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背景下戏曲受众拓展策略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3526 论文编号:sb2024061117361852543 日期:2024-06-30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艺术论文,笔者认为数字时代,戏曲艺术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予的能力,积极创新中国戏曲的内容和形式,大力拓宽戏曲在当代的传播渠道,满足不同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实现戏曲艺术在更广阔受众范围内的扩散;
第一章非数字时代戏曲受众的特征及拓展潜在受众的局限性
第一节非数字时代戏曲受众的特征
一、强调戏曲受众的在场性
戏曲艺术从雏形到走向成熟,不同时期的发展都伴随着一定的地理文化空间,也就是说,非数字时代戏曲艺术的传播是基于不同的物理空间,它是传播戏曲艺术这一行为存在的客观形式。因此,这门艺术被赋予了“现场性”的特征,它需要受众与所接受的戏曲信息处于同一个物理空间内,“它是基于表演者和观众身体在场的直接对话,是一种物理层面的共在和多维感官的体验”①,彰显着舞台艺术即时即地性的特征与魅力。
戏曲艺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看作是中国人民精神生活层面一项非常重要的文化活动,纵观中国戏曲的传播历史,虽然不同的传播途径会有相应的一些改变,但非数字时代的戏曲传播方式都无一例外强调其受众身体的在场性。以传统的戏曲传播方式为例。戏曲艺术形成之前的歌舞百戏,常利用自然地形如广场、寺庙等地方进行演出,向受众展示技艺,形成了广场演出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使身在现场的受众真实感受到戏曲的魅力,同时受众可以与表演者、与现场其他受众互动交流,而且由于群众聚集、氛围烘托,现场效果热闹异常。剧场演出,是戏曲艺术另一种传统的传播方式,也是延续至今最重要的一种传播方式。伴随着这门艺术的发展,戏曲剧场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汉代的看棚是建立建筑性戏曲演出场所的发端;到唐代的乐棚、乐楼、歌台等;再至宋代,这是戏曲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戏曲演出场所逐步完备的时代,开始将演出区域与观看区域相结合,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演出场地,被称为“勾栏”,在城市中大肆发展起了瓦舍勾栏这样营业性的戏曲演出场所;而真正的戏台始建于明代,因为彼时经济繁荣,人们的娱乐需求增长明显,特别是对戏曲艺术的欣赏需求与日俱增,所以为了满足戏曲演出的需要,开始大量建造专供其演出的戏台、戏楼;后期的戏曲演出则是主要集中在封闭式的、设施齐全的、专供演出所用的专业场所内,也就是所谓的“剧场”。

