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下大邑乡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策略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4522 论文编号:sb2024031016122751981 日期:2024-03-22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艺术论文,本文以文献研究法探讨当下乡村博物馆的发展模式与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对大邑乡村博物馆的背景资料、空间与展示设计、展品收藏、陈设及管理、运营策略与机制、参观者的信息反馈、博物馆与社区互动等方面进行调研,总结博物馆发展模式、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并运用协同治理理论与产业融合理论的知识提出对策。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一、政策背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近年来,随着城乡繁荣的推进,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获得显著改观,农业文化意识也开始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乡村发展建设工作,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活力。建设乡村博物馆,既是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又是文化振兴乡村迈出的一大步。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物正函[2020]951号)文件中指出:“要大力支持县级和乡村博物馆建设,积极指导各地建立乡村博物馆,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更好服务村民文化生活。”[1]2021年2月21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力推动农村发展振兴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指出了要大力推进农村发展,抓紧推进乡镇规划编制,并确定了二〇二一年本实现全县土地空间规划编制的任务,并确定了乡镇规划分类。在政策目标下,建设乡村(生态)博物馆数量增多,然而乡村(生态)博物馆的长久发展却难以持续,因此急需深化研究乡村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达到在中国国情下,文旅融合中的乡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文化背景:乡村博物馆是乡村文化场所在乡村的延伸
乡村博物馆是博物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一种新探索途径[2]。博物馆立足乡村,不仅使文化融入乡村居民的生活,同时还使博物馆成为真正展示乡村文化、活跃民间交流、树立文化自信的平台。乡村博物馆既为村民提供文化服务,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村民的生活。
..............................
1.2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
1.2.1研究思路
本文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选取大邑乡村博物馆为案例,探讨文旅融合下大邑乡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乡村博物馆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为中国乡村博物馆定义与发展现状,介绍乡村博物馆的定义、形态、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为文旅融合下大邑乡村博物馆现状,梳理大邑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分析大邑乡村博物馆的特点。
第四部分为文旅融合下大邑乡村博物馆的发展模式、经验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大邑乡村博物馆的运营机制与其所面临的问题。
第五部分为文旅融合下大邑乡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运用理论知识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目的是促进大邑乡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并为其他在同样情境中的乡村博物馆提供参考与借鉴。
1.2.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检索与阅读,收集并整理乡村博物馆的相关论文及著作,把握最新研究动态及成果。通过大量文献的仔细阅读,了解国内外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总结并吸收关于本文有价值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为本研究提供借鉴与思考。
(2)实地调研法:采用深度访谈法,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获取访谈资料,同时与当地居民、游客进行深度访谈,收集访谈资料,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大邑乡村博物馆的现状,针对该博物馆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
(3)跨学科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涉及旅游管理学、文化传播学、艺术学等学科方法,跨学科研究法通过多学科交叉,利用多学科知识研究相关问题,最终得到新的观点或思考。
......................
2中国乡村博物馆定义与发展现状
2.1中国乡村博物馆的定义与类型
国内对于“乡村博物馆”没有明确的概念与界定,关于乡村博物馆的定义,政府也并未给出具体的政策来说明。直到2022年4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印发了关于乡村博物馆的建设指南《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这份指南不仅是全国首份“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还对“乡村博物馆”作出具体定义:“乡村博物馆是位于乡村范围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重点展示、传播、收藏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革命文化及乡村生产生活、非遗保护、产业发展见证物,向公众开放,具有博物馆功能的文化场馆。位于乡村的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可纳入乡村博物馆系列。”
《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将乡村博物馆定义为一个拥有独特自然环境、社区、经济环境特点以及多种功能的区域复合体,范围包括乡镇、村庄等,而乡村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各种标本、资料、模式、器具及产品,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还能够反映出农村的特色文化,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浙江省文物局对乡村博物馆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对乡村博物馆的范围、作用、功能作出了全面的解释,本文以此定义为基础,认同其解释,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乡村博物馆”首先是位于乡村范围的文化场所,不仅仅只在农村地区,乡村范围可以是指主城区以外的具有多种生产、生活、文化的地域综合体,也可以是在乡村旅游景区的文化场所。乡村博物馆是乡村文化场所的统称,它既可以是乡村文化馆、乡村宗族祠堂、村史馆,还可以是乡村名人故居等等。从乡村博物馆的使用功能上来看,乡村博物馆是具有展示、收藏、保护、传播传承当地特色地域文化与农产文化的功能。从乡村博物馆的展陈形式来看,乡村博物馆可以是室外展陈,也可以是室内展陈,还可以是室外展陈与室内展陈一体的地域文化综合体展示。从乡村博物馆的服务对象来看,乡村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可以有两大类服务对象,一是当地居民,二是外来游客,乡村博物馆不仅仅是为当地居民提供文化输出,还可以成为旅游景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
2.2中国乡村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2.1发展现状
中国的乡村博物馆发展历程随着传统博物馆发展而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并未关注到乡村领域的博物馆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博物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分别为博物馆的起步阶段、调整阶段和发展阶段(图2-1),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乡村博物馆也逐渐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2]。时代为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带来了许多有利条件,首先是政府开始有意识有组织地建设乡村博物馆,其次是企业与个人积极加入博物馆建设,最后乡村博物馆与农村旅游业紧密相连,乡村景区大规模建立乡村博物馆,为乡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05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引下,农村文化事业逐渐繁荣,而乡村博物馆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2012年11月28日,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博物馆”建成开馆,华西村博物馆建筑设计融入了许多传统要素,包括故宫博物院的太和殿、乾清宫、角楼、红墙等要素,拥有一万平方米的书画馆、古陶瓷展区、工艺美术精品展区,为乡村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中国先后通过五批次全国性乡村调查,将6819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形成了现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关于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艺术论文怎么写
艺术论文怎么写

