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位论文摘要万能模板「写作分享」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论文摘要 Abstract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008 论文编号:sb2021121010111040764 日期:2025-09-29 来源:硕博论文网
学位论文摘要万能模板怎么写?论文摘要是论文写作中比较重要重要的部分,可以使读者快速地了解到你课题的研究核心,所以比较考验学生对论文的核心把握。本文为大家提供了5例音乐论文摘要范文,可以多参考学习一下。
论文摘要格式
论文摘要格式
学位论文摘要万能模板一:面向Scratch平台的音乐智能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随着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在信息科学教育领域,基于块的编程语言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和老师的关注。Scratch是一种基于块的可视化在线编程语言,用类似儿童积木来形象地表示代码模块,其低门槛和易于上手的特性使得其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老师的欢迎。Scratch工具中的音乐模块使得Scratch作品更加多元化,且具有艺术性。作品中音乐可以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但是目前的Scratch平台上,没有提供一个能够识别音乐情感的工具,使用者无法了解自己制作的Scratch音乐的情感;同时,Scratch平台也没有提供音乐库,供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检索相关音乐为其作品配乐。因此在Scratch平台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音乐智能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不仅可以让学生创作更加丰富的作品,还可以直观体验和理解人工智能技术。面向Scratch平台研究和实现音乐智能处理系统,需要对音乐情感识别和音乐生成等问题展开研究,构建Scratch音乐情感识别模型和Scratch音乐生成模型。在Scratch音乐情感识别模型中,通过分析Scratch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差异性,构造了 Scratch音乐情感识别数据集,进而从Scratch音乐的音频底层特征和时序特征两个方面学习其与情感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引入注意力机制提高识别率。在Scratch音乐生成模型中,通过基于情感、时间结构的生成式对抗网络,构造了能够生成Pianoroll格式音乐的Scratch音乐生成模型,并且在生成器和判别器中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升训练速度。两个算法模型通过多组对比实验和算法有效性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设计并实现了面向Scratch平台的音乐智能处理系统。通过将Scratch音乐情感识别模型和Scratch音乐生成模型融入系统中,实现了 Scratch音乐情感识别和Scratch音乐检索等相关功能。丰富了Scratch平台中与音乐相关的模块,提高了平台的趣味性,帮助用户更好地创作作品学习编程,让青少年在使用Scratch平台的音乐相关功能时能够对人工智能有一个亲身体验,将会提高青少年学习编程的兴趣。
学位论文摘要万能模板二: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自传入中国后得到迅速的推广。本文首先阐述该教学法的基本观点、基本内容与教学目标。其次探究引入我国后的实用性与价值所在,为进一步的实践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通过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基本元素与其教学核心理念,设计出符合我国音乐课堂的具体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实例,研究出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我国民族音乐教学的具体实践方式。最后对该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反思,并就该教学法与中国民族音乐及民族舞蹈的契合点进行了分析与展望。证明了该教学法符合我国音乐教学要求,是可以提升学生内在听觉与运动知觉的能力,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养分。
论文摘要范例
论文摘要范例
学位论文摘要万能模板三:“音乐之城”张家口 ——1945-1946年城市音乐活动研究
张家口,史称张垣。1945年8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张家口成功解放,直至1946年10月,内战爆发,我军撤离张家口。在此期间,在晋察冀中央局的领导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有一批来自晋察冀边区、延安等地的音乐工作者汇集于此,围绕此间在该市所拥有的音乐人才、音乐队伍及其所开展的音乐活动,以及所产生的音乐艺术的文化影响力而讨论。借此,欲以彰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取得的第一座大城市中是如何发挥音乐的功能,重视音乐文化于改造社会、服务民生、传播革命理论等之实践的。本文以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框架构建,其中正文部分为三章。第一章,溯源“音乐之城”张家口。通过对其定义和渊源的介绍,欲以求证第一次解放张家口可被称为“音乐之城”。第二章,首次解放的张家口城市音乐。以该时期内,汇集于此的音乐家为主体,论证在此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以高等音乐教育、新华广播电台和《白毛女》为主,所开展的一系列城市音乐活动。第三章,解放后的城市音乐新风尚。群众音乐作为受众范围广泛的城市音乐活动之一,推动了张家口的城市音乐文化的繁荣。群众音乐于城市之作用和城市化语境化中的音乐正规化发展,都是这座城市音乐繁盛的标志之一。结语是对全文进行梳理、总结。以民族音乐学学科视角出发,依靠丰富的史料和史实的佐证,以证实张家口可称之为“音乐之城”。
学位论文摘要万能模板四:唐富笙曲音乐创作研究
唐富是我国著名的笙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是笙学艺术方面具有代表性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教学、实践、创作与理论研究等方面均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多年来,唐富先生创作、改编了大量的优秀笙曲音乐作品,其作品体裁形式多样、题材内容广泛。尤其在创作技法上以中西作曲技术相融合的创作思维,给笙曲作品带来了新的样式与新的创作理念,使作品既不失传统韵味又富有时代气息,受到专业人士与普遍听众的欢迎与喜爱。本文选取唐富先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十六首笙曲作品为研究对象,试图对音乐作品的创作技法以及作曲家的创作背景的分析,还原作曲家的创作思维与创作意图,并以此提炼、总结出唐富笙曲作品的创作特色以及艺术特征。本文由绪论、正文与结论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是对作曲家的艺术生平及笙曲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概述;第二章是针对唐富具有代表性的笙曲作品,以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研究出发,分别从主题的构成与乐思的发展手法、调式调性、节奏节拍、多声技法的运用、曲式结构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分析;第三章是总结概括唐富笙曲作品的创作特色及艺术特征。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梳理与总结,充分肯定唐富先生在笙曲创作领域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本研究将西方作曲技术理论和中国传统作曲技术理论相结合以此对分析对象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站在音乐学的视角,解读、探索唐富及其作品中的创作思维、创作风格以及艺术特征,最终得出研究结论。通过本研究,希望为唐富笙曲作品的表演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为唐富的笙曲作品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撑借鉴,也希望为中国的笙曲音乐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示,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提供鲜活的案例。
学位论文摘要万能模板五:“古曲今唱”的舞台实践研究 ——以四首古曲为例
古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与演唱价值。近年来“古曲今唱”的热度在艺术界居高不下,“古曲今唱”的含义是将古典诗词所记载的古谱曲集搬到舞台上进行“有声”演唱,国内外现阶段在这一领域上的研究十分稀少,本篇论文就将以《白头吟》、《武陵春》、《采莲曲》、《忆王孙》这四首古曲作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完成对古曲舞台实践的研究。论文共分对古曲歌曲的介绍以及舞台实践探究两个章节,在舞台实践探究部分将会以笔者自己的舞台经历作为依托点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构思这篇论文的初衷是希望能为广大古曲爱好者提供舞台实践的经验,以期达到“变死音为活曲,化歌者为文人”的艺术追求,做好传统文化复兴的新一代传承人。
学位论文摘要难不难写,只要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之后,对研究方向的写作框架比较清晰,多看一些音乐论文摘要的范文,并不是太难。想了解更多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和素材,欢迎随时查阅本网,如果有写作指导需求,可以在线咨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7821421628