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拼贴手法在书籍设计中的视觉表现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4522 论文编号:sb2023091914285651052 日期:2023-09-2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艺术论文,笔者认为设计的宗旨是为人服务,传统的书籍设计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设计师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加入新的设计手段进行创意表达,才能适应消费者对美的追求。
一、超现实主义拼贴概述
(一)超现实主义拼贴的起源与发展
1.超现实主义拼贴的起源
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是艺术家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应,这次战争动摇了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在那个战争、冲突和极度绝望的时代,他们不再相信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正义的理性文明,逐渐否定和批判理性与逻辑思维,开始追逐非理性①。在这种背景下,擅长拼贴的达达主义对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超越现实的异化感图像最后被艺术家们用新的方式加以创作,来表达现实世界的真实面貌,从而衍生出了现在的超现实主义。
在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思想的指导下,超现实主义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充足的理论依据,这也促使了后来的超现实主义者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创作内容和形式。他们否认理性的力量,极力推崇非秩序的表达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除此之外,更多地关注对梦想、对幻觉、以及对无意识心理状态的剖析,对“幻想”和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以达到一种绝对超现实的状态②。
在超现实主义艺术中,拼贴意念的融入赋予了拼贴艺术新的生命力,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的代表作《时间的永恒》(图1-1)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强烈的非逻辑性痕迹,他把时间描绘成柔和而连续的,利用打散、重组的方式将融化的表、变形的脸、爬满虫子的钟以及山脉等元素进行画面重构,彻底粉碎了人们对时钟的视觉经验。作者通过拟造的外部客观世界与自己的荒谬情感相融合,利用冲突的视觉图像裂变出隐藏在画作背后的含义,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创作语言,这正是超现实主义艺术特征的充分显现和魅力所在。

艺术论文怎么写
艺术论文怎么写

...........................
(二)超现实主义拼贴的形式特点
超现实主义拼贴有其独特的视觉表现形式,观者可以从画面中准确地辨识出作品的风格特征,通过寻找朦胧般的梦境效果,从而达到随心所欲地挥洒创意①。总的来说,超现实主义拼贴具有表现方式新奇怪异、构成元素多元广泛和创意思维灵活自由的形式特点。
1.表现方式新奇怪异
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拼贴,突破了创作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传统思维模式及其表现形式。通过将图形进行重组与构架,赋予了作品全新的意义,从而形成一部全新的作品,甚至在同一个画面中包含了很多大家认为不合理、不符合逻辑且不可能实现的元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它给人的感受是富有戏剧性、诙谐、荒诞和异想天开的②。
图1-2德国艺术家马克思·恩斯特(Max Ernst)的纸上拼贴作品《HereEverything is Still Floating》(这里的一切都在浮动)由鱼、云雾和一艘翻过来的帆船元素拼贴制成,新奇怪异的图像展现了恩斯特独特的拼贴美学。恩斯特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在本来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创造了一种超越现实和超越时空之间的联系。通过随机性和不合逻辑性表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疯狂,并质疑了资产阶级的敏感,激发观者无限遐想的同时,使他们获得一个荒诞奇异的视觉效果。
2.构成元素多元广泛
超现实主义拼贴可以组合或改变现有的材料和元素,生成新的、有内涵的艺术作品,组合的全新图像诠释了一种新的含义。这种表现形式使得设计师的创意思维更加灵活,可利用的元素也更加广泛,每幅拼贴作品都具有可变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奇特效果,这也就意味着超现实主义拼贴作品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
..........................
二、书籍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书籍设计的发展现状
书籍设计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综合的学科。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和文化的进步,人们对书籍的需求也从单一的视觉图像和文字阅读等方面转向了更加多元化的视觉表现形式。在新形势下,建立在信息传播基础上的书籍设计,一直在不断创新、不断进行自我变革,而书籍销售模式的变化,新技术和新材质的涌现,也使得书籍设计发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改变。为了适应目前日新月异的时代,设计师们逐渐抛弃了“低廉需求”下的粗制滥造,美观大方且内涵丰富的审美趣味,逐渐成为了书籍设计的主要导向。如今,在书籍设计师们设计意识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书籍设计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1.文化与市场的矛盾冲突
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书籍设计出现了商业和艺术之间的矛盾冲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虽然市面上的书籍更加精美和多元化,但其缺失也非常明显。当面对市场时,设计师首要考虑的是从利益角度出发,更加注重的是市场需求地时效性,虽然这些书籍内容能够满足当下社会的潮流,但他们却忽视了书籍设计的内涵,导致了盲目跟风、屈从于市场的现象;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许多书籍在设计上过于追求形式上的“书卷气息”,模仿传统书籍的装帧形式,而忽略了书籍的内容,只关注其表面,未能真正理解书籍设计的本质,导致形式和内容无法达到完美的统一。
2.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在阅读体验
由于印刷工艺的不断提高,在当前五花八门、各种题材的书籍海洋中,书籍设计呈现的形式越来越多,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设计师有时会过分追求书籍形式,而忽略了整体的阅读体验,导致形式与内容不统一,缺少整体性。其次,过分强调形式表现,读者反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书籍外在而非阅读本身。阅读的本质是传达书籍的内容,形式只是帮助读者理解文本信息,但如果因为过分注重形式而导致读者侧重点转移,这无疑是本末倒置。
................................
(二)书籍设计的发展趋势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书籍的设计语言是比较完善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书籍设计多样化的需求会越来越强,在这种趋势下,人们对于书籍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因此,个性化的人性化设计成为了更符合市场需求和读者青睐的选择。书籍是人类智慧和情感表达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而现代书籍设计则要将书籍装帧艺术融入到生活中去。从这个视角来看,未来的书籍设计应该以传统书籍设计为基础,去其糟粕,提取精华,并更加注重书籍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探索一种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书籍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我国书籍设计的整体水平在持续不断地提高,设计师们开始冷静分析和思考当下的书籍设计究竟该如何正确健康地发展,他们日渐重视书籍的整体表现,重视读者对于精神和文化内涵的诉求,重视消费者的阅读感受,重视感官的多重体验。书籍除了能满足阅读功能外,设计思路也逐渐开拓,其中包括了从视觉上改变书籍的外观形态,到内容上涉猎扩大到生活的多方面,从触感上引进新的特殊工艺,到材质上五感的变化等都备受消费者的关注,这些都将成为触发读者产生联想的媒介。
随着网络及电子信息设备等多种媒介的跌宕涌现,书籍设计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时,将书籍设计的整体美表现出来,做到与时俱进,增强书籍图文并茂的形式,改变单一使用图形、文字和色彩的方式,强化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书籍整体性的设计观念,充分体现趣味性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等。
........................
三、超现实主义拼贴手法在书籍设计中的视觉表现形式.................17
(一)空间上分解重组、寻求无限想象.............................17
(二)物料上置换对比、赋予新的内涵.............................19
(三)色彩上重复叠加、统一视觉效果.............................21
四、超现实主义拼贴手法在书籍设计中的价值体现.....................26
(一)多元的创意表现增强书籍的形式.............................26
(二)丰富的情感体验提升书籍的内涵.............................31
(三)独特的视觉感知拓宽书籍的审美.............................36
结语...............................44
四、超现实主义拼贴手法在书籍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一)多元的创意表现增强书籍的形式
在书籍设计中,创意性表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好的设计往往具有独一无二的视角,通过合理巧妙的表现手法使书籍得到构思不错、表现不错的优秀评价。多元的创意既可以反映出设计师想要传达的思想,也可以体现设计者自己的思想初衷,从而和读者产生一种共鸣。
在图4-1书籍内页中,作者一方面打破线性叙事结构,使图形具有丰富多变的视觉特征,运用超现实主义拼贴手法,将采集到的元素进行裁剪拼贴的方式;另一方面,所选取的形象元素以碎片的形式出现,这些形象或元素经过分解重组拼贴在一起,在营造全新内涵意义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语境。这种看似无厘头、不合逻辑的处理结果,会给观看者带来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反差,使观看者的思维意识受到影响,视觉上的感受也会不一样。
图4-2将城市建筑的奇异之处通过立体的形式展现在书籍设计中,穿插、设置不同时空的建筑元素,使之彼此渗透,从整体上看,这种手法所营造出的图景令人耳目一新,但画面本身的各个部分都是现成的、已有的,即部分与整体的结合所产生的奇特效果,来自各种现有的影像要素混合拼贴,连接无意识和有形的世界,打开之后,整本书传递出一种奇异的超现实主义观感①。