艺术论文怎么写
艺术论文怎么写

......................
第二节非数字时代拓展戏曲潜在受众的局限
一、戏曲潜在受众参与的驱动力不足
由于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家庭环境、人生经历等方面的影响,会造成受众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在面对戏曲艺术时,受众会产生各自的心理需求;也是因为存在的差异,所以为什么接触戏曲,或是想从参与戏曲活动中获得怎样的体验感受,受众的答案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可能有先天的便利条件,从小跟随家人参与戏曲活动,久而久之,看戏成为一种习惯,他们对于戏曲有十足的驱动力,但是这类人终归是少数。更多的受众,或是通过参与其他艺术活动机缘巧合接触到了戏曲艺术,或是对戏曲、对文艺丝毫不感兴趣,这部分潜在人群是戏曲受众拓展工作的主要对象。他们由于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的缺乏,以及与戏曲相遇的机会少之甚少,没有意愿和动力促使他们去主动了解戏曲进而参与其中;即便是偶然接触到了戏曲,也需要做出是继续探寻还是舍弃的选择。因为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在鉴赏戏曲艺术没有成为这些人的习惯时,会由于很多因素使他们选择去与不去,而且他们面对得更是被贴上小众标签、故事冗长、唱腔拖沓、音乐节奏缓慢等刻板印象的中国戏曲,无形中加深了他们选择参与戏曲活动的障碍,造成非数字时代戏曲潜在受众参与驱动力不足的现象。
............................
第二章数字时代背景下戏曲受众拓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用户规模大,传播速度快-以抖音为例
抖音,是2016年由字节跳动打造的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用户可以拍摄、制作自己的原创视频发布至平台分享,该款短视频社交软件面向全年龄用户群体开放。自上线以来,抖音用户规模呈直线式上升,增长速度惊人,是继微信之后发展最快的互联网产品,凭借操作简单、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
根据抖音官方平台发布的近五年数据报告①,显示抖音在受众日常应用的活跃程度增势迅猛。在2018年-2020年期间,日活跃用户从2.5亿人增至6亿人(如图3-1所示),增长率达140%,而截止至2022年11月27日抖音用户总量已高达8.42亿,日活跃用户数量升至7亿,庞大的用户数量为戏曲受众拓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进一步按年龄细分抖音用户(如同3-2所示),发现35岁以下人群占用户总量的95%之多,其中20岁-29岁的用户是最主要的使用群体,占据总量的3/5左右;再观用户的所在城市分布(如同3-3所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用户数量已超过总数的一半还要多。可以说,抖音平台虽然面对的是全年龄的用户群体,但真正使用抖音的人群还是集中在青年人之中,他们不仅年轻,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中老年人强,而且受教育程度也普遍偏高,随之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会相对减少欣赏戏曲艺术的障碍。非数字时代,传统的戏曲传播方式辐射的受众人群有限,一场演出剧场至多容纳一两千观众,而这其中还是以戏迷为主,真正是拓展对象的受众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那些潜在受众,他们没有机会或根本不会走进剧场看戏,所以他们需要被开发。
........................
第二节戏曲内容多样,互动性强-以哔哩哔哩为例
哔哩哔哩是建立于2009年的一个弹幕视频网站,简称“B站”。它早期的视频创作内容以动漫和游戏为主,因此吸引了众多的年轻用户,深受喜爱;现在,哔哩哔哩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视频网站。相较于抖音,B站的用户更为年轻,他们有开放的思维、包容的心态,想象力丰富,敢于创新,所以戏曲艺术在B站的内容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趣味十足,引来大批用户驻足,受众拓展效果显著。
在哔哩哔哩网站以“戏曲”作为关键词搜索,播放量排名第一的是一首戏腔版古风歌曲,名为“【探窗】开口脆!单曲循环停不下来了......”(如图3-4所示),播放量截止至此已高达1128.6万次。歌曲的演唱者们早已在B站小有名气,她们是来自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京剧表演专业的本科学生,行当涵盖了青衣、花旦和老旦,几位女孩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运用戏曲腔演唱了一系列古风歌曲,视频一经上传火遍B站,她们还效仿受当今年轻人追捧的众多偶像团体,以共住的416宿舍号为灵感,为组合取名为“416女团”。她们的成名曲正是这首《探窗》,在短视频平台上,累计播放总量超5000万,获超250万的点赞量①。B站搜索“戏曲”播放量第二高的是叫做《逐渐暴躁》的传统戏曲对唱视频(如图3-5所示),有814万的播放量。这段唱本是出自秦腔传统剧目《忠保国》(又名《黑叮本》)之中,表现了李艳妃和忠臣徐延昭因其父奸贼李良对骂的场面,所以对唱原貌本就相对节奏较快、铿锵有力,而《逐渐暴躁》将原视频加速1.5倍,效果也随之加倍,节奏更加紧凑。经过这样的处理,使传统的戏曲呈现出了别样的艺术效果,有类似“鬼畜视频”之意,增添了滑稽效果和喜感,得到很多对戏曲并不是特别感兴趣的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既宣传了传统戏曲,也拓展了戏曲的受众人群。排在第三位的是《戏腔炸裂,国家队翻唱古风神作<琵琶行>》(如图3-6所示),播放量744万。
..............................
第三章数字时代背景下戏曲受众特点分析........................32
第一节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收回.............................32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32
二、调查问卷的收回................................33
第四章数字时代背景下戏曲受众的拓展策略...................................41
第一节丰富戏曲的内容与形式.............................42
一、重视受众心理,满足内在需求..................................42
二、明确定位,有针对性进行戏曲受众开发..............................43
结语..............................................51
第四章数字时代背景下戏曲受众的拓展策略

