 建设情况、国际环境下本土价值链所处位置、有关现状成因三项内容加以解读。
第四章是理论层面的作用路径解析。依托第二章综述信息,本文聚焦于内外向 FDI 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机理。在本章的开始介绍了价值链升级与 IFDI 之间的影响机制。然后介绍了价值链升级与 OFDI 之间有什么作用路径。继而在评估上述作用路径的前提下,归纳价值链优化、双向 FDI 间的内在联结特征。
第五章主要为实证讨论部分。在进行面板分析时,通过参考中国 2008 年至2018 年的八个行业的整合资料完成评估,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包括 Hausman 检验、平稳性检验和回归模型;之后再通过得到的实证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帮助提出更好的战略计划、整改方案。
第六章基本是对全文解析结论加以介绍,之后给出具体方案意见。本文透过既定理论、实证资料,对发展促进价值链升级、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型开放战略提供参考。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GVC 的相关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面向价值链升级任务,国际相关课题解析活动侧重从发展中国家维度着手。这些国家基本上仍然保持低端运作模式,在国际价值链内的角色分工不占优势。怎样通过理论研究,明确其分工结构优化路径,借以增强链内地位,成为研究的热点内容。现阶段关于该困局的应对策略,仍未寻到理论层面的共性认识。Gary Gereffi(1999)选取东亚地区制造商作为样本,经研究,它的产品伴随 OEM16过渡至 ODM17,再过渡至 OBM18,最终迎合价值链的发展规律,达到自动优化效果;MikeMorris(2002)也表示,经济水平欠发达的地区,介入 GVC 系统时,必须率先优化生产流程,在程序先进性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高端产品,形成独特功能价值,其后才能开展链条改造计划;Schmitz(2004)强调,Gary Gereffi(1999)的理论向我们介绍了自动传导模式,然而该假设不见得成立。现实操作时,流程及产品优化步骤较易执行,却在功能革新期间面临阻力,毕竟研发、品牌、营销要素,纷纷涉及到发达国家的既定盈利空间,因此会被迫接受外部环境的压制作用;BinXu 等(2009)以出口物资的技术成分为判断依据,在同发达国家作参照的过程中发现,1992 年时,我国拥有 0.54 出口技术复杂度,而在 2005年时,该指标数值为 0.73,意味着相关建设期内,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它在国际价值链体系内的角色定位,收效显著。
2.1.2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研究领域将焦点放置于中国的 GVC 角色分工现状,具体解析活动环节存在指标依据的差异。马红旗(2012)将制造业作为样本,借助实证检验操作,试图把握境内价值链建设任务、纵向专业化层级的内在影响。最终发现,两者表现出先正向激励后负向激励的联动特征。我们将其联系性质形容为倒“U”型;岑丽君(2015)凭借 Ti VA 信息、GVC 指数进行分析,观测到境内制造业项目皆保持超过 0.7 的参与指数水平。不过期地位指数水平均值则不足 0.2,于是我们可以推测出,中国在整个国际链条内广泛介入,且无法具备地位优势。一些欧美国家的链内参与度虽然不够理想,却保持可观的地位优势;李娜娜(2017)选用2015 年 10 月经合组织、世贸组织共同推出的 Ti VA 信息,掌握当期各国市场附加值条件,又将 GVC 参与、地位指数作为辅助工具,获知中国相关表现。经研究所示,我国开始表现出积极融入迹象,广泛介入的过程中,参与深度也在增加,因此资本、技术、人才资源愈发充盈,相应地位结果也在不断改观。
表 5-2 冗余效应检验结果
.......................

2.2FDI 的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2.2.1IFDI 对东道国产业升级效应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
RueberG.L(1973)经课题分析后,表示双向影响、技术外溢都能够服务于IFDI 的产业优化目标,而后于 1999 年,Blomstrometal、Markusenetal 两人也提出类似主张;MarzennaAnnaWeresa(2004)选取波兰作为样本完成分析,观察到IFDI 借助技术外流传导过程,真实有效地带动波兰境内产业优化;Barriosetal.(2005)强调在特定区域内,企业受到 IFDI 作用的渠道表现在两方面:竞争局面所致负面作用、市场外部性导致的正面作用。他选取爱尔兰作为实证对象,总结到:以远期视角分析,外部性对应的正向作用效果,可以超过竞争性引发的负面作用效果。所以,他认同 IFDI 在优化产业方面的积极意义;WangC,ZhaoZ.(2008)将面板信息的时空区间界定为中国 2000 年至 2002 年。之后他做出实证讨论,试图弄清 IFDI 在产业优化过程的作用表现。最终他观察到,无论是行业内部、产业间,都可依借 IFDI 的积极溢出实现产业优化。而相较产业间,内部溢出程度更甚。Borensztein(1998)只聚焦于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直接投资现象,选取 69 个被投资国家,收集其 20 年内有关资料,汇总结果向我们说明,IFDI 携带技术输送、开辟经济新动力等功能价值,是国内投资难以呈现的贡献内容。不过,假如东道国缺乏技术吸收条件,便无法利用好 IFDI 所携带的隐藏价值。
(二)国内相关文献
针对 IFDI、东道国产业建设及技术发展间的内在联结,国内课题研究人员以差别化的立场分别解读,一些专家表示,
IFDI 能够推动东道国尽快完成产业升级目标。文东伟(2009)、焦增刚(2011)等研究人员强调,IFDI 导致技术向外流通,便于东道国增强技术含量,最终服务于业态结构优化目标,能够增加引资体量,对外市场活动也具备更佳结构,于是在产业升级方面构成助力之效;邱斌、叶龙凤等(2012)参考 SITC 五位码市场交易信息,涉列国家达到 102 个,其中中国 2001 年后长达 8 年的制造业项目(选取 24 项具体行业)ESI 指数 12 加以评估,借以评估具体行业在 GVC 系统内的定位情况。经检验,国际制造系统符合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期许,能够协助相关定位获得改观。田毕飞,梅小芳,杜雍,王波浪(2018)则引入 GEM 非平衡面板信息,涉及到 52 个国家、局域 2003 年后整十年内的量化资料,解读了外商直投操作、东道国制度背景在东道国全球置业领域的作用情况。最终得出:两项因素皆能形成正向推动效果;外商直投操作可以改善东道国宏观制度背景、全球创业计划间的协调效果;面向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时,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弱化风险担忧心理作用,增加东道国吸纳效果。
..............................
 
