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人口集中聚居于远离主要市场和贸易路线的中小城市,而这上万个城市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具体而言,分别是从圣彼得堡向南的纵向铁路沿线以及从莫斯科到海参崴的横向铁路沿线。正是较为完善的铁路基础设施塑造了当今生产力的布局模式。此外,前苏联的市政基础设施为上述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持,健康、教育和文化等不同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其形成了稳定的社会,通信基础设施则使城市之间得以紧密联系,合作发展。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人口集中聚居于远离主要市场和贸易路线的中小城市,而这上万个城市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具体而言,分别是从圣彼得堡向南的纵向铁路沿线以及从莫斯科到海参崴的横向铁路沿线。正是较为完善的铁路基础设施塑造了当今生产力的布局模式。此外,前苏联的市政基础设施为上述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持,健康、教育和文化等不同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其形成了稳定的社会,通信基础设施则使城市之间得以紧密联系,合作发展。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曾表示,未来几年政府的工作重点将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道路、港口、机场和通信。要想实现上述规划,首先需要明确国家内部资源、预算资金和信贷投资的具体情况。就当前形势而言,国家内部呈现出部分地区实现独立发展,其余地区需要国家援助的现状。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所做的研究结果,2016 年俄罗斯在全球桥梁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缺口与美国大致相同。考虑到本国当前的经济规模,美国将花费1000 亿美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俄罗斯则预计花费 3.6 亿万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这并非表明俄罗斯没有实施的决心,事实上从大规模的互联网引进,到索契奥运会和世界杯的举办,再到克里米亚大桥的建设,俄罗斯已经将其渗透到各个地区和各个领域之中。当前的基础设施发展管理模式受到财政预算的制约,应当将预算资金转变为真正的投资模式,如果将新兴经济效应转化为基础设施的使用或可用性的投入,就可以保证投资的回报。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众多学者和科学家已经注意到了基础设施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指出,城市发展是全国的驱动力。俄罗斯幅员辽阔,横跨欧亚大陆,仅关注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必然会导致国家发展不平衡,其余城市若想发展,需要主要城市释放能量,以保证俄罗斯平衡、和谐的发展空间。因此,迫切需要基础设施现代化[1]。发展基础设施的必要性显而易见,一个简单的例子即可说明:全世界超过 10 亿人无法获得干净的饮用水;15 亿人享受不到电力的便捷,近 25 亿人生活在不适当的卫生条件下。Lancov Alex、Peshina Elena和 Polhovskaya Tatyana 表示,经济学家们早就开始考虑解决这些问题,但他们一开始根本不明白“基础设施”这个词的含义[2-4]。Randall Eberts、Escomb Eduard、Croce Rudolf 和 Diebold Frank 认为,部分学者将基础设施分为两种:工业和社会。工业基础设施能够创造生产和运输条件,并提升经济效益;社会基础设施有助于塑造人的能力和性格[5-8]。专家们认识到,发展基础设施项目需要大量投资,尤其是国家投资。瑞典经济学家 Murdal 指出,国家有责任保障基础设施的发展,因为市场自身无法做到这一点,而政府可以以较低成本实现基础设施的建设。然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仅仅通过政府投资并不够,还需要吸引其他投资[9].
