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博士论文怎么写[写作必知]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论文写作指导 Instruction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168 论文编号:sb2022010916540742550 日期:2024-09-05 来源:硕博论文网
口腔医学博士论文怎么写?本文根据热门论文范例数据,为大家列举了3篇口腔医学博士论文范文,可以多参考学习,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口腔医学博士论文范文参考一:口腔扁平苔藓发病及其恶变机理的探讨
目的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粘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被认为是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癌变潜在性,WHO将OLP确定为癌前状态。口腔扁平苔藓的粘膜病损可累及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多发于颊部,其次为舌、龈、唇、腭、口底等处。临床常表现为复杂的联合病损,如丘疹样、斑块的、萎缩性、溃疡和大疱等,也可表现为角化样病变,如白斑。萎缩型病变和糜烂型病变,最有可能引起疼痛。OLP主要的病理特征为:上皮过度角化、上皮下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及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同时具有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固有层炎性细胞凋亡减少。变性的基底细胞形成胶样小体或Civatte小体,表现为均匀嗜酸性粒细胞,超微结构表明,胶样小体为角质细胞的凋亡。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涉及诸多因素,与局部慢性机械损伤、药物刺激、牙科材料、口腔内电流刺激以及精神紧张、全身性疾患和遗传因素等有关;还可能与某些细菌、病毒感染相关。以往研究提示,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细胞因子的释放及角质细胞的凋亡异常,被认为是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OLP于1869年被首次报道,一百多年来对于其发病率的调查结果,各地域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外资料流行病学资料显示:OLP是除复发性口疮外,最多见的口腔粘膜疾病。1981年我国“口腔白斑、扁平苔藓两病防治协作组”的调查资料显示,OLP患病率为0.51%。迄今为止,河北省各地区尚缺乏关于OLP的流行病学资料。研究表明,OLP病变使口腔癌发生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是具有癌变潜能的口腔粘膜病损。OLP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其中Ki-67、Cox-2的过表达及p53基因的突变可能与其发生的密切相关因素。Ki-67位于人的所有增殖细胞的核内,是细胞增殖活性的一种标志性抗原,也是判断良、恶性肿瘤组织生长状态的关键指标。Ki-67过度表达提示细胞增殖过度,与传统的增殖核抗原PCNA相比背景干扰小,是近两年得到应用的,更为准确可靠的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的指标。环氧合酶Cox-2(cyclooxygenase,Cox-2)又名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是一种诱导型膜结合蛋白酶,位于细胞内质网和细胞核周围,Cox-2在多种因子(如内毒素、感染因子、生长因子等)的作用下表达上调,与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关系密切。p53基因是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可以启动细胞凋亡机制。大量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中野生型p53基因突变或失活而导致的功能异常,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p53基因突变可能与口腔粘膜良性病损恶性变有关。研究显示,P53蛋白表达增高与OLP特征性病变及癌变相关,p53基因的突变可能引起OLP的发生与发展。本课题第一部分:在河北省内,通过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OLP在河北省的发病特征、人群和空间分布状况,并对上述诸多因素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为我国人群中OLP的诊断、治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本课题第二部分:收集五年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OLP患者101例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针对OLP的相关癌变因素:Ki-67和Cox-2,检测其在101例OLP患者病变中的表达,并以正常口腔粘膜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作为比较,探讨Ki-67、Cox-2表达与口腔OLP潜在恶性的关系。本课题第三部分: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60例OLP患者病变及病变旁组织和相邻正常口腔粘膜中突变型p5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比较,探讨OLP癌变潜在危险性和癌变机理,为OLP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癌变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材料与方法1河北省口腔扁平苔藓的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四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样本估计总体。在河北省三市、三县,随机抽样共选取36个调查点,2个年龄组各调查742人,男女比为1:1,共调查1548人。OLP诊断标准:采用全国牙防组制定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对OLP的诊断标准。全部调查资料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口腔扁平苔藓中Ki-67、Cox-2表达与其潜在恶性的关系收集口腔扁平苔藓101例,另取口腔癌手术标本10例,口腔正常颊粘膜标本10例作为对照。