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模板

  • 梁漱溟“新礼俗”思想运用于实践研究 11/13

    本研究,站在今天的现实立场上,反思梁漱溟的“新礼俗”思想和实践,仍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着重从农村发展、乡村教育、优秀文化三个维度阐...

  • 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思想初探 11/13

    本论文,对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的研究,对于构建当代政治文化、政治体制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仍旧影响着国人的民族心理,影响着国家的政治体制现状和改革。 ...

  • 哲学视域的尼采反形而上学思想论 11/12

    本论文认为,透视主义指从各种想占支配地位的力、本能或欲望的不同角度出发,世界能得到无数种解释,也即具有无数种意义的认识理论。 ...

  • 马克思实践哲学理论视野下的怨恨情感研究 11/12

    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齊学实践哲学的视角研究怨恨理论,以期引起人们对怨恨情感的重视。本文对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一怨恨以及立足马克思实践哲学扬弃怨恨具有-?定的创新性。 ...

  • 王建常理学思想研究 11/11

    本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对王建常的生平以及他的著述作了简介。按照时间的顺序,对他所处的时代,所交往的关中学者作了分析,并介绍了他的著作及存世情况。 ...

  • 事实与价值二分法批判-基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 11/11

    通过以作为理智思维的结果的享受来界定价值和对实践活动结构的习惯理论分析,论证了事实和价值以实践活动为中介的统一。对混杂伦理概念的分析,辨明了事实和价值的相互缠结以及事实判...

  • 论追本溯源理解严复所吸收的实证主义思想 11/11

    本论文,通过对严复文本的解读,剖析他对西方实证主义的汲取和创新深入探讨,说明严复从先进到落后,从进步到反动的认识论的根源,全面解读严复的哲学思想,科学思维方法,这就是文本...

  • 实践人本论与建构维度及当代价值 11/11

    本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同时也是研究的难点性问题,就是如何界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范畴和本体论思想,如何首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创新。 ...

  • 汤普森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探析 11/10

    本论文,拟从剖析文化唯物主义的内涵入手,通过研究汤普森的标志性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包括对文化传统与工人阶级、人的能动性、阶级意识以及从下往上看进行分析),以此来把...

  • 外道与内儒的空谷回响:高亢与靡靡之音 11/10

    本论文,回顾汉魏时期儒道相济并进之哲学理路,为我们搞好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 张载仁爱观研究-兼论《西铭》仁孝思想 11/09

    本论文。首先论述张载仁爱观的思想史价值,认为民胞物与的实质是“儒家以亲亲为基石的仁道原则与墨家超越亲亲的兼爱观念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强化了儒家的人文精神,而且赋予它以更普...

  • 《道藏》步罡踏斗略考 11/06

    本论文,把《道藏》中所有涉及到步罡踏斗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整理,又对经书进行了断代,从而对步罡踏斗这门法术的起源、发展、变化做出了详细的总结。 ...

  • 逻辑学与博弈理论的综合研究 11/05

    本论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博弈过程中使博弈主体作出错误决策的一些原因,运用逻辑推理分析了整个博弈行为,并尝试提出如何使得博弈主体作出正确策略选择的方法。 ...

  • 论马克思人类中心主义定义及其内涵 11/04

    本论文,全面、客观的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生态危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的产生有人类自己主观的原因,也有地球生态系统自身的客观原因,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接着深...

  • 论古拉格群岛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11/04

    《古拉格群岛》是俄罗斯著名作家、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的作品,这是一部长达140万字的巨著,在国内外的政治界、文学界均产生了较大影响,让索尔仁尼琴这位敢冒天下之大...

  • 城乡结合部高中生道德现状与教育途径探析 11/03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应该作为学生的一门成长课程,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城乡结合部有其地域和自身发展的...

  • 文化——意识形态:基于社会公共价值视域的演进逻辑 10/31

    从分析已有的国内外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进入对二者关系的考察,从概念的演进历程试图发现,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历史意义存在某些微观的意义关联,在对文化的价值基础、意识形态的价...

  • 唐末儒学思想研究—以罗隐、皮日休为重点 10/31

    本论文,通过对以罗隐、皮日休思想为代表的唐末儒学思想的专门探讨,试图说明宋明理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唐末儒学思想,唐末儒学思想是从唐中期儒学到宋明理学发展过渡的中间环节。 ...

  • 《试论诗与哲学的关系一一关于“言意之辫”的深层追问》 10/28

    本论文,从哲学角度分析了诗的外延与内涵,并且紧扣中国哲学这一点展开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尽力避免偏离中国哲学研究的视域和方向。 ...

  • 论阮籍的理想人格 10/28

    本论文从阮籍理想人格的发展轨迹入手,展现了其由早期儒家式理想人,格向晚期道家式理想人格的转变过程,概括了其理想人格思想及践行对后世的影响及当代意义。 ...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