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中的意象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8555 论文编号:sb2025070421510453409 日期:2025-07-16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当代文学论文,本文将汪曾祺文学创作中的散文作品集合起来,归纳分析其散文创作中的意象的具体呈现与情感表达,感受意象背后的一幅幅生活画面,以此来进一步分析汪曾祺散文意象书写所包含的内在意义,阐释汪曾祺所创造的各种意象在散文书写中的艺术表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选题研究目的:目前在文学界,汪曾祺可以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家,关于他的各种类型题材的作品研究也一直都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热度。在关于小说研究领域,众多的学者都已经有了相当丰厚的成果。然而相对于小说来讲,汪曾祺有关散文的大量创作可能开始的较晚,因此相较于小说的研究,有关散文的深入研究相比来看有些少,但也是有了很多神深度的研究成果存在的。在文学研究层面,散文这一文学体裁,以其真挚的情感表达、多样化的题材、灵活的结构和质朴的语言等特点,也就是使得散文成为探究作家真是的内心世界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综上,深入的研究汪曾祺的散文,对于了解汪曾祺的创作是极为有意义的。通过对汪曾祺散文中意象的研究,不仅可以将汪曾祺的各类散文创作进行整理归纳,还可以在意象的视角下更深的挖掘汪曾祺散文的价值。
选题研究意义:首先,本选题的角度具有新颖性。本选题主要围绕汪曾祺散文中的意象展开,也是因为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小说意象不乏出现,但散文意象的研究并不丰富。这一选题可以从意象这个新的视角来研究汪曾祺的散文以扩充其相关研究,因此选题的角度具有新颖性;第二,在文学界“汪曾祺热”一直都只增不减,汪曾祺的散文也一直都是业者的研究者们方向,所以本选题也是对汪曾祺散文进行深入研究,在这方面来看也是有其必要的意义的;第三,汪曾祺散文中的意象存在是很普遍的,散文中意象的书写也表达着汪曾祺的思想,在一“意”一“象”的背后都有着汪曾祺的态度,不论是民族的认同感还是对自然万物的亲密感都在一个个意象中有了答案。并且对于意象的研究需进行整理归纳汪曾祺所有的散文创作,并按本文所划分的类型进行归纳整理,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探析汪曾祺的散文创作,为后续此方面的研究抛砖引玉;第四,本文的的现实意义一是可以加深学界对于汪曾祺散文的关注度,努力改变小说热大于散文热的这一现象,激发出对汪曾祺散文研究的新的潜力,挖掘出散文研究新的空间;二是对于汪曾祺散文意象的整理分类,并通过不同意象的呈现来对应不同时间的他的经历,将作品与经历相连接,以此来比对,这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三是通过对于汪曾祺散文的意象研究,去探析汪曾祺散文中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将古典文化美再现,也是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文学论文怎么写
文学论文怎么写

......................
1.2研究现状
对于汪曾祺散文意象的相关研究现状,当前学术界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以下三个方面:关于汪曾祺散文中传统文化艺术和渊源的研究、关于汪曾祺散文的风格特色研究、关于汪曾祺散文类型研究。
一、关于汪曾祺散文中传统文化艺术和渊源的研究,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开始,这是汪曾祺散文研究的起步阶段。对汪曾祺散文的研究最初有周荷初的《汪曾棋散文创作管窥》①,周荷初表示,汪曾祺的散文有着明显的小品性质,他将汪曾祺和晚明小品进行比较,得出“汪曾祺散文的主要渊源当是晚明小品”,并且归纳了关于汪曾祺散文的三大特点:首先是淡中有味且风格别致;其次文画交融且着重写意;第三便是在很好的传承明清散文特色的同时又在语言塑造等方面有了更深的突破。《京派散文的再度辉煌》②是学者范培松所作,他在此文章中以对比的角度,将汪曾祺恩师沈从文先生和他做比较,比较二人散文的态度,指出他的散文有“胡同味”也正因此,将汪曾祺归为京派这一文学流派当中。楼肇明在《当代散文潮流回顾》③这篇文章当中,对汪曾祺的散文地位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直言不论是在现代散文还是当代散文甚至可以说到古典散文的文化艺术交接上,汪曾祺的散文创作可以说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文学武《论汪曾祺散文的文化意蕴》④中认为汪曾祺的散文创作因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是因为汪曾祺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加上当时的大环境使他增添了磨难的经历,在这种双重作用下使得他的散文尤具一强烈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精神,因此,在这个环境下,他的散文的出现更有一种特别的意义。
.....................