使用免疫组化(SP法)方法检测Ki-67、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3口腔扁平苔藓中突变型p53基因mRNA表达的检测60例口腔扁平苔藓和30例颊癌均经病理确诊,20例正常口腔颊粘膜来自外伤创面周围的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标本。采用一步法RT-PCR检测突变型p53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4口腔扁平苔藓及其邻近组织中突变型p53基因mRNA的表达30名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口腔扁平苔藓。每名患者采集病变区、病变旁、正常组织区三个部位标本各一,共90个标本。病变旁组织与病变组织距离≥5mm,正常组织与病变旁组织距离≥1cm。所有标本的采集均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采用一步法RT-PCR检测突变型p53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1在本次流行病学调查中,河北省被调查人群中口腔扁平苔藓的患病率为0.82%,略高于我国“口腔白斑、扁平苔藓两病防治协作组”的调查结果,测算河北省口腔扁平苔藓患病率的95%可信区间为0.38%~1.26%。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各种口腔粘膜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腔扁平苔藓是目前口腔粘膜病中除复发性口疮外的最多见的口腔粘膜病。3口腔扁平苔藓好发于颊部,其患病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无城乡差异。4临床病理资料分析101例口腔扁平苔藓中,男性39例,女性62例,男:女之比为1:1.6,女性多于男性。就诊年龄最小者21岁,最长者78岁,平均年龄为48.8岁。发病部位最常见为颊部81例;其次为舌部11例;其它牙龈5例;唇部4例。5口腔扁平苔藓的病理学改变101例口腔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上皮增生和/或萎缩,基底细胞灶状或片状液化消失,上皮下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其中表现为上皮增生者48例;上皮萎缩者22例;上皮增生与萎缩同时出现者23例。15例伴有上皮下疱;19例伴上皮糜烂和溃疡。7例出现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出现上皮癌变,OLP癌变率为0.9%(1/101),癌前病变发病率为6.9%(7/101)。口腔鳞状细胞的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异型性的肿瘤细胞呈多边形或圆形,排列成巢状,可见细胞间桥,肿瘤细胞有角化倾向,形成癌珠。6 Ki-67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10例正常口腔粘膜均表达Ki-67,阳性细胞散在于基底细胞中,其阳性细胞比例为15.2%。在101例口腔扁平苔藓中,93例表达Ki-67,阳性细胞位于增生上皮或萎缩上皮的基底细胞和基底旁细胞中,其阳性细胞比例为37.1%。扁平苔藓伴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的病例中,阳性细胞比例为47.0%;扁平苔藓伴上皮癌变的病例,其阳性细胞比例为61.0%。1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全部表达Ki-67,阳性细胞随着肿瘤异型性基底细胞和基底样细胞增多而明显增多,其阳性细胞比例为62.5%。统计学分析表明,扁平苔藓阳性率高于正常口腔粘膜,低于口腔鳞状细胞癌,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单纯扁平苔藓(36.1%)与扁平苔藓伴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47.0%)之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而与扁平苔藓伴上皮癌变(61.0%)之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7 Cox-2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10例正常粘膜均不表达Cox-2。101例扁平苔藓中36例表达Cox-2,阳性率为35.6%,病变表现为上皮棘层细胞、粒层细胞和表层细胞呈阳性表达,基底细胞呈阴性表达。扁平苔藓伴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的病变中,阳性的棘层细胞增多,并具有异型性。扁平苔藓伴上皮癌变的病变中,阳性的肿瘤细胞浸润至肿瘤间质。在阳性的36例口腔扁平苔藓中,组织病理学改变为上皮增生者16例阳性;上皮萎缩者9例阳性;上皮增生与萎缩相间者4例;上皮不典型增生阳性者6例;上皮癌变阳性者1例。1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2例表达Cox-2,阳性率为20.0%。阳性的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浸润性生长。Cox-2在正常口腔粘膜(0%)、扁平苔藓(35.6%)及口腔鳞状细胞癌(20.0%)三者之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口腔粘膜与扁平苔藓之间以及口腔粘膜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扁平苔藓(35.6%)及口腔鳞状细胞癌(20.0%)之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8口腔扁平苔藓突变型p53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结果显示,60例口腔扁平苔藓中表达阳性者13例;阳性率为21.67%(13/60)。30例口腔颊癌中表达阳性者16例;阳性率为53.3%(16/30)。20例口腔正常粘膜p53基因mRNA表达阳性者1例;阳性率为5%(1/20)。口腔扁平苔藓组与口腔癌中p53基因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7)。口腔扁平苔藓组与口腔正常粘膜组的p53基因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口腔颊癌与正常口腔粘膜p53基因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7)。9 RT-PCR检测突变型p53基因在扁平苔藓及其邻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3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每例包括扁平苔藓病变组织、病变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共90个标本,其中p53基因mRNA表达均为阳性者3例;占全部患者的10%(3/30)。扁平苔藓病变旁组织为阳性,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为阴性者3例;占全部患者的10%(3/30)。扁平苔藓病变组织为阳性,病变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为阴性者1例;占全部患者的3.33%(1/30)。