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外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6655 论文编号:sb2020031823275829986 日期:2020-03-2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研究,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习总书记强调“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背景下,分析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有着深远意义。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而形成产业间贸易。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而美国是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在要素禀赋、产业格局及消费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的关系。只有分析清楚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机理,才能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给出应对策略。在国际贸易方面,2018 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外正式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多种商品加征关税,正式拉开中美贸易战的大幕。虽然,经过中美双方的多轮谈判,美国取消了加征关税的措施。美国政府的对华贸易保护措施仍然存在,美国商务部在 2018 年 11 月公布一项提案,将限制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及量子计算等新兴关键技术出口,中国在核心前沿技术领域虽然一直大力发展但还是不如美国,一旦该政策落地,将对中国的科技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第 1 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
2016 年美国货物贸易出口金额为 14557.04 亿美元,进口金额为 22082.11 亿美元,贸易逆差金额为 7525.07 亿美元。2017 年美国货物贸易出口金额为 15507.2亿美元,进口金额为 23619.32 亿美元,贸易逆差金额为 8112.12 亿美元。美国货物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美国政府决定重振制造业,其目的之一是为了改善货物贸易逆差。同时在对外贸易政策上,美国政府愈加推崇新贸易保护主义,其贸易保护手段除了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还会对其他国家设置新的贸易壁垒,例如,技术壁垒、环保标准严苛和知识产权调查等。
美国新一届总统特朗普正式上台后,于 2017 年 1 月 23 日签署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行政命令。并将就北美自贸协定进行重新谈判。2017 年4 月,美国商务部启动“232 条款调查”,该条款赋予美国商务部对是否损害国家安全的进口产品进行调查的权利,即“232 调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 2018年 3 月 8 日正式对外宣布美国将分别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 25%和 10%的关税,该项举措在 15 日之后正式实施。2018 年 3 月 23 日,美国正式对外公布对中国“301 调查”征税清单,对 1333 项从华进口的商品征收 25%的高额关税。所谓“301 调查”就是依据美国《1974 年贸易法》第 301 条对一切损害美国利益的外国行为,美国有权对其进行调查。
近年来,美国对外贸易政策频频出拳,贸易保护意图非常明显,这种进一步加强贸易保护的举措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多国政府发表声明批评美国的这种贸易保护政策。美国一贯鼓吹自由贸易,虽然也经常实施贸易保护措施,但多是针对个别国家或地区,并以政治压制和遏制其发展为目的。像本次这样大范围加强贸易保护政策的举动,在近几十年来几乎没有发生过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一个国家到底应该实施自由贸易还是应该奉行保护主义?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从古至今就没有停止过。但由于争论的双方各有其合理性,所以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国内外学者们采取了各种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自由贸易思想或者是保护主义思想的正确性。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研究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即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交替演变,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分析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经济背景对于了解美国贸易政策运作规律和对外关系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其次,美国世界作为第一大经济体,其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较大,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它的对外贸易政策开始对世界各国产生广泛且重大影响,学术界对于美国贸易政策的研究从未停止。所以,本文研究的主题不仅可以丰富学术界的研究内容,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最后,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自由贸易及贸易保护的利弊进行理论分析,这可以为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提供理论意义上的参考。
1.2.2 现实意义
贸易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分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不仅关乎本国的经济利益还会影响到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关系。一个国家需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情况做出有利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贸易政策选择,对外贸易政策也是国与国之间利益博弈的重要手段。各国学者对于本国应该选择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一直争论不休,回顾历史,当一国经济发展处于萧条时期,贸易保护论者的主张备受肯定,然而当一国经济发展繁荣时,自由贸易论者的呼声更受政府关注。因而,从宏观层面上可以看出贸易政策的演变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即一个国家的发展由弱到强时,其贸易政策就会由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若由强到弱时,自由贸易就会转向贸易保护。美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就是根据国内发展情况及国际市场状况的不同从而变更贸易政策的过程。
在如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都积极主动参与自由贸易体系建设,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在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自由贸易主张的煽动下,一些小国和发展中国家往往过早或过度开放国内市场,这使得本国的一些幼稚产业难以成长,在对外贸易中丧失了竞争优势,经济发展也因此受到阻碍。然而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则实施一些贸易保护手段以维持其国际竞争力。在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WTO 规则的贸易环境下,一些小国和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中国也面临着一些同样情况。因此,一国采用的贸易政策要适应本国经济发展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对于这些国家来说,非常有必要研究美国贸易政策发展的历史和转变,以借鉴美国贸易政策的经验。
............................

第 2 章对外贸易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对外贸易的相关概念界定
贸易是买卖行为的通称,其核心是交换。而对外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买卖或交易的行为,15 世纪欧洲人便开始了对外贸易并尝到了国际贸易的好处,如今在国际市场上贸易通常分为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两大类。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在参与国际贸易时为保护本国市场,在贸易活动中获得最大经济利益而制定的法规和措施。美国学者对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定义是美国政府试图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的全部行为,或者是调整对外贸易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指导性规则。美国政府为处理好其与世界经济体之间关系而制定的所有政策都可以称为对外贸易政策,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不仅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和资本积累还为了维护美国的霸权。
对外贸易有两种类型,一是自由贸易,二是保护贸易。关于自由贸易,顾名思义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没有阻碍,国家不限制进出口贸易允许商品自由的输出和输入,自由贸易采取的主要手段有贸易自由化、关税同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等。而保护贸易则是国家为达到某种目的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进出口,保护贸易的手段主要体现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方面,前者通过征收高额关税阻碍进口,后者的形式较为多样,主要表现为进口禁令、进口许可证、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贸易救济措施,进口产品歧视和出口限制的技术障碍。
................................