第二章汪曾祺散文意象的类型
2.1满载寄托的故乡意象
汪曾祺的文学创作虽然是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但汪曾祺的散文创作大量集中在“新时期”以后,也就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追溯到这段时期的社会大背景来看,这一时期正是“寻根文学”的热潮,寻根文学其实并不是简单的对旧事物、故土的恋旧情节,而是作家在深挖一种埋藏在历史因素之下的民族精神以及其他方面的展露。这段时期的作家们的“寻根”创作产出丰富,从这样的创作角度来思考,寻根文学也就导致作家们创作关于“怀旧”的作品。而汪曾祺在“新时期”所创作的散文中不乏关于“怀旧”的书写。从汪曾祺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是个念旧的人,他常常会思考以前的种种过往,发生的事情也好、遇见的物件也算,可能一个简单的事情就会引发他透过这件事情引到更深的层面,因为他认为在对旧事物的思考中总会从中有所收获,是吸取教训还是借鉴成果,是正向引领还是反面教材,都会在这个“旧”中思考出道理,这都是怀旧所会带给人们的价值意义所在。在汪曾祺的这些怀旧作品中,看似是对那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朴素的回忆,其实是对于文化的深思,这也就是与本文所讨论的意象密不可分的,在汪曾祺的怀旧书写当中,怀旧意象是普遍存在的,他所书写的独特的怀旧意象,都有着不同且深刻的含义是值得我们讨论的。他也在晚年说到原因“人之一生感情最深的,莫过于家乡、父母和童年。离开家乡很远了,但家乡的蟪蛄之声尚犹在耳。‘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论走到天涯海角,故乡总是忘不了的。”①汪曾祺散文中的怀旧书写一般多创作于“新时期”也就是在1989年以后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的散文创作题材也多为怀旧为主。这段时间作家们的创作是有极大自由的,他们好像用文字在宣泄之前被压抑着的情感一般,他们的思想如洪水一般奔涌,文学艺术的多元化愈发显著,而在这一阶段的汪曾祺的创作也受到了“寻根思潮”的影响,开始他散文的怀旧书写。
.........................
2.2展现百味的饮食意象
汪曾祺是一位“谈起吃来津津有味”④的作家,他尝遍了各地美食,“吃”更是在他的文字中所离不开的主题,用文字记下了一道道吃食,用自己的“四方食事”来倡导“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最好都去尝一尝,他就也在吃食里品味人生的百态、感受着人间的烟火气息。汪曾祺爱吃、品吃、学做吃,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美食意象都是有着独特的美感的,这种美感是发自内心的能感受到汪曾祺对于任何吃食的欣赏和赞叹,也包含着汪曾祺人生轨迹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闲适和随遇而安的处事态度。其实在汪曾祺写记录的各种美食意象,很显然离不开的是更深一层的精神层面。他所记录的也都是我们民族的美食产物,都带有浓厚的中国味道,所以美食不仅代表食物本身,更是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符号”。一个地方的吃食是带有这个地方独特的地域特点的,是与当地的生活、风俗像融合在一起的,像昆明的泡茶馆、高邮的咸鸭蛋,泡茶馆是因为战时求学环境的艰难、鸭蛋也承载着浓浓的思乡之情,看似是在介绍这个地方的美食,其实也是在表达汪曾祺对于这个吃食之地的一种精神回忆。
根据他的人生轨迹来看,高邮、昆明、张家口、北京,是他生活时间较长的地方,因此在相关美食意象的创作中也以这四个地方的吃食为主。本节将从饮食意象作为切入点,进行论述并探究汪曾祺的饮食情结。
...........................