扁平苔藓病变和病变旁组织均为阳性,正常组织阴性者1例;占全部患者的3.33% (1/30)。结论1河北省被调查人群中OLP患病率为0.82%,河北省OLP患病率的95%可信区间为0.38%~1.26%。2本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各种口腔粘膜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LP是口腔粘膜病中除复发性口疮外的最多见的口腔粘膜病。3本研究临床病理分析显示:OLP癌变率为0.9%,癌前病变发病率为6.9%;说明OLP具有潜在癌变性。4 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从正常口腔粘膜到OLP和口腔癌依次增加,三者之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表明上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异常提高和细胞分化的异型,是OLP癌变的机理。5 Ki-67在单纯OLP与OLP伴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单纯OLP与OLP伴上皮癌变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OLP上皮增生以及恶性转变,存在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6在OLP伴癌前病变的早期阶段,Cox-2已经明显增高,这对于癌的发生起到了催化和促进作用。7 OLP与口腔癌中p53基因mRNA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7);OLP与口腔正常粘膜的p53基因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口腔癌与正常口腔粘膜p53基因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7)。8 p53基因突变及癌变潜在性存在于OLP病变区及病变周围1cm范围内的正常口腔粘膜。
摘要
ABSTRACT
研究论文 口腔扁平苔藓发病及其恶变机理的探讨
引言
第一部分 口腔扁平苔藓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口腔扁平苔藓Ki-67、Cox-2 表达与其潜在恶性的关系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口腔扁平苔藓与突变型p53 基因的关系
前言
实验一 口腔扁平苔藓突变型p53 基因mRNA 水平的表达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实验二 口腔扁平苔藓及其邻近组织突变型p53 基因mRNA 的表达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Cox-2、Ki-67 的病理表达及意义
综述二 口腔扁平苔藓发病机制及癌变机理研究进展
综述三 口腔扁平苔藓与细胞凋亡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1]胃癌组织中CEA、p53、nm23、Ki-67、MRP表达及意义[J]. 顾国利,魏学明,王石林,任力,李德昌,李捷雷.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24)
[2]口腔扁平苔藓724例的回顾性分析[J]. 章金鹤,周曾同.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7(11)
[3]P53和Ki67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黄雪珍,吴晖,王剑峰,张红,陈道光,陆丽丽,陈英,杨瑜,何鸣鸣,林剑杨.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7(02)
[4]Ki-67、VEGF、CD34表达与病理类型相关性的研究[J]. 张凡,张九鸿,段彩霞,王建云,成日青.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6(06)
[5]口腔黏膜病临床治疗 Ⅳ. 口腔扁平苔藓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 唐国瑶,周曾同.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11)
[6]翼状胬肉中Ki-67和VEGF的表达[J]. 李海燕,刘克兰,袁志刚,王全红.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6(09)
[7]PCNA、Ki-67和P21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宁玉梅,朱丽英,吕玲. 浙江医学. 2006(08)
[8]口腔扁平苔藓中Caspase-3,TNF-α和TNFRΙ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J]. 姚希,沈丽佳,殷操,谢思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07)
[9]COX-2与BCL-2的表达与皮肤肿瘤的关系[J]. 毛越苹,段朝晖,尹若菲,曾凡钦,林宝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6(02)
[10]口腔扁平苔藓中Caspase-3和PTEN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J]. 姚希,沈丽佳,吴颜晖,殷操,谢思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06)
口腔医学博士论文怎么写
口腔医学博士论文怎么写
口腔医学博士论文模板范例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外周血差异表达miRNA与口腔cGVHD关系的研究
背景:口腔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Oral 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GVHD)是一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t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的常见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移植后长期生存质量的因素之一。但目前口腔cGVHD病因尚不明确。非编码微小RNA(micro RNA,mi RNA)可通过调节相关靶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各种免疫细胞的产生、增殖、发育以及免疫应答。目前mi RNA已被发现可作为多种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目的:通过分析口腔cGVHD与无口腔cGVHD患者外周循环血mi RNA的表达差异,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验证,初步分析mi RNA在口腔cGVHD发生发展中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1.