2.2 自由贸易的相关理论
2.2.1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作为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他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亚当?斯密在 1776 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深刻批判了重商主义思想,他指出一国财富并不是其贵重金属多少可以衡量的,而是可供消费商品的增加才表示一国财富的增加。此外,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可以使财富增加,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就是专业化国际分工的实现途径,他的这一观点有力的支持了自由贸易。
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来解释国际贸易,他认为两个国家在生产一种产品上存在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那么一国应该全部生产处于绝对优势的商品,也就是这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低或者说劳动生产率高,出口一部分处于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处于绝对劣势的商品,购买处于绝对劣势的商品要比自己生产所花的代价小,参与国际贸易的两个国家都能增加财富。
绝对优势理论的优越性在于它指出了国际分工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为自由贸易打开一扇门,各国可以根据自身优势进行贸易以增加本国财富。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它的假设只是一个特例,该理论无法解释一国没有一个处于绝对优势的生产部门在劳动生产率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
2.2.2 比较优势理论
在 1817 年,大卫.李嘉图于《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基于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认为绝对优势理论不具有普遍性,他指出两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成本才是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而不是绝对劳动成本,各国同样生产部门的相对劳动投入量存在差异,那么就会产生比较利益,从而决定贸易方向。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国与另一国相比在生产两种商品上都处于劣势,但对于都处于劣势的两种商品之间,在劣势较轻的商品上有相对优势,那么该国应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并出口,进口自身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同样,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应生产并出口优势较大的商品,进口优势较小的商品。两国根据比较优势进行对外贸易都可以提高福利水平。比较优势理论的优点在于它从劳动生产率差异方面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从而奠定了新贸易理论的基础,是自由贸易的根本依据。其缺点是该理论仅仅是成本分析未考虑需求的影响。
.............................

第 3 章二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动因 .......................... 18
3.1 二战结束至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自由贸易政策 ................... 18
3.1.1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经济因素 ........................... 18
3.1.2 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 ................................... 20
第 4 章美国经济发展状况与贸易政策变化的实证分析 .................... 28
4.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28
4.1.1 关键指标的选取 ....................................... 28
4.1.2 数据处理和模型建立 ................................... 29
第 5 章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 34
5.1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分析 ....................................... 34
5.1.1 中美贸易现状 ......................................... 34
5.1.2 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原因 ........................... 34

第 4 章美国经济发展状况与贸易政策变化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随着国际贸易体系日渐趋于完善,关税这一贸易保护手段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反倾销、反补贴和保护措施这类非关税壁垒的使用愈加频繁,最常用的贸易保护工具就是反倾销,其具有针对性、容易扩展、没有具体规定限制。进口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能够反映对外贸易活动的变化情况,二者与反倾销措施有着密切关系。在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学习的基础上,在进行计量实证分析之前,笔者先利用了美国对外反倾销立案数与 GDP 增长率变化情分析了美国经济波动与对外贸易政策变化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之间存在大致上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如图 5所示,所以,笔者认为 GDP 增长率、进口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和反倾销立案数进行实证分析具有可行性。因此,本文将利用  Eviews7.0 软件对美国 1995-2017年美国经济发展状况与贸易政策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图 5 1995 年-2017 年美国对外反倾销立案数与 GDP 增长率变化情况
...............................

第 5 章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5.1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分析
5.1.1 中美贸易现状
在国际贸易方面,2018 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外正式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多种商品加征关税,正式拉开中美贸易战的大幕。虽然,经过中美双方的多轮谈判,美国取消了加征关税的措施。美国政府的对华贸易保护措施仍然存在,美国商务部在 2018 年 11 月公布一项提案,将限制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及量子计算等新兴关键技术出口,中国在核心前沿技术领域虽然一直大力发展但还是不如美国,一旦该政策落地,将对中国的科技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 1 月至 11 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为 28810.7 亿元人民币,进口总额为 9470.1 亿元人民币,贸易顺差为19340.6 亿元人民币,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国。在 2017 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贸易额为 5055.97 亿美元,向中国出口的贸易额为 1303.694 亿美元,其贸易逆差为 3752.276 亿美元,占美国总贸易逆差额的 67.94%,中国也是美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出口市场。然而,随着中美贸易差额的增大,中美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是双方贸易不平衡,美国政府认为其巨大的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于中国,并对此非常敏感,美国以缓解对外贸易逆差为借口,施行贸易保护。中国在近年来已成为美国主要反倾销的对象之一,随着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立案数量越多,中国的商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受到了阻碍。此外,美国在知识产权方面,对于涉及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5.1.2 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原因
近年来,美国对外贸易政策转向主要以贸易保护为主,有着复杂的因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国内经济发展下滑,本文第三章和第四章已经分析论证过了,接下来进一步说明美国政府为何一意孤行发动贸易战。
第一,中美贸易失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在美国的对外贸易中,从中国的进口额增加,造成了美国的巨大贸易逆差,然而,中国却拥有较大贸易顺差。美国贸易逆差日益扩大的这种形势,逐渐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也随之高涨。为了缓解国际收支的赤字情况,美国当局不断采取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例如,出口补贴、重启“301”条款调查及技术壁垒等。中美的贸易不平衡影响了国内经济运行状况,对外贸易政策更倾向贸易保护主义。
第二,美方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妨碍了其维持霸权。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多极化,无论是欧盟还是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从长期发展来看,相比美国的衰退都占据着比较优势。在经济发展速度和贸易情况来看,美国正在一个下降的趋势中,这样一个在国际贸易体制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其霸权地位受到了动摇,并且在美国经济复苏后劲不足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要走上美国 20 世纪30 年代贸易保护的老路,目的是保护美国产业,维持其霸主地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