艺术论文参考
艺术论文参考

.....................
结语
超现实主义虽萌芽于20世纪早期的文学领域,但是纵观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它一直以独特的形式存在并深刻影响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
在超现实主义语境之下,本论文从拼贴插图着手,进一步解析了超现实主义拼贴手法的风格特点和构思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整理归纳出超现实主义拼贴手法在书籍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即:空间上分解重组、物料上置换对比、色彩上重复叠加和形态上比例倒置。这些形式既遵循了超现实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明确了其在书籍设计中的视觉效果,不断深化的空间为书籍设计的创作思路提供了更多可能的借鉴,是一种营造画面超现实意味的具体方法。这表明,超现实主义不仅仅只是一段时间在艺术领域独占鳌头,其拼贴手法在今天书籍设计的领域中,也带给设计师们强大的震撼与启发。独特的图像创作形式结合多元化的技术手法,不仅在观者的视觉上形成一种新的效果,也更能准确有效地表达出书籍设计师的情感,可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共鸣,并提高书籍的附加值。
设计的宗旨是为人服务,传统的书籍设计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设计师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加入新的设计手段进行创意表达,才能适应消费者对美的追求。除了把超现实主义拼贴手法用插图的形式体现在书籍内页,也可以从材质、包装、翻页方式以及书籍的印刷等多种形式上入手。一切旨在证明,对传统设计思想与方式的突破,可以为书籍设计的艺术表达注入新的生机,同时也能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赋予书籍设计一种全新的风格。
目前,我们正处在观念与技术同步发展的年代,书籍设计还需要更多创新的设计思维。因此,设计师需要对超现实主义创作语言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结合,才能更好地将其运用在书籍设计中,使书籍的功能性与书籍内在美和外在美进行融合。超现实主义拼贴手法符合现阶段的创新需求,但仍需不断摸索,使书籍设计具有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