回顾分析94例HLA全相合的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患者病史资料,探讨口腔cGVHD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与患者性别、预处理方案ATG使用情况等患者性别、女供男移植、移植物来源、回输单个核细胞数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2.口腔cGVHD、无口腔cGVHD、健康对照各8例取外周静脉血,构建mi RNAs文库,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进行测序,分析mi RNAs差异表达,通过Go term和KEGG等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探索与口腔cGVHD发生有关的信号通路。3.采用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 RT-PCR)检测15例口腔cGVHD、15例无口腔cGVHD、15例健康对照外周静脉血mi RNA-505-5p、mi RNA-769-5p表达情况,通过Go term和KEGG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其靶基因及作用信号通路。4.采用q RT-PCR检测口腔cGVHD和无口腔cGVHD各15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Smad2(Drosophila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protein 2)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血浆中Smad2蛋白含量。结果:1.在94例HLA全相合的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患者中,46.8%出现口腔cGVHD。移植后300天内未发生口腔cGVHD的患者在其后发生口腔cGVHD的可能性较低。口腔cGVHD表征多样,除了特征性的网状白色条纹样病损,口干、溃疡/糜烂是最常见的口腔表征,出现比例分别为63.63%与50%。这些病损可单独伴随网状白色条纹样病出现或多种同时出现。口腔cGVHD组患者口腔表征评分为3.81±2.06,VAS评分为3.31±2.13,两者呈正相关。未发现患者性别、预处理方案ATG使用情况、女供男移植、移植物来源、回输单个核细胞数等临床指标与口腔cGVHD的发生存在相关性。2.口腔cGVHD与无口腔cGVHD组比较发现,在两组中均有表达mi RNA为549个,具有显著性差异为72个,包括上调表达32个,下调表达40个;口腔cGVH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发现,在两组中均有表达mi RNA为547个,具有显著性差异为327个,包括上调表达164个,下调表达163;无口腔cGVH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发现,在两组中均有表达mi RNA为546个,具有显著性差异为245个,包括上调表达160个,下调表达85个;三组比较发现三组中均有表达mi RNA为518个,显著差异191个。mi RNAs靶基因主要集中在生化过程中的转录环节、细胞组分中的膜蛋白及分子功能中的蛋白结合。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癌相关通路、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Protein kinase B,PI3K-Akt)等信号通路。3.非口腔cGVHD患者外周血循环mi RNA-769-5p、mi RNA-505-5p表达最高,口腔cGVHD患者次之,健康对照最低。通过ROC分析mi RNA-769-5p、mi RNA-505-5p在口腔cGVHD诊断上具有一定价值,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得知口腔cGVHD发生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4.口腔cGVHD组患者血浆中Smad2蛋白及PBMC中Smad2 m RNA表达较无口腔cGVHD组增高。外周血Smad2 m RNA表达与mi RNA-769-5p呈负相关。结论:1、口腔cGVHD是allo-HSCT后的常见并发症,常发生于移植后300天内。口腔cGVHD表征多样,除了特征性的网状白色条纹样病损,口干、溃疡/糜烂是最常见的口腔cGVHD表征。尚未发现患者性别、预处理方案ATG使用情况等患者性别、女供男移植、移植物来源、回输单个核细胞数等临床指标与口腔cGVHD的发生存在相关性。2、口腔cGVHD、非口腔cGVHD、健康对照之间外周血循环mi RNA存在差异性表达。mi RNA可能通过影响PI3K-Akt、TGF-β/Smad等信号通路参与口腔cGVHD的发生,mi RNA-769-5p、mi RNA-505-5p在口腔cGVHD诊断上具有一定价值。3、外周循环血内的高表达的Smad2可能与口腔cGVHD发生有关。
个人简历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广西口腔cGVHD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移植相关处理
1.2.3 实验方法
1.2.4 统计学处理
1.3 结果
1.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3.2 口腔cGVHD患者口腔表征情况
1.3.3 口腔cGVHD危险因素分析
1.4 讨论
第2章 口腔cGVHD患者外周血循环miRNA表达谱的建立与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2.4 统计学处理
2.2.5 质量控制
2.3 结果
2.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3.2 测序原始数据及小RNA序列长度分布
2.3.3 miRNA鉴定和预测结果
2.3.4 miRNA表达和差异分析
2.3.5 miRNA靶基因预测和富集性分析
2.4 讨论
第3章 口腔cGVHD患者外周血循环miRNA-769-5p、miRNA-505-5p差异表达及功能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2.4 统计学处理
3.2.5 质量控制
3.3 结果
3.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3.2 qPCR检测外周血循环miRNA-769-5p、miRNA-505-5p表达情况
3.3.3 外周血循环miRNA-769-5p、miRNA-505-5p诊断分析
3.3.4 外周血循环 mi RNA-505-5p、mi RNA-769-5p 与口腔状况评分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
3.3.5 miRNA-505-5p靶基因及其功能预测
3.3.6 miRNA-769-5p靶基因及其功能预测
3.4 讨论
第4章 口腔cGVHD患者外周血Smad2 的表达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2.4 统计学处理
4.2.5 质量控制
4.3 结果