第 2 章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
2.1 引言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所做的研究结果,2016 年俄罗斯在全球桥梁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缺口与美国大致相同。考虑到本国当前的经济规模,美国将花费1000 亿美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俄罗斯则预计花费 3.6 亿万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这并非表明俄罗斯没有实施的决心,事实上从大规模的互联网引进,到索契奥运会和世界杯的举办,再到克里米亚大桥的建设,俄罗斯已经将其渗透到各个地区和各个领域之中。当前的基础设施发展管理模式受到财政预算的制约,应当将预算资金转变为真正的投资模式,如果将新兴经济效应转化为基础设施的使用或可用性的投入,就可以保证投资的回报。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众多学者和科学家已经注意到了基础设施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指出,城市发展是全国的驱动力。俄罗斯幅员辽阔,横跨欧亚大陆,仅关注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必然会导致国家发展不平衡,其余城市若想发展,需要主要城市释放能量,以保证俄罗斯平衡、和谐的发展空间。因此,迫切需要基础设施现代化[1]。发展基础设施的必要性显而易见,一个简单的例子即可说明:全世界超过 10 亿人无法获得干净的饮用水;15 亿人享受不到电力的便捷,近 25 亿人生活在不适当的卫生条件下。Lancov Alex、Peshina Elena和 Polhovskaya Tatyana 表示,经济学家们早就开始考虑解决这些问题,但他们一开始根本不明白“基础设施”这个词的含义[2-4]。Randall Eberts、Escomb Eduard、Croce Rudolf 和 Diebold Frank 认为,部分学者将基础设施分为两种:工业和社会。工业基础设施能够创造生产和运输条件,并提升经济效益;社会基础设施有助于塑造人的能力和性格[5-8]。专家们认识到,发展基础设施项目需要大量投资,尤其是国家投资。瑞典经济学家 Murdal 指出,国家有责任保障基础设施的发展,因为市场自身无法做到这一点,而政府可以以较低成本实现基础设施的建设。然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仅仅通过政府投资并不够,还需要吸引其他投资[9].
俄罗斯当前局势较为复杂。据相关人士分析,预计俄罗斯在短期内将在基础设施项目上花费 1 万亿美元到 3 万亿美元,政府计划花费大约 4000 亿美元。这意味着融资赤字将在 60%到 77%之间[10-12]。Igor Sobolev、Evgeniy Koshelev和 Maxim Sokolov 认为,国家平均需要为每一卢布的预算投资吸引 6 卢布的私人投资。数据惊人,缘何花费如此巨大?原因在于现有的现代化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维护,因为基础设施的磨损程度较高[13-15]。以住宅公共设施为例,援引 Naumov Ilia、Dubrovin Igor、Gulin Andrey 和 Kudrin Alexey 的发布的官方数据,供水网络的长度为 73 万公里,磨损程度高达 60-70%,有些地方甚至超过 80%。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水平较低,每年只有 1.5%的污水网络能实现更换。暖气系统也是如此。俄罗斯拥有全球 45%以上的集中供暖管道系统,供暖网络总长度为 172000 公里,其中 28%的管道需要更换。不幸的是,上述情况并非个例,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也会遇到相同困境[16-19]。
............................
第 2 章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
2.1 引言
城市基础设施既是人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体现。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涵盖公共交通、城市道路、供电、供水、供气、垃圾处理、环境卫生、安全防灾等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率逐年提高,大量人口涌进城市,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俄罗斯经济而言,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问题,其中财务问题是主要问题,具体而言,分别是融资额不能满足需求和融资渠道单一。俄罗斯迫切需要设立新的基础设施项目,并对旧项目进行现代化改造,而完成上述任务需要大量的财政资源支撑。然而,国家自身无法将重心只放在基础设置建设上,国家需要履行其他职能。但是近年来,
俄罗斯所呈现的现状是国家成为了基础设施投资市场上唯一重要的参与者,同时也是主要客户和项目提供者。国家每年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 2 万亿卢布,即便如此,为了保持当前发展水平,国家每年必须增加 4000-5000 亿卢布的投入。在经济增长疲软(俄罗斯每年 GDP 约为世界的 1.5%)、卢布贬值、能源价格波动(2018 年石油价格为 53.8 -85.6 美元)的背景下,持续性增加投入相当困难。一方面,国家其他部门所给出的需求数据看起来并不悲观,但他们却超过预算限制进行规划,导致部门资金仅能解决现有基础设施的问题,而不能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也无法准确说出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私人投资者的参与因缺乏信心、缺乏立法基础、公共采购程序不透明而受到阻碍。此外还存在另一个影响因素,即联邦与地方政府之间就基础设施投资事项存在矛盾,地区所设立的不适当的建筑标准最终会增加建筑成本,因此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存在着较大问题.