第 3 章 我国 FDI 以及在 GVC 的位置现状...................... 10
3.1 我国 FDI 现状.................................. 10
3.1.1 我国 IFDI 现状 ............................ 10
3.1.2 我国 OFDI 现状 .............................. 12
第 4 章 双向 FDI 对 GVC 位置升级影响的传导机理分析.......... 18
4.1IFDI 对 GVC 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 18
4.1.1IFDI 对价值链升级的积极效应 ..................................... 18
4.1.2IFDI 对价值链升级的消极效应 ..................................... 20
第 5 章 双向 FDI 对我国 GVC 位置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5.1 实证模型的构建.............................................. 31
5.1.1 我国价值链升级的测定指标的选定 ................................. 31
5.1.2 数据的说明和模型的构建及变量说明 ............................... 31

第5章  双向 FDI 对我国 GVC 位置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模型的构建
在国家统计局和商务部联合公布的我国 2018 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 OFDI 行业一般是在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农业(农、林、牧、渔业)、矿业等行业比较集中,这些行业的公司数量超过了外商直接投资公司总数的 60%。而且,这些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超过了 IFDI 公司总数的 70%,并且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经济和目前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这些产业在各自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所以,在进行研究时,本文通过对这些行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深入探究来开展实证评估活动。
凭借当前研究所得,参照本文理论依据,我们应当把握好价值链段位抬升的构成要素:商业单位具备更高段位所需技术工艺、分销路径、品牌效应条件,另外,研发期间必须供应的优质人资也要配置到位。要想实现上述条件要求,公司不仅要做好本公司的研发、培育和扩张,更要做好双向投资。所以,我们认为对中国价值链升级会产生影响的因素依然包括 OFDI、IFDI 和双向 FDI。在线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会在考虑到课题分析诉求、国家国情条件、数据可得性等因素的前提下,采取差别化指标,用于指代有关变量。
表 5-1	 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
..........................

第6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如果一个国家的价值链能够升级,不仅说明该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强,也说明该国的生产能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当我国为了提升本国的价值链升级,以接纳和开放的姿态面对外界即愿意吸引外资以及外投资的时,说明我国愿意主动挑战,主动发现机遇。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比如 IFDI 和 OFDI 会对价值链升级产生怎样的相互作用,我国以接纳和开放的姿态是否能让价值链升级等。于是,本文利用理论和实际证明的结果来分析 IFDI 和 OFDI 对我国价值链升级会产生的影响,以下为主要工作做法:
第一、在理论的基础上,从三方面分析了 IFDI 如何影响价值链升级、OFDI怎样作用于价值链改造过程、内外向 FDI 间的内在联系怎样干预价值链改造项目。最开始分析出 IFDI 在价值链升级上有两方面影响,一正一负。有效作用主要在于能提供和获得资金、获取技术等,消极作用在于出现“圈子”行为,难以创新获得新技术以及资源反复利用等。其次分析了 IFDI 在价值链升级上也有两方面影响,有效作用表现在获取技术、借鉴和相互交流上,消极作用在于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及迅速的流向国外。然后分析了 IFDI 和 OFDI 相互联结对价值链升级产生的影响,分析出双方能够互相发展激励,也能相互抵制。如果 IFDI 与 OFDI相适应,双方则能起到积极作用,即起激励作用时它们便都变强,起消极作用时它们便都变弱,如果 IFDI 与 OFDI 不相适应时,双方对价值链升级起消极作用,即越促进越弱化,越消极越恶化。并且更深一步知道了要让 IFDI 与 OFDI 相适应,要充分发挥双方国家自己的优势并能够做出灵活调整,还要两者相互结合合理利用资金,会对人才及研发进行投资。
第二,文章在前面的叙述当中就表明,不论是 IFDI 还是 OFDI,对价值链的升级都有积极的影响,不过二者在促进时的方法和程度有所不同。从拎另一个角度来讲,二者又是相互抑制的。这种关系的确定主要是通过交互项的系数为负数得出的。此结论能够从一方面展示出就当前的市场行情来看,我国在双项 FDI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很充分,这就导致了二者看似有促进关系,但在实际中又并未体现出来的情况。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