4.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4.3.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mad2 mRNA及血浆Smad2蛋白表达情况
4.3.3 miRNA-769-5p、Smad2 mRNA、Smad2蛋白与口腔状况评分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
4.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Th17与Treg细胞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1]miR-29b介导的TGF-β/Smad信号通路对大鼠肝纤维化进程的影响[J]. 谭洁,田霞,韩峥,朱庆曦,刘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9(01)
[2]7,12-二甲基苯并[a]蒽诱发叙利亚地鼠颊鳞状细胞癌模型中Th1/Th2、Th17/Treg平衡变化研究[J]. 田原野,李洪远,李君萍,唐瞻贵. 口腔医学研究. 2018(12)
[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miRNA-423-5p水平与心室重构及预后的相关性[J]. 叶明,方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24)
[4]宫颈癌患者血浆miRNA-214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宫颈癌细胞的影响[J]. 施友文,杨浩然,卫兵,张丽丽.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6)
[5]六味地黄丸通过调控NF-κB及TGF-β/Smad双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肾病炎症及纤维化[J]. 陶鹏宇,张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2)
[6]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调控重症肺炎Treg/Th17平衡中的作用及中医药研究进展[J]. 黄坡,郭玉红,徐霄龙,何莎莎,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18(12)
[7]造血干细胞移植引起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口腔黏膜及牙周状况的调查分析[J]. 吕柯佳,闫朵朵,汪国华,姚亚男,姚华. 上海口腔医学. 2018(06)
[8]miRNA-132、miRNA-125b、miRNA-143和miRNA-145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J]. 尚晋,陈志忠,王志红,魏天南,吴文冰,陈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8(06)
[9]PI3K-AKT及MEK-ERK通路介导的HRAS-siRNA抑制人舌鳞癌CAL-2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研究[J]. 朱孟雪,李琦,宋晨成,唐国瑶.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12)
[10]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沉默内皮祖细胞移植抑制大鼠肺纤维化[J]. 彭秋凤,高静珍,叶奎,邢爱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01)
 
口腔医学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口腔医学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口腔医学博士论文范文模板三:光响应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近年来,氧化锌(Zinc Oxide,ZnO)的光响应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抗菌、光热治疗、药物递送、植入材料、生物检测和医学成像等领域中。目前用于口腔领域的ZnO光催化材料由于能带间隙较宽,其激发光多为短波长光源如紫外光或蓝紫光,长期过量作用于人体会导致皮肤粘膜等组织损伤。如何利用可见光乃至红外光能量,是确保ZnO生物安全性的同时开展口腔医学实际应用的先决条件。本文合成了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窄能带间隙的银耳状ZnO,并构建了一系列基于银耳状ZnO的光响应型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它们的理化性质以及它们在一些口腔常见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水热法和微波法制备了具有光响应特性的银耳状ZnO(Tremellalike ZnO,简写为Tre ZnO),并系统探讨了其理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柱状ZnO相比,Tre ZnO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赋予其良好的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蛋白等物质;同时还具有更窄的能带间隙(2.125 eV),使其能在低强度长波长的黄光激发下对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简写为S.aureus)和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简写为E.coli)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此外,Tre ZnO在近红外(Near infrared,简写为NIR)光的照射下具有光热转换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光热治疗材料。(2)利用Tre ZnO吸附一型胶原(Tre ZnO@Col-I,简写为ZC)构建了一种具有光控广谱抗菌和成骨性能的复合体系,并探讨了ZC用作钛(Titanium,简写为Ti)金属表面涂层在种植体周围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在黄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光催化作用,可以实现广谱抗菌,包括对口腔特异菌群—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简写为S.mutans)也显示出一定的抗菌效力。此外,由于ZC具有稳定的光热转换性质,可以在NIR光激发下产生有益于成骨的局部高热微环境,结合Ti表面亲水性的提高以及Col-I的作用,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基因表达。同时,通过体内Ti植入实验,进一步验证了ZC涂层结合黄光可有效对抗局部细菌感染,在NIR光的协同作用下能够显著促进Ti周围的新骨形成。