................................
3 文旅融合下大邑乡村博物馆现状............................17
3.1 博物馆定位与旅游资源概况................................17
3.2 大邑乡村博物馆美学设计.........................19
4 文旅融合下大邑乡村博物馆发展模式、经验与问题......................28
4.1 文旅融合下大邑乡村博物馆发展模式.........................28
4.2 文旅融合下大邑乡村博物馆经验...................................28
5 文旅融合下大邑乡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36
5.1 相关理论.....................................36
5.1.1 协同治理理论.............................36
5.1.2 产业融合理论..............................37
5文旅融合下大邑乡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5.1相关理论
5.1.1协同治理理论

艺术论文参考
艺术论文参考

协同治理理论,是由“协同理论”和“治理理论”两个理论组合而成。“协同”从字面上理解,有着协作同步的意思,是基于平等的地位相互合作努力的意思,“治理”则代表着政府方与社会合作。协同治理理论可以追溯到1971年,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最早提出协同理论概念,这一理念也可称为“协同学”。而治理的则有着统治、管理、处理等意思,治理的内涵在社会科学领域逐渐丰富,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对其明确了定义:“公共或者私人的个人和组织对同一业务展开而采取的各种不同方式构成了治理。它是一个需要不同利益的各方为了同一个公共目标而以协作配合模式实施开展的持续性的工作过程。但这种治理的权力来自人民大众或者某些相关联的组织机构,还包含了一些在他们的授权和同意之下制定的符合共同利益并且被认可的规章制度和成立的组织机构。”
协同不等同于合作,协同治理不同于合作治理。姬兆亮学者这样评论协同治理:“它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协调,而是一种比协调和合作在程度上具有更高层次的集体行动。”[2]颜佳华学者在辨析协同治理与其他概念的不同时这样定义协同理论:“协同治理是指政府部门和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多元合法治理主体以既存的法律法规为共同行为规范,通过相互配合与协同,有效汇聚多种力量,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
6结语
20世纪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乡村博物馆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今,目前,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在全国都有所实施,也有一些较为优秀的案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有山东省的乡村记忆工程、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等,这些成功案例都开始注重博物馆与人之间的联系。大邑乡村博物馆属于社区中心型博物馆,以社区活动中心和展厅组成,它的公共空间还可以给居民提供日常交流活动,在博物馆形式上,这一点具有创新意义。
乡村博物馆逐渐容纳村民们“乡愁”情感的容器,而乡村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推动乡村文化、乡土民俗的有效保护与传承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由于中国特殊国情,乡村博物馆还不可避免地承担起文化与经济双重发展任务,因此,乡村博物馆发展始终与文旅融合相伴相随,乡村博物馆对于乡村振兴更具有深远意义。
那么行文至此,回到本文的中心问题,如何实现乡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以深度调研的方式进行探讨,发现大邑乡村博物馆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现有案例与理论知识结合分析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措施。大邑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对大邑林盘文化、当地农事民俗有着很好的文化传播作用,村民们在博物馆语境下,有了注重当地文化建设的意识,开始注重家园的建设,自觉保持家园整洁,想要给游客留下好的印象,不仅如此,还会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文化惠民活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