...........................
2.2 融资数量不能满足需求
在过去 20 年间,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使俄罗斯经济发展放缓,世界排名仅为第 95 位。根据英国会计师事务所 Ernst&Young 的数据,俄罗斯在铁路基础设施方面排名较高(33 位),然而在公路质量(111 位)、港口基础设施(82 位)、航空运输基础设施(87 位)等其他领域仍有上升空间。如今,俄罗斯对高质量基础设施的需求是供给的几倍之多,投资赤字高达 50%。欧洲复兴银行行长查克拉巴蒂表示,俄罗斯在基础设施项目上投资所占 GDP 的百分比以及私人资本的参与程度远远落后与其他国家。与此同时,俄罗斯由于国家规模不可小觑,其基础设施市场潜力巨大。据相关国际组织估计,在 2023 年之前,对俄罗斯最有前景领域的现代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需求超过 5000 亿美元。然而,随着油价下跌和预算收入的下降,公共投资正在下降。根据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的观点,基础设施资产的总值必须达到 GDP 的 70%,以保证足够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俄罗斯并未达到该预估数值,因此需要在基础设施投资上走在前面。

...........................
2.2 融资数量不能满足需求
在过去 20 年间,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使俄罗斯经济发展放缓,世界排名仅为第 95 位。根据英国会计师事务所 Ernst&Young 的数据,俄罗斯在铁路基础设施方面排名较高(33 位),然而在公路质量(111 位)、港口基础设施(82 位)、航空运输基础设施(87 位)等其他领域仍有上升空间。如今,俄罗斯对高质量基础设施的需求是供给的几倍之多,投资赤字高达 50%。欧洲复兴银行行长查克拉巴蒂表示,俄罗斯在基础设施项目上投资所占 GDP 的百分比以及私人资本的参与程度远远落后与其他国家。与此同时,俄罗斯由于国家规模不可小觑,其基础设施市场潜力巨大。据相关国际组织估计,在 2023 年之前,对俄罗斯最有前景领域的现代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需求超过 5000 亿美元。然而,随着油价下跌和预算收入的下降,公共投资正在下降。根据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的观点,基础设施资产的总值必须达到 GDP 的 70%,以保证足够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俄罗斯并未达到该预估数值,因此需要在基础设施投资上走在前面。
2017 年 5 月,经合组织(OECD)秘书长古里亚在柏林发布了一则“投资与气候,投资与增长”的报告,其中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执行《巴黎气候协定》等方面分析了世界基础设施投资的必要性。报告中指出,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每年的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预计为 6.3 万亿美元,另需 0.6 万亿美元用于实现基础设施与气候的兼容,每年共计约 6.9 万亿美元。作为 20 国集团倡议的一部分,2014 年成立的全球基础设施中心最近提供了一项分析服务,用以评估包括俄罗斯在内的 50 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以及评估当前趋势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上述分析服务主要涵盖以下领域:能源、电信、交通(机场、港口、铁路和公路)、供水。截止到 2040 年,俄罗斯对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预计约为 1.8 万亿美元(现有的“趋势”为 1.1 万亿美元,缺口为 727 亿美元,占当前机遇的 66%)。
...........................3.1 引言 ..........................................14
3.2 政府预算供给不足 .......................15
3.3 资本回报率偏低 .............16
第 4 章改进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对策 ...............................22
4.1 引言 ......................... 22
4.2 完善法律并建立适当的监管框架 .......... 23
4.3 改善国家金融市场 ................26
第 4 章改进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对策
4.1 引言
对于俄罗斯而言,从古至今,对公共服务部门和私营部门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进行联合企业管理和决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公私合营(以下简称公私合营)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在最近的十年中其作用逐渐凸现出来。现代社会经济生活条件要求公共服务负担更为复杂的任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家和商人渐渐将兴趣集中于投资新鲜有趣的事物和科学项目上。因此,为适应时代发展,一种特殊的私有化手段应运而生。这种私有化对国家职能的履行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在这方面经验最丰富的是英国,英国在项目数量和平价适用的商品行业数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在俄罗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开展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并将其扩展到不同的领域。