(3)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基于Tre ZnO-氟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二甲基硅氧烷(Tre ZnO-FSNs-PDMS,简写为ZFP)的可喷涂式牙齿保护剂用于日常牙齿护理。该保护剂可通过喷涂的方式在牙齿表面形成超疏水涂层,能够抵御外来细菌、色素及蛋白质等的黏附,并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同时,我们发现保护剂中的纳米二氧化硅可以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形成“混凝土”样保护层,有效防护牙齿抵御外界酸性环境;此外,保护剂中的Tre ZnO结合黄光后能够对口腔主要致龋菌之一(变异链球菌,S.mutans)显示出优异的抗菌性,这有利于维持口腔健康。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的结果均证实ZFP保护剂对细胞和组织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牙齿防护措施。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刺激响应材料
1.1.1 内源性刺激响应材料
1.1.2 外源性刺激响应材料
1.2 光响应材料的分类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1.3 ZnO的光响应性能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银耳状ZnO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2 材料表征设备与仪器
2.2.3 实验步骤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银耳状ZnO的表征
2.3.2 银耳状ZnO的吸附性
2.3.3 银耳状ZnO的光热转换能力
2.3.4 银耳状ZnO结合黄光的光催化性
2.3.5 银耳状ZnO结合黄光的抗菌性能
2.3.6 银耳状ZnO的细胞相容性
2.3.7 黄光的生物安全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银耳状ZnO-一型胶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钛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3.2.2 材料表征设备与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Ti-ZC的合成与表征
3.3.2 Ti-ZC的体外抗菌性能评价
3.3.3 Ti-ZC的体外细胞相容性评价
3.3.4 Ti-ZC的体外成骨性能评价
3.3.5 Ti-ZC样品结合黄光的体内抗炎作用
3.3.6 Ti-ZC样品结合NIR光的体内成骨性能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ZnO-FSNs-PDM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牙齿保护膜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4.2.2 材料表征设备与仪器
4.2.3 实验步骤
4.3 实验结果
4.3.1 ZFP的合成与表征
4.3.2 ZFP的疏水性和稳定性
4.3.3 ZFP的机械性和耐酸性
4.3.4 ZFP结合黄光的光催化性能
4.3.5 ZFP结合黄光的抗菌性
4.3.6 ZFP对抗色素沉着的能力
4.3.7 ZFP的细菌/蛋白/细胞黏附性
4.3.8 ZFP的细胞相容性评价
4.3.9 ZFP的体内应用及生物安全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钛种植体表面改性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认知的关系研究[J]. 吴红依,皮红英,张黎明,周滢,库洪安,程艳爽,任素琴,王建荣.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30)
[2]聚乳酸/二氧化硅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陈涛,杨胜都,李亮亮,田瑶珠. 高分子通报. 2020(07)
[3]高镁离子浓度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J]. 李政垚,刘洁颖,吴狄,王海,吴志宏,高鹏,王以朋,赵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05)
[4]钛种植体表面CuO和Nb2O5共掺杂TiO2涂层的制备及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J]. 杨明刚,吕晨,刘慧,赵晓兵,王国成. 中国表面工程. 2019(05)
[5]Overexpression of Dlx2 enhances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BMSCs and MC3T3-E1 cells via direct upregulation of Osteocalcin and Alp[J]. Jianfei Zhang,Wenbin Zhang,Jiewen Dai,Xudong Wang,Steve Guofang S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2019(02)
[6]花状氧化锌的制备、形貌控制及其光催化性质研究[J]. 王元有. 现代盐化工. 2015(06)
[7]ZnO-TiO2复合半导体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J]. 程刚,周孝德.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9(01)
[8]人氟斑牙早期龋再矿化的初步研究[J]. 罗丽娅,王永,黎红,郑辉,高思继.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9(01)
[9]21世纪中国口腔保健科学发展趋势及目标与策略[J]. 胡德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1(04)
[10]Multi-Component Hydrogel Beads Incorporated with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or pH-Responsive and Controlled Co-Delivery of Multiple Agents[J] . Obireddy Sreekanth Reddy,Lai WingFu. Pharmaceutics . 2021 (3)
以上是口腔医学博士论文范文样本,如果你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资料或者注意事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如果需要论文写作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博士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