第一节丰富戏曲的内容与形式
原汁原味的戏曲艺术固然具有颇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欣赏门槛也会相对偏高。受众拓展成功的前提是受众的需求和偏好可以被得到满足。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单一的戏曲内容与形式势必不能应对受众各异的需求和偏好。所以,需要了解他们选择接触戏曲的真实心理,丰富戏曲的内容与形式,用符合他们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的戏曲信息,有针对性地展开受众拓展工作。
一、重视受众心理,满足内在需求
受众拓展工作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受众,而了解受众首先就是需要明确受众希望通过从获取戏曲信息中满足哪些需求。只有在受众内心得到满足,有良好的感受之后,方可有拓展的可能,所以需要被予以重视。受众在选择接触戏曲时,第一大需求是渴望从中得到愉悦。因为人们在物质生活层面被得到满足后,对精神层面的追求逐渐加强,需要同样获得精神的满足,试想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温饱问题还未解决,或许是很难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而追求快乐是精神层面最基本的一种需求,如人的天性一般。尤其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快乐的向往会随之更加强烈,去选择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大多都是为了缓解压力、使紧绷的神经得到片刻放松。而且,数字时代,受众每日更多情况下是以新媒体获取各种信息,此时,由于受众在获取戏曲信息时的状态和环境都相当随意,会造成更加倾向娱乐的接受心态。“如果说走进剧场看戏的人以审美诉求为重,那么通过网络媒介接受戏曲的人对娱乐性的追求占了绝对性地位”①。所以,数字时代戏曲受众拓展工作需要放大戏曲的娱乐属性,以受众喜闻乐见的面貌呈现,来满足受众最基础的娱乐需求,从接触戏曲艺术中获得身心愉悦;但是,这并不是说戏曲因为追求娱乐而丧失其审美价值,应是在娱乐中进行审美活动,伴随着戏曲独特的审美价值,提升娱乐过程中的快感程度,最大限度使受众的娱乐需求得到满足。

艺术论文参考
艺术论文参考

............................
结语
数字时代已经到来,数字技术正在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推进。传统的戏曲艺术需要顺应潮流,积极融入到时代的浪潮中,才可以切实拉近与大众的距离,拓展中国戏曲的受众群体。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从思维到行为,都在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体现着这个时代的特征印记。数字时代的受众,他们接触戏曲的情感需求已经从侧重满足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变为不仅追求获得更多的愉悦之感,同时还加强了对交流互动、沉浸体验和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向往,曾经传统的戏曲内容、形式和传播途径对于满足当代受众的需求和偏好已经有了较大的局限性,限制了戏曲受众拓展的开展。本文通过研究调查,立足数字时代的戏曲受众特点,分析当今戏曲受众拓展的成功案例,从中整理和总结出有益的经验,为探索数字时代戏曲受众拓展策略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数字时代,戏曲艺术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予的能力,积极创新中国戏曲的内容和形式,大力拓宽戏曲在当代的传播渠道,满足不同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实现戏曲艺术在更广阔受众范围内的扩散;与此同时,技术赋能可以改善和加深受众在接触戏曲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会提升受众参与戏曲的整体感受,激发受众对于戏曲艺术的兴趣,进而深入了解戏曲,到最终喜爱上中国戏曲。笔者相信,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会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会赋予戏曲艺术的受众拓展无限机会,期待戏曲艺术以其真善美的崇高追求,让更多的人醉心其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简·坎皮恩电影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