发展现代化和改进国家全部基础设施,包括更新住房设施的必要性,以及具有社会性质的其他领域内项目的开展,使得国家和私营部门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这需要不断完善现有机制,提高私人资本利用率,提高社会生活水平以及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部分地区存在发展机会少的问题。区域经济、管理结构、发展速度、资源等因素表明,在当前的形势下,有必要朝着上述方向发展。但要实施这一战略,就需要明确未来的发展机制。美国在 50 年代第一次提出公共服务市场化,彼时为了适应政府资助的教育项目与私营部门合作的情况。然而,在 20 世纪60 年代,该手段的使用范围已经扩大。与此同时,第一批国有企业开始出现,主要从事城市现代化改造,与民营企业共同领导私营部门。到了 20 世纪中叶,上述组织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在俄罗斯,为了增进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有必要借鉴已有的经验,但是现在可以根据国情提出自己的方案。首先,建立一个适当的监管框架。可依照近期颁布的第 224 号联邦法律《俄罗斯联邦公私合营法》建立,这是国家-私人资本合作框架内一切合作的基础。其次,转变金融市场。具体而言,简化私人企业贷款程序,降低利率,提供政府担保,以此吸引机构投资,以实现货币供应。
.........................
结论
通过对俄罗斯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体系的分析,可以发现俄罗斯的形势并不乐观,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具体而言,俄罗斯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存在赤字。尽管这种情况多数国家都会存在,较为普遍,但俄罗斯的不同之处在于融资斥资巨大。因此为了促进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地区经济发展,有必要集中力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高层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基础设施融资应该成为近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之一。因此,政府启动了更多项目来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即便如此,国家所拨的额外预算资金杯水车薪,融资赤字仍然相当大,同时还存在大量的项目等待实施。
仅仅依靠预算资金,国家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部需要,唯一的出路就是吸引私人投资者,但国家需要为此创造相应的条件。众所周知,私人投资者不会投资于非盈利项目,因此学校、医院、图书馆等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由国家接管。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会通过对已建的基础设施设立使用费来获利。例如,收费公路建成后,由投资者自行设置公路费,但所设置的费用金额由反垄断机构监管。此外,公路沿线还修建了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必要服务的道路综合设施,如餐馆、旅馆、商店和加油站等,投资者会收取房屋的租赁费用。相应地,投资者在收取费用的同时,应当对相关建筑物和房屋进行维护。然而就当前形势来看,政府甚至还无法吸引投资者参与上述项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必须构建透明的投资者选择机制,并将所有贸易壁垒降至最低,对基础设施项目及其投资者实施灵活的税收优惠政策。借助于中央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向基础设施投资者提供低利率贷款,国家可以对地区项目,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项目提供国家投资回报保障。如果上述措施能够顺利实施,投资者将积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并据此获利,最终能有效地吸引私人资本,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仅仅依靠预算资金,国家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部需要,唯一的出路就是吸引私人投资者,但国家需要为此创造相应的条件。众所周知,私人投资者不会投资于非盈利项目,因此学校、医院、图书馆等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由国家接管。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会通过对已建的基础设施设立使用费来获利。例如,收费公路建成后,由投资者自行设置公路费,但所设置的费用金额由反垄断机构监管。此外,公路沿线还修建了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必要服务的道路综合设施,如餐馆、旅馆、商店和加油站等,投资者会收取房屋的租赁费用。相应地,投资者在收取费用的同时,应当对相关建筑物和房屋进行维护。然而就当前形势来看,政府甚至还无法吸引投资者参与上述项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必须构建透明的投资者选择机制,并将所有贸易壁垒降至最低,对基础设施项目及其投资者实施灵活的税收优惠政策。借助于中央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向基础设施投资者提供低利率贷款,国家可以对地区项目,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项目提供国家投资回报保障。如果上述措施能够顺利实施,投资者将积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并据此获利,最终能有效地吸引私人资本,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