第三章汪曾祺散文中意象的主旨呈现.........................(22)
3.1传统与现代的意象融合..........................(22)
3.1.1传统文化的意象...................(22
3.1.2现代意识的意象..................................(23)
第四章汪曾祺散文意象的审美展示..................(31)
4.1汪曾祺散文意象的主观性呈现...................(31)
4.1.1散文意象主观性的特征..................................(31)
4.1.2散文意象主观性形成的原因.............................(32)
结语......................................(43)
第四章汪曾祺散文意象的审美展示

4.1汪曾祺散文意象的主观性呈现
汪曾祺散文中的一大书写对象便是日常生活,包括情景及人物,这些也都被他创造成主观性的意象,如茶馆、元宵节等,他通过对于这类主观意象的描写,传达者自己通过此意象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独特思考。这类意象不仅暗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时展现的更是汪曾祺他本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思。再有,在汪曾祺散文中也有很多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在他的笔下这些景物被赋予了主观的能动性色彩,如《人间草木》中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以及各类花鸟虫鱼都是极富有生命力的,这类意象不仅表达着自然之美,更是通过主观感受被赋予了满满的生命活力,借这类意象传递着汪曾祺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
4.1.1散文意象主观性的特征
汪曾祺散文意象的主观性特征大致从四个方面展现:个人特色、情感内涵、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
汪曾祺的散文意象通常都是充满着厚重的个人特色的,他所创作的这些意象都是结合他个人的生活和经历所产生的,都是他个人生活和情感的产物,如在劳动时期的葡萄和在联大求学时期的食堂以及警报等都是独属于作者本人的意象。而通过对于这类意象的描写,向读者传递着充满个人气息的内心世界。散文意象大多满载着作者所想传递的深刻情感内涵,也就是意象具备象征意义,这一点也是主观性的重要体现所在。
汪曾祺借助意象,将自己的情感揉进意象当中,如高邮湖、鸭蛋等这类意象满载着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不仅是对客观地点、客观事物的描述,更是情感的抒发。

文学论文参考
文学论文参考

..........................
结语
汪曾祺他的一生写作中都是将中国式、抒情的、充满温情与爱的目光关照着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人事物,书写记录着世间的百态。在本人看来,汪曾祺可以说是将记录人、记录生活贯穿在一生的写作创作当中。
王尧说过,散文应当是汪先生的生存方式。意象从古至今的延续使用,在诗中、小说、散文中都有广泛的使用。散文意象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当代作家的创新运用,使得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发扬和传播。在汪曾祺散文以中运用的一些古代诗词意象,不仅将传统文化的魅力为读者展现,而且还将意象赋予了新时期的内涵。汪曾祺散文意象通过汪曾祺独特的文学审美,为读者带来了独特的文学审美体验。
在我国文学的不断进步与传承中,散文的持续发展可以说和散文书写的自由性、简洁性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益于散文这一文本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当今这个时代背景下,越发快节奏的生活也很难让人们慢下来更何况是停下来了,而读汪曾祺的散文作品时,不自觉得感觉时间的步伐都变得缓慢,浮躁的内心也渐渐的沉稳下来。日常琐事中发现不同的人生感悟和生活体验,难怪他说“生活是很好玩的”。在汪曾祺的身上我们不仅能学习到从古到今的文化还能不断增加欣赏日常生活美的频率。
汪曾祺可以说是“花期”很长的作家,年轻时期的一段创作之后,因为一些原因而被文坛忽视,对于他的作品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的热点,但其实专门对于他散文的研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正式开始,自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和研究重点放在汪曾祺散文上,当时这个研究是一直在进行的也是不断在扩充的。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论鲁迅《野草》中